- 年份
- 2024(8891)
- 2023(12495)
- 2022(10108)
- 2021(9471)
- 2020(7972)
- 2019(17882)
- 2018(17613)
- 2017(33705)
- 2016(18594)
- 2015(20400)
- 2014(20528)
- 2013(20491)
- 2012(18646)
- 2011(16345)
- 2010(16795)
- 2009(15769)
- 2008(16332)
- 2007(14706)
- 2006(13083)
- 2005(11887)
- 学科
- 业(91174)
- 济(82576)
- 经济(82469)
- 企(74455)
- 企业(74455)
- 管理(67660)
- 农(46528)
- 财(38289)
- 方法(35527)
- 农业(30235)
- 业经(29854)
- 数学(27759)
- 数学方法(27590)
- 制(23169)
- 务(22757)
- 财务(22750)
- 财务管理(22697)
- 企业财务(21642)
- 中国(21140)
- 体(18409)
- 策(17210)
- 技术(17015)
- 体制(15175)
- 财政(14104)
- 地方(14065)
- 理论(13919)
- 贸(13563)
- 贸易(13558)
- 划(13481)
- 银(13343)
- 机构
- 学院(268180)
- 大学(259798)
- 济(121039)
- 经济(119043)
- 管理(108412)
- 理学(93756)
- 理学院(92941)
- 管理学(91847)
- 管理学院(91334)
- 研究(84928)
- 中国(69616)
- 财(64876)
- 农(58062)
- 京(52167)
- 科学(48563)
- 财经(47704)
- 农业(44191)
- 经(43376)
- 所(42796)
- 江(42564)
- 业大(41855)
- 中心(39523)
- 研究所(37918)
- 经济学(37220)
- 财经大学(34738)
- 经济学院(33874)
- 北京(32097)
- 州(32050)
- 经济管理(31963)
- 商学(30699)
- 基金
- 项目(172115)
- 科学(138136)
- 基金(128204)
- 研究(128126)
- 家(110055)
- 国家(108934)
- 科学基金(95886)
- 社会(85937)
- 社会科(81368)
- 社会科学(81346)
- 省(68643)
- 基金项目(68028)
- 自然(60179)
- 自然科(58892)
- 自然科学(58876)
- 自然科学基金(57923)
- 教育(57133)
- 划(54633)
- 资助(51456)
- 编号(50879)
- 业(39700)
- 成果(39668)
- 部(39460)
- 创(38848)
- 重点(37771)
- 发(37242)
- 国家社会(36296)
- 创新(35544)
- 性(35538)
- 制(35344)
- 期刊
- 济(142063)
- 经济(142063)
- 研究(81663)
- 农(60028)
- 财(56414)
- 中国(53938)
- 管理(41700)
- 农业(40045)
- 学报(37822)
- 科学(36973)
- 大学(30487)
- 学学(29576)
- 融(29570)
- 金融(29570)
- 业经(29300)
- 财经(24773)
- 技术(22728)
- 经济研究(21886)
- 经(21383)
- 业(20979)
- 教育(20321)
- 问题(19143)
- 技术经济(15627)
- 农村(14616)
- 村(14616)
- 世界(14596)
- 财会(14355)
- 农业经济(13871)
- 版(13727)
- 商业(13412)
共检索到4105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王朝明 张海浪 路梦瑶
影响农业供给侧结构性矛盾的主要因素在于农产品市场价格机制和财政政策的扭曲效应。实证分析表明,虽然农产品价格对粮食供给具有正的效应,但是农产品的价格扭曲效应却抑制了粮食的供给;财政支农支出促进了粮食供给的增加,但是财政支出却扩大了农产品的价格扭曲效应;财政支农支出是影响农业机械化水平的重要因素,但是作为财政支农支出的中介变量,农业机械化水平却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粮食供给的增加。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王朝明 张海浪 路梦瑶
影响农业供给侧结构性矛盾的主要因素在于农产品市场价格机制和财政政策的扭曲效应。实证分析表明,虽然农产品价格对粮食供给具有正的效应,但是农产品的价格扭曲效应却抑制了粮食的供给;财政支农支出促进了粮食供给的增加,但是财政支出却扩大了农产品的价格扭曲效应;财政支农支出是影响农业机械化水平的重要因素,但是作为财政支农支出的中介变量,农业机械化水平却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粮食供给的增加。
[期刊] 改革
[作者]
姚林香 张维刚
财政支农支出通过对农业生产基础设施、人力资本、科技服务、优惠政策等方面的支持,对农业供给结构变动产生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存在明显的滞后效应。因此,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要推动数字农业建设、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以及完善农业制度体系方面的财政支持力度,在有效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的前提下,减少对粮食种植的诱导性政策和价格干预性补贴,有效缩短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供给结构调整的滞后效应。
[期刊] 改革
[作者]
姚林香 张维刚
财政支农支出通过对农业生产基础设施、人力资本、科技服务、优惠政策等方面的支持,对农业供给结构变动产生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存在明显的滞后效应。因此,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要推动数字农业建设、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以及完善农业制度体系方面的财政支持力度,在有效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的前提下,减少对粮食种植的诱导性政策和价格干预性补贴,有效缩短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供给结构调整的滞后效应。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罗建国
安徽是全国重要的农业大省,当前正处在传统农业大省向现代生态农业强省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安徽各级财政部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政府工作报告的部署要求,紧紧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增绿三大任务,加大投入力度,完善支农政策,创新支持方式,全力保障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罗建国
