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51)
2023(13526)
2022(11217)
2021(10232)
2020(8659)
2019(19117)
2018(18991)
2017(37382)
2016(20037)
2015(22217)
2014(22309)
2013(22125)
2012(20395)
2011(18140)
2010(18663)
2009(17842)
2008(17586)
2007(16371)
2006(14700)
2005(13156)
作者
(56756)
(47813)
(47344)
(45044)
(30265)
(22602)
(21351)
(18605)
(18065)
(17298)
(16147)
(15705)
(15475)
(15233)
(15107)
(14426)
(14042)
(13813)
(13785)
(13622)
(11958)
(11938)
(11719)
(11079)
(10871)
(10723)
(10645)
(10541)
(9701)
(9636)
学科
(94659)
(92091)
经济(91979)
(76878)
企业(76878)
管理(71739)
(47082)
方法(35288)
业经(32622)
农业(31300)
(27508)
数学(26893)
数学方法(26657)
中国(22844)
(20408)
技术(19404)
(19252)
地方(19205)
(18925)
财务(18885)
财务管理(18866)
企业财务(17811)
(16549)
(16357)
贸易(16349)
(15909)
理论(15481)
(14986)
(14862)
产业(13964)
机构
学院(294316)
大学(281520)
(132656)
经济(130257)
管理(121412)
理学(103965)
理学院(103109)
管理学(101826)
管理学院(101301)
研究(94617)
中国(76187)
(60106)
(60057)
(57966)
科学(53607)
(47731)
(47031)
财经(46455)
农业(45879)
业大(44985)
中心(44412)
研究所(41970)
(41873)
经济学(38849)
(36726)
北京(35535)
经济管理(35331)
经济学院(35167)
(33552)
(33412)
基金
项目(188987)
科学(151529)
研究(144098)
基金(137615)
(117263)
国家(116071)
科学基金(102105)
社会(94865)
社会科(89794)
社会科学(89776)
(77480)
基金项目(72222)
教育(63401)
自然(62992)
自然科(61591)
自然科学(61576)
(61293)
自然科学基金(60561)
编号(59585)
资助(55299)
成果(46587)
(43637)
(42522)
(41750)
(41531)
重点(41221)
课题(40294)
国家社会(39012)
创新(38899)
(38031)
期刊
(159444)
经济(159444)
研究(85893)
(62277)
中国(59255)
管理(48452)
(48304)
农业(41786)
科学(39248)
学报(38264)
业经(33463)
(31562)
金融(31562)
大学(30703)
学学(29698)
技术(28420)
教育(24873)
经济研究(24118)
财经(23110)
(21724)
问题(21237)
(20189)
技术经济(17689)
世界(16162)
商业(15812)
农村(15212)
(15212)
现代(15082)
(14941)
农业经济(14817)
共检索到4509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程华  谢莉娇  卢凤君  刘晴  
新时期,基于生产要素与生产关系的变革,农业产业链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增值模式也发生了变化。本文从终端物质产品、过程环节连接两个角度对农业产业链的增值体系进行系统分析与理论解构。通过实践调研和专家访谈,利用价值函数方程,从供需结构性平衡角度对产业链增值模式及产业链组织三个演化阶段的驱动因素、阶段特征、演化机理进行理论解读。最后,依据产业链增值的目标体系,从根本上提出未来农业产业链升级的对策,即基于全链条协作的种植/养殖生产投入品的集成解决方案、多要素匹配的综合服务、产业链品牌联合体的构建,并提出可持续增值发展的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赵绪福  王雅鹏  
本文在对已有农业产业链、农业产业化和农业产业体系的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 ,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区别和各自反映的侧重点 ,探讨了三者的共同点及其联系 ,为以后相关农业经济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做一些概念性铺垫。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贺盛瑜  胡云涛  李强  
本文从产业链与物流链的角度提出了农业产业链物流体系的一般性构成,分析了在物流体系中的一些构成因素:农户、地区性农产品集合体、中间商、批量客户、零售商等。在区域农产品物流产业模型设计中重点分析了农户的集合、第三方物流的重要作用、电子商务技术的运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喻江平  
延伸和拓展产业链,构建科学完善的产业体系,是休闲农业快速健康发展的基础,对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根据产业链理论分析了休闲农业产业链,然后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休闲农业产业体系,最后对休闲农业的发展策略提出了一些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龙祖坤  
民族地区由于历史文化与自然环境的原因,农业主要依靠自然再生产,已经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加之生产规模小,交通通讯设施落后,技术、资金、人才的紧缺,严重制约着该地区农业产业链的拓展,因此,必须依靠政府的引导,使产业链上各个节点协调发展,推动整个经济的持续发展。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庄晋财  陈聪  
工程化高效农业具备农业科技高端化、农业经营规模化、农业生产组织化的特征,农业技术进步是工程化高效农业发展的基础。农业技术可以分为产品技术、辅助技术和模块化技术等3种不同类型,这些不同类型的技术促使农业产业链演化呈现3种不同形态:产品技术推动农业生产纵向型分工,农业产业链纵向延伸;辅助技术推动农业生产横向型分工,农业产业链横向拓展;模块化技术推动农业生产模块化分工和产业融合,农业产业链呈现网络状。工程化高效农业正是在这3种不同的产业链演化方式推动下,不断实现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从而改变传统农业的弱质性,实现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庄晋财  陈聪  
