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880)
2023(16464)
2022(13493)
2021(12216)
2020(10377)
2019(23496)
2018(22692)
2017(44092)
2016(23623)
2015(26497)
2014(26335)
2013(26315)
2012(24167)
2011(21830)
2010(22237)
2009(21528)
2008(21022)
2007(19522)
2006(17228)
2005(15618)
作者
(68301)
(57408)
(57108)
(54240)
(36092)
(27190)
(25869)
(22261)
(21502)
(20446)
(19470)
(19024)
(18313)
(17866)
(17830)
(17561)
(17137)
(16728)
(16628)
(16447)
(14110)
(14103)
(14086)
(13135)
(13075)
(12900)
(12747)
(12697)
(11569)
(11520)
学科
(108439)
经济(108298)
(98327)
(79795)
企业(79795)
管理(77015)
(48806)
方法(45920)
数学(36966)
数学方法(36642)
业经(35247)
农业(32522)
(32358)
中国(30829)
(28004)
金融(28001)
(26453)
银行(26427)
(25879)
(25547)
地方(22931)
(22382)
财务(22351)
财务管理(22312)
企业财务(21148)
技术(20520)
(19701)
贸易(19686)
(19162)
(18540)
机构
学院(349734)
大学(340621)
(153594)
经济(150680)
管理(138608)
理学(119010)
理学院(117901)
管理学(116277)
管理学院(115639)
研究(111965)
中国(93502)
(71442)
(69579)
(69054)
科学(65141)
财经(56594)
(56147)
中心(54513)
(54469)
农业(53128)
业大(52783)
(51165)
研究所(50380)
经济学(47419)
北京(43333)
经济学院(43229)
(43020)
财经大学(41290)
(40742)
师范(40359)
基金
项目(226435)
科学(179650)
研究(169341)
基金(164650)
(141491)
国家(140145)
科学基金(121606)
社会(111002)
社会科(105198)
社会科学(105167)
(91108)
基金项目(87502)
自然(75296)
教育(75091)
(73809)
自然科(73563)
自然科学(73542)
自然科学基金(72302)
编号(69045)
资助(65671)
成果(54261)
(51241)
重点(50381)
(50287)
(50209)
课题(46630)
(46615)
创新(46313)
国家社会(46231)
(44972)
期刊
(177729)
经济(177729)
研究(100016)
(69498)
中国(67780)
(57669)
管理(51918)
学报(48795)
科学(47997)
(46327)
金融(46327)
农业(46293)
大学(38343)
学学(36953)
业经(35002)
技术(31022)
财经(28519)
教育(26991)
经济研究(26601)
(24695)
(24692)
问题(24206)
技术经济(20171)
世界(17767)
商业(17707)
(17175)
(17043)
现代(17002)
统计(16465)
经济问题(16217)
共检索到5262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梁树广  马中东  
产业融合已成为世界范围内产业发展的趋势,新的产业革命正在不断孕育,农业产业融合也必将融入这种趋势中。本文利用20042016年数据,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分析农业与18个相关产业的关联度,并对关联度排序;利用案例分析法分析了农业产业融合的路径,即信息化农业、生态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农业装备和综合型农业;并从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和产业结构四个方面分析了农业产业融合效应;最后,提出以产业融合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宽   史磊  
[目的]破解农业碳排放问题是全面推进农业绿色转型发展的关键举措,探索农村产业融合对农业碳排放的影响,有助于为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拓展新途径。[方法]基于2008—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了农村产业融合对农业碳排放的影响机制和空间影响关系。[结果](1)农村产业融合对农业碳排放存在显著的“减碳效应”。(2)基于投入要素视角,农村劳动力外流、土地规模化经营和农业科技进步发挥了中介作用,即农村产业融合可以通过优化劳动力、土地、技术等要素间接实现“减碳效应”。(3)农村产业融合与农业碳排放均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且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4)农村产业融合通过空间溢出效应对邻近地区农业存在显著的“减碳效应”。[结论]充分肯定农村产业融合对农业碳排放的重要作用,继续发挥好政策、资金和技术的保障作用,深化农村产业融合进程,助推低碳农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斌  
农业产业融合是以农业为基础,通过与其它产业以相互渗透、交叉重组及前后联动等横向融合和纵向融合方式,使得农业除了传统农业所具备的特征功能以外,还具有加工及服务等功能。农业融合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以及农村经济改革的重要手段,对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虽然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由于城乡资源分配不均以及宏观管理体制和政策实施障碍等问题的存在,我国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的速度较慢,需要从微观、中观及宏观角度逐一解决。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孙中叶  
我国农业产业化的进程正面临着重大的路径转换。在这一过程中,产业融合与产业集聚应运而生,通过产业融合形成新的产业形态,实现产业化农业;通过产业集聚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钟俊娟  王健  
