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6048)
- 2023(22916)
- 2022(19474)
- 2021(18052)
- 2020(15240)
- 2019(35181)
- 2018(34922)
- 2017(66961)
- 2016(36405)
- 2015(41297)
- 2014(41154)
- 2013(40781)
- 2012(37791)
- 2011(34248)
- 2010(34629)
- 2009(32390)
- 2008(32524)
- 2007(29463)
- 2006(26234)
- 2005(23734)
- 学科
- 济(154363)
- 经济(154164)
- 业(120940)
- 管理(114317)
- 企(101256)
- 企业(101256)
- 方法(65530)
- 数学(54211)
- 数学方法(53494)
- 农(52323)
- 财(44200)
- 中国(41500)
- 业经(41141)
- 农业(34745)
- 制(33477)
- 地方(32742)
- 学(30856)
- 务(29192)
- 财务(29096)
- 财务管理(29035)
- 贸(27823)
- 贸易(27805)
- 企业财务(27540)
- 易(26966)
- 理论(26523)
- 技术(25361)
- 和(25308)
- 银(24846)
- 银行(24779)
- 行(23656)
- 机构
- 学院(528623)
- 大学(526444)
- 济(212745)
- 经济(207980)
- 管理(206121)
- 研究(176930)
- 理学(176278)
- 理学院(174319)
- 管理学(171268)
- 管理学院(170299)
- 中国(136204)
- 京(112977)
- 科学(108950)
- 财(101654)
- 农(95403)
- 所(90087)
- 江(82096)
- 中心(81848)
- 研究所(81116)
- 业大(79896)
- 财经(79548)
- 农业(73794)
- 经(72094)
- 北京(71515)
- 范(69464)
- 师范(68797)
- 州(65661)
- 院(63800)
- 经济学(63206)
- 财经大学(58544)
- 基金
- 项目(346440)
- 科学(272151)
- 研究(254123)
- 基金(249844)
- 家(217252)
- 国家(215310)
- 科学基金(185040)
- 社会(159681)
- 社会科(151027)
- 社会科学(150984)
- 省(136827)
- 基金项目(131936)
- 自然(120019)
- 自然科(117190)
- 自然科学(117158)
- 教育(117152)
- 自然科学基金(115060)
- 划(114116)
- 编号(104996)
- 资助(102895)
- 成果(85835)
- 重点(77456)
- 部(76197)
- 发(75617)
- 课题(72451)
- 创(72368)
- 创新(67263)
- 科研(65990)
- 教育部(65141)
- 国家社会(65136)
- 期刊
- 济(245611)
- 经济(245611)
- 研究(155901)
- 中国(108716)
- 农(90430)
- 学报(83237)
- 财(81602)
- 管理(78912)
- 科学(76624)
- 大学(63657)
- 农业(60927)
- 学学(59973)
- 教育(59870)
- 融(51020)
- 金融(51020)
- 技术(48188)
- 业经(43281)
- 财经(39385)
- 经济研究(37064)
- 经(33755)
- 业(32561)
- 问题(32370)
- 技术经济(27047)
- 图书(26420)
- 版(26276)
- 理论(24459)
- 科技(24315)
- 现代(24109)
- 商业(23952)
- 统计(23881)
共检索到8022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孙艺荧
推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效衔接,促进农业产业升级,是顺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本文基于价值网络和价值共创的理论框架,以2021年农业农村部产业司在各地遴选的3家农业企业联农带农典型案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探索性多案例研究方法,全面呈现农业企业联农带农的实践过程,并系统分析出农业企业联农带农发展的实现途径。研究发现:农业企业联农带农的过程遵循“价值主张—价值共创—价值共赢”的行动路径,完善的价值网络是农业企业高效联农带农发展的基础。在此行动逻辑中,农业企业与农户基于禀赋资源互补达成共同的价值主张,结合组织模式优化与标准化经营推进价值创造,利用产业升级实现价值共赢,凭借农业价值链提升、供应链完善和产业链升级等多维路径,实现农业企业联农带农高效发展。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建国
近年来,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显著成绩,但是农业资源过度开发、农业投入品过量使用、地下水超采以及农业内外源污染相互叠加等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日益凸显,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重大挑战。财政部在扎实调研、认真分析、反复论证的基础上,提出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新战略,相关研究成果被吸收到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和2014年、2015年中央1号文件中。为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两年来中央财政锐意进取、开拓创新,财政支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锋
