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51)
- 2023(12261)
- 2022(9481)
- 2021(8772)
- 2020(7212)
- 2019(15887)
- 2018(16082)
- 2017(31501)
- 2016(17156)
- 2015(19428)
- 2014(19595)
- 2013(19216)
- 2012(17353)
- 2011(15353)
- 2010(15781)
- 2009(15377)
- 2008(15509)
- 2007(14392)
- 2006(13167)
- 2005(12208)
- 学科
- 业(86947)
- 济(77755)
- 经济(77650)
- 企(70310)
- 企业(70310)
- 管理(61462)
- 农(46368)
- 业经(31687)
- 农业(30709)
- 方法(29308)
- 财(25598)
- 中国(24057)
- 数学(21497)
- 数学方法(21402)
- 制(19867)
- 务(18482)
- 财务(18461)
- 财务管理(18438)
- 企业财务(17424)
- 技术(17064)
- 策(16447)
- 体(15422)
- 贸(14810)
- 贸易(14801)
- 易(14464)
- 划(14098)
- 和(13414)
- 理论(13041)
- 银(12958)
- 银行(12947)
- 机构
- 学院(255966)
- 大学(245036)
- 济(113063)
- 经济(110981)
- 管理(102981)
- 理学(87565)
- 理学院(86875)
- 管理学(85934)
- 管理学院(85494)
- 研究(79086)
- 中国(66403)
- 财(53991)
- 农(52680)
- 京(50582)
- 科学(43370)
- 财经(42080)
- 江(40907)
- 农业(39800)
- 所(38983)
- 业大(38155)
- 经(38002)
- 中心(37109)
- 研究所(34405)
- 经济学(33410)
- 州(32123)
- 北京(31585)
- 经济管理(30431)
- 经济学院(30402)
- 财经大学(30310)
- 范(29598)
- 基金
- 项目(156332)
- 科学(124816)
- 研究(122995)
- 基金(112676)
- 家(94971)
- 国家(93904)
- 科学基金(82107)
- 社会(80791)
- 社会科(76197)
- 社会科学(76177)
- 省(63857)
- 基金项目(59882)
- 教育(54790)
- 编号(52741)
- 划(50515)
- 自然(48572)
- 自然科(47426)
- 自然科学(47416)
- 自然科学基金(46610)
- 资助(43657)
- 成果(41693)
- 业(37034)
- 发(36031)
- 创(35671)
- 部(35211)
- 课题(35028)
- 重点(34165)
- 制(33622)
- 国家社会(32974)
- 性(32589)
- 期刊
- 济(139380)
- 经济(139380)
- 研究(76332)
- 农(56401)
- 中国(51349)
- 财(43404)
- 管理(40961)
- 农业(37735)
- 科学(32995)
- 学报(31762)
- 业经(30255)
- 融(29902)
- 金融(29902)
- 大学(26245)
- 学学(25155)
- 技术(24579)
- 教育(23881)
- 财经(21157)
- 经济研究(20376)
- 问题(19744)
- 业(19600)
- 经(18304)
- 技术经济(15216)
- 农村(14828)
- 村(14828)
- 农业经济(14569)
- 贸(14458)
- 商业(14136)
- 世界(14068)
- 现代(13607)
共检索到3961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崔建 冯智强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仅仅利用一些高科技武装农业的做法是值得思考的,农业自身应该有一种体制来接纳现代的经济意识。因此,需要在农业中实行企业化改造,建立可以与现代市场经济相衔接的现代企业制度。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农业企业化只是一种途径,一种媒介,关键在于通过这种媒介的作用把现代的企业文化、产业意识甚至现代的人文意识引入到农业、农村、农民中去,彻底改变农村的落后状态,使“三农”跟上现代世界的步伐,实现农业现代化。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农业企业化 三农 农业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刘筠谦
农业现代化,就是用现代的工业、现代的科学技术和现代的经济管理科学来装备农业和管理农业,使落后的农业“化”为现代的农业。当今世界上经济发达国家的农业现代化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但国外的经验只能借鉴,不能照搬。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有自己的特点,必须走适合我国国情的道路。怎样走中国式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有一系列的问题需要研究解决。本文现就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谈一谈怎样解决农业现代化资金问题,与同志们商榷。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宝贡敏 黄祖辉 徐旭
文章以人与自然良性相互作用为最高目标,在明确主客体地位的条件下,提出了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就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途径展开了分析,阐述了农业积累和投入机制的完善、农用土地使用权期约交易机制建设、农业现代化示范园区建设是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关键的思想。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田魁祥 毕绪岱 王智平
在认识农业现代化内涵的基础上,归纳出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思路或途径:继承传统农业精华,突破小农经济束缚;发挥农业政策的导向作用;协调工业与农业的发展关系;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保护农民利益;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实施土地规模经营;完善积累和投入机制;优化农业产业结构;选择劳动力与技术相结合的集约方式;建立有效的农业服务体系;抓住三种重要模式;分阶段实施;建成农业现代化示范基地。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内涵,思路,途径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段进朋 李冬
