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95)
- 2023(13174)
- 2022(10776)
- 2021(9695)
- 2020(8288)
- 2019(18241)
- 2018(17832)
- 2017(35085)
- 2016(18971)
- 2015(20588)
- 2014(20408)
- 2013(20586)
- 2012(18955)
- 2011(16943)
- 2010(17235)
- 2009(16229)
- 2008(16318)
- 2007(14992)
- 2006(13317)
- 2005(11972)
- 学科
- 业(91110)
- 济(87680)
- 经济(87581)
- 企(73814)
- 企业(73814)
- 管理(64068)
- 农(46389)
- 方法(36433)
- 业经(31881)
- 农业(30992)
- 数学(28049)
- 数学方法(27767)
- 财(26698)
- 中国(20387)
- 务(19678)
- 财务(19653)
- 财务管理(19628)
- 技术(19010)
- 企业财务(18664)
- 制(18425)
- 地方(16849)
- 策(15731)
- 学(15037)
- 体(14864)
- 贸(14256)
- 贸易(14249)
- 划(14160)
- 和(14071)
- 易(13831)
- 理论(13584)
- 机构
- 学院(282831)
- 大学(273766)
- 济(122890)
- 经济(120736)
- 管理(112058)
- 理学(97110)
- 理学院(96131)
- 管理学(94718)
- 管理学院(94244)
- 研究(93941)
- 中国(72947)
- 农(67350)
- 科学(58554)
- 京(56787)
- 财(53952)
- 农业(52214)
- 业大(49242)
- 所(48304)
- 江(44617)
- 研究所(43767)
- 中心(43229)
- 财经(43045)
- 经(39029)
- 经济学(36940)
- 北京(34557)
- 州(34387)
- 经济学院(33500)
- 院(33339)
- 经济管理(32971)
- 农业大学(32273)
- 基金
- 项目(189997)
- 科学(151699)
- 基金(140687)
- 研究(134686)
- 家(123848)
- 国家(122686)
- 科学基金(106375)
- 社会(89453)
- 社会科(84779)
- 社会科学(84755)
- 省(77282)
- 基金项目(75152)
- 自然(69814)
- 自然科(68276)
- 自然科学(68254)
- 自然科学基金(67118)
- 划(62621)
- 教育(58464)
- 资助(56371)
- 编号(52163)
- 业(43599)
- 发(42953)
- 创(42670)
- 重点(42326)
- 部(41641)
- 成果(39510)
- 创新(39138)
- 国家社会(37463)
- 农(36560)
- 科研(36346)
- 期刊
- 济(144298)
- 经济(144298)
- 研究(77852)
- 农(68873)
- 中国(53407)
- 学报(46597)
- 农业(46576)
- 科学(45090)
- 管理(44140)
- 财(43354)
- 大学(35821)
- 学学(34945)
- 业经(30928)
- 融(26932)
- 金融(26932)
- 业(24481)
- 技术(24204)
- 财经(21662)
- 经济研究(21482)
- 问题(19641)
- 经(18865)
- 教育(17268)
- 技术经济(16755)
- 版(15438)
- 世界(15193)
- 商业(14450)
- 农村(14393)
- 村(14393)
- 现代(14258)
- 农业经济(14153)
共检索到4172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秀玉 乔翠霞
从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高效化、高新化和生态化四方面考察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情况,运用Dagum基尼系数分析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空间差异的程度和来源,并通过多种收敛方法检验空间差异的收敛性。研究发现,农业产业结构高效化、高新化和生态化都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和生态化西部地区内部差异最大,农业产业结构高效化和高新化东部内部差异最大;地区间交叉重叠程度是农业产业结构高效化和高新化总体差异的主要原因,地区间差异是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和生态化总体差异的主要原因;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新化在个别地区具有σ收敛,在所有地区具有绝对β收敛,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高效化、高新化和生态化在所有地区都具有条件β收敛。因此,应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建立跨区域合作机制,充分利用地区间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协同提高各地区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水平。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杨骞 秦文晋