从规模经营到产业集群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我国农业产业集群面临产业链条短、龙头企业规模小、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中介服务体系不完善等发展障碍。促进农业产业化集群健康发展必须创新管理体制,优化产业集聚环境;培育龙头企业和产业园区,搭建产业集聚平台;建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提高产业集聚水平;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增强产业集聚动力。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 集群发展 困境 长效机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闫磊 阙巍
近来,政府接连出台了一系列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政策。建立节约型社会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举措,而节约型农业则是节约型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节约型农业迫切需要构建长效机制,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健 梁栋
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促进小农户衔接现代农业是其功能彰显的应有之义。基于嵌入性视角,对四川林县橘香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衔接小农户的生产性服务体系构建机制进行分析。该联合体经历了初步联合规模户、融入农民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引领共生三个阶段,力求实现农资采购、技术标准和销售服务环节的“三统一”。在此过程中,为了缩短龙头企业和本地农户的社会距离,联合体通过行政嵌入形成合作型产业治理、通过关系嵌入融入乡土社会、通过文化嵌入适应农户生计发展和通过认知嵌入增强农户对联合体运行稳定性预期。龙头企业在与乡土社会的良性互动中完成了“外来者”到“本地人”的身份转化,实现了联合体联农带农的目标。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凤娟
我国的生态农业是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农业技术相结合,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实现农业生产良性循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协调的农业发展模式。邯郸东部平原13县作为冀南平原的主要部分,近年来依托自身优势,把发展生态农业与开发特色产品紧密结合,生态特色农业发展迅速。本文在分析本地区生态特色农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研究探讨了保持生态特色农业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
生态特色农业 长效机制 冀南平原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李周
探讨长效机制,首先要给出长效机制的定义。所谓长效机制有两个含义,一是能较长时间地发挥作用, 二是它合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不会成为今后深化改革的对象。第一个含义中的较长时间究竟有多长或许具有不确定性,第二个含义则非常明确,所以长效机制的后一个含义要比第一个含义更为重要。从逻辑上讲,在既有‘好牌”(国家综合国力提高引起的转移支付能力增强)又有“坏牌”(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束缚生产力的制度安排)的情形下,难点不是出“好牌”,如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直接为农民增收作贡献, 而是通过深化改革处理“坏牌”,不断地改善“三农”的宏观政策环境。从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梁远 张越杰
[目的]农业产业组织模式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制度载体,考察企业控制型农业产业组织模式初期的合作问题,为助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以畜牧业生产加工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采用多案例研究法,构建“交易特性—交易关系—治理机制”分析框架,探讨不同交易特性的农业企业与其他经营主体的交易关系与治理机制。[结果]不同交易特性的农业企业与其他经营主体形成了不同联结程度的交易关系;在交易关系发展的不同阶段,其匹配的治理机制也有所改变,大多为复合治理机制且关系治理机制存在于多种交易关系中;准纵向一体化模式中要素契约治理机制和关系治理机制,有利于锁定双边的专用性资产投资,构建多元经营主体的长效利益联结机制。[结论]政府需要不断优化农产品交易关系的制度环境、大力扶持与农户存在“乡土”关联的农业企业、加强农户自身能力建设。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胡孝平
