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23)
- 2023(16416)
- 2022(14067)
- 2021(13187)
- 2020(11228)
- 2019(25561)
- 2018(25607)
- 2017(48990)
- 2016(26756)
- 2015(29729)
- 2014(29783)
- 2013(29467)
- 2012(26696)
- 2011(23961)
- 2010(24201)
- 2009(22894)
- 2008(22964)
- 2007(20473)
- 2006(18575)
- 2005(16558)
- 学科
- 济(107445)
- 经济(107269)
- 业(106003)
- 管理(90181)
- 企(86528)
- 企业(86528)
- 农(50254)
- 方法(45591)
- 数学(36027)
- 财(35915)
- 数学方法(35648)
- 业经(34760)
- 农业(33918)
- 制(27928)
- 中国(27917)
- 务(24289)
- 财务(24219)
- 财务管理(24180)
- 企业财务(22936)
- 体(20782)
- 技术(20552)
- 理论(19902)
- 地方(19631)
- 学(19049)
- 和(19047)
- 策(18485)
- 贸(18176)
- 贸易(18167)
- 划(18078)
- 易(17672)
- 机构
- 学院(380843)
- 大学(377053)
- 济(155642)
- 管理(155600)
- 经济(152369)
- 理学(133728)
- 理学院(132411)
- 管理学(130535)
- 管理学院(129840)
- 研究(122790)
- 中国(96212)
- 京(80003)
- 财(76055)
- 科学(72845)
- 农(71091)
- 所(60847)
- 财经(58939)
- 江(58412)
- 业大(58200)
- 中心(56597)
- 研究所(54421)
- 农业(54262)
- 经(53476)
- 北京(50351)
- 范(47965)
- 师范(47601)
- 州(46288)
- 经济学(45284)
- 院(43846)
- 财经大学(43240)
- 基金
- 项目(250761)
- 科学(198616)
- 研究(189602)
- 基金(182136)
- 家(156315)
- 国家(154825)
- 科学基金(134748)
- 社会(120462)
- 社会科(113800)
- 社会科学(113770)
- 省(98734)
- 基金项目(96948)
- 教育(85891)
- 自然(85537)
- 自然科(83520)
- 自然科学(83502)
- 自然科学基金(82043)
- 划(81031)
- 编号(79179)
- 资助(73485)
- 成果(64393)
- 部(55937)
- 重点(54957)
- 创(53824)
- 发(53439)
- 课题(53290)
- 制(50941)
- 创新(49650)
- 国家社会(49147)
- 教育部(48320)
- 期刊
- 济(182934)
- 经济(182934)
- 研究(115465)
- 中国(77531)
- 农(71057)
- 财(61636)
- 管理(59202)
- 学报(55183)
- 科学(52849)
- 农业(47791)
- 大学(43727)
- 教育(42211)
- 学学(41271)
- 融(37369)
- 金融(37369)
- 业经(34761)
- 技术(34102)
- 财经(29150)
- 经济研究(26356)
- 经(24873)
- 业(24363)
- 问题(24117)
- 技术经济(19842)
- 版(18915)
- 现代(18509)
- 理论(18387)
- 科技(17850)
- 财会(17373)
- 世界(17197)
- 商业(17012)
共检索到5751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明皓 豆书龙
农业供给侧改革与精准扶贫具有逻辑关联性,适合构建二者的衔接机制。农业供给侧改革具有制度供给与改革对象明确化的需求,而精准扶贫在制度典范、数据共享、产能化解以及内向监控方面可与农业供给侧改革形成具体的衔接领域。同时,农业供给侧改革也为精准扶贫的纵深发展提供了机遇空间。农业供给侧改革中配置型资源和权威型资源的下移使精准扶贫的内在动力发生明显变化,而因农业供给侧改革市场化原则的引入,扶贫治理规则也发生变动。农业供给侧改革和精准扶贫衔接机制的建立,表明政府应在双方协同关系的基础上实施"整体性治理",以此克服碎片化的制度和政策对农业供给侧改革与扶贫治理时机的延误。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明皓 豆书龙
农业供给侧改革与精准扶贫具有逻辑关联性,适合构建二者的衔接机制。农业供给侧改革具有制度供给与改革对象明确化的需求,而精准扶贫在制度典范、数据共享、产能化解以及内向监控方面可与农业供给侧改革形成具体的衔接领域。同时,农业供给侧改革也为精准扶贫的纵深发展提供了机遇空间。农业供给侧改革中配置型资源和权威型资源的下移使精准扶贫的内在动力发生明显变化,而因农业供给侧改革市场化原则的引入,扶贫治理规则也发生变动。农业供给侧改革和精准扶贫衔接机制的建立,表明政府应在双方协同关系的基础上实施"整体性治理",以此克服碎片化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宋彦峰
供给侧改革为金融支持精准扶贫提供了思路和方法论工具,通过金融精准扶贫的制度创新、金融机构的优化及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等,把金融的有效供给与精准扶贫有效衔接起来,实现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和脱贫效率的最大化。论文以河南金融精准扶贫为分析案例,围绕两者衔接的关键环节,发现金融精准扶贫中的不足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 金融 精准扶贫 衔接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吴海涛 陈强
