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150)
2023(19897)
2022(16944)
2021(15846)
2020(13312)
2019(29851)
2018(29635)
2017(57725)
2016(31281)
2015(35106)
2014(34742)
2013(34338)
2012(31400)
2011(28165)
2010(28613)
2009(27011)
2008(26645)
2007(24189)
2006(21712)
2005(19352)
作者
(88349)
(73523)
(73199)
(69725)
(46762)
(35139)
(33215)
(28562)
(27828)
(26471)
(24804)
(24756)
(23363)
(23334)
(22833)
(22302)
(21800)
(21777)
(21070)
(21061)
(18264)
(18194)
(17802)
(16889)
(16601)
(16403)
(16388)
(16381)
(14840)
(14460)
学科
(126894)
经济(126714)
(114271)
管理(103943)
(95011)
企业(95011)
方法(52431)
(50668)
数学(41976)
数学方法(41476)
(39318)
业经(38516)
农业(33681)
中国(33674)
(29930)
(26095)
财务(26015)
财务管理(25968)
地方(24973)
企业财务(24600)
技术(23477)
(23145)
贸易(23134)
理论(23001)
(22790)
(22488)
(22459)
(21782)
(21322)
(20778)
机构
学院(446929)
大学(440001)
(183766)
管理(179933)
经济(179850)
理学(154390)
理学院(152837)
管理学(150549)
管理学院(149724)
研究(144522)
中国(112576)
(92898)
(88407)
科学(85510)
(78436)
(71293)
(68954)
财经(68919)
中心(67045)
业大(65876)
研究所(63841)
(62468)
农业(60115)
北京(58135)
(56540)
师范(56108)
(54828)
经济学(54033)
(52093)
财经大学(50513)
基金
项目(293659)
科学(232795)
研究(222313)
基金(212547)
(182138)
国家(180465)
科学基金(157033)
社会(141313)
社会科(133712)
社会科学(133682)
(116165)
基金项目(112018)
教育(101370)
自然(99306)
自然科(96956)
自然科学(96937)
(95509)
自然科学基金(95201)
编号(92985)
资助(86452)
成果(75747)
(65086)
重点(64743)
(63493)
课题(63087)
(62707)
(58065)
创新(57992)
国家社会(57602)
项目编号(56723)
期刊
(214401)
经济(214401)
研究(133501)
中国(89354)
(76733)
(70385)
管理(69371)
学报(63153)
科学(60403)
农业(51635)
大学(49589)
教育(49317)
学学(46959)
(44723)
金融(44723)
技术(40097)
业经(39893)
财经(33843)
经济研究(32059)
(29090)
问题(28048)
(27008)
技术经济(22893)
现代(21694)
(21124)
理论(20887)
商业(20869)
科技(20769)
(19998)
世界(19977)
共检索到6736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杰义  何菊芳  
农业产业链是"以工促农"的重要载体,构建农业产业链是构建"以工促农"机制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以工促农"机制中还存在农业龙头企业整体竞争力相对弱势、农户与企业间利益机制不健全、农产品物流不畅、区域农业产业链中断、农村投资环境不佳、生态补偿机制还不完善等方面的问题。政府有必要促成以农业产业链为纽带的"以工促农"机制的建立。而推进农业产业链的合理构建,则要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并着力增强农业产业链各主体的活力。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杰义  
农业产业链是实现"以工促农"的重要载体。基于农户和消费者满意的、城乡产业互动的双动力驱动机制是"以工促农"机制动力模式的最佳选择,其价值基础在于农业产业链上存在着价值链联结点,农业产业链通过这些价值链联结点,遵循先内后外的价值发现与再创造路径,持续地对其价值系统进行设计和再设计,最终形成城乡协同发展的动态农业产业链群。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杰义  
农业产业链是实现工业反哺农业的重要载体,市场机制作为工业反哺农业的一种基本自组织机制,其价值基础表现为农业产业链主体共同进行的打造农业产业链(整链)品牌的价值活动,以及由这种价值活动而产生的价格提升效应。政府要利用自组织动力机制及其产生的价格提升效应,有效地制定和实施与工业反哺农业相匹配的政策。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戴孝悌  
从产业链的企业链、供需链、空间链和价值链4个维度分析了中国农业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并基于农业、工业、服务业组成的大产业链视角,构建了中国农业产业的成长机制模型,并从产业链的4个维度视角分析了中国农业产业的成长机制和成长路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龙祖坤  
民族地区由于历史文化与自然环境的原因,农业主要依靠自然再生产,已经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加之生产规模小,交通通讯设施落后,技术、资金、人才的紧缺,严重制约着该地区农业产业链的拓展,因此,必须依靠政府的引导,使产业链上各个节点协调发展,推动整个经济的持续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范太胜  潘津  
