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105)
2023(18347)
2022(15164)
2021(13823)
2020(11089)
2019(24893)
2018(24394)
2017(46844)
2016(25404)
2015(27740)
2014(27608)
2013(27450)
2012(25750)
2011(23297)
2010(23792)
2009(22038)
2008(21984)
2007(20382)
2006(18376)
2005(16905)
作者
(74358)
(62521)
(61924)
(58621)
(39510)
(30025)
(27783)
(24114)
(23756)
(22497)
(21356)
(20851)
(20181)
(20085)
(19636)
(19063)
(18433)
(18328)
(18140)
(17957)
(15681)
(15581)
(15249)
(14512)
(14114)
(14076)
(14076)
(13863)
(12728)
(12619)
学科
(109570)
经济(109445)
(100685)
管理(84441)
(81571)
企业(81571)
(49305)
方法(39007)
业经(34924)
农业(33050)
中国(32979)
(31464)
数学(29991)
数学方法(29644)
地方(26027)
(24512)
技术(23500)
(21113)
(21083)
财务(21080)
财务管理(21047)
(20658)
企业财务(19987)
(19657)
贸易(19637)
环境(19151)
(19136)
银行(19099)
(19080)
(18614)
机构
学院(366789)
大学(357880)
(155744)
经济(152549)
管理(142397)
研究(128362)
理学(121011)
理学院(119744)
管理学(118028)
管理学院(117344)
中国(101141)
科学(76839)
(75938)
(75499)
(72558)
(65551)
(60000)
中心(59011)
研究所(58810)
农业(58030)
业大(57315)
财经(55711)
(50494)
北京(47847)
(47115)
(46355)
(46281)
师范(45844)
经济学(45783)
(43105)
基金
项目(237107)
科学(188488)
研究(176420)
基金(171008)
(149420)
国家(147963)
科学基金(127173)
社会(113584)
社会科(107458)
社会科学(107433)
(96407)
基金项目(89317)
自然(80661)
(79500)
教育(79348)
自然科(78801)
自然科学(78780)
自然科学基金(77429)
编号(71120)
资助(68436)
成果(57349)
(56808)
(54334)
重点(53582)
(52059)
课题(50521)
创新(50048)
(48581)
国家社会(46603)
(46026)
期刊
(188557)
经济(188557)
研究(111226)
中国(83829)
(75538)
管理(58143)
(57074)
学报(55606)
科学(54442)
农业(50709)
大学(43163)
(42137)
金融(42137)
教育(41334)
学学(41111)
业经(36042)
技术(33632)
经济研究(28138)
财经(27689)
(27399)
问题(24383)
(23990)
技术经济(20380)
科技(18890)
世界(18673)
(18270)
(18151)
现代(17731)
商业(17232)
农村(16272)
共检索到5782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培衢  
基于农业低碳发展研究现状和农业低碳投入的迫切性,构建了农业投入低碳效能决定模型,进而立足中国现实国情,比较分析了中国农业环境政策的低碳化效能及其条件;从经济效率、成本有效、可操作性、灵活性和可接受性五个方面,探讨了农业投入低碳化政策选择标准;最后围绕构建一体化政策、整合政策工具、健全低碳技术研发与推广政策和建立碳交易市场机制,提出了农业低碳发展的投入政策创新路径。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赵俊英  
低碳农业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利用碳金融和外部性理论分析了农村金融与低碳农业对接的可行性,提出面向低碳农业发展的农村金融服务创新路径,包括由政策性金融主导开展三农绿色信贷,农村金融积极参与CDM清洁发展机制,进行碳金融衍生品的开发。面向低碳农业的金融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金融机构、项目主体各方的共同努力,构建碳金融市场交易平台,制定人才培训储备计划,建立金融创新激励机制,健全碳金融风险管理与防范机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俊英  
低碳农业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利用碳金融和外部性理论分析了农村金融与低碳农业对接的可行性,提出面向低碳农业发展的农村金融服务创新路径,包括由政策性金融主导开展三农绿色信贷,农村金融积极参与CDM清洁发展机制,进行碳金融衍生品的开发。面向低碳农业的金融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金融机构、项目主体各方的共同努力,构建碳金融市场交易平台,制订人才培训储备计划,建立金融创新激励机制,健全碳金融风险管理与防范机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冯登艳  
发展低碳经济,其核心是在市场机制基础上,通过一系列创新,推动提高能效技术、节约能源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开发和运用,促进整个社会经济向高能效、低能耗和低碳排放的模式转型。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汤林伟  
低碳农业能有效降低农业生产中的碳排放、增加碳汇、遏制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发展低碳农业离不开科技创新,当前农业科技创新在研发、推广、应用等阶段内及各阶段间缺乏良好的协作,网络化科技创新路径能有效促进低碳农业的快速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凌  