精准扶贫政策和农村低保制度衔接过程的规范化、程序化运行可助力实现2020年全面脱贫目标。因二者在权利内涵、机制运行等方面存在本质区别,导致二者在标准衔接、对象衔接、管理衔接和资金衔接等方面存在严重衔接阻碍。为加快实现二者的有效衔接,最大限度地发挥农村反贫困系统的整体效应,从保障贫困农民的基本权益出发,着力构建一套以代表贫困农民真实利益需求的利益代表机制、规范合理的利益表达机制、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利益协调机制以及合法高效的权益保障机制为中心的有效衔接机制,并从加快反贫困领域统一高层次立法工作、完善扶贫资金的统筹机制、构建多元可持续的扶贫工作机制以及完善衔接标准的动态调整机制等配套机制改革方面完善制度衔接体系。
关键词:
精准扶贫政策 农村低保制度 衔接机制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林俐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作为新时期面向全局的战略性部署,必然影响扶贫开发工作。精准扶贫作为新时期扶贫工作的基本方略,面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挑战和机遇。解决精准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需要深刻认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进行机制创新。在扶贫资源的集聚、利用方面引入市场主体和市场机制,激发市场活力;把扶贫管理重点放在"投入侧",构建政府、社会、贫困人口都积极参与的多元化扶贫机制;建立和完善扶贫主体之间的协同机制、扶贫资源整合机制及精准扶贫考核机制等。
关键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精准扶贫 机制创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牟秋菊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农村精准扶贫关系到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与供给侧改革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精准扶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通过优化扶贫资源投入供给结构、增强有效供给来提高扶贫质量,进而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但目前我国农村精准扶贫在资金供给、政策供给、精准识别机制等方面均存在着不能满足我国农村反贫困的现实需求情况。笔者分析了我国目前农村精准扶贫供给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农村精准扶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路。
关键词:
农村精准扶贫 农村贫困 供给侧改革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亚明
一、做活加法,拉高标杆、补齐短板。扶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加法"是指补齐、补好短板,以改善贫困居民生产生活条件为目标,以"问题需求"为导向,扩大全要素供给,发展农村新兴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一是补齐农村人才短板。在基层领导方面,人民论坛调查显示,贫困县最缺的是"优秀干部和人才"以及"脱贫理念"。而我们的基层干部要么"不作为",坐吃国家的财政补贴,要么"瞎折腾",搞一些不贴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亚明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既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当下,这一命题与生态文明建设息息相关。"十三五"时期是脱贫攻坚啃硬骨头、攻城拔寨的最后关头,由于贫困政策递减效应和经济下行压力的双重影响,传统的扶贫思路亟需转变成供给侧改革理念,以适应新形势、运用新机制和激发新动力。本文通过挖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精准扶贫内涵,结合以往扶贫教训和贫困地区资源独特优势,阐述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精准扶贫的内在关联性,分析了当前扶贫工作忽视"供给侧"质效并偏离需求的困境,解析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力精准扶贫成功实践的两大模式,在此基础上,指出:从"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入手,借助供给侧改革提高扶贫精准度,这是完成扶贫攻坚重大任务、补齐"三农"工作短板、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重要途径。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亚明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既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当下,这一命题与生态文明建设息息相关。"十三五"时期是脱贫攻坚啃硬骨头、攻城拔寨的最后关头,由于贫困政策递减效应和经济下行压力的双重影响,传统的扶贫思路亟需转变成供给侧改革理念,以适应新形势、运用新机制和激发新动力。本文通过挖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精准扶贫内涵,结合以往扶贫教训和贫困地区资源独特优势,阐述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精准扶贫的内在关联性,分析了当前扶贫工作忽视"供给侧"质效并偏离需求的困境,解析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田莹莹 翟路萍 程京京
