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108)
- 2023(18504)
- 2022(15739)
- 2021(14364)
- 2020(12252)
- 2019(27745)
- 2018(27575)
- 2017(53768)
- 2016(28861)
- 2015(32273)
- 2014(32164)
- 2013(32364)
- 2012(29984)
- 2011(26923)
- 2010(27223)
- 2009(25619)
- 2008(25087)
- 2007(22512)
- 2006(20381)
- 2005(18161)
- 学科
- 济(141376)
- 经济(141228)
- 业(106369)
- 管理(91524)
- 企(87555)
- 企业(87555)
- 方法(54973)
- 农(50183)
- 数学(44759)
- 数学方法(44307)
- 业经(38101)
- 财(34797)
- 农业(33528)
- 中国(32013)
- 地方(31344)
- 学(26225)
- 制(24829)
- 务(23407)
- 财务(23334)
- 财务管理(23307)
- 技术(22453)
- 企业财务(22053)
- 和(21617)
- 贸(21578)
- 贸易(21566)
- 理论(21090)
- 易(20816)
- 策(19723)
- 划(19408)
- 体(19382)
- 机构
- 学院(423414)
- 大学(418099)
- 济(183118)
- 经济(179532)
- 管理(169970)
- 理学(146309)
- 理学院(144720)
- 管理学(142568)
- 研究(142549)
- 管理学院(141817)
- 中国(108426)
- 京(88338)
- 科学(85986)
- 财(80702)
- 农(78177)
- 所(71653)
- 江(64872)
- 研究所(64775)
- 业大(64654)
- 中心(64465)
- 财经(64158)
- 农业(60046)
- 经(58097)
- 北京(55211)
- 经济学(54757)
- 范(52981)
- 师范(52564)
- 州(51363)
- 院(51009)
- 经济学院(49135)
- 基金
- 项目(280529)
- 科学(221746)
- 研究(206948)
- 基金(204050)
- 家(176230)
- 国家(174648)
- 科学基金(151424)
- 社会(133366)
- 社会科(126148)
- 社会科学(126111)
- 省(111599)
- 基金项目(108840)
- 自然(96789)
- 自然科(94506)
- 自然科学(94484)
- 自然科学基金(92858)
- 教育(92043)
- 划(90468)
- 编号(84409)
- 资助(83113)
- 成果(67091)
- 重点(61925)
- 发(61772)
- 部(61578)
- 创(59456)
- 课题(56861)
- 创新(55000)
- 国家社会(54756)
- 教育部(52696)
- 人文(52550)
- 期刊
- 济(216998)
- 经济(216998)
- 研究(126777)
- 中国(79860)
- 农(76261)
- 管理(65461)
- 学报(63380)
- 财(63360)
- 科学(60650)
- 农业(51648)
- 大学(49090)
- 学学(46831)
- 业经(38606)
- 融(37979)
- 金融(37979)
- 技术(37941)
- 教育(37203)
- 经济研究(33190)
- 财经(32160)
- 问题(28476)
- 经(27784)
- 业(26693)
- 技术经济(24248)
- 世界(21036)
- 现代(20905)
- 版(20099)
- 科技(19936)
- 商业(19927)
- 理论(19206)
- 资源(18938)
共检索到6381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红 王鄂湘
文章首次从大农业的角度对农业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以湖南省2003—2012年的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Eviews统计软件进行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并进行格兰杰(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显示:(1)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能够有效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两者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且农业产业结构值平均每增长1%带来的是农业经济总量4.72%的正向变动;(2)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发现,农业经济的增长能够带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但带动效果不显著;(3)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与农业经济的发展存在一定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彭玲
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各行各业均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农业作为国民经济体系中的支柱型产业,正在加速发展。新形势下,随着产业升级与行业转型进程的加快,农业产业结构也在不断优化调整,农业生产秩序得到了优化,从而使农业经济更加符合当今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更具新时代特色。所以说,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是农业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文章主要探讨了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以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