研究目标:揭示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空间非均衡、地区差距及收敛性特征。研究方法:利用空间趋势面分析和标准差椭圆技术刻画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空间非均衡格局,运用Dagum基尼系数揭示其地区差距及其来源,并通过多种收敛方法对其收敛性进行经验检验。研究发现:中国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呈现显著的空间非均衡性,地区间差距是总体差距的主要来源。产业结构合理化存在β收敛和俱乐部收敛。产业结构高度化存在σ收敛、β收敛和俱乐部收敛。研究创新:从合理化和高度化两个维度考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空间非均衡特征,并将空间效应纳入其收敛性研究中。研究价值:为促进地区产业结构协同优化升级提供决策支持。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胡荣涛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指特定区域的产业结构向合理化和高度化方向不断发展演进的过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各国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过程的一种规律性的表现,它贯穿经济发展的全部过程,但各国、各地区由于自身条件的差异,其优化升级的重点和步骤也必然会出现不一致。所以,各地区在选择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点和突破口时,要认真分析各自的经济发展水平、现有产业结构状况以及资金、技术、人才等各种因素,决不能相互模仿、攀比。据此笔者认为,“十一五”时期,经济较为发达的东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点是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而欠发达的中西部则重点是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关键是要进行观念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产...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矫健 唐冲 蒋梅 陈伟忠 康永兴 高云 穆钰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历史悠久,素有"华夏第一州"美誉,地处新疆东南部,"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区位优势明显,发展现代农业的经济、社会和自然等基础条件相对优越,是新疆重要的棉花、粮食等农产品生产基地。近年来巴州经济社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特别是农业领域,全州棉花、粮食、特色农产品、设施农业等产业发展迅速,农业产业结构呈现出多样化发展的态势,农业农村发展持续向好,农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但受自然生态脆弱、国内外市场波动、成本不断提高、自身结构不合理等因素影响,现代农业发展仍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严重制约了农业产业优化升级。文章梳理总结巴州发展现代农业的一系列优势,系统分析当前农业产业结构及主要特...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杜慧彬 黄立军 张辰 何佳洁
过去经济高速发展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人们关注的重点逐渐从经济福利转向生态福利。文章在生态效率研究方法的基础上,确定生态福利绩效的测算方法为PCA-Super-SBM模型,以我国30个省份和东、中、西三个区域为研究对象,测算2004—2015年的生态福利绩效水平,在此基础上运用Theil指数和σ收敛、绝对β收敛研究我国生态福利绩效的区域差异性及其收敛性。初步发现东部、中部和西部的生态福利绩效的差距明显,我国生态福利绩效的差异性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区域内差异,只有东部地区不具有σ收敛和绝对β收敛效应,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具有β收敛效应,在中西部地区存在落后省份对先进省份的"追赶效应"。
关键词:
生态福利 绩效分析 区域差异性 收敛性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郭晓君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要“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新经营机制,是我国农村第二轮改革的核心,是打破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实现我国现代化的关键。这是一个亟待加以深入系统研究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黄安胜 郑逸芳 王强强 许佳贤