实现农业企业化经营,对我国发展现代农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在我国现有条件下,由于农业融资不畅、小农生产方式阻碍分工、剩余劳动力难寻出路、路径依赖作用和小农意识刚性等方面的原因,农业企业化经营的实现途径不可能是自发的。因此,实现农业企业化经营,只能走政府扶持企业、企业扶持农户的路子。只有政府扶持企业,才能引导资金流向农业生产,才能突破路径依赖的瓶颈,才能使企业有效地扶持农户。才能打破劳动力转移在宏观上的胶着状态,从而尽快实现农业的企业化经营。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胡鞍钢 吴群刚
农业企业化是直接涉及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与改革的重大问题 ,也是关系到如何在现实中国国情条件下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核心问题。概括地讲 ,农业企业化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农业生产逐渐成为一种适应新形势要求的市场化、规模化和深度开发化的渐次高度化过程。制度存在的合理性要依赖于其对环境的适应性及其与其他制度的兼容程度 ,以此判断是否能促进资源和要素的有效配置。作为家庭联产承包制之后我国农村改革的“第二次飞跃” ,农业企业化是一场自下而上的、内生的制度变迁。在这一过程中 ,土地要素流转问题、企业资金问题、企业家来源问题、农村剩余劳动力出路问题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障碍。中央及地方政府应以保护和增进广大农民的利益为...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连山
按照党中央十三大提出的“三步走”的战略部署,我国要在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其中农业现代化居于基础性地位,这个任务已随着时间的推移日益迫近。改革开放以来,经过20多年的艰苦努力,中国经济在各个方面都有了长足发展,但是相对来说,农业仍然比较滞后。像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至关重要的基础性地位,没有农业的现代化,整体经济的现代化是难以实现的。对于农业现代化的概念及所包括的内容,理论界及实际工作部门均有多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朝全 李仁方
本文简析了新时期我国农业现代化面临的新问题,提出了建立农业科技园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新途径的观点,具体分析了农业科技园对于创新农业技术进步机制、构建多元化的农业投资体制、塑造农业产业一体化组织等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证明了本文提出的观点。
关键词:
农业 科技园 现代化 途径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施德堂 李秉柏
阐述了现代化农业的概念与内涵,我国农业现代化途径在农业发展中的阶段性、经济发展的必然性、科学技术先导性及自然资源基础性等方面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并提出了遵循规律,加速推进不同类型地区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丁玉平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因此,在我国最大的问题就属农业问题了。要想实现中国的现代化,最艰难但也是最刻不容缓的就是农业的现代化。农民是我国最大的群体,没有农民的小康,中国的小康也就无从谈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也就没有了中国的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指的是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和手段,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是我国现代化发展过程中最迫切需要实行的政策。
关键词:
中国特色 农业现代化 实现途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白文周 吴义周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是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产品商品率为途径,以现代科技和装备为支撑,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发挥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的作用,建成农工贸紧密衔接、产供销融为一体、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为顺利走上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应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转变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全面提升农村劳动力素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许成才
建设现代农业是广西“十五”计划制定的广西农业发展的目标,广西 要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 必须根据广西的区情和国内外农业现代 化的实践,借鉴世界农业现代化的模 式,走一条有广西特色的农业现代化发 展道路。这就需要探索一条行之有效的 途径,以推动广西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建立是一条重 要途径。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家梁
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是以求取最佳综合效益为目的,以科学技术、农业结构和经济体制的现代化为内容,以高度商品化、专业化,集约化及社会化为特征的高水平农业。现代化商品生产基地是科学地组织技术和人才、合理分配投资、充分发挥各种经济形式积极性的模式。基地由中心企业及其腹地企业组成,前者的功能是农副产品的加工及为后者提供服务和示范。基地是以国营、集体企业为主导的多种经济形式的组合。实行以中心企业联结腹地,以点带面的现代化战略。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徐星明 杨万江
在大量前期研究的基础上 ,确立农业现代化进程评价筛选的原则 ,经过多层次指标筛选 ,建立农业现代化进程评价指标体系 ;并根据农业发展的阶段性理论 ,把现阶段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划分为准备阶段、起点阶段、初步实现阶段、基本实现阶段和发达阶段 ;然后根据系统学、数理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原理 ,采用弹性系数方法 ,建立“综合目标分层加权测评法”测算我国各地及沿海地区农业现代化进程 ;测评表明 ,总体上我国沿海发达地区将于 2 1世纪 2 0年代前后先后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指标体系 分层加权法 评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