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24)
- 2023(15917)
- 2022(13377)
- 2021(12518)
- 2020(10612)
- 2019(24214)
- 2018(24275)
- 2017(46858)
- 2016(25164)
- 2015(28011)
- 2014(27826)
- 2013(27690)
- 2012(24989)
- 2011(22408)
- 2010(22787)
- 2009(21687)
- 2008(20799)
- 2007(18404)
- 2006(16671)
- 2005(14838)
- 学科
- 济(103212)
- 经济(103076)
- 业(99825)
- 企(81961)
- 企业(81961)
- 管理(80918)
- 农(48208)
- 方法(44404)
- 数学(35244)
- 数学方法(34914)
- 业经(34059)
- 农业(32252)
- 财(32156)
- 中国(31169)
- 融(27522)
- 金融(27521)
- 制(26231)
- 银(26096)
- 银行(26063)
- 行(25197)
- 务(22385)
- 财务(22324)
- 财务管理(22293)
- 企业财务(21139)
- 地方(20949)
- 技术(19841)
- 理论(19726)
- 体(19399)
- 和(17857)
- 贸(17729)
- 机构
- 学院(354444)
- 大学(349248)
- 济(147572)
- 管理(146792)
- 经济(144553)
- 理学(126344)
- 理学院(125136)
- 管理学(123381)
- 管理学院(122728)
- 研究(113757)
- 中国(93810)
- 京(73655)
- 财(69385)
- 科学(67153)
- 农(66944)
- 所(56033)
- 财经(54486)
- 业大(54286)
- 中心(53757)
- 江(53300)
- 农业(51063)
- 研究所(50471)
- 经(49574)
- 北京(46317)
- 范(43787)
- 师范(43457)
- 经济学(43132)
- 州(43046)
- 院(40360)
- 财经大学(40078)
- 基金
- 项目(235038)
- 科学(186219)
- 研究(177847)
- 基金(170826)
- 家(146266)
- 国家(144846)
- 科学基金(126538)
- 社会(113342)
- 社会科(107134)
- 社会科学(107104)
- 省(92974)
- 基金项目(91305)
- 自然(80185)
- 教育(79734)
- 自然科(78335)
- 自然科学(78319)
- 自然科学基金(76949)
- 划(75820)
- 编号(74366)
- 资助(69108)
- 成果(59484)
- 部(52079)
- 重点(51345)
- 创(51019)
- 发(50941)
- 课题(49513)
- 创新(46958)
- 国家社会(46250)
- 制(45538)
- 业(45493)
- 期刊
- 济(170702)
- 经济(170702)
- 研究(106744)
- 中国(70405)
- 农(67311)
- 管理(55105)
- 财(54529)
- 学报(50046)
- 科学(48596)
- 融(45266)
- 金融(45266)
- 农业(45113)
- 大学(39623)
- 学学(37554)
- 教育(36793)
- 业经(33239)
- 技术(31430)
- 财经(26654)
- 经济研究(24764)
- 业(22899)
- 经(22797)
- 问题(22292)
- 技术经济(18943)
- 理论(17748)
- 现代(17580)
- 版(16628)
- 科技(16549)
- 商业(16376)
- 世界(16246)
- 实践(16062)
共检索到5346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威
农业的改革离不开金融体系的支持,本文从农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以及金融驱动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实现路径几方面进行研究,希望对农业的改革有所贡献,促进农业的发展。
关键词:
金融支持 农业供给侧改革 现状 对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文玉 王晨姝
农村金融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涉农机构趋利避险的本质特性与农村金融的高风险、高成本、低收益的弱质性特征之间的矛盾。农业经济具有周期长、投资回报率低、易受自然因素影响等特点,抵御自然灾害或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农业经济对金融资源吸引力不足,致使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金融机构开展涉农业务的内在积极性不高,缺乏金融支农动力。信贷产品要素设计与集约化生产经营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文汇
201 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下,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使农产品供给数量充足、品种和质量契合消费者需要,真正形成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的农产品有效供给。因此,供给侧改革已经成为引导"十三五"时期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基本政策。那么,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智富
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金融支持方式既要增加金融资源总量"补短板",又要优化金融服务结构"推改革"江西作为传统农业省份,在农业产业化背景下,金融支持逐步由以往鼓励量的增长向"总量扩张、结构优化、效率提升并重"转变,在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结合实际支持农业供给侧改革在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党校、农业部党校联合调研组 胡碧珠 王建民 李冠佑 王海晔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的重大举措,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贯彻落实党中央的这项战略部署,既需要各级政府及农业职能部门因地制宜加强引导和扶持,也需要农业经营主体自主自强、挖掘潜能,还需要金融部门给予更有力支持。中国人民银行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胡滨 星焱