农业产业链组织演化可以促进标准化生产、契约合作和利益联结,有利于解决农户生产的投机行为、信息监控低效和优质安全农产品供给短缺。本文作者结合农业产业链组织演化趋势,设计农产品源头质量安全的信息效率和激励相容双约束机制,包括"生产过程干预与质量信息控制"和"质量安全追溯与质量信号传递"的信息效率内外约束机制、"契约关系管理与质量利益共享"和"质量声誉治理与行业信任供给"的激励相容内外约束机制,双约束机制协同可有效治理农产品源头质量安全行为。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褚子晔  李依韩  何婧  
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使我国农业产业受到强烈冲击,特别是因疫情采取的一系列防控措施造成农业生产和销售等环节的不便,使得农业产业链部分环节出现断裂。论文将农业产业链划分为产前、产中、产后三个环节,分析疫情对全产业链中的种子业、粮食种植业、果蔬业、花卉业等产业以及对农产品加工、出口贸易等行业造成的冲击,其主要表现为耽误农时、造成农资短缺、导致农产品滞销、供需难以平衡等产业链运转受阻所带来的问题。为降低疫情对农业产业带来的负面影响,金融部门可以通过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保障疫情期间农户收入稳定,同时大力推广金融机构线上服务,为涉农企业和农户提供短期流动性支持,以确保农业产业链的正常运转。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谭明交  
农业产业链涉及农业生产、加工、储藏、运输、销售、研发、品牌、体验、消费等全环节,受季节、环境影响尤为突出,在建链、强链、补链、延链等方面格外重要。文章梳理了产业链“链长制”的形成背景和理论逻辑,认为在我国产业迈向创新突破的新阶段,“链长制”是适应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农业产业链“链长制”能够促进市场主体与政府形成合力,从制度上保障市场主体之间的合理互动关系;阐述了农业产业链“链长制”的运行机制,并提出厘清政府和市场的边界、完善“链长制”工作机制、注重产业链前导规划引领、数字赋能农业产业链发展、强化农业产业链延伸、做好产业链跟踪服务工作等政策建议,以助力打造一批产业链条全、安全可控制、创新能力强、绿色底色足、带农惠农好的农业全产业链,夯实乡村振兴、产业振兴的基础,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俊利  张俊飚  
构建生态产业链是循环农业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价值增值的内在需求。文章提出了构建生态产业链的基本原则及具体方法,并提出了在发展循环农业、构建生态产业链过程中应加快技术创新、加强宣传和提供资金保障等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利庠  张喜才  
本文应用约翰森模型、VEC模型等来研究农业产业链上中下游产品价格之间的长期协整关系和短期内的变动关系,并进行了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研究表明:玉米、油菜籽、蛋鸡等产业链上下游环节的长期协整关系不存在,市场连接不畅。籼稻、粳稻、小麦、大豆、活猪、肉鸡等产业链各环节的价格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但短期内恢复协整的速度较慢。农产品受到上下游价格波动挤压,其价格可以传导到上下游,但反之,则不成立。据此,笔者提出了双层市场流通格局、价格应急机制等政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胡川  陈静  袁梦琛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传统农业的生产要素、生产工具及相关技能都得以改善。然而,就农业产业链整体来看,仍存在高投入、高能耗、高排放特征,而且随着农业工业化的提速,农业产业链碳排放问题也愈演愈烈。基于此,本文从农业产业链视角剖析其低碳化的内外作用机制,揭示我国农业产业链持续低碳化内外作用机制构建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周颖  尹昌斌  张继承  
以循环农业模式体系构成研究为切入点,首先系统地阐述了循环农业产业链的内涵及空间结构,总结循环农业产业链的三种网络形式及特征;其次,探寻纵向闭合产业链条内的产业关联及链条结构,提出了循环农业产业链由外循环及内循环两条物质循环路径流程构成;再次,结合国内相关研究成果,以及循环农业体系产业创新与价值增值的特点,提出推动循环农业产业链的动力机制包括:以价格机制、竞争机制为核心的内源动力机制,以及以政策制度、技术创新、市场建设、人才培养为重点的外源动力机制。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胡川  陈静  袁梦琛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传统农业的生产要素、生产工具及相关技能都得以改善。然而,就农业产业链整体来看,仍存在高投入、高能耗、高排放特征,而且随着农业工业化的提速,农业产业链碳排放问题也愈演愈烈。基于此,本文从农业产业链视角剖析其低碳化的内外作用机制,揭示我国农业产业链持续低碳化内外作用机制构建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智华  
以张喜才编著的《农产品价格之谜:农业产业链价格传导及调控机制》一书为对象,分析我国农产品价格变动的主要因素,并从农业产业链角度分析农产品价格的变动,提出农产品价格调控的方法。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庄晋财  陈聪  
工程化高效农业具备农业科技高端化、农业经营规模化、农业生产组织化的特征,农业技术进步是工程化高效农业发展的基础。农业技术可以分为产品技术、辅助技术和模块化技术等3种不同类型,这些不同类型的技术促使农业产业链演化呈现3种不同形态:产品技术推动农业生产纵向型分工,农业产业链纵向延伸;辅助技术推动农业生产横向型分工,农业产业链横向拓展;模块化技术推动农业生产模块化分工和产业融合,农业产业链呈现网络状。工程化高效农业正是在这3种不同的产业链演化方式推动下,不断实现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从而改变传统农业的弱质性,实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