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64)
- 2023(9674)
- 2022(7712)
- 2021(7147)
- 2020(6043)
- 2019(13444)
- 2018(13180)
- 2017(25440)
- 2016(13633)
- 2015(15387)
- 2014(15223)
- 2013(15405)
- 2012(13590)
- 2011(11880)
- 2010(12281)
- 2009(11990)
- 2008(12558)
- 2007(11751)
- 2006(10668)
- 2005(9783)
- 学科
- 业(90628)
- 企(75658)
- 企业(75658)
- 管理(65807)
- 济(60403)
- 经济(60322)
- 农(44347)
- 农业(29550)
- 业经(29142)
- 财(25974)
- 方法(24375)
- 务(20918)
- 财务(20895)
- 财务管理(20870)
- 企业财务(19808)
- 制(17011)
- 策(16575)
- 数学(16484)
- 数学方法(16436)
- 技术(16113)
- 划(14403)
- 体(13368)
- 中国(13301)
- 经营(13278)
- 企业经济(12322)
- 和(11731)
- 理论(11480)
- 决策(10651)
- 体制(10622)
- 技术管理(10570)
- 机构
- 学院(201958)
- 大学(191055)
- 管理(92157)
- 济(88189)
- 经济(86500)
- 理学(77737)
- 理学院(77191)
- 管理学(76636)
- 管理学院(76242)
- 研究(55337)
- 中国(50759)
- 农(45094)
- 财(43194)
- 京(38823)
- 农业(33743)
- 江(33570)
- 财经(32736)
- 业大(31444)
- 科学(29681)
- 经(29587)
- 中心(28341)
- 经济管理(26932)
- 所(26380)
- 州(25926)
- 商学(25224)
- 商学院(25008)
- 经济学(24107)
- 财经大学(23428)
- 北京(23374)
- 研究所(23016)
- 基金
- 项目(124557)
- 科学(100962)
- 研究(97771)
- 基金(91585)
- 家(76386)
- 国家(75450)
- 科学基金(68433)
- 社会(65004)
- 社会科(61279)
- 社会科学(61261)
- 省(51478)
- 基金项目(49177)
- 教育(42729)
- 自然(41887)
- 编号(41564)
- 自然科(40944)
- 自然科学(40937)
- 自然科学基金(40297)
- 划(39259)
- 资助(34988)
- 业(33795)
- 成果(31497)
- 创(29863)
- 部(28076)
- 制(27941)
- 发(27109)
- 创新(26860)
- 农(26794)
- 国家社会(26561)
- 课题(26376)
- 期刊
- 济(112955)
- 经济(112955)
- 研究(55282)
- 农(49812)
- 中国(42872)
- 财(39781)
- 管理(38670)
- 农业(33195)
- 业经(26398)
- 科学(25427)
- 融(23074)
- 金融(23074)
- 学报(22250)
- 技术(20464)
- 大学(19218)
- 业(18705)
- 学学(18608)
- 财经(16463)
- 问题(14650)
- 经济研究(14291)
- 经(14237)
- 农村(14062)
- 村(14062)
- 教育(13831)
- 农业经济(13534)
- 财会(13493)
- 技术经济(13297)
- 世界(11931)
- 会计(11677)
- 现代(11501)
共检索到3143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孙磊 赵佳颖
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中对组织冗余和企业绩效关系的论证结果并不一致,探讨冗余影响绩效的一致性逻辑,有助于深化对组织冗余经济后果的理解与应用。文章按照“基础-条件-路径-机制”框架,从内涵认知与来源分析出发,解析冗余影响绩效的客观基础;结合分类方法和量化测度,讨论冗余与绩效关系分析的主观条件;解读冗余作用于绩效的影响逻辑,探讨直接和间接效应路径;运用“收益-成本”权衡、“权变性”考量以及“数量-效率”一致机制,剖析冗余绩效效应的实现机理。研究结论拓展了组织冗余和企业绩效关系形成逻辑的理论分析,也能为冗余如何影响绩效的实证分析提供参考与借鉴。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苏晓华 杨赛楠 吴琼珠 周焱
