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935)
2023(19701)
2022(16737)
2021(15586)
2020(12882)
2019(29325)
2018(29390)
2017(55944)
2016(30654)
2015(34206)
2014(34230)
2013(34046)
2012(31340)
2011(28379)
2010(28823)
2009(26813)
2008(26777)
2007(23970)
2006(21751)
2005(19697)
作者
(89426)
(74480)
(73901)
(70356)
(47422)
(35704)
(33543)
(29054)
(28189)
(26897)
(25384)
(25241)
(23939)
(23829)
(23258)
(22661)
(21954)
(21872)
(21427)
(21305)
(18780)
(18561)
(18143)
(17229)
(16819)
(16655)
(16620)
(16580)
(15091)
(14837)
学科
(130811)
经济(130659)
(109079)
管理(95579)
(89957)
企业(89957)
方法(52287)
(50214)
数学(42002)
数学方法(41555)
业经(37626)
中国(37170)
(36825)
农业(33618)
地方(29812)
(29164)
(25502)
(24315)
财务(24241)
财务管理(24199)
技术(23050)
(22991)
企业财务(22985)
贸易(22972)
理论(22614)
(22298)
(21985)
(21832)
银行(21781)
(21223)
机构
学院(440617)
大学(437168)
(181084)
经济(177255)
管理(174181)
研究(151737)
理学(149085)
理学院(147445)
管理学(145186)
管理学院(144355)
中国(116374)
(94082)
科学(91957)
(84709)
(82483)
(77147)
研究所(69521)
(68444)
中心(68213)
业大(67123)
财经(66151)
农业(63338)
(60056)
北京(59669)
(58338)
师范(57772)
(54655)
(54608)
经济学(53130)
财经大学(48598)
基金
项目(289530)
科学(228506)
研究(214699)
基金(209202)
(181680)
国家(179999)
科学基金(155039)
社会(136021)
社会科(128642)
社会科学(128607)
(114366)
基金项目(110518)
自然(99460)
教育(97675)
自然科(97160)
自然科学(97136)
自然科学基金(95434)
(95029)
编号(88313)
资助(85382)
成果(72145)
(65096)
重点(64633)
(63897)
(61393)
课题(61082)
创新(56827)
国家社会(55553)
教育部(54652)
科研(54446)
期刊
(213146)
经济(213146)
研究(134847)
中国(93026)
(80350)
学报(67991)
管理(67826)
(65992)
科学(64460)
农业(54105)
大学(52332)
教育(51483)
学学(49288)
(44641)
金融(44641)
技术(39320)
业经(39038)
财经(32787)
经济研究(31994)
(28545)
(28184)
问题(28064)
技术经济(22896)
(21287)
现代(21100)
科技(20964)
图书(20693)
世界(20568)
商业(20456)
理论(20048)
共检索到6770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忠俊   徐立鹏  
农业供给侧改革与扩大内需战略根植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伟大成就基础之上,是党和人民面对复杂形式的主动选择,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利于资源的合理分配,进而促进扩大内需;相应的,扩大内需又为农业供给侧改革提供了物质基础。其有机地统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宏观格局,为我国在复杂多变的新时代指引了新道路,在新常态时期推动深层次改革,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理论基础,为适应和引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营造更好的内部环境。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辉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在充满光荣与梦想的远征上,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在分析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挑战与部署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时,都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指出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需求不足仍是突出矛盾”,要求“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从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周密  胡清元  边杨  
"十四五"时期,我国内需升级速度将不断加快,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势在必行。当前,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存在四元困境,即内需挤占、内需抑制、内需外流及内需分割等结构性问题所引发的供需主体、对象、质量和空间等错配,急需在供需适配体系的逻辑框架下调整创新结构、投入结构、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在这一逻辑框架下,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需要以企业投资需求矫正、政府投资需求引导、对外贸易需求转向、城乡消费需求充分释放为关键支撑,从供给侧的创新结构性改革、投入结构性改革、产业结构性改革和空间结构性改革四大路径进行系统应对。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邱兆祥  李奂哲  安世友  
在新发展格局下,无论是国内大循环还是国内国际双循环,带动经济健康良性循环的主要动力是扩大内需,拓展国内市场。金融作为现代经济运行的核心和社会资源配置的枢纽,具有引导和优化资源配置等多方面功能,在促进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支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是助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着力点,是中国金融业的职责和使命。中国金融业应以问题为导向,通过高效服务扩大内需战略,在促进中国经济体系的良性循环和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更好地发挥推动作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欣亮  刘飞  任弢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在于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推动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及发展方式转变,对于指导村镇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村镇发展的影响机理入手,系统分析了村镇发展的动力机制,并基于村镇发展动力的异质性,将村镇发展划分为自然资源优势型、区位优势型、特色产业带动型等三种大类型以及能源开发型、城镇周边型、交通节点型、特色农业带动型、特色制造业带动型、旅游产业带动型等六种具体类型,进而分类设计了各类型村镇的差异化发展战略。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何代欣  
