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907)
- 2023(19955)
- 2022(16285)
- 2021(14907)
- 2020(12627)
- 2019(28993)
- 2018(28601)
- 2017(54956)
- 2016(28912)
- 2015(32770)
- 2014(32621)
- 2013(32334)
- 2012(29667)
- 2011(26757)
- 2010(27370)
- 2009(26268)
- 2008(25248)
- 2007(22933)
- 2006(20234)
- 2005(18408)
- 学科
- 济(144067)
- 经济(143924)
- 业(108341)
- 管理(93482)
- 企(89349)
- 企业(89349)
- 方法(59274)
- 农(52472)
- 数学(49769)
- 数学方法(49051)
- 业经(38766)
- 财(37138)
- 中国(36598)
- 农业(34837)
- 地方(30411)
- 融(28823)
- 金融(28820)
- 制(27961)
- 银(27465)
- 银行(27439)
- 行(26417)
- 务(25058)
- 财务(24990)
- 财务管理(24943)
- 企业财务(23638)
- 学(23289)
- 贸(22625)
- 贸易(22607)
- 理论(22454)
- 易(21945)
- 机构
- 学院(427281)
- 大学(418579)
- 济(188407)
- 经济(184777)
- 管理(170328)
- 理学(146503)
- 理学院(145087)
- 管理学(142650)
- 管理学院(141878)
- 研究(136618)
- 中国(111822)
- 京(85845)
- 财(85336)
- 科学(79719)
- 农(75822)
- 所(67724)
- 财经(67565)
- 中心(65807)
- 江(65480)
- 业大(61765)
- 经(61126)
- 研究所(60835)
- 农业(58102)
- 经济学(57829)
- 北京(53475)
- 经济学院(51919)
- 州(51636)
- 范(51109)
- 师范(50651)
- 财经大学(49430)
- 基金
- 项目(276839)
- 科学(220307)
- 研究(204472)
- 基金(202735)
- 家(174191)
- 国家(172628)
- 科学基金(151088)
- 社会(133575)
- 社会科(126540)
- 社会科学(126505)
- 省(109924)
- 基金项目(106463)
- 自然(95983)
- 自然科(93840)
- 自然科学(93818)
- 教育(93188)
- 自然科学基金(92189)
- 划(89764)
- 资助(83210)
- 编号(83141)
- 成果(65780)
- 重点(61499)
- 部(61218)
- 发(60785)
- 创(59301)
- 课题(56395)
- 国家社会(55472)
- 创新(54901)
- 教育部(53138)
- 人文(52677)
- 期刊
- 济(217781)
- 经济(217781)
- 研究(122904)
- 中国(81940)
- 农(75040)
- 财(69344)
- 管理(66184)
- 学报(58678)
- 科学(57848)
- 农业(50266)
- 融(50238)
- 金融(50238)
- 大学(46645)
- 学学(44812)
- 技术(41190)
- 业经(38925)
- 教育(35969)
- 财经(34369)
- 经济研究(34018)
- 经(29652)
- 问题(27972)
- 业(26613)
- 技术经济(24874)
- 统计(23320)
- 策(21495)
- 世界(21337)
- 商业(20677)
- 版(20539)
- 现代(20022)
- 贸(19969)
共检索到6435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林莹莹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第一产业的供给与需求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如何使农业产业适应经济形势的变化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构建一个科学的农业价值链金融体系有助于促进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产业的发展,通过PPP模式以及使用经济走廊方法发展农业价值链金融是当前最好的两个方式,本文提出了相关策略。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业产业 价值链金融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农业保险有助于稳定农业收入、促进农业投资,从而推动现代化农业的高速发展。当今,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新兴市场国家,均在不断提升农业保险在其农业支持政策体系中的地位。而我国农业保险仍然存在农作物覆盖面较低、农民投保积极性不高、产品创新性有待加强等问题。对此,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按照扩面增品提标的要求,完善农业保险政策,包括推进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收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何红雨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应对“三农”问题与打造新农村、开创新农业、塑造新农民的重要战略构想。这一战略的实施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其中构建农村金融体系则是重中之重,只有如此农村才能获得充足金融支持,才能让农村发展“有米下炊”。国有农业投资公司,通过基金、委贷、担保、小贷、保险等金融工具,助力政府财政资金,引导社会资本参与,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顾巧静 陈秀凤 李小平 鞠荣华 司伟
发展和培育农业全产业链是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途径,大型商业银行创新金融服务是赋能乡村振兴的主要手段,探索农业全产业链金融服务模式是商业银行开展相关工作的有力切入点。大型商业银行提供农业全产业链金融服务既可以从开展农业全产业链经营的企业着手,也可以从农业全产业链上的某一类主体或环节切入,二者的金融服务模式不尽相同。本文总结了大型商业银行农业全产业链金融服务实践的两种模式——农业全产业链经营金融服务模式和农业全产业链主体金融服务模式,并在分析两类模式各自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为大型商业银行开展农业全产业链金融服务助力乡村振兴提出了相关对策。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刘娜娜
农业价值链金融是涉农金融模式创新的结果,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目前已经形成了农业专业合作社主导、龙头企业主导和买方担保三种典型模式,成为推动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力量。农业价值链金融有助于降低信息不对称和交易成本,还能够弥补农户信用水平不足及实现农业价值链增值。但是,在实践中因农业产业化水平、小农户的信用水平不高,加上金融机构的供给能力不足,影响了农业价值链金融作用的发挥。通过分析美国、秘鲁、日本三国的农业价值链金融运作模式,我国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应加强要素聚集和融合来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力度来提升农户整体信用水平,以多元金融主体互动来提升金融服务供给能力,进而不断推进农业价值链金融的完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卓婧
本文主要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通过对文化创意产业表征、农村文化创意产业现状、痛点及文创产业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的逻辑关系分析和阐述,提出将文化创意产业赋能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模式和策略,旨在大力推进农村经济协调、健康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国家战略的实现。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文化创意产业 农村经济发展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黄季焜