农业产业结构 优化调整 农业经济增长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颜齐 郭翔宇
借鉴多部门经济模型的基本思想,测算了黑龙江省1992-2006年农业产业结构变动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表明考察期间内农业经济增长的4.92%可以由产业结构变动来解释;产业结构变动对区域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具有波动性、阶段性和周期性等特点,农业经济表现出不稳定性;2004年以后,农业结构趋于平稳,对农业经济增长表现出稳定的正向作用。
关键词:
农业产业结构 农业经济增长 灰色关联度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胡春阳 鲍步云 刘朝臣
产业结构变动在较长时期内促进了我国工业化进程和经济增长,但随着三次产业比例和份额的调整,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逐渐下降并让位于资本和技术进步,而由此引起的传统部门与现代部门之间的产业失衡则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兆君 任兴旺
农业产业集群化与城镇化协同度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对区域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建立了农业产业集群化与城镇化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并以山东省17个地级市为例,对该复合系统协同度进行了测度。然后,利用17个2007—2016年数据进行面板数据的回归分析,对农业产业集群化与城镇化复合系统协同度和农业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得出农业产业集群化与城镇化协同度越高其对区域农业经济发展带来的促进作用越大的结论。同时,对我国农业产业集群化与城镇化的深度协同提出了政策性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周璨 杨亦民
[目的]考察湖南省近9年来农业生态与农业经济系统耦合发展现状,探究二者发展过程中的规律,以期找出二者协调发展模式,并为湖南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农业经济发展提供决策依据。[方法]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基于熵权法为各指标进行客观确定权重,结合2007~2015年湖南省农业生态与农业经济发展的相关数据,确定农业生态与农业经济的耦合匹配分析模型,采用熵值赋权法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构建农业生态—农业经济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结果]研究结果表明,2007~2015年湖南省农业生态与农业经济的耦合协调发展基本稳定,耦合度值均在0.9以上,二者呈协调发展趋势。其中,2014年和2015年二者的耦合度较高,分别为0.975 3和0.984 3,说明湖南省在这两年的农业生态与农业经济的协调性好,农业经济与农业生态能够相互有效促进彼此的发展。同时,仍需时刻关注生态环境的承载力,降低对自然资源的无序攫取,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崔元锋 冯中朝
本文运用关联分析方法对荆门市改革开放至今的农业内部结构调整进行动态分析 ,从农业结构本身的变动情况出发分析了农业结构变化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 ,最后得出结论并对荆门市农业及其内部结构调整进行了前景展望
关键词:
农业结构 经济增长 灰色关联理论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许烜 兰勇
笔者根据湖南省2001年~2013年农业经济的面板数据,利用典型相关性的方法,分析了资源、经济、技术和环境四类要素对湖南省6个主要农业产业集群升级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农产品加工企业数量和技术进步是湖南省农业产业集群升级中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应通过发挥规模经济效应和技术创新来促进湖南省农业产业集群的升级。
关键词:
农业产业集群 升级 典型相关性分析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胡伟艳 朱庆莹 张安录 George Ayea Karnwie 李景旺
研究目的:从总量与结构视角探讨湖北省耕地多功能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方法:熵权法和扩展C-D生产函数分析法。研究结果:(1)总量视角耕地多功能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统计上显著为正,结构视角统计上显著为负;(2)本文分为2000—2007年和2007—2014年两个时段,研究结果表明,2007—2014年总量视角耕地多功能对农业经济增长的正向影响大于2000—2007年的正向影响,结构视角的负向影响在两个时段的差异特征与总量视角相同;(3)将研究区分为重点发展区、农产品主产区、生态功能区的研究结果表明,总量视角耕地多功能对农业经济增长的正向影响表现为:重点发展区>农产品主产区>生态功能区,而结构视角的负向影响表现为:农产品主产区>重点发展区>生态功能区。研究结论:研究区耕地多功能的总量效应比较明显,而多功能之间的多样化协同效应还未得到发挥;不同主体功能区需实施差异化的耕地多功能利用与管理策略,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同时,加强对农户的技术指导与培训,推动农业经济持续增长。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陆瑶 陈国生 欧阳琳
