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08)
2023(12630)
2022(10404)
2021(9359)
2020(8048)
2019(17919)
2018(17906)
2017(35394)
2016(18432)
2015(20810)
2014(20746)
2013(20830)
2012(19120)
2011(17296)
2010(18083)
2009(17280)
2008(16971)
2007(15587)
2006(14197)
2005(12915)
作者
(53132)
(44818)
(44479)
(42208)
(28274)
(21126)
(20056)
(17346)
(16767)
(16083)
(15191)
(14688)
(14438)
(14222)
(13630)
(13487)
(13122)
(12709)
(12707)
(12533)
(11133)
(10981)
(10964)
(10462)
(10069)
(10049)
(9691)
(9687)
(8983)
(8675)
学科
(114272)
经济(114170)
(88983)
(71769)
企业(71769)
管理(64789)
(46165)
方法(42318)
数学(34003)
业经(33715)
数学方法(33505)
农业(30924)
(24377)
地方(24236)
中国(22761)
技术(19219)
(17880)
(17383)
财务(17351)
财务管理(17335)
(16834)
企业财务(16331)
理论(15746)
(15488)
(15145)
产业(15129)
(15014)
(14733)
贸易(14721)
地方经济(14651)
机构
学院(285506)
大学(273767)
(139288)
经济(137125)
管理(118411)
理学(102081)
理学院(101224)
管理学(99750)
管理学院(99240)
研究(90346)
中国(72693)
(57981)
(55487)
(53925)
科学(49974)
财经(46105)
(44301)
(44225)
经济学(42635)
中心(41736)
业大(41590)
(41500)
农业(40683)
研究所(39525)
经济学院(38238)
经济管理(35578)
北京(34511)
(34139)
财经大学(33113)
商学(32538)
基金
项目(180182)
科学(145326)
研究(135856)
基金(132832)
(112216)
国家(111159)
科学基金(98955)
社会(92328)
社会科(87558)
社会科学(87536)
(73330)
基金项目(70003)
自然(60616)
自然科(59304)
自然科学(59294)
教育(59238)
自然科学基金(58286)
(57217)
编号(54747)
资助(53953)
(41971)
成果(41412)
(40588)
(39802)
重点(39253)
(38992)
国家社会(38446)
创新(37116)
课题(36276)
人文(35548)
期刊
(169692)
经济(169692)
研究(83871)
(56605)
中国(53039)
管理(48372)
(46074)
农业(38085)
科学(36551)
学报(33095)
业经(32728)
技术(29120)
大学(27628)
(27569)
金融(27569)
学学(26996)
经济研究(26300)
财经(23824)
问题(22151)
(20857)
技术经济(20146)
(19944)
教育(17878)
世界(17183)
统计(17050)
(15990)
商业(15741)
经济问题(15305)
现代(14928)
农村(14693)
共检索到4332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丽  王鹏生  
产业集聚作为一种新的产业空间组织形式,不仅存在于工业领域,而且在农业领域同样存在农业产业集聚可以实现小农经济与规模经济的结合,农业产业集聚可以通过降低交易成本、通过区域品牌与企业品牌、通过公共资源共享、通过技术创新等,实现规模经济。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丁文斌  陈昭玖  朱朝晖  
农业产业化给我国农业发展带来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然而,受人地矛盾、农村劳动力过剩、商品率低下的制约,农业产业化需在小农经济下寻找发展途径。本文通过分析小农经济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制约作用,探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适宜途径。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叶茂   兰鸥   柯文武  
关于小农经济的界定,学术界有各种表述,[37a、41、85b]观察角度和侧重点各有不同,但基本精神大体一致。小农经济是农业领域的与手工工具相联系的个体经济,它最本质的内涵,一是以个体家庭为生产和消费单位,即把物质再生产和人口再生产结合在个体家庭之中,二是以直接生产者的小私有制为基础,这种小私有制包括对土地、农具、耕畜和其它生产资料程度不同的所有权。小农经济经营规模狭小,以满足自身消费为生产的基本目的,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受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生产关系的支配,对地主、乡族、国家存在不同程度的依附,既脆弱又顽强,易分化亦易再生等等特点,均由此而派生。根据小农与生产资料关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戎向平  许倩  
本文考察了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产生与存在的技术基础和经济关系基础;我国当前存在的小农经济是集体制农业衰败的产物,它既不能承担自然风险,也不能承担市场风险;改造小农经济,建设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对小农经济的改造必须从技术基础和组织基础两个方面进行,合作制和资本制是组织基础改造可行的选择,改造小农经济的技术基础,必须引入现代工业和科技成就。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叶茂   兰鸥   柯文武  
