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951)
2023(18271)
2022(14938)
2021(13901)
2020(11233)
2019(25323)
2018(24635)
2017(47058)
2016(25136)
2015(28104)
2014(27659)
2013(27582)
2012(25747)
2011(23324)
2010(23811)
2009(22592)
2008(22181)
2007(19923)
2006(17788)
2005(16699)
作者
(71013)
(59540)
(58938)
(55879)
(37913)
(28479)
(26662)
(23043)
(22663)
(21257)
(20343)
(19827)
(19275)
(18835)
(18581)
(18137)
(17384)
(17235)
(16947)
(16938)
(14902)
(14625)
(14383)
(13637)
(13306)
(13305)
(13299)
(13169)
(12019)
(11828)
学科
(115605)
经济(115475)
(100513)
(81307)
企业(81307)
管理(80286)
(49197)
方法(43747)
中国(38567)
业经(35183)
数学(34577)
数学方法(34356)
农业(32985)
(32607)
(29352)
金融(29351)
(27755)
银行(27740)
(26964)
(26632)
地方(26307)
(23754)
贸易(23730)
(23186)
(22250)
财务(22214)
财务管理(22183)
企业财务(21090)
技术(20619)
(19098)
机构
学院(364257)
大学(356447)
(164751)
经济(161848)
管理(141220)
研究(127236)
理学(120157)
理学院(118923)
管理学(117550)
管理学院(116846)
中国(106296)
(75880)
(75356)
科学(71337)
(68500)
(63810)
财经(59423)
中心(58879)
研究所(57179)
(55719)
(54066)
农业(52274)
业大(51839)
经济学(50732)
北京(48167)
经济学院(45701)
(45130)
(44885)
师范(44752)
(44688)
基金
项目(232060)
科学(185549)
研究(175503)
基金(170602)
(146969)
国家(145551)
科学基金(126056)
社会(116639)
社会科(110508)
社会科学(110482)
(90327)
基金项目(88667)
教育(78325)
自然(77161)
自然科(75406)
自然科学(75389)
(74683)
自然科学基金(74142)
编号(70415)
资助(69173)
成果(56675)
(55185)
(52711)
重点(51802)
(50963)
国家社会(49170)
课题(48762)
创新(46929)
(46753)
(46504)
期刊
(193825)
经济(193825)
研究(113695)
中国(78654)
(69301)
(59600)
管理(55543)
(51084)
金融(51084)
科学(50940)
学报(50254)
农业(46482)
大学(39966)
学学(38109)
业经(35751)
教育(35566)
技术(32060)
经济研究(30442)
财经(30334)
(26292)
问题(25680)
(25193)
(21899)
世界(21098)
国际(20788)
技术经济(19801)
商业(17342)
现代(17321)
(16972)
经济问题(16723)
共检索到5749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洋  李敬  
解决“三农”问题,必须攻克农业融资难题。非洲和拉美国家针对小农商业化程度低、传统金融服务弊端、特殊群体融资困境、价值链融资风险防控等问题实施了一系列应对举措,中国则更加注重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价值链金融的融合,通过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等手段赋能农业价值链金融包容性发展。但就中国现阶段情况而言,农业价值链金融包容性发展仍面临着金融信息基础设施、农业复合型人才、农业价值链金融创新、农业发展阶段与经营制度、城乡协同联动机制及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现实障碍。有鉴于此,本文探索性地提出农业价值链金融包容性发展的突破路径,以期为缓解农业融资困境、推动粮食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加快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有益借鉴和启示。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罗千峰  赵奇锋  胡雯  
智慧农业是解决农业发展结构性矛盾和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方式,也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驱动力。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明晰智慧农业对农业发展方式的影响,系统梳理智慧农业的增效机制,全面审视智慧农业包容性发展问题,明确促进智慧农业包容性发展的策略。研究发现,智慧农业对农业发展方式产生影响主要体现在资本化投资增多、服务数字化转型增速及专业化生产增强三个方面,并且在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和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中通过增产机制、降本机制和协同机制实现增效目的。在此基础上,从智慧农业产业类型、生产环节及经营规模等方面,基于收益分配视角分析了当前智慧农业包容性发展的不平衡性问题。未来,应降低智慧农业技术供给成本,重点促进智慧农业在种植业领域应用;加强农业数据相关制度建设,促进生产主体与服务主体平等分享增值收益;提升农户数字素养,推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从而促进智慧农业包容性发展。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陈丽华  张卫国  