文章将自我效能感这一心理因素引入创业情境,考察创业自我效能感对创业绩效的影响,尝试引入创业决策逻辑为中介机制,探讨创业自我效能感通过不同的创业决策逻辑(即效果逻辑和因果逻辑)对创业绩效产生影响的作用机理。通过调查问卷方式收集了中国创业者的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检验。结果发现:创业自我效能感对于创业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创业自我效能感的不同会激发不同的决策逻辑,且不同的创业决策逻辑会导致不同的结果,其中效果逻辑对于创业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在创业自我效能感与创业绩效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因果逻辑对于创业绩效的影响并不显著,且在创业自我效能感与创业绩效之间的中介效应也不明显。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艳红 安乔治
本文就创业策略逻辑影响新创电商企业绩效的机理进行了实证分析,同时考虑了资源捆绑的中介效应,旨在引导新创电商企业选择适宜的创业策略逻辑,从而实现企业绩效的稳步增长。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回报优先逻辑能够促进新创电商企业绩效提升;手段导向逻辑能够促进新创电商企业绩效提升;巩固性资源捆绑和开发性资源捆绑均能够促进新创电商企业绩效提升;巩固性资源捆绑能够在目标导向逻辑和新创电商企业绩效二者间发挥中介作用;巩固性资源捆绑能够在回报优先逻辑和新创电商企业绩效二者间发挥中介作用;开发性资源捆绑能够在手段导向逻辑和新创电商企业绩效二者间发挥中介作用。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张西振
你的企业需要管理,是因为你的企业中有员工,你有员工则是因为你的企业需要有人干活。因此,企业管理就是"找人干活"。工业时代,需要找人干的"活"是稳定的,并且布置"任务"的信息传递是困难的,因此逐步发展出一个金字塔结构,建立起严密的组织体系,划分了众多的部门和岗位,然后再给每个岗位的员工各不相同的头衔。当不同的部门各自隔离难以协同干活的时候,人们开始设计以事为中心的跨部门的流程;当这个体系越来越臃肿笨拙而难以应付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徐鹏 徐向艺
人工智能作为社会发展和技术创新的产物,已经成为新一轮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正在对世界经济、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人工智能的商业应用会改变企业内部运作和生产经营的过程,为企业管理带来了诸多挑战和变革机遇。本文结合人工智能的特征与发展趋势,从管理对象、管理属性、管理决策和管理伦理四个方面对人工智能时代企业管理变革的逻辑进行了梳理,得出如下推论:第一,人工智能时代,被管理者将出现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员工",以"社会人"为中心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手段的适用性降低,如何管理"人工智能员工"以及协调人类员工与智能机器人的关系将对管理者提出挑战;第二,人工智能时代,管理属性不仅包括管理理论的科学性、管理实践的艺术性,还包括管理过程的技术性;第三,人工智能时代,将出现一批优秀的技术管理者,此时,技术管理者指的不是管理技术的人,而是掌握智能技术的管理者;第四,人工智能时代,管理者的决策环境得到优化,管理活动中的决策准则将由"满意决策"过渡为"最优决策";第五,人工智能时代,管理手段的智能化发展可能会加剧管理效率和管理伦理的冲突,管理者必须提升管理道德,经营过程中强化社会责任的履行;第六,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政府、社会团体和行业协会有必要从政策、法律与行业标准等多个方面构建人工智能发展伦理的多层次约束机制。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汪国华
相对于第一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遭遇了更剧烈的文化震荡,这种震荡直接表征于生活方式、日常仪式、制度规则以及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等诸方面。新生代农民工文化适应四种要素的内在逻辑满足学理上的自洽性,但却出现了实践层面的非合理性。因此,他们在文化适应过程中,四种类型文化并不能完全满足文化适应系统形成的全部条件,以文化适应构架来综括他们文化适应的循环路径和内在逻辑较为恰当。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雪 何玉成
文章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深入探讨了新创企业创建期及成长期决策逻辑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并构建了理论模型。对251家新创企业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因果逻辑与效果逻辑均有助于提升新创企业绩效,但是决策逻辑的有效性会随着新创企业所处生命周期的变化而改变。在创建期,效果逻辑各维度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因果逻辑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并不显著;在成长期,因果逻辑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效果逻辑的试验原则与可承受损失原则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并不显著,先前承诺原则与柔性原则对企业绩效仍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雪 何玉成
