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42)
2023(10921)
2022(8620)
2021(7730)
2020(6560)
2019(14407)
2018(14521)
2017(28627)
2016(15365)
2015(17269)
2014(17238)
2013(17135)
2012(15324)
2011(13435)
2010(13841)
2009(13360)
2008(13617)
2007(12672)
2006(11708)
2005(10889)
作者
(43487)
(36832)
(36431)
(34336)
(23064)
(17519)
(16367)
(14121)
(13922)
(13148)
(12522)
(12134)
(11814)
(11490)
(11295)
(11056)
(10705)
(10597)
(10546)
(10431)
(9128)
(9086)
(8984)
(8510)
(8399)
(8256)
(8084)
(8051)
(7424)
(7329)
学科
(83814)
(72165)
经济(72055)
(66833)
企业(66833)
管理(57624)
(45739)
农业(30389)
业经(29429)
方法(27629)
(24149)
数学(19977)
数学方法(19804)
中国(19739)
(17645)
财务(17617)
财务管理(17599)
(17208)
企业财务(16626)
技术(16293)
(14802)
(13690)
(13125)
地方(13038)
(12201)
(12152)
理论(12034)
(11824)
贸易(11817)
(11487)
机构
学院(230051)
大学(219775)
(103623)
经济(101778)
管理(95101)
理学(81068)
理学院(80428)
管理学(79475)
管理学院(79083)
研究(71167)
中国(60604)
(52146)
(47368)
(45216)
科学(39902)
农业(39354)
(37982)
财经(36928)
业大(36613)
(35502)
中心(34387)
(33309)
研究所(31322)
经济学(30484)
(29343)
经济管理(28862)
北京(27755)
经济学院(27554)
财经大学(26398)
(26046)
基金
项目(143626)
科学(115709)
研究(110291)
基金(105396)
(89389)
国家(88408)
科学基金(78223)
社会(74431)
社会科(70233)
社会科学(70214)
(58880)
基金项目(56113)
教育(47874)
自然(47499)
自然科(46445)
自然科学(46438)
(46008)
编号(45805)
自然科学基金(45676)
资助(41139)
(35605)
成果(35276)
(33002)
(32858)
(32095)
重点(31117)
国家社会(30777)
(30098)
(29997)
课题(29987)
期刊
(129396)
经济(129396)
研究(67525)
(56410)
中国(46796)
(39180)
农业(37871)
管理(37465)
科学(30676)
学报(28794)
业经(28542)
(26137)
金融(26137)
大学(23844)
学学(22964)
技术(21618)
(19835)
财经(18610)
问题(18068)
经济研究(17994)
教育(17197)
(16154)
农村(14836)
(14836)
技术经济(14604)
农业经济(14398)
世界(13917)
经济问题(12326)
现代(12224)
商业(11878)
共检索到3563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耘  李辛  
本文认为中国农业生产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在于农业人口过于庞大。而提高生产效率会产生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只有在整个社会能够承受这过于庞大的剩余劳动力时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才成为可能。而消化如此庞大的剩余劳动力的最好、最自然的方式就是农村城镇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哲  李晓静  夏显力  晋蓓  
文章以2008—2018年长江经济带124个地级市为样本,采用超效率SBM模型测算各地级市农业绿色生产效率,基于普通面板回归模型、单区制和两区制空间面板回归模型,探究了城镇化发展对农业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及其空间效应。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地级市间城镇化发展状况存在空间集聚现象;城镇化发展对农业绿色生产效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相邻地级市城镇化发展对本市农业绿色生产效率具有正向溢出效应;省域外的相邻地级市的城镇化发展对农业绿色生产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均高于省域内相邻地级市。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邹彦林  
我国是传统农业大国,自古就有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新中国建立以来,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以占世界7%的耕地面积,解决了占世界22%人口的吃饭问题。但是,同发达国家相比,资源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仍然很低,还处于粗放型经营阶段。农业粗放型经营不仅使农...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宁向东  
论农业的集约化经营宁向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农业生产有了迅速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我国的农业迄今仍然尚未摆脱落后的面貌,仍是制约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瓶颈"产业,影响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因此,要振兴和发展农业,最根本的就是要...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郝爱民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对我国城镇化有积极的影响,且存在着显著的门槛效应。运用Hansen的门限回归思想,设计门限回归模型,并将2005—2013年我国31省的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指标的面板数据作为门限变量值。测算结果表明:当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到一定水平,使其发展指标跨过某个门限值时,地区城镇化率增速水平显著提高。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吕亚生  张小林  
