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173)
- 2023(18456)
- 2022(15618)
- 2021(14239)
- 2020(12288)
- 2019(27770)
- 2018(27588)
- 2017(53042)
- 2016(29149)
- 2015(32588)
- 2014(32393)
- 2013(32314)
- 2012(30268)
- 2011(27218)
- 2010(27405)
- 2009(25678)
- 2008(25775)
- 2007(23521)
- 2006(20901)
- 2005(18608)
- 学科
- 济(125477)
- 经济(125314)
- 业(107730)
- 管理(91681)
- 企(89447)
- 企业(89447)
- 方法(52360)
- 农(50215)
- 数学(42340)
- 数学方法(41972)
- 业经(37491)
- 财(36547)
- 农业(33222)
- 中国(30723)
- 制(26483)
- 地方(26304)
- 务(24726)
- 财务(24690)
- 财务管理(24641)
- 学(24539)
- 企业财务(23345)
- 贸(23023)
- 贸易(23013)
- 技术(22717)
- 易(22267)
- 和(20377)
- 理论(20342)
- 体(19987)
- 策(19489)
- 划(18907)
- 机构
- 学院(423828)
- 大学(417330)
- 济(173409)
- 经济(169734)
- 管理(163031)
- 研究(143691)
- 理学(139969)
- 理学院(138398)
- 管理学(136078)
- 管理学院(135320)
- 中国(110511)
- 农(92394)
- 科学(91025)
- 京(88485)
- 财(79093)
- 所(75226)
- 农业(72268)
- 业大(71548)
- 研究所(68130)
- 江(67643)
- 中心(66890)
- 财经(62235)
- 经(56259)
- 北京(54842)
- 州(53003)
- 范(52555)
- 师范(51879)
- 经济学(51387)
- 院(51241)
- 省(49921)
- 基金
- 项目(281169)
- 科学(219862)
- 基金(202323)
- 研究(200862)
- 家(178709)
- 国家(177041)
- 科学基金(150404)
- 社会(127166)
- 社会科(120102)
- 社会科学(120064)
- 省(114176)
- 基金项目(108088)
- 自然(98907)
- 自然科(96589)
- 自然科学(96556)
- 自然科学基金(94890)
- 划(94160)
- 教育(90404)
- 编号(81391)
- 资助(81251)
- 成果(64707)
- 重点(63312)
- 发(61993)
- 部(60909)
- 创(60502)
- 课题(56180)
- 创新(56012)
- 业(55844)
- 科研(54022)
- 计划(52830)
- 期刊
- 济(202152)
- 经济(202152)
- 研究(118064)
- 农(89349)
- 中国(86242)
- 学报(73997)
- 科学(66441)
- 财(64503)
- 管理(61135)
- 农业(59934)
- 大学(54938)
- 学学(52442)
- 融(39597)
- 金融(39597)
- 教育(38796)
- 业经(38682)
- 技术(36856)
- 业(32696)
- 财经(30973)
- 经济研究(29986)
- 问题(27385)
- 经(26784)
- 版(23247)
- 技术经济(22644)
- 世界(20480)
- 科技(20459)
- 商业(20246)
- 贸(20025)
- 业大(19680)
- 现代(19538)
共检索到6388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卫龙宝 李静
利用安徽省茶叶种植户和茶叶企业的调查数据,研究农业产业集群主体的合作关系及其对茶农和茶叶企业收益的影响,发现农业产业集群主体的合作关系普遍存在,并且对其主体即茶农和茶叶企业收益有显著的影响。农户之间的信息交流、技术帮助均对其茶叶收入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农户与茶叶收购者的纵向合作,诸如信息交流、技术服务也可以提高茶农收入。与此同时,茶叶企业间的横向合作以及茶叶企业与产业链上下游主体的纵向合作均可以提高茶叶企业的收益。因此,推动茶叶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促进茶叶企业与茶农之间的合作,通过茶叶企业知识和技术的溢出,提高茶农生产技术水平和收入;积极构建农业产业集群内的信任机制,推动农业产业集群的深度合作;...