扶贫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着密切关系,扶贫的"扶"与"贫",实质上是扶贫资源"供给"与"需求"的关系。在新经济形势下,我国扶贫领域的主要矛盾已经由供给总量不足转为结构性矛盾,结合我国精准扶贫中存在的供需错位等问题,指出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路,重点从"投入侧"入手,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创新扶贫模式,提升农户发展的内生动力,以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进而推进精准扶贫和有效脱贫,可以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实现精准扶贫的着力点和新动力。
关键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精准扶贫 投入侧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田莹莹 翟路萍 程京京
扶贫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着密切关系,扶贫的"扶"与"贫",实质上是扶贫资源"供给"与"需求"的关系。在新经济形势下,我国扶贫领域的主要矛盾已经由供给总量不足转为结构性矛盾,结合我国精准扶贫中存在的供需错位等问题,指出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路,重点从"投入侧"入手,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创新扶贫模式,提升农户发展的内生动力,以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进而推进精准扶贫和有效脱贫,可以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实现精准扶贫的着力点和新动力。
关键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精准扶贫 投入侧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曹志敏
经济理论认为积极的效率转化可以有效催生价值的产生,关键依赖于交换的媒介,以及效率所处的环境。相较于传统机制下一般等价物固定不变的性质,以及简单环境中仅注重主体功能的转化方式,现阶段政策价值的效率转换,其复杂性和边际性,不仅扩大了一般等价物的内涵,而且呈现多元性,效率所处的环境集中表现出政府通过财政转移性支付的方式,对原本应属市场所接纳的效能、效率、效益和效果对比的平抑。当下实现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在效用上已具备一定数量规模,但数量规模并不充分,虽已拥有一定程度的价格管控,但价格管控的公平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在这复杂环境下,其衔接关键在于延长精准扶贫的时效,扩大乡村振兴的范畴,因此政府政策的平抑效应,离不开对不同主体所持有的效用水平进行合理对比。结果显示,通过外部效应内在化处理,在偏好一致性、与公共供给效益分摊的假设前提下,预设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强外部垄断性相对应的相对价格体系,实现参与各方保障性需求的覆盖,比单纯采用成本收益分析更具有可行性和说服力,并且由此产生的剩余价值还可拥有更具效用规模的附加值。
关键词:
外部效应内在化 有效衔接 异质性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陈钦 林弼渠
扶贫一直是党关注的热点问题,为提升农村经济的发展质效,国家提出了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发展战略;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但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学者们对于金融的扶贫效果研究结论并不一致,且缺乏县级数据的实证研究。文章以城乡收入差距较大的重庆市为例,在选取金融规模、金融服务、金融效率指标的基础上全面衡量金融发展的扶贫效果,并结合政府支出、固定资产投入等控制变量,利用2009~2016年县级面板数据以系统GMM的计量方法实证检验金融发展与扶贫的关系,依据实证结果分析,为农村地区金融支持当地产业、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献计献策。
关键词:
金融扶贫 金融规模 金融服务 金融效率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贾辉辉 吕德宏
基于对陕西省4个国家级重点扶贫开发县1080户获得扶贫贴息贷款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调查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实证分析农业供应链融资对精准扶贫农户的增收效应和贷款用途精准性。研究表明:与农户直接向银行贷款相比,在产业扶贫的基础上开展的农业供应链融资的精准扶贫效果显著;且与参与"银行+专业合作社+贫困户"供应链融资的贫困农户相比,参加"银行+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贫困户"供应链融资的贫困农户增收幅度更大;两种供应链融资模式都能显著提高扶贫贴息贷款用途的精准性,降低道德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