本文基于西欧国家、美国、日韩、拉美国家4种城镇化模式的经验及教训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国际经验对中国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启示,提出了中国新型城镇化包容性发展的路径选择。未来中国城镇化发展应以包容性发展理念做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顶层设计,优化城市布局,以产业支撑城镇化协调发展;在城镇化过程中注重城乡一体化发展、注重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同时推进制度改革以保障城镇化健康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石思威  文建东  
价值链地位是体现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征,更是衡量国家竞争力的关键所在。研究选取全球59个经济体2007—2020年面板数据,通过建构空间杜宾模型,协同中介效应研判包容性金融对价值链地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包容性金融可有力提振一国全球价值链地位,数字服务贸易则是包容性金融影响价值链地位的中介变量。就处于不同收入水平国家和地区而言,包容性金融对价值链地位影响具有异质性。同时,直接包容性金融与间接包容性金融均对价值链地位具有促进作用,但影响效能存在差异。依据研究结论,中国应进一步深化金融体系改革,推进数字服务贸易产业发展,积极参与国际服务贸易领域规制,由此提升全球价值链嵌入水平。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朱正杰  
农业转移人口能否完全融入城市生活,不仅影响着经济的发展,也影响着社会的稳定。新时代作为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阶段,科学探究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市的困境与对策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因此,针对目前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市面临的制度保障不足、融入基础较差、参与能力较弱、参与渠道狭窄、共享机制缺失、融入水平较低等困境,本文从包容性发展视角出发,提出了健全农业转移人口的制度保障、夯实农业转移人口的融入基础、拓宽农业转移人口的参与渠道、提高农业转移人口的参与能力、完善农业转移人口的共享机制、提高农业转移人口的融入水平等路径。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奇  牛耕  李涵  
发展包容性金融是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手段。“十三五”期间,中国向农村地区实施了大规模“电信普遍服务工程”。该工程为约13万个行政村接入4G基站和光纤。本文将手工收集该期间约13万个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行政村试点名单数据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微观数据进行匹配,形成“行政村-家庭”微观大样本数据集。基于这一精细地理尺度和家庭数据,本文借助大规模准自然实验,利用双重差分法研究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家庭金融包容的影响。研究发现,“十三五”期间农村偏远地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显著推动了农村金融包容性发展,这一结果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下依然成立。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显著改善了家庭信息获取环境、提高了家庭金融知识水平以及促进了家庭数字金融使用。异质性分析表明,在受教育水平越低、人均收入越少以及距离最近银行网点越远的家庭,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家庭参与正规金融市场的影响越大。本文研究表明,农村偏远地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缓解了金融资源分配不均,有助于增加低收入家庭和弱势群体获得正规金融服务的机会,这为助力共同富裕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闫海洲  张明珅  
世界银行提出的包容性增长为破解发展中国家内部经济发展不平衡提供了思路,也为金融改革提供了方向。本文从理论上阐述了金融性包容发展的概念和意义,继而从收入平等、私人部门发展和城乡二元结构等三个角度分析了中国金融发展的不包容性,最后从金融市场、金融组织结构和金融监管等角度提出了建立包容性金融体系的思路和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文学   马婧杰  
生态农业是基于现代生态学原理、绿色理念及先进技术提升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生态环境友好、资源高效节约的现代农业模式。生态农业可以有效提升单位土地经济效益,提高农产品质量与竞争力,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发展生态农业不仅是贯彻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农村生产生活生态协调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农业绿色低碳转型,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发展生态农业,要从制度层面上健全生态农业保障机制,从思想层面上提高居民生态文明意识,从技术层面上加快生态农业科技创新。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卞金鑫  吴青  