[目的]农业生态补偿有两大基本原则,即污染者付费与受益者付费,我国以政府买单为主的实践方式不可持续,农业生态补偿长效机制构建有助于农业生态区域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方法]从公共产品理论、外部性理论、生态价值理论论证实施农业生态补偿的必要性,运用DPSIR模型阐述农业生态补偿产生的必然性。[结果]通过对苏州农业生态补偿实施情况的总结,发现苏州市在农田、水源地、湿地、公益林保护等农业生态补偿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政府主导的农业补偿模式存在补偿主体单一、补偿标准研究滞后、长效机制欠缺等问题。[结论]基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胡孝平
[目的]农业生态补偿有两大基本原则,即污染者付费与受益者付费,我国以政府买单为主的实践方式不可持续,农业生态补偿长效机制构建有助于农业生态区域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方法]从公共产品理论、外部性理论、生态价值理论论证实施农业生态补偿的必要性,运用DPSIR模型阐述农业生态补偿产生的必然性。[结果]通过对苏州农业生态补偿实施情况的总结,发现苏州市在农田、水源地、湿地、公益林保护等农业生态补偿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政府主导的农业补偿模式存在补偿主体单一、补偿标准研究滞后、长效机制欠缺等问题。[结论]基于此,提出苏州生态补偿长效机制建设的思路:一是完善苏州农业生态补偿主体和方式的选取以及标准的制定,二是通过优化生态补偿资金支付方式与使用途径,将农业生态旅游、休闲农业等环境友好型产业纳入农业生态补偿的范畴,引导并推动其形成新的产业增长点,三是从行政激励、法制建设、政策保障、氛围营造等方面完善苏州农业生态补偿保障体系,最终形成苏州农业生态补偿长效机制。
[期刊] 中央文献出版社
[作者]
王健 陶佩君
本文首先回顾了十余年来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历程,进一步强调了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提出应把农业信息化建设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长效举措推向深入。在总结农业信息化建设经验,探索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指出目前应以实施"信息富民工程"为农业信息化建设新的切入点。为此,从系统工程的角度,本文最后讨论了实施该项工程的目标、内容和措施,提出了一系列深入开展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葛宝山 马鸿佳 李军
我国是一个农村人口比例较大的发展中国家,不可能通过产业统筹和城乡统筹彻底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民自主创业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本文基于创业视角,运用创业理论来研究解决“三农”问题的路径,提出了依靠创业解决“三农”问题的长效机制和对策。
关键词:
三农问题 自主创业 创业环境 长效机制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方淦
随着国家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高校生源竞争愈发白热化。生源基地中学作为招生宣传主阵地,对于社会认知度不高的农业院校而言,需要投入大量精力进行建设。在分析新高考背景下农业院校生源基地建设必要性的基础上,通过江苏省N大学生源基地建设个案研究,指出其生源基地建设工作现存的针对性、持续性、高水平高校教师参与、科学有效的考核机制等方面不足,并针对性的提出农业院校生源基地建设拟从合理定位、全面统筹、集中优势力量;专人联络、加强沟通、保持稳定联系;整合资源,拓展素材,提升活动质量以及改进考核、及时反馈、健全激励机制四个方面加以构建长效机制。
关键词:
农业院校 生源基地建设 长效机制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陈建学 陈盛伟 牛浩
政策性农业保险是推动低碳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抓手。本文基于2008—2020年全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探究农业保险发展对农业碳排放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农业保险发展能够对农业碳排放起到抑制作用;(2)农业保险发展对农业碳排放的抑制作用主要集中体现在中部、西部地区,对粮食主产区的影响作用要高于非粮食主产区;(3)农业保险发展能够通过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扩大农业经营规模的途径抑制农业碳排放,环境规制在农业种植结构中起到了调节作用。据此提出了提高农业保险保障水平等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锋
农超对接是一种新型的农产品流通模式,主要表现为超市主导型、契约合作型和市场交易型三种类型。我国农超对接得到快速发展,但存在着对接的主体地位不对称、对接的基础条件薄弱、对接的内在发展机制不完善及对接的外部环境不优化等障碍因素。构建农超对接发展的长效机制,就是要建立信任保障体系与利益分配机制、政策扶持体系与指导监督机制、农产品流通体系与质量安全追溯机制及社会化服务体系与市场化运行机制。
关键词:
农超对接 模式 体系 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