文章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深入探讨了新创企业创建期及成长期决策逻辑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并构建了理论模型。对251家新创企业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因果逻辑与效果逻辑均有助于提升新创企业绩效,但是决策逻辑的有效性会随着新创企业所处生命周期的变化而改变。在创建期,效果逻辑各维度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因果逻辑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并不显著;在成长期,因果逻辑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效果逻辑的试验原则与可承受损失原则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并不显著,先前承诺原则与柔性原则对企业绩效仍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海燕
本文以企业绩效管理的3种模式为基础,从企业绩效管理的过程机制中,演绎出顾客满意的结构特征决定了企业绩效模式的有效性的结论。针对顾客满意的模糊性特征,本文又将质量工程学的最新研究成果马田系统与偏最小二乘估计(PLS)方法相结合,提出了基于P-M模糊测度空间中的企业绩效管理模式识别假设理论,并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之。此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首先以实证的方法,验证了结构化的CSI理论模型也同样适应于模糊测度空间;其二通过引入马田识别系统,延伸了CSI测评的功能,实证表明,基于P-M模糊测度空间中的CSI模式识别系统不仅能够完成一般意义上的CSI测评,而且通过理想态企业绩效模式的定义,可以对企业绩效模式进行...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赵劲松
任何企业的构成可以从里到外分为四个逻辑层次:产品层、商业模式层、管理层、经营层。解读企业要先读懂产品、再读懂商业模式、再读懂管理体系。企业的基本矛盾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分析任何一个事物都要抓住这个事物的基本矛盾。分析企业也要从企业的基本矛盾入手。如果把企业放在社会的大环境中,企业的基本矛盾就是市场需求与企业满足市场需求的能力之间的矛盾;如果只考虑企业本身,则企业的基本矛盾就是产品生产(按时按质按量)与生产成本之间的矛盾。任何企业,无论是服务业还是制造业,都是围绕上述两对矛盾来运作。
关键词:
解读企业 商业模式 经营与管理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玲玲 李长健
"公权推动→私权激励→社会权维护"共同构成农业知识产权绩效的战略和现实意义的逻辑起点。国外研究更深入和细化其经济、社会、福利绩效乃至伦理影响和责任意义,而国内仅较多关注其直接经济利益绩效。借鉴国外,从异质化的选取和延伸、方法和深度、研究对象的宽度及其平衡三方面给出了方向。
关键词:
公权 私权 社会权 “热—冷”平衡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彭学兵 王乐 刘玥伶 奉小斌
本文研究创业资源整合对新创企业绩效的影响,及效果推理的调节效应。运用307份新创企业问卷数据检验研究假设。统计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创业资源内聚和创业资源耦合两种创业资源整合方式都能促进新创企业提高绩效;效果推理的柔性逻辑下开展创业资源内聚更能促进新创企业提高绩效,而柔性逻辑下开展创业资源耦合则阻碍新创企业绩效的提高;基于效果推理的先前承诺逻辑开展创业资源内聚和创业资源耦合都对新创企业绩效有利。研究不仅拓展了效果推理理论的研究适应情境,而且为资源整合效果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情景分析思路。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杜国用 杜国功
以中央企业重组为分析对象,提出包括分析前提、目标体系、对象要素和实现机制的分析框架,可由此对中央企业重组的垄断与竞争、资本集聚集中与中央企业做强做大、地方与国际等应有的逻辑视角进行探讨,进而能较为全面地对中央企业重组进行系统地思考,以求对中央企业重组的开展有所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