虽然农业农村数字化发展相对落后于工业服务业和城市,但政府和社会对数字技术促进乡村振兴寄予厚望。论文在介绍数字技术促进乡村振兴发展机遇的基础上,基于对实践中数字技术主要应用场景的调研,讨论了数字技术促进乡村振兴的成效和面临的主要挑战,并重点分析了农村数字金融的发展和实践。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下政策建议:首先,数字技术促进乡村振兴要充分考虑国情和农情,切实满足农业农村发展的实际需求,注重技术采用的成本效益;其次,要厘清快速、包容且惠民的数字技术促进乡村振兴的发展路径;最后,对于农村数字金融而言,既要推动技术创新更要注重制度创新,打破数据壁垒。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歆 牛习现
<正>“互联网+”时代,数字经济已经成为了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随着数字技术与生产要素的深度融合,数字经济逐渐渗透到各个行业,成为了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在这一背景下,我国农业经济也正在经历着数字化转型,数字经济的大力发展将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推动农业经济蓬勃发展,进而成为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为此,经研究出版社于2023年1月出版的《探访乡村振兴:数字经济进行时》一书,以作者数年的走访经历和思考作为依据,系统阐述了互联网企业是如何在下沉市场发力,以及他们的业务是如何在广大乡镇和农村市场扎根。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冯刚 贺艺伟 陈晶晶
农业是党和国家重点关注的领域,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山西省委、省政府为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立足实际,做出了着眼"三农"长远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局的战略部署——建设山西农谷。此举对促进全省农业转型升级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起着重要作用。但农谷的建设发展中仍面临各式各样的挑战,为应对挑战,文章提出了在农谷特色农业产业中应用PPP模式的构想,将从运用PPP模式的必要性、可行性、风险以及应用建议四个方面做出分析。
关键词:
PPP模式 农业产业 应用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康书生 杨娜娜
基于2011—201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熵权法测算全国30个省份的乡村产业振兴综合指数,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乡村产业振兴的促进效应。实证结果显示:第一,我国乡村产业振兴水平基本呈现"东高西低"态势;第二,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显著促进了乡村产业振兴;第三,在数字普惠金融二级指标中,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均对乡村产业振兴有明显的促进效果,且数字化程度促进效果更好。
关键词:
乡村产业振兴 数字普惠金融 固定效应模型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邹国良 刘娜娜 梁雁茹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基于有限理性的演化博弈理论,构建了以地方政府、社会资本和农村居民为博弈主体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PPP模式合作行为演化博弈模型,运用Matlab软件分析了三方主体的初始意愿和政府规制对三方主体行为策略演化的影响。研究发现:(1)政府规制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PPP模式合作博弈系统演化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是:政府对社会资本的补贴资助、投机罚金、合作奖励和政府对农村居民的参与奖励。(2)与提高地方政府对社会资本的补贴资助力度和惩罚力度相比,提高地方政府的激励规制初始意愿更能促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PPP项目的顺利落地实施。(3)农村居民参与PPP项目的初始意愿的提升关键在于提高农村居民参与收益。最后,为促进PPP模式在农村环境治理领域的应用与发展和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可持续改善提出相应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银行 李雨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和政府解决"三农"问题、推动城乡协调发展的关键一招。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商业银行以农业产业链为抓手,开展集约化金融服务,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上具有独特作用。聚焦A牧业集团公司金融服务案例,探索商业银行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的具体做法、基本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启示,并对构建乡村振兴背景下商业银行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的新模式提出具体设想和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海萌
我国约有87万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数量和覆盖类型上均居世界之首。近20年来,各地不断探索如何挖掘、保护及传承非遗,并建立起了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保护体系,为唤醒当代人传承非遗、激活非遗创造力奠定了重要基础。《乡村战略规划(2018—2022)》提出要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可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和保护工作关系到乡村振兴全局,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作用,对实现乡村全面振兴至关重要。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万树 徐玉胜 张昭君 张欣
PPP融资模式能够助推乡村振兴战略下特色小镇的发展,而化解PPP模式的融资风险是突破特色小镇发展瓶颈的关键所在。本文运用比较判别矩阵和计量分析方法对特色小镇PPP融资风险及其风险化解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我国目前特色小镇的重点风险在于其经济发展迟缓、金融市场程度低和地方财政自给能力差,而特色小镇PPP融资风险的治理在特色本身、地方政府和社会资本三个层面存在各自困境,并从这三个层面提出了化解特色小镇PPP融资风险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孟维福 李莎 刘婧涵 陈阳
基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指数和运用熵值法测度的2011—2020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乡村振兴指数,从影响机制和空间溢出特性视角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助推乡村振兴发展的效应。实证结果表明:首先,数字普惠金融能通过缓解信贷约束显著地促进乡村振兴发展,并且这一结果在数字普惠金融滞后一期和替换解释变量等内生性分析与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其次,缓解融资约束和提升农村创业活跃度是数字普惠金融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机制。再次,与东部和南方地区相比,中西部和北方地区的乡村振兴发展所受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具有良好的地理穿透性。最后,数字普惠金融与乡村振兴发展存在显著空间溢出的特点,表明周边地区的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会促进本地的乡村振兴发展。据此,要加快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发挥数字普惠金融缓解融资约束能力、农村创业活跃度的正向作用,不断推进我国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