金融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总体思路,是加快农村金融的组织创新、产品创新和监管方式创新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我国在农业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为进一步推进农业转型升级打下一定基础,但农产品供求结构失衡、要素配置不合理、资源环境压力大、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乏力等问题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党校、农业部党校联合调研组 胡碧珠 王建民 李冠佑 王海晔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的重大举措,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贯彻落实党中央的这项战略部署,既需要各级政府及农业职能部门因地制宜加强引导和扶持,也需要农业经营主体自主自强、挖掘潜能,还需要金融部门给予更有力支持。中国人民银行
关键词:
甘肃省 结构性改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胡滨 星焱
金融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总体思路,是加快农村金融的组织创新、产品创新和监管方式创新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我国在农业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为进一步推进农业转型升级打下一定基础,但农产品供求结构失衡、要素配置不合理、资源环境压力大、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乏力等问题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志宏
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具体要求与金融支持方向目前,我国农产品供给呈现品种结构失衡、低水平供给过剩与有效供给不足并存、生产成本不断攀升与国内外粮价逐步倒挂并行的特点。从农产品品种看,玉米、棉花等农产品因产量连续增长而长期供大于求,导致库存量持续增长;大豆、白糖等农产品因始终相对短缺而过度依赖进口,导致进口量过度增长,形成了粮食产量、库存量、进口量"三量齐增"的不合理现象。从农产品质量看,"大而不强、多而不优",中低端农产品、"大路货"居多,优质的、品牌的产品少,难以适应市场变化和消费者的高水平需求,没能形成有效供给。这就要求"农产品供给数量充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智富
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金融支持方式既要增加金融资源总量"补短板",又要优化金融服务结构"推改革"江西作为传统农业省份,在农业产业化背景下,金融支持逐步由以往鼓励量的增长向"总量扩张、结构优化、效率提升并重"转变,在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结合实际支持农业供给侧改革在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栾宏 何艳桃
以金融抑制理论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农业信贷补贴理论、金融市场理论和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为探寻我国金融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创新路径提供了有益的参考。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农村金融市场运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加强培育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开发新的金融产品等方式扩大涉农金融服务面;通过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实现对农村金融市场的有效监管,从而增加农村金融有效供给;通过突破涉农贷款抵押担保难的瓶颈、加大农村金融信贷投放、加快三产融合等来加速农业结构调整;通过发展"一条龙"式金融服务和"互联网+农村金融"模式赋予农村金融服务更广泛内涵,从而构建系统化、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体系。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勾东宁
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来源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方面,其中需求侧因素主要取决于宏观经济政策和消费者信心,供给侧因素则主要包含要素积累和技术进步,即经济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率的提高。2013年开始,中国名义GDP与人均GDP增速均明显下降,2015年中国股市与人民币汇率的震荡引发了外界对中国经济硬着陆的担忧,消费者信心受到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郭保民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也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只有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才能促进新动能异军突起和传统动能尽快转型,形成新的"双引擎",才能推动经济持续增长。2016年,山西金融主动作为,紧抓历史机遇,积极加大资金投入,努力调整资金结构,主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郭保民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也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只有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才能促进新动能异军突起和传统动能尽快转型,形成新的"双引擎",才能推动经济持续增长。2016年,山西金融主动作为,紧抓历史机遇,积极加大资金投入,努力调整资金结构,主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杨万森
我国农业在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余年里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仍有进一步发展空间。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各方面的支持,其中,金融支持是极为关键的一环。我国大部分农业企业难以获得金融资源,一是由于其规模小、实力弱、财务制度不够健全,不足以吸引金融机构与之合作;二是由于金融机构必须注重自身的风险管理,不青睐农业企业这类客户。因此,可以创新金融支农方式,如采用联想佳沃的模式,在农业企业和金融机构二者之间引入产业资本作为中间桥梁,让金融资源与农业发展有效对接。如此,金融资源则可以通过产业资本作用于农业发展,为推进农业供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