全球气候变化及资源环境约束加剧了农业低碳化进程。高碳农业生产路径在实现农业产值增长的同时无法摆脱生态环境恶化、碳源增加、碳汇减少等问题,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对低碳农业生产路径创新产生新需求。但我国低碳农业生产路径创新还面临一些现实困境,亟需解决。实现农业由"高碳"转向"低碳",要树立低碳理念、加快技术创新、因地制宜、规模经营、提高从业者素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胡江霞  罗玉龙  
引入生态位理论及其方法,首先对武陵山区特色农业各个维度的生态位以及综合生态位进行测度分析,其次采取聚类分析法,对武陵山区特色农业综合生态位结果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武陵山区特色农业发展生态位较低且相近,但是区域特色农业发展之间也存在一定差异。在武陵山区重庆段的7个区县中,石柱、酉阳、黔江、丰都4个区县的特色农业发展的综合生态位水平较高,秀山、武隆、彭水特色农业发展的综合生态位水平较低。为了提高武陵山区特色农业综合生态位水平,需要对武陵山区特色农业发展的生态位加以错位、扩充、协调,这样才能从总体上提升武陵山区特色农业发展水平。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胡江霞  罗玉龙  
引入生态位理论及其方法,首先对武陵山区特色农业各个维度的生态位以及综合生态位进行测度分析,其次采取聚类分析法,对武陵山区特色农业综合生态位结果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武陵山区特色农业发展生态位较低且相近,但是区域特色农业发展之间也存在一定差异。在武陵山区重庆段的7个区县中,石柱、酉阳、黔江、丰都4个区县的特色农业发展的综合生态位水平较高,秀山、武隆、彭水特色农业发展的综合生态位水平较低。为了提高武陵山区特色农业综合生态位水平,需要对武陵山区特色农业发展的生态位加以错位、扩充、协调,这样才能从总体上提升武陵山区特色农业发展水平。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韦宁卫  冯小倩  
近年来,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发展以低能耗、低排放为标志的"低碳经济"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共同选择。低碳农业是低碳经济的一个重要领域,指在农业生产、经营中排放最少的温室气体,同时获得最大社会效益。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陈志峰  林国华  刘荣章  林树文  
本文从经济价值、美学价值、生态价值和哲学观点,浅析发展都市农业低碳模式的意义;分析都市农业低碳模式具有产业高端、资源高效、生态安全和机制创新的结构体系特点;依据城市自然资源、农业资源和低碳技术,归纳多区域、多景区、多类型的都市农业低碳模式,提出各地政府应积极创造条件,支持和开发都市农业的低碳产业模式的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董劲  
文章通过相关数据及理论基础分析低碳经济影响下我国出口贸易的发展现状,并探究出口贸易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当前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出口贸易面临着产品生产技术较低、生产成本高、高排放、高污染、贸易壁垒加剧等问题。由此提出优化出口贸易结构、利用可再生资源、加强低碳能源技术创新、培育新兴贸易市场等创新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肖福英  
当前,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不断增多,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但是其规模小、抵御风险能力低等,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出现困境。创新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是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有效途径。为此,本文从强化金融产品创新,健全风险管理机制以及促进金融机构合作发展三个方面进行研究,有利于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稳定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肖福英  
当前,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不断增多,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但是其规模小、抵御风险能力低等,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出现困境。创新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是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有效途径。为此,本文从强化金融产品创新,健全风险管理机制以及促进金融机构合作发展三个方面进行研究,有利于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稳定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晓雯  
成都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以来,是现代农业发展最快、农村变化最大、农民增收最多的时期。通过实施"三个集中"、"六个一体化"和农村"四大基础工程",促进了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为其它地区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模式。文章分析了成都市发展现代农业的路径、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深入推进成都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儒  姜志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