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24)
- 2023(11770)
- 2022(9773)
- 2021(8842)
- 2020(7539)
- 2019(16202)
- 2018(16286)
- 2017(31914)
- 2016(16715)
- 2015(18442)
- 2014(17819)
- 2013(17801)
- 2012(15719)
- 2011(13930)
- 2010(14250)
- 2009(14074)
- 2008(13845)
- 2007(12733)
- 2006(11431)
- 2005(10161)
- 学科
- 业(92264)
- 企(75401)
- 企业(75401)
- 济(74944)
- 经济(74861)
- 管理(64733)
- 农(45621)
- 业经(31882)
- 农业(30509)
- 方法(29667)
- 财(24336)
- 数学(21344)
- 数学方法(21198)
- 务(19324)
- 财务(19298)
- 财务管理(19280)
- 技术(18504)
- 企业财务(18246)
- 中国(16739)
- 制(16356)
- 策(14774)
- 贸(13845)
- 贸易(13838)
- 理论(13680)
- 产业(13613)
- 易(13455)
- 和(13242)
- 地方(13225)
- 划(13098)
- 体(12924)
- 机构
- 学院(243750)
- 大学(230532)
- 济(107428)
- 管理(106592)
- 经济(105643)
- 理学(91516)
- 理学院(90886)
- 管理学(89943)
- 管理学院(89511)
- 研究(68532)
- 中国(59864)
- 农(50425)
- 财(47573)
- 京(45977)
- 江(38370)
- 农业(38135)
- 科学(37869)
- 财经(37809)
- 业大(37243)
- 中心(35064)
- 经(34019)
- 所(32287)
- 经济管理(31095)
- 经济学(30668)
- 州(30475)
- 商学(28850)
- 商学院(28586)
- 研究所(28555)
- 经济学院(27861)
- 北京(27550)
- 基金
- 项目(157158)
- 科学(127235)
- 研究(122050)
- 基金(115543)
- 家(96803)
- 国家(95793)
- 科学基金(86333)
- 社会(81550)
- 社会科(77187)
- 社会科学(77172)
- 省(65035)
- 基金项目(61583)
- 自然(52797)
- 教育(52488)
- 编号(52150)
- 自然科(51660)
- 自然科学(51652)
- 自然科学基金(50807)
- 划(50164)
- 资助(45002)
- 成果(39566)
- 业(37685)
- 创(36647)
- 发(35923)
- 部(34151)
- 国家社会(33580)
- 重点(33349)
- 创新(33244)
- 制(33150)
- 课题(32363)
- 期刊
- 济(128540)
- 经济(128540)
- 研究(65374)
- 农(54309)
- 中国(44496)
- 管理(40635)
- 财(39757)
- 农业(36045)
- 业经(30446)
- 科学(29720)
- 融(28721)
- 金融(28721)
- 学报(27785)
- 技术(23243)
- 大学(22579)
- 学学(21772)
- 业(18848)
- 财经(18367)
- 经济研究(18332)
- 问题(17137)
- 经(15909)
- 教育(15471)
- 技术经济(15127)
- 农村(14873)
- 村(14873)
- 农业经济(14163)
- 商业(13971)
- 世界(13201)
- 现代(13057)
- 财会(12640)
共检索到3633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段作强 刘春华 孙一昕
本文通过研究产业链整合相关理论,从东营海参产业案例出发,分析探了立足于农业产业链所开展的信息、信用与信贷的有效链接模式,为"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关键词:
产业链融资 信息 信用 信贷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周月书 王雨露 彭媛媛
农业产业链组织的发展对缓解规模农户融资困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交易成本理论和合约理论探讨农业产业链组织、信贷交易成本对规模农户信贷可得性的影响,并基于江苏省668户规模农户调查数据,采用Tobit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信贷交易成本高会降低规模农户的信贷可得性,规模农户加入农业产业链组织能够有效降低其与正规金融机构之间信息不对称、合约实施机制不完善所致的交易成本,从而提高其信贷可得性。与加入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型产业链组织相比,规模农户加入龙头企业带动型产业链组织更有助于降低信贷交易成本,提高信贷可得性。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庄晋财 陈聪
工程化高效农业具备农业科技高端化、农业经营规模化、农业生产组织化的特征,农业技术进步是工程化高效农业发展的基础。农业技术可以分为产品技术、辅助技术和模块化技术等3种不同类型,这些不同类型的技术促使农业产业链演化呈现3种不同形态:产品技术推动农业生产纵向型分工,农业产业链纵向延伸;辅助技术推动农业生产横向型分工,农业产业链横向拓展;模块化技术推动农业生产模块化分工和产业融合,农业产业链呈现网络状。工程化高效农业正是在这3种不同的产业链演化方式推动下,不断实现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从而改变传统农业的弱质性,实现
关键词:
工程化 高效农业 农业产业链 农业技术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庄晋财 陈聪
工程化高效农业具备农业科技高端化、农业经营规模化、农业生产组织化的特征,农业技术进步是工程化高效农业发展的基础。农业技术可以分为产品技术、辅助技术和模块化技术等3种不同类型,这些不同类型的技术促使农业产业链演化呈现3种不同形态:产品技术推动农业生产纵向型分工,农业产业链纵向延伸;辅助技术推动农业生产横向型分工,农业产业链横向拓展;模块化技术推动农业生产模块化分工和产业融合,农业产业链呈现网络状。工程化高效农业正是在这3种不同的产业链演化方式推动下,不断实现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从而改变传统农业的弱质性,实现农业高效益。
关键词:
工程化 高效农业 农业产业链 农业技术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蒋勇 刘庆华 韩莹