传统农业与小农经济是近十余年来学术界研究和争论较多的重大问题之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全国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农经界展开了关于中国现代农业化道路的大讨论,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我国传统农业,不但是这次讨论中的重要学术问题,而且是实现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突出的现实问题。传统农业是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讨论传统农业不能不涉及小农经济。同时,经历了十年浩劫的人们突然惊讶地发现,原以为早已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的中国大地上,竟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杜鹏  
由于农作参差期、土地细碎化和农作环节的关联性,小农生产关系呈现出强烈的社会性。社会性小农是小农经济运行的真实主体,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以不同的方式合理配置资源和有效安排生产,从而尽可能克服小农家庭生产的局限性。社会性小农的弹性意味着不仅可以降低村社生产体系的治理成本,而且可以有效对接社会化生产服务体系,为资本、技术等要素与土地的结合创造条件。社会性小农奠定了小农经济持续发展和适应性变迁的基础,维持了小农经济的稳定性。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杜鹏  
由于农作参差期、土地细碎化和农作环节的关联性,小农生产关系呈现出强烈的社会性。社会性小农是小农经济运行的真实主体,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以不同的方式合理配置资源和有效安排生产,从而尽可能克服小农家庭生产的局限性。社会性小农的弹性意味着不仅可以降低村社生产体系的治理成本,而且可以有效对接社会化生产服务体系,为资本、技术等要素与土地的结合创造条件。社会性小农奠定了小农经济持续发展和适应性变迁的基础,维持了小农经济的稳定性。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李根蟠  
在我国历史上的封建地主制时代,存在着比西欧发达的市场。这种市场是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之上的。小农与市场的联系相当密切,以至流通已成为小农经济再生产的一个必要环节。但这种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市场(可称为传统市场)和建立在现代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的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方行  
传统农业和小农经济是中国经济史上十分重要的问题,也是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密切关系的问题。本刊今年第一期曾发表了一组有关论文。为了推进研究与讨论的深入,中国经济史学会和本刊六月八日在京组织了专题研讨会。现把讨论会纪要和会议印发的长篇述评全文发表。本期刊登的方行、魏金玉、江太新、李向军、刘兴林等同志的论文亦与此论题有关。本刊将继续发表有关研究成果与动态,并欢迎广大作者、读者以不同形式(如专论、笔谈)对此发表意见。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白文周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广大农村仍然属于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同时我国农村又进入了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加快农业市场化进程,大幅度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建设现代农业,必须立足国情,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发展农业企业化经营,实施农业生产方式和组织制度创新,提高农业竞争力。本文阐述了农业企业化经营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无为  
6月8日,在京三十多名历史学、经济史学、农史学和现代农学的研究者会集在一起,对中国传统农业和小农经济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他们分别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近代史所,经济所、工经所、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农业大学、农业博物馆、农业部、首都师范大学、河北大学以及历史研究杂志社、光明日报社、中国史研究编辑部等单位。其中既有老一辈知名学者,也有学术界的新秀。讨论会是由中国经济史学会和中国经济史研究编辑部组织的。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翟文华  周志太  
经典作家关于小农经济落后与农业资本化对农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作了深刻分析,国内外有关小农经济危害与资本化农业积极作用的经验总结雄辩证明,只有资本务农,才能以现代农业经济替代小农经济,才能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和农业现代化。该文阐明了小农经济的缺陷,分析了以农业资本化替代小农经济的必然性。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余永和  
近年国内关于小农衰亡还是稳固的论争主要源于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述的不同诠释、对统计数据的不同解读以及对小农经济的不同评价。双方在貌似观点对立的背后其实存在共同的认识误区,即都将小农经济认定为"小"规模的农业经营形式,与大规模经营乃至社会化生产相对立。实际上,小农与规模经营并不矛盾,小农经济同样可以融入农业现代化进程。因此,小农既不会衰亡,也不会稳固不变的,而是与时俱进动态发展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姝婧  
在资本下乡的背景下,中国传统小农经济开始转型。本文以雇工农业和订单农业为例,分析资本经营农业的动机与获利的方式,及其对小农经济的影响。文章认为,在雇工农业模式中,下乡企业通过基层政府主导土地流转,占有了大量的国家财政资源和农村土地资源,反过来挤压了小农户的生存空间。在订单农业模式中,企业与农户签订销售合同,将高风险、低回报的种养环节外包给农户,企业则在流通、销售环节获取利润,其实质是将小农生产吸纳到资本产业链中,为资本积累服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