关键词:
农业产业集群 合作关系 茶农收益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廷海 武云亮
农业产业集群是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组织形式。研究表明:安徽省农业产业集群尚处于生产要素导向的初级阶段,存在区位优势不明显、经济发展要素稀缺、市场体系不完善以及政府政策失灵等诸多问题。文章从安徽省农业资源的特征与现状出发,构建了安徽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主体要素模型,并就其网络系统、发展模式及演化机理进行了细致分析,最后提出加强安徽省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柯木飞#硕士生 尹昌斌 江激宇 程磊磊
该文采用了安徽省4个市16个县的210户农民对专业合作组织评价的调研数据,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民满意度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家庭人口数、是否合作组织成员、人均耕地面积、收入结构、经营农产品性质以及合作组织是否提供资金、技术服务等因素对农户满意度有积极的影响。为此,该文最后提出改善农户满意度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强
基于对270户农户的实地调研数据,分析了农业产业化的影响因素,并利用泊松回归模型实证研究了各相关因素的具体影响。研究表明:龙头企业收购价格的波动程度、户主文化程度、种植油茶的年收入水平、农户对产业合同的遵守程度、油茶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农户户主性别和耕地面积7个因素对农业产业化的影响是显著的;农户年龄、家庭规模、技术服务水平、政府补贴程度、年种植成本这5个因素的影响是不显著的。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 影响因素 泊松回归模型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项桂娥 吴义根
针对农业企业风险的系统性、复杂性、综合性等特点,本文在现有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将农业企业风险归纳为自然环境风险、市场环境风险、社会环境风险、决策环境风险等四种影响结构。运用结构方程理论,建立起农业企业风险评价模型。并以安徽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建立农业企业风险评价体系和确定风险计量评价系数。为量化风险、预警和控制农业风险制定前瞻性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农业企业 结构方程 风险评估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韦文联 韦艾平
现代农业的显著标志是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化的主体是农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化企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安徽省现代农业科技创新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也存在创新能力不强、投入不足、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体制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文章认为,要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就必须深化改革和加强建设,为科技创新提供动力、资金、制度和人才保障。
关键词:
农业企业 科技创新 安徽省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常子豪 方俊森 栾敬东
文章以安徽省5个区县200余户不同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调研数据为基础,运用Probit模型对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和普通农户的固定与流动资本投资行为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投资大于普通农户;经营主体向非农业的转型程度对于两类主体的农业生产投资均有负面影响;土地面积增大和土地租期延长促进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提高农业投资水平;经营者个人学历对固定资本投资影响亦显著。文章认为需要提升农业生产者收入,改善土地流转制度以及改革农业贷款制度等措施,来调动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投资积极性。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卫龙宝 李静
本文利用安徽省茶叶种植户的调查数据,通过半对数回归模型,研究茶叶产业集群内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对茶农收入的影响。研究表明,茶农纯收入与茶叶产业集群的发展密切相关,即集群内各种社会网络的存在促进了农户之间、农户与企业和合作社之间的信息、知识、技术的交流、传递与共享,促进了农民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积累与提高,进而实现农户增收。建议进一步推动茶叶合作社和茶叶企业的发展,促进茶叶企业、茶叶合作社与茶农之间的联系,提高茶农生产技术水平;构建信息交流平台,提高各主体的信任程度,降低交易成本和交易风险;通过财政补贴、对农民进行培训提高农民抗风险能力;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的信贷扶持力度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财政支持力...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黄荣华
本文根据国内外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经验 ,结合安徽实际 ,提出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要以市场为导向、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和中介组织、提高科技含量、加强引导和服务等对策。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经营 安徽 政府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鹏 谭向勇