[目的]当农业信息生态处于失衡状态时,农业产业的价值增值效率就会受损,文章应用信息生态理论研究农业产业链的延伸、整合与提升,由此探索现代农业产业链的优化路径,以期更好地促进我国农业的现代化、信息化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方法]该文以点、线、面的逻辑递进思路,从信息生态位视角研究了农业产业链中信息的功能生态位、资源生态位和时空生态位;从信息生态链视角分析了农业产业链中信息流转映射出的物和资金的运转问题;从信息生态系统视角剖析了农业产业链中信息资源、信息主体和信息环境3个系统构成要素的相互关系。[结果](1)农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宋雅楠 赵文 于茂民
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距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现代化建设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也是关键所在。破解"三农"难题,金融支持至关重要。中国农业银行以及许多其他县域金融机构,近年来基于农业的产业链,为链条上的核心企业、上下游各环节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在金融服务"三农"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创新,有效拓展了对农村小规模客户的金融服务,增进农村金融服务的普惠性。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潘江 刘朝阳 朱远思 梁晓聪
本文通过对农业产业链征信系统支持下的支农信贷新模式与传统支农贷款模式进行比较研究和实证研究,认为信用体系建设在扩大农村金融供给方面能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征信系统将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优势融入信贷信息管理体系,为支农信贷增加一个风险缓释安排,能有效解决支农贷款信息不对称问题。基于此,本文提出了该贷款模式的基本设计框架与优化建议,为拓宽支农贷款之路、推动农村金融服务创新、依托征信系统识别和防范信贷风险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关键词:
农村金融 支农贷款 农业产业链 征信系统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静 秦向阳 肖碧林
本文通过对山东寿光蔬菜产业链、辽宁辉山农产品加工产业链、北京通州观赏鱼产业链三个典型农业产业链构建实例的分析,归纳得出生产部门延伸、加工部门推进、服务部门引领三种农业产业链构建模式,并分别针对三种产业链构建模式特征各自提出了不同的发展建议,以期为其他地区打造农业产业链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
农业产业链 构建模式 典型案例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成德宁 汪浩 黄杨
农业产业链是农业生产分工与协作的载体。改造和提升农业产业链,是创新我国农业发展方式、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农业产业链一体化程度低,产业链各环节之间相互分割,产业链中也存在着利益分配不均衡、信息不对称、监管能力弱等问题。信息技术为改造和提升我国农业产业链提供了新的手段。我国应通过"互联网+农业",创建新的农业生产和销售模式,从而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探索出一条以信息化带动农业现代化的新路子。
关键词:
农业产业链 互联网+ 农业现代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成德宁 汪浩 黄杨
农业产业链是农业生产分工与协作的载体。改造和提升农业产业链,是创新我国农业发展方式、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农业产业链一体化程度低,产业链各环节之间相互分割,产业链中也存在着利益分配不均衡、信息不对称、监管能力弱等问题。信息技术为改造和提升我国农业产业链提供了新的手段。我国应通过"互联网+农业",创建新的农业生产和销售模式,从而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探索出一条以信息化带动农业现代化的新路子。
关键词:
农业产业链 互联网+ 农业现代化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胡芳 何逍遥 曹传碧 陈新建
发挥“农业保险+信贷”的融资作用,为农业产业链的生态场景注入新的发展动能是促进乡村振兴发展的长效机制。通过分析两种典型的“农业保险+信贷”模式的运作原理,总结“农业保险+信贷”模式与农业产业链协同发展关系,进而构建两者协同发展满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的逻辑。然而,推动“农业保险+信贷”模式与农业产业链协同发展继续服务乡村振兴,仍面临金融发展水平与乡村振兴发展的金融需求不匹配、农业产业链的不稳定性影响乡村振兴的持续发展、农村金融市场和农业产业链的信息不对称影响乡村振兴提质增效等问题。建议通过优化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增强农业产业链多主体的互动性、推进农村金融市场和农业产业链的数据共享三方面突破困境。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戴孝悌
从产业链的企业链、供需链、空间链和价值链4个维度分析了中国农业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并基于农业、工业、服务业组成的大产业链视角,构建了中国农业产业的成长机制模型,并从产业链的4个维度视角分析了中国农业产业的成长机制和成长路径。
关键词:
产业链 农业产业 成长机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杰义 何菊芳
农业产业链是"以工促农"的重要载体,构建农业产业链是构建"以工促农"机制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以工促农"机制中还存在农业龙头企业整体竞争力相对弱势、农户与企业间利益机制不健全、农产品物流不畅、区域农业产业链中断、农村投资环境不佳、生态补偿机制还不完善等方面的问题。政府有必要促成以农业产业链为纽带的"以工促农"机制的建立。而推进农业产业链的合理构建,则要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并着力增强农业产业链各主体的活力。
关键词:
农业产业链 以工促农 以城带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