针对影响农业产业集群企业绩效的因素、确定一个理论模型,是研究农业产业集群企业绩效的有效思维方式。本文以湖南省环洞庭湖地区为例,采用模型构建、问卷调研和结构方程分析的方式,对关乎农业产业集群企业绩效的影响机理进行了实证研究。其结果是:企业网络结构的联系强度、互惠性和中心度对企业的资源获取能力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集群网络结构的关系强度、关系质量、网络开放度对企业的资源获取能力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资源获取能力对企业绩效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资源获取能力在企业和集群网络结构对企业绩效的作用中存在显著的中介影响作用;资源整合能力在资源获取能力对企业绩效的作用中存在显著的中介影响作用。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姚旭兵 罗光强
基于中国1997—2010年30个省的面板数据,运用PVAR模型对农业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升级的互动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农业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升级存在长期的动态均衡关系,产业结构升级在长期内能够显著地促进农业经济的增长;而农业经济增长在短期内对产业结构的升级有负效应,在长期内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为正,但是不显著。
关键词:
产业结构升级 农业经济增长 互动关系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一)学术研究空前活跃。年内开展的主要学术活动有:为纪念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由农业发展战略研究专业委员会主持的“毛泽东农业思想研究”;由农垦经济专业委员会主持的“搞好国营大中型农业企业系列研究”;由省社科联软科学研究会牵头组织的“农村、农业与农民问题系列研究课题”;我会与省农经委经管处会员小组承担了“完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和“农村奔小康”两个子课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孟子恒 朱海燕 刘学忠
[目的]苹果是我国第一大水果,苹果产业对主产区的农业经济增长贡献较大。研究苹果产业集聚对苹果产业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相关的各生产要素对苹果产业经济增长的贡献,这对苹果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指导意义。[方法]以我国7大主产区的苹果产业为研究对象,以产业集聚理论为支撑,基于7大产区2001~2018年的面板数据,用C-D生产函数构建了主产区的苹果产业经济增长模型,实证分析了主产区的苹果产业集聚对苹果产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1)区位熵对苹果产值的弹性为0.396,表明苹果产业集聚对苹果产业经济增长的影响较大;(2)各种生产要素中资本投入对苹果产值的弹性最大,达到0.827,体现了苹果产业的高投入特点;(3)技术溢出对苹果产值的弹性最小,为0.336,表明技术对苹果生产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出来。(4)劳动力对苹果产值的弹性为负值,表明随着产业的发展,果农逐渐用资本等要素替代劳动力。[结论]苹果产业集聚增加了集聚地各种生产要素的供给,促进了集聚地种植业生产结构的升级和苹果生产技术的传播推广,推动了集聚地苹果产业的经济增长。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朱传民 黄雅丹 吴佳 刘平辉
本文以县域为基本空间单元,以2000-2008年各空间单元的截面和时序数据为例,从综合农业区的角度,运用Theil系数及其嵌套分解法、空间相关模型等,结合GIS技术,探讨了江西省农业经济差异的动态变化及地域格局。研究表明:区域总差异经历了收敛趋同到逐渐扩大的过程,亚区内差异构成了农业区乃至全省总体差异的主体;差异空间集聚特征显著,并且集聚性先增强,后减弱;据区内差异组分与贡献,把各农业区划分为高值-上升、低值-波动等五种地域差异类型区;占主体的"H-H"、"L-L"类型地域分布相对稳定,分别为赣北、西北的农业区Ⅰ、Ⅱ与赣南的农业区Ⅵ;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农业各产业对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针对各农业...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罗光强 段慧兰 莫鸣
根据经济波动有关理论,通过对湖南农业经济波动与国民经济波动的实证分析,发现农业大省农业经济波动的特征与国民经济波动的特征具有显著的相似性;进一步分析显示,农业大省农业经济增长与国民经济增长间的同步相关系数很高;农业经济波动引致或助推国民经济波动规律成为农业大省的重要特性。因此,农业大省应当实施由农业大省转变为经济强省的积极战略。
关键词:
农业经济 国民经济 经济增长 经济波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