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模型,计算了我国物流业及其子行业与三次产业的关联度,从产业融合的视角分析了我国物流业与三次产业的相互关系及融合情况,并基于投入产出表计算得出物流业与三次产业的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以验证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模型所得的结果。结果显示: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和投入产出表所得的结果具有一致性,即我国物流业与三次产业具有较强的关联性,但物流业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不协调,物流业内部结构不合理。最后提出:通过促进物流业内部及外部融合,推动物流业结构调整、服务升级;促进国民经济各产业协调发展,提高物流业的竞争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金芳  金荣学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既是生产力发展规律的体现,更是政府财政支农政策引导的结果。本文在厘清财政支农的结构调整效应基础上,以1997—2016年中国31个省份为研究对象,将农业产业结构分解为合理化和高级化,并运用空间杜宾模型检验财政支农对二者的影响。结果发现:无论是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指数还是高级化指数,在空间上均存在明显的依赖特征,且后者略强于前者;财政支农整体上对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影响不显著,但会推动农业产业结构向高级化发展,尤以邻近地区财政支农对本地区农业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最大;农业科技进步、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是影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因素,且邻近地区的财政支农、工业化、人力资本、经济发展水平等也会显著影响本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鉴于此,本文建议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农投入结构,并发挥财政支农的"挤入效应",以更好地推动农业内部细分产业的协调发展与合理布局,以及各产业的不断优化升级。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宇  杨敬  
针对农产品企业传统一体化模式的产业链条经营问题,本文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从产业融合的视角出发,构建了面向开放式创新的新型产业链整合模式,并选择正大集团和中粮集团为双案例研究对象,对采取产业融合方式的过程和侧重点进行比较案例分析。研究发现,新型的产业链整合模式既改变了传统产业链封闭性的弊端又不断带来新的创造力。通过产业融合的渗透、交叉和重组方式将产业链整合和开放式创新相联系,深化和拓展了农产品企业开放式创新的深度和广度,从而形成具有高度融合性及动态竞争优势的产业发展模式,为实现农业企业的产业链升级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宇  杨敬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俞雅乖  
文章运用制度变迁理论、比较制度研究、制度的进化博弈、最小熵原理以及耗散结构理论等分析了农业产业化组织变迁进程的路径依赖现象和原理。因此,文章在分析农业产业化组织的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特性上,从而探讨了农业产业化组织克服路径依赖的方式。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周敏李  薛恒新  张洪珍  
本文从农村经济产业集聚度的视角,基于江苏省2001—2008年的数据,对农村经济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并通过农村经济产业集聚弹性的测算,分析了不同产业集群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而对我国农村经济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的选择提出建议。本研究对探索我国农村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以及推进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昕坤  
随着产业升级以及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农业产业融合的现象不断出现。由于农业自身的多功能性,需要从产业的角度赋予农业产业化新的内涵。本文根据现有产业融合理论,对农业产业融合涵义进行了阐述,并对农业产业融合类型做了分类,分析了农业产业融合对传统产业组织理论的影响和相关效应,最后简要介绍在我国的发展情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海丽  王礼力  李敏  
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繁荣发挥了重要作用,其投资绩效高低直接关系到能否使投资的效用最大化。本文运用1994-2010年有关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的各项资金投入及农业增加值、农民人均纯收入等统计数据,从对农业增加值和农民人均纯收入贡献的视角,利用灰色综合关联度分析方法,分析了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各项资金投入与农业增加值增长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不同关联度。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合光  潘启龙  谢思娜  
农业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及其细分领域具有密切的联系。本文以投入产出模型为基础,对2007年中美农业的中间投入、完全投入、中间需求、感应度以及影响力等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两国农业发展阶段不同,在国民经济中所处的地位不同,产业关联效应存在明显差异。比较关联效应,本文得到如下重要启示:促进中国农业发展,一要增加农业投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二要大力发展涉农服务业,促进涉农产业融合;三要促进涉农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焦青霞  
文章基于2011—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了农村产业融合赋能农村共同富裕的效应、机制和异质性。研究发现:农村产业融合对农村共同富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分维度的促进作用从强到弱依次为富裕度、群体共同度、区域共同度。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创业活跃度在农村产业融合促进农村共同富裕的进程中起着中介作用。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农村产业融合促进农村共同富裕的效应存在区域异质性,这主要是因为农村产业融合促进农村共同富裕存在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农村创业活跃度和农村人力资本的门槛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