工程化高效农业具备农业科技高端化、农业经营规模化、农业生产组织化的特征,农业技术进步是工程化高效农业发展的基础。农业技术可以分为产品技术、辅助技术和模块化技术等3种不同类型,这些不同类型的技术促使农业产业链演化呈现3种不同形态:产品技术推动农业生产纵向型分工,农业产业链纵向延伸;辅助技术推动农业生产横向型分工,农业产业链横向拓展;模块化技术推动农业生产模块化分工和产业融合,农业产业链呈现网络状。工程化高效农业正是在这3种不同的产业链演化方式推动下,不断实现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从而改变传统农业的弱质性,实现农业高效益。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庄晋财  陈聪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龙祖坤  刘长庚  
农业产业化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应运而生的新的农村经济运行机制和管理体系,其实质是农业产业链中各经济主体间的分工与协作,从而形成的一种战略联盟关系,它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核心,对主导产业和拳头产品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和企业化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蒋永穆  高杰  
农业经营组织与农业产业体系之间的互动是一个包括微观、中观、宏观层级相互影响的多层级共同演化过程。共同演化过程包括了萌芽期、成长期和成熟期三个主要阶段,在每一阶段,共演层级、互动主体、反馈机制等方面都表现出不同的特征。不断完善的市场体系、政府的引导与干预、知识在各主体间的扩散和增长是推进共演系统发展的主要因素。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郭晓晓   皇甫瑞灵   郑艳洁  
构建绿色农业产业链现代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改进熵权TOPSIS法,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对2012—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绿色农业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展开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期内,中国绿色农业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黑龙江、北京、浙江、江苏和上海为综合得分排名前五的省份,绿色农业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的地区分布为东部—东北—中部—西部依次递减;从各指标维度来看,农业绿色供应链建设和产业集聚循环发展是中国绿色农业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提升的源动力,且影响各省份绿色农业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的关键因素存在较大差异。对此,我国需从多面发力,升级绿色农业产业链发展模式;明确短板,缩减绿色农业产业链省域差距;因地制宜,构建绿色农业区域协调发展网络。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郭晓晓   皇甫瑞灵   郑艳洁  
构建绿色农业产业链现代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改进熵权TOPSIS法,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对2012—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绿色农业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展开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期内,中国绿色农业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黑龙江、北京、浙江、江苏和上海为综合得分排名前五的省份,绿色农业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的地区分布为东部—东北—中部—西部依次递减;从各指标维度来看,农业绿色供应链建设和产业集聚循环发展是中国绿色农业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提升的源动力,且影响各省份绿色农业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的关键因素存在较大差异。对此,我国需从多面发力,升级绿色农业产业链发展模式;明确短板,缩减绿色农业产业链省域差距;因地制宜,构建绿色农业区域协调发展网络。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程华  卢凤君  谢莉娇  
新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农业产业主导企业在实践探索中遇到了产业链组织发展的挑战,目前的理论研究对于产业链组织演化发展的内在逻辑解构不够深入且缺乏系统性。本文利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剖析了产业链及产业链组织的内涵,从多链融合角度解读了农业产业链的构成,表明基于产品物质链的科技创新、基于生产要素的服务创新、基于微观主体的中观产业组织的管理创新是产业链增值发展的关键。通过实践调研、专家访谈,利用系统动力学、演化经济学的理论方法,对我国农业产业链组织三个演化阶段的驱动因素、阶段特征进行了理论解读。产业链组织演化的研究表明基于全产业链闭环的"集群+平台+龙头企业+综合服务"的平台型组织是产业链组织模式发展的目标与方向。这种组织具有"宽界面、短路径"、规模一致性与生态多样性并存的特征,有利于农业产业链垄断竞争市场结构的形成,有利于鼓励创新并实现产业增值。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杰义  何菊芳  
农业产业链是"以工促农"的重要载体,构建农业产业链是构建"以工促农"机制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以工促农"机制中还存在农业龙头企业整体竞争力相对弱势、农户与企业间利益机制不健全、农产品物流不畅、区域农业产业链中断、农村投资环境不佳、生态补偿机制还不完善等方面的问题。政府有必要促成以农业产业链为纽带的"以工促农"机制的建立。而推进农业产业链的合理构建,则要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并着力增强农业产业链各主体的活力。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栾敬东  程杰  
当前我国存在着农业高风险与农业风险管理低效率的困境。本文认为,农业风险类型之间的关联性与风险管理方式之间的孤立性是导致这一困境的根本原因,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基于产业链的农业风险管理体系,以实现农业风险管理的高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