我国经过30多年的发展,经济成就举世瞩目,然而取得经济总量可喜成绩的同时,分配不均、贫富差距拉大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国内外研究已经证明,金融包容不仅能促进经济发展,还实现收入公平、减少贫困。文章基于金融机构的角度,对我国金融资源配置进行了研究,发现中小企业等弱势群体获取金融资源的机会并不平等,实证分析发现,我国不同所有制的银行在进行信贷资源投放时,对企业规模和性质的偏好是不同的,新型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信贷支持要明显多于大型商业银行。基于此,文章还提出了提高金融包容的建议。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张彤进  任碧云  
本文从个人职业选择效应和资本回报率效应两个方面探讨了包容性金融发展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中国2004—2012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计算各省包容性金融发展指数,并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对理论分析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包容性金融发展对我国劳动收入份额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即随着包容性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我国劳动收入份额显著上升;金融中介效率对包容性金融发展对劳动收入份额影响的偏效应显著为负。结合上述结论,本文主张积极构建包容性金融发展体系,加快经济民营化步伐,尽早破除旧经济制度对金融中介效率造成的不利影响。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靳淑平  王济民  
伴随着农业产业化和农村金融的进一步发展,价值链融资方式日益被国内外农业生产者和经营者所接受,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银行信贷资金不足的问题,发挥了很好的作用。通过借鉴分析马里、坦桑尼亚等发展中国家价值链融资方式运营的框架结构、经营类型、优缺点等,总结出对中国的经验启示。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方师乐   黄祖辉   徐欣南  
数字技术革命在激发数字红利的同时也产生了社会不平等的机制,数字金融作为数字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典型应用能否为农户提供非农创业的机会进而实现包容性增长,对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大样本微观面板数据,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从农户非农创业的视角,研究数字金融发展的包容性增长效应。研究发现:(1)农户能够利用数字金融提供的非农创业机会促进自身发展,但面临较高的“禀赋鸿沟”;(2)数字金融发展通过促进土地转出,提高正规信贷可得性,提升数字平台嵌入度等多种路径促进农户非农创业;(3)数字金融发展的包容性增长效应具有多面性,“数字鸿沟”的存在让数字金融对于非农创业的促进更加偏向高数字资本和人力资本的农户,但是从物质资本和社会资本的视角来看,数字金融的出现降低了已有的非农创业门槛,能够有效弥合既有“禀赋鸿沟”。文章从提高数字金融包容性和农户数字资本水平两方面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静  周立群  
金融包容性增长旨在将金融服务扩展到欠发达地区和社会低收入人群,使其以合理成本获取金融服务。长期以来,大陆农村金融普遍面临金融排斥,而台湾在此方面进行了很好的探索,本文对台湾新农业金融体系经验进行提炼,结合大陆农村金融改革实际进展,建议政府发挥主要推手、指导和监督作用,继续推进微型金融机构的发展,并建立信用担保基金以实现金融包容性增长。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车树林  顾江  
农村地区的包容性金融发展是否有利于减缓农村人口贫困,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作者从人力资本积累视角出发,构建理论模型,在计算各省份农村地区包容性金融发展指数的基础上,利用2006年2015年全国31个省份的平衡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控制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农村受教育水平、农村就业水平以及财政支农水平等外部变量,包容性金融发展对农村人口具有显著的减贫效应,即随着包容性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我国农村人口贫困现象显著减缓。基于上述结论,本文作者指出应该大力发展农村小型微型金融机构,进一步推进农村金融产品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车树林  顾江  
农村地区的包容性金融发展是否有利于减缓农村人口贫困,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作者从人力资本积累视角出发,构建理论模型,在计算各省份农村地区包容性金融发展指数的基础上,利用2006年~2015年全国31个省份的平衡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控制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农村受教育水平、农村就业水平以及财政支农水平等外部变量,包容性金融发展对农村人口具有显著的减贫效应,即随着包容性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我国农村人口贫困现象显著减缓。基于上述结论,本文作者指出应该大力发展农村小型微型金融机构,进一步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构建包容性金融发展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