研究目的:以1990年以来江苏省农村城镇化过程中的村庄规模变动为基础,指出当前村庄用地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探讨其变化的动力机制与用地集约化的途径。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统计分析法。研究结论:江苏省农村城镇化过程中村庄总人口减少和用地面积增大并行,江苏省城镇用地与农村用地同步扩张;村庄规模的变动受内、外因的共同影响,城镇空间扩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是主要的外因,内部建设用地变动是主要的内因。未来村庄用地集约化要进一步加强村庄规模的调控力度,使其协调发展,适应农村用地集约化发展的需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克非  
文章基于超效率DEA模型对河南省17地市2004~2012年农业技术效率水平进行测度,并对城镇化水平与农业技术效率之间的协整关系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河南省农业技术效率从2004~2012年总体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郑州市农业技术效率增幅最大,信阳市、焦作市及平顶山市农业技术效率水平一直大于1,济源市与开封市历年均处于农业技术无效率的状态;但从长期来看城镇化水平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农业技术效率提升1.08个百分点,城镇化水平的提升能够显著促进农业技术效率的提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亚  
农业的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点所在,目前我国农业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生产能力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目前现有的生产产品质量不能够满足人民生产生活的正常需求,虽然我国的农业结果目前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仍旧存在很多的问题。本文详细的分析了城镇化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机理与对策,希望能够推动我国的农业生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梁义成  李聪  
西部山区具有重要的生态屏障功能,但当地农户长期处于贫困落后的经济状态,面临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山区的农业生产方式直接影响到农民收入和环境保护,集约化农业生产方式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特征,对西部大开发和区域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来自陕西秦岭山区的1000多份农户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西部地区农户集约化生产策略的决定,结果表明户平均人力资本是农户采用集约化生产策略的关键,较高的孩子和老人比重阻碍了农户采用集约式农业生产策略。相关环境和扶贫政策的制定应当充分考虑农户的农业生产策略及其影响因素。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许毅  柳文  
人口向城市集中以及产业的非农业化是经济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标志。城镇化乃至城市化对于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和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宏观产业结构的调整都具有重要作用,农村城镇化与农业生产方式的革命是互相促进的作用,二者不可偏废。工业、农业和城镇的发展是经济发展同一个问题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三个有机组成部分,农业发展占据着启动全局的特殊地位;我国城市化的合理道路是区域型特大城市、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协同发展,形成层次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的城市网络;政府可以通过实施灵活的经济政策与制定合理的规划在城市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陈志强  邓福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沈忻昕  
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加快农业发展,需要坚持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公共服务均等化;坚持以市场为主导的城镇化,推进农业各类生产要素优化整合;坚持以产业为基础的城镇化,不断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坚持以创新为支撑的城镇化,通过深化改革释放农业发展潜力;坚持以集约为方向的城镇化,推动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焦晓云  
文章基于《中国统计年鉴》和历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的官方数据以及个人社会调查实际,对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半城镇化现象进行了研究,认为半城镇化就是农业转移人口进入城市但又不能融入城市的不彻底的城镇化状态,随着体制机制创新、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功能健全、基础设施完备、生存环境优化以及人力资本积累增加,半城镇化现象终将得到解决。文章阐述了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难以实现经济融入、社会融入和文化融入的半城镇化现象,通过文献研究和调研分析,认为破解半城镇化难题需要健全居住证制度,推行"渐进赋权"模式的户籍制度改革;消除歧视政策和歧视行为,营造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市的良好环境;加强对农民工的技能培训,提升人力资本素质;建设新型社区,推进农民就地就近城镇化。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有华  张壮  
增效率还是促公平,是农业补贴政策争论的焦点。本文通过模型建构与实证检验,证实了城镇化有助于实现农业补贴效率与公平双赢。基于2007—2018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分析,研究发现:户籍制度成本存在的条件下,农业补贴可以缩小城乡差距,但是会抑制经济发展,而且这种抑制作用可由城镇化的深入加以缓解。基于效率与公平兼顾的目标,当前改革的方向应该是进一步打破户籍制度约束,促进人口城镇化,发挥农业补贴的积极作用,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彭建强  
近几年农业生产形势较好,但制约农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居安思危,既是稳定农业长远发展,避免和缓解下一轮波动的要求,也是进一步深化农业改革,优化和调整农业发展战略,解决农业深层次问题的有利时机。在当前集中解决农产品市场营销问题的同时,还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