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39)
- 2023(13681)
- 2022(11136)
- 2021(10306)
- 2020(8410)
- 2019(18589)
- 2018(18647)
- 2017(34992)
- 2016(19114)
- 2015(21103)
- 2014(20457)
- 2013(19887)
- 2012(17583)
- 2011(15696)
- 2010(16233)
- 2009(15462)
- 2008(15456)
- 2007(14075)
- 2006(12924)
- 2005(11626)
- 学科
- 业(89485)
- 济(75575)
- 经济(75469)
- 企(72518)
- 企业(72518)
- 管理(66227)
- 农(46757)
- 农业(31273)
- 业经(30933)
- 方法(26781)
- 财(25525)
- 中国(21266)
- 制(21166)
- 数学(18810)
- 数学方法(18608)
- 务(18166)
- 财务(18143)
- 财务管理(18125)
- 技术(17599)
- 企业财务(17093)
- 策(16673)
- 体(16434)
- 理论(16041)
- 地方(14203)
- 划(14194)
- 贸(14173)
- 贸易(14164)
- 易(13806)
- 和(13632)
- 体制(13019)
- 机构
- 学院(267006)
- 大学(253126)
- 济(112484)
- 经济(110252)
- 管理(107115)
- 理学(91281)
- 理学院(90506)
- 管理学(89340)
- 管理学院(88840)
- 研究(84344)
- 中国(68221)
- 农(54621)
- 财(53239)
- 京(52078)
- 科学(47375)
- 江(43520)
- 所(41283)
- 农业(41268)
- 财经(40692)
- 业大(40259)
- 中心(39351)
- 经(36756)
- 研究所(36577)
- 州(33890)
- 范(32564)
- 师范(32320)
- 北京(32149)
- 经济学(31688)
- 经济管理(30849)
- 院(30118)
- 基金
- 项目(168574)
- 科学(134514)
- 研究(132771)
- 基金(120052)
- 家(102071)
- 国家(100929)
- 科学基金(88658)
- 社会(85226)
- 社会科(80341)
- 社会科学(80318)
- 省(69942)
- 基金项目(63020)
- 教育(60630)
- 编号(57290)
- 划(55562)
- 自然(53803)
- 自然科(52562)
- 自然科学(52548)
- 自然科学基金(51624)
- 资助(46886)
- 成果(45369)
- 课题(39130)
- 创(38820)
- 发(38687)
- 业(38184)
- 重点(37422)
- 部(37036)
- 制(35635)
- 创新(35333)
- 性(35052)
- 期刊
- 济(141520)
- 经济(141520)
- 研究(79568)
- 中国(59001)
- 农(58447)
- 财(43876)
- 管理(43116)
- 农业(39003)
- 科学(34558)
- 学报(32853)
- 教育(32675)
- 业经(30844)
- 融(28500)
- 金融(28500)
- 大学(27082)
- 技术(26246)
- 学学(25799)
- 业(20642)
- 经济研究(20225)
- 财经(20010)
- 问题(18368)
- 经(17407)
- 农村(15064)
- 村(15064)
- 技术经济(14711)
- 农业经济(14626)
- 世界(14475)
- 现代(14150)
- 商业(13660)
- 版(13363)
共检索到4155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耿继静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人才。分析当前我国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薄弱、综合素质不高、流失现象严重、区域分配不均等问题,探索实施人才强农战略的主要路径,通过完善农业农村人才引入政策和措施、创新农业农村人才培育方式、统筹规划农业农村人才布局、建立农业农村人才保障体系等途径培养高素质综合型农业农村人才和建立健全农业农村人才队伍,以期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实现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打好人才基础。
关键词:
人才强农 农业 供给侧 改革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思博
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的是从供给侧着手,改善农产品结构、优化要素配置、缓解生态环境压力,进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民增收。借鉴亚当·斯密、奥多·W·舒尔茨等经济学家对农业生产效率的经典论述,提出中国农业领域存在"效益性效率低""结构性效率低""制度性效率低"3个方面的现实问题。探索通过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中国农业生产效率的新思维。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优化,两坚持,三探索"供给侧战略路径,以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民增收,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借鉴。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思博
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的是从供给侧着手,改善农产品结构、优化要素配置、缓解生态环境压力,进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民增收。借鉴亚当·斯密、奥多·W·舒尔茨等经济学家对农业生产效率的经典论述,提出中国农业领域存在"效益性效率低""结构性效率低""制度性效率低"3个方面的现实问题。探索通过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中国农业生产效率的新思维。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优化,两坚持,三探索"供给侧战略路径,以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民增收,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借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明
新时期我国农业在力争实现"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的目标基础上,还肩负着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实现有效供给、参与国际竞争和建立全球农业新秩序的战略重任。当前,我国农业呈现出生产成本、农产品价格和消费需求三大变化,在国际竞争中面临着传统优势减弱、核心要素不足和品牌影响微弱等重要挑战。为实现新时期农业走出去的战略目标,必须立足国内,转变发展思路和发展模式,全面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农业生产的源头出发解决问题,提升国际竞争力,更好地推动农业走出去。
关键词:
中国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农业走出去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杨英 崔西伟
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也有利于从根本上破解"三农"问题。当前,农业供给侧改革对农村劳动力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提出了新的挑战。在农业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人力资本发展现状,提出了加强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路径。
关键词:
农业供给侧改革 农村人力资本投资 路径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杨英 崔西伟
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也有利于从根本上破解"三农"问题。当前,农业供给侧改革对农村劳动力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提出了新的挑战。在农业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人力资本发展现状,提出了加强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路径。