本文利用2005年5月对安徽省5个县抽样调查获取的农户数据,通过测算4种粮食种植制度下,农民种粮每亩净收益指标及其对粮食价格、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以及直接补贴等因素的敏感度系数指标,分析和评价了直接补贴政策对农民种粮净收益的影响。结论是:直接补贴政策对提高农民种粮净收益有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目前补贴水平较低,所以作用不是很大。
关键词:
直接补贴 净收益 敏感度系数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显萍 吴自爱
科学评价农业信息化建设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尤其是随着我国"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试点"工作的开展,建立一套综合评价农业信息化成果的指标体系,已成为发展我国农业信息化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借鉴相关研究成果,结合理论分析和专家访谈,从农业信息化的外部环境、内部环境以及运行效果三个维度构建了农业信息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各维度作进一步的分解,形成开放式调查问卷。在此基础上,运用SPSS和LISREL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实现农业信息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验证与完善过程。结果表明,该指标体系具有
关键词:
农业信息化 评价指标 因子分析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夏安宁
培育龙头企业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关键——安徽省农业产业化调查与思考夏安宁一当前,农业产业化在全国各地蓬勃发展,涌现了一批成功的范例。那么象安徽这样典型的农业大省,农业产业化应当从哪里切入?我们的观点是:以龙头企业为突破口,带动农业产业化的全面启动和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孙新章,成升魁,张新民
农业产业化是当今中国农业发展的热点,但产业化经营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促进"三农"问题的根本转变,目前仍很少有人进行定量研究。文章以农业产业化起步较早的山东省龙口市为案例,通过生产调查和统计资料分析,对该问题做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尽管龙口市的乡村工业发展迅速且占据了农村经济的绝大部分,但与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关系最为紧密的仍然是农业产业,其次才是农村第二、第三产业,这一结果应归功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农户在家庭劳动力分配时,年老人趋向于从事农业生产,年轻人趋向于从事非农生产,许多农户将自家的劳动力投入到非农产业,同时又雇佣外地劳力从事自家的农业生产。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 农民收入 农户行为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闯 仝志辉 陈传波
十九大提出"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激发了如何实现有机衔接的讨论,其中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带动小农户、建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以服务小农户和促进小农户组织化以赋能小农户的政策思路渐趋主流。但是,这些思路忽视了普通农业村庄中大量发生的事实:农户间土地流转使得农地经营方式多样化,不同农地经营方式的并存和转化正在给小农户农业带来积极影响。对安徽省D村的案例分析发现,自耕经营、出租经营和规模经营三种农地经营方式并存且相互转化,小农户在其间经历了现代农业发展的自然萌发,呈现出生产技术水平提高、市场连接程度增强、综合收益增加、多元种植和养殖得以保持等现代农业特征。小农户现代农业发展的萌发这一关键事实为理解和促进小农户农业发展和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提供了重要启示:小农户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小农户,小农户生产已经具备一些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特征;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各种路径不能忽视村庄内部农户间土地流转和三种农地经营方式的并存与转化;要在不失去小农户主体性的基础上探索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路径,并使衔接路径能很好地对接村庄及其内部农户。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聂媛媛 杨善啸 曲泽静 陈浩
本文基于六次产业理论,针对安徽生态农业现有标准体系存在科技水平低、品牌认证落后、信息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从关键技术、农业领域和典型功能3个维度确定了标准体系结构要素,并构建了生态农业六次产业化标准体系。在此基础上,为保障标准体系的实施能有力促进生态农业六次产业化,通过安徽与周边8个地区的比较,提出了积极开展"三品一标"标准化品牌认证、培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农村电商及标准化实施主体、开展文化创意农业标准化试点工作等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农地流转农户福利变化研究——以安徽省小岗村为例
农户多维相对贫困与生计多样性的耦合关系——以安徽省阜南县为例
农业产业集群如何缓解劳动力短缺——基于安徽省安庆市茶叶产业集群的研究
高技术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互动关系的实证研究——以安徽省为例
农业省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路径选择——以安徽省为例
关于安徽省农行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农村非农化过程中的农户、农民分化研究─—以安徽省天长市为例
农田灌溉设施建设的农户参与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以安徽省巢湖市740户稻农为例
基于VAR模型的产业结构变动与农业经济增长关系研究——以安徽省为例
农业产业集群升级的影响因素研究——以湖南省6个主要农业产业集群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