受制于长期内需不足的困扰,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背后的下滑压力始终存在。大国转型道路的艰巨性不容低估。眼下,经济现实与政策供给之间的衔接期更短、紧密度更高。推进中的结构性改革亟需找准发力方向与前进策略。为此,本研究分解了内需不足的成因及提升内需的阻碍,包括:内需与外需的复杂关联、居民消费不足、产品与服务品质较低、市场分割及过度干预。基于研究结论,本文认为当前中国结构性改革的内在逻辑应包含:深刻理解扩大内需的长期性和经济增长的周期性;把弥合收入分配差距作为改善内需的基础;坚持通过创新发展和精细化生产留住消费;实施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何代欣  
受制于长期内需不足的困扰,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背后的下滑压力始终存在。大国转型道路的艰巨性不容低估。眼下,经济现实与政策供给之间的衔接期更短、紧密度更高。推进中的结构性改革亟需找准发力方向与前进策略。为此,本研究分解了内需不足的成因及提升内需的阻碍,包括:内需与外需的复杂关联、居民消费不足、产品与服务品质较低、市场分割及过度干预。基于研究结论,本文认为当前中国结构性改革的内在逻辑应包含:深刻理解扩大内需的长期性和经济增长的周期性;把弥合收入分配差距作为改善内需的基础;坚持通过创新发展和精细化生产留住消费;实施有助于统一市场、产能出清和消费升级的供给侧改革。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边杨  商圆月  李兰冰  
在国际经贸关系变化的情况下,内需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国内需求潜力不断释放对于畅通国内大循环至关重要,而新型城镇化正是扩大内需潜力之所在。本文从"理论机制——路径探索"两个维度对扩大内需战略下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进行系统性探究。研究表明,新型城镇化与扩大内需之间的作用机制主要表现为农业人口迁移的消费需求规模扩张效应、城市生活品质改善的消费需求质量提升效应、城乡公共服务供给的投资消费需求规模扩大效应、产业结构调整引致的投资规模量质双升效应等方面。基于扩大内需视角,未来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选择应关注以下几点:以城市生活品质建设促进要素集聚能力改善;以都市圈与城市群建设促进区域整体功能提升;以城乡产业协同发展促进城乡收入差距缩小;以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合力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周丰祺  
本文着眼于经济新常态下消费市场结构性变化对扩大内需的影响。首先,通过2000-2019年的宏观经济数据说明消费市场已经出现了结构性的变化,在城乡双元视角下,农村消费市场的结构性变化更快、程度更高,农村消费市场能够对扩大内需产生更大的影响。其次,从居民收入差距、产业结构和消费习惯三个方面分析抑制内需扩大的因素。最后,从需求侧管理、海外消费回流、农村市场觉醒三个角度论述了消费市场结构性变化对扩大内需的影响途径。本文研究既为扩大内需的路径提供理论层面的分析,也为扩大内需提供了来自消费市场的实践启示。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钱津  
我国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供给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要点应与现代农业建设相结合。但从改革的战略高度审视,不能单方面从供给侧找问题存在的原因,尤其是要深刻认识为何客观的市场需求不能对供给侧的结构性问题实现有效约束。同时,在战略上,更应明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要求是培育新型农民。另外,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必须依靠农业技术进步才能拓展新动能。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钱津  
我国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供给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要点应与现代农业建设相结合。但从改革的战略高度审视,不能单方面从供给侧找问题存在的原因,尤其是要深刻认识为何客观的市场需求不能对供给侧的结构性问题实现有效约束。同时,在战略上,更应明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要求是培育新型农民。另外,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必须依靠农业技术进步才能拓展新动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海燕  杨士英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三农"问题更加突出,特别是农村金融问题一直成为制约我国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实施,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机遇和挑战,对于农村金融而言,应该利用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利契机,明确农村金融发展方略,通过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加速农村金融产品创新来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期刊] 征信  [作者] 沈琦  
推进供给侧改革,是我国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从当前实际情况来看,只有供给侧实现了全面的改革,才能真正地与需求侧相匹配,进而实现京津冀地区经济的转型升级,促进消费回流,建立全球竞争优势,形成城市群发展的核心动力。从供给侧改革的视角,对城市群发展现状进行分析,认为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必须加强供给侧改革,立足供给侧改革是探索区域协同发展新机遇的核心所在,同时挖掘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机遇。
[期刊] 征信  [作者] 沈琦  
推进供给侧改革,是我国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从当前实际情况来看,只有供给侧实现了全面的改革,才能真正地与需求侧相匹配,进而实现京津冀地区经济的转型升级,促进消费回流,建立全球竞争优势,形成城市群发展的核心动力。从供给侧改革的视角,对城市群发展现状进行分析,认为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必须加强供给侧改革,立足供给侧改革是探索区域协同发展新机遇的核心所在,同时挖掘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机遇。
[期刊] 求索  [作者] 高建昆  
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需要科学系统地理解和把握新发展格局下扩大内需战略基点的理论逻辑与核心要义。在理论层面,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基点,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遵循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规律,统筹把握供给与需求、内需与外需的辩证关系,推动构建以内需为基础、内需和外需协调发展的需求体系。在实践层面,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基点,要从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两个基本面系统推进,高质量地全面促进消费需求以实现经济循环的畅通,高水平地系统拓展投资空间,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