关键词:
农业供给侧改革 农村人力资本投资 路径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江小国 洪功翔
从经济发展形势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来看,制造业、农业和房地产业是目前我国供给侧改革的重点。当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不少难题,需要在坚持粮食安全、大农业协调发展、农产品品质提升、农民增收等基本取向下,借鉴国际农业大国、强国的改革经验,重点围绕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促创新、信息化和改制度等路径,推进供给侧改革,以促进农业生产能更好地满足消费需求,不断升级和减轻生态环境压力,推动农业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
农业 供给侧改革 现实背景 发展路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冯俏彬 贾康
当前,全球经济正处于工业革命以来第五波长周期的下行期,而这正是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处世界政治、经济的大纵深背景。从供给侧分析,作者认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机制是因应需求而由劳动力、资本、土地与自然资源、科技创新、制度这五大要素形成的不同组合形式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综合效率。基于这五大要素及其运动规律考察视角,本文构建出供给侧要素组合及结构性改革的理论模型,并以此为基础廓清政府、企业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各自定位。基于长周期视野与要素运动的理论模型,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立足当下,放眼长远,实施"三步走"战略: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冯俏彬 贾康
当前,全球经济正处于工业革命以来第五波长周期的下行期,而这正是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处世界政治、经济的大纵深背景。从供给侧分析,作者认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机制是因应需求而由劳动力、资本、土地与自然资源、科技创新、制度这五大要素形成的不同组合形式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综合效率。基于这五大要素及其运动规律考察视角,本文构建出供给侧要素组合及结构性改革的理论模型,并以此为基础廓清政府、企业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各自定位。基于长周期视野与要素运动的理论模型,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立足当下,放眼长远,实施"三步走"战略:第一步是从低效过剩领域释放要素,可具体化为当前正在实施的和推进的"三去一降一补";第二步是深化劳动力、资本、土地与自然资源、科技创新、制度等五大要素市场的结构性改革,促进要素自由流动;第三步是大力振兴实体经济、发展新经济以优化要素配置,这是衡量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否取得成功的主要标志。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许鹏
随着农业生产技术和现代物流体系的进步,近几年农业发展迅速,但同时面临严重的农业生态资源环境问题,转变农业绿色发展方式,推动农业绿色生态化发展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实现农业高效、安全、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发展道路。农业产业化是实现现代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形式,也符合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要求。本文以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为出发点,提出绿色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推进路径与策略。
关键词:
生态农业 绿色发展 产业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罗哲 单学鹏
我国农业发展正处于转型发展的新时期,提升农产品品质,增加农产品的有效供给,保障粮食安全,必须开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体是农民,重点是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调结构先要转观念,为了提升边际效益,必须率先增加我国农村人力资本存量,依托政府主导,通过制定相应政策,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应的职业培训和技能指导,通过教育、医疗和劳动力流动等形式推动新型农民的塑造,继而有效地消解过剩的农村劳动力和农产品供给,更好地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欣亮 刘飞 任弢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在于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推动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及发展方式转变,对于指导村镇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村镇发展的影响机理入手,系统分析了村镇发展的动力机制,并基于村镇发展动力的异质性,将村镇发展划分为自然资源优势型、区位优势型、特色产业带动型等三种大类型以及能源开发型、城镇周边型、交通节点型、特色农业带动型、特色制造业带动型、旅游产业带动型等六种具体类型,进而分类设计了各类型村镇的差异化发展战略。
关键词:
村镇发展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发展战略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博 黄璇 任宛竹
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是解决我国农业供求矛盾,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推动国内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举措。文章首先分析了中国农业"走出去"的背景及发展状况,论证了农业"走出去"对于推进国内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要性。随后从战略目标、投资主体,投资领域,投资区域,投资模式方面探讨了我国农业"走出去"的现实路径。
关键词:
农业 对外直接投资 供给侧改革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博 黄璇 任宛竹
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是解决我国农业供求矛盾,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推动国内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举措。文章首先分析了中国农业"走出去"的背景及发展状况,论证了农业"走出去"对于推进国内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要性。随后从战略目标、投资主体,投资领域,投资区域,投资模式方面探讨了我国农业"走出去"的现实路径。
关键词:
农业 对外直接投资 供给侧改革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博 黄璇 任宛竹
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是解决我国农业供求矛盾,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推动国内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举措。文章首先分析了中国农业"走出去"的背景及发展状况,论证了农业"走出去"对于推进国内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要性。随后从战略目标、投资主体,投资领域,投资区域,投资模式方面探讨了我国农业"走出去"的现实路径。
关键词:
农业 对外直接投资 供给侧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