安徽是全国重要的农业大省,当前正处在传统农业大省向现代生态农业强省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安徽各级财政部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政府工作报告的部署要求,紧紧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增绿三大任务,加大投入力度,完善支农政策,创新支持方式,全力保障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关礼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形势下农业主要矛盾已经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政策改革和完善的主要方向。广西各级财政部门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改革目标,扎实推进现代特色农业建设,推动财政支农工作创新。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吴奇修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中央1号文件),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题,为破解农业农村发展难题提供了治本"药方"。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全面落实党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有效破解农产品供求结构失衡、要素配置不合理、资源环境压力大、农民收入增长乏力等问题,确保农业基础稳固、农村和
关键词:
财政支农 农村 农业 结构性改革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关礼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形势下农业主要矛盾已经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政策改革和完善的主要方向。广西各级财政部门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改革目标,扎实推进现代特色农业建设,推动财政支农工作创新。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吴奇修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中央1号文件),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题,为破解农业农村发展难题提供了治本"药方"。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全面落实党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有效破解农产品供求结构失衡、要素配置不合理、资源环境压力大、农民收入增长乏力等问题,确保农业基础稳固、农村和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安徽省财政科学研究所课题组 朱克俊 张深友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政策改革和完善的主要方向。安徽是农业大省,农业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还是表现在供给侧。农业发展离不开财政支持,财政政策在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必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何进一步完善财政政策,有针对性地解决农业供给侧存在的问题,有待于深入研究。
关键词:
农业供给侧 财政 政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湛志伟
完善资金支持重点,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首先要处理传统产业的发展问题。要帮助企业化解过剩产能。鼓励企业挖掘国内市场,拓展国际市场,消化库存产品。同时,要支持企业对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增加新技术应用投入力度,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从根本上帮助传统产业企业走出困境。例如,传统出版业受新媒体巨大冲击,推进数字出版就成为互联网时代新趋势。单纯依靠文化企业,难以承担转型升级重任,需要政府出资引导。新媒体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邱圣忆
2015年年底,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11次会议和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强调要"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三五"规划纲要编制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在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促进产业迈向中高端"。中财办主任刘鹤、副主任杨伟明,以及国家部委领导人也在不同场合强调"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央高层在不同场合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吕洁 韩函霄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十三五"时期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思路。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面临的产能过剩、库存积压、供需错位、有效供给不足、人口红利下降、要素成本上升、资本效率不高、金融资源倾斜、制度供给滞后、科技成果闲置等问题,通过经济学模型,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研究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供求关系的变化过程和预期效果,最后以降低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从静
(一)破除无效供给,着力于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财政要支持化解钢铁、煤炭、水泥等行业的落后产能,推动这些行业提质增效,破除无效供给。一方面要支持企业抓住"一带一路"建设、亚太互联互通、国内高铁建设等重大机遇;另一方面把处置"僵尸企业"作为重要抓手,推动化解过剩产能,采取兼并重组、债务重组或破产清算等措施,积极稳妥处置"僵尸企业"。为了支持行业提质增效,要通过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实施财政补贴等措施鼓励企业更新产能设备、加大研发投
关键词:
结构性改革 僵尸企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