一个经济体内各地区生产要素投入水平的差异是导致区域经济增长存在差异性的根本原因,也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的关键性因素。据此提出假说:一个经济体内生产要素投入变动的地区差异,将对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产生影响。具体来说,发达地区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将加剧区域经济增长发散;而落后地区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将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收敛。基于假说,进一步分析生产要素的流动对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的影响,得出两个重要推论。并对改革开放以来福建和全国区域经济增长的收敛性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证实了两个推论,与研究假说相容。
关键词:
生产要素 区域经济增长 差异性 收敛性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邢玉升 耿峥嵘 王正康
当前,我国农业面临着转型发展,经济结构亟需调整,以适应商品化的发展。国家也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斥资,不断增强农业成长活力,推动农业工业化和技术化方向成长。尤其是在农业生产技术以及农产品深加工上,以更新农业知识作为重要武器,传播最新的农业技术理念,充分施展知识办事的作用,帮助农民提高生产技术,加速落实农业经济结构优化成长。
关键词:
知识服务业 农产品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肖芳
本文首先分析了丹麦与中国的农业产业链的特征,丹麦农业产业链具有运作模式独特、农产品优质高效、专业化程度高、分工明确、注重农业品牌以及农民职业化水平高等特征,而中国农业产业链具有经营模式多样、处于持续加快发展阶段、着重发展附加值高的农产品等特征。随后从组织化程度、化肥施用量、有机农业以及农民水平4个方面对比了中国与丹麦农业产业链的差异。最后借鉴丹麦农业产业链模式与理念,提出完善中国农业产业链的对策。
关键词:
农业产业链 中国 丹麦 差异性 启示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连玉君 刘醒云 苏治
本文研究了中国上市公司现金持有行为的行业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不同行业间的现金持有存在显著差异,且这种差异在时序上表现出高度的稳定性;(2)就行业内部而言,个别公司的现金持有倾向于向行业均值收敛,调整成本导致偏离幅度越大收敛速度越慢,平均调整半周期约为1.3年;(3)资产结构、行业竞争强度以及行业收益不确定性都是导致现金持有水平行业差异的重要因素。上述结果为权衡理论提供了有力的经验支持,表明中国上市公司会在权衡现金持有利弊的基础上确定目标现金持有水平,而行业均值是一个重要的参考标准。
关键词:
现金持有 行业差异 权衡理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文琪
文章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测算了2007—2019年中国的财政环保支出的效率并分析其差异性,在此基础上结合收敛理论深入探究财政环保支出效率的收敛机制。研究发现:全国财政环保支出效率不仅存在时间差异,而且存在区域差异性;财政环保支出效率σ值呈现"M"型波动,在2014年后表现出明显的σ收敛;中国财政环保支出效率在各个时段和四大区域不仅存在绝对β收敛,而且存在条件β收敛。基于此,研究提出制定因地制宜的环保政策;加强区域间合作,建立生态横向补偿机制;完善政绩考核以及大力发展环保技术等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文琪
文章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测算了2007—2019年中国的财政环保支出的效率并分析其差异性,在此基础上结合收敛理论深入探究财政环保支出效率的收敛机制。研究发现:全国财政环保支出效率不仅存在时间差异,而且存在区域差异性;财政环保支出效率σ值呈现"M"型波动,在2014年后表现出明显的σ收敛;中国财政环保支出效率在各个时段和四大区域不仅存在绝对β收敛,而且存在条件β收敛。基于此,研究提出制定因地制宜的环保政策;加强区域间合作,建立生态横向补偿机制;完善政绩考核以及大力发展环保技术等政策建议。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李金华
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一产业在社会生产总量中的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比重则不断上升,社会的主导产业将由第一产业转移到第二产业,再转移到第三产业。中国产业结构演变的轨迹显示:现代中国的主导产业是第二产业而不是第三产业,中国的产业结构还处于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演变的过程中;中国产业结构存在σ-收敛性,中国的第三产业还没有得到长足发展,中国经济仍处在工业化中期阶段,还未进入完全工业化时代;中国产业的空间集聚与地域的资源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具备显著的地域特色。
关键词:
产业结构 演变轨迹 σ-收敛性 空间集聚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唐菁 曾庆均 刘浩
探索农业碳补偿率的分布动态、区域差异及收敛特征,可为全国整体和分区域制定农业减排固碳政策提供量化支撑。本文将农业碳排放和碳汇同时纳入农业碳补偿率核算体系,测算2006—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农业碳补偿率,采用核密度估计法、Dagum基尼系数和空间计量模型剖析其动态演进、区域差异及空间收敛特征。结果表明:(1)中国农业碳补偿率整体表现出“绝对水平上升,离散程度扩大”的特征,而粮食主销区表现出“绝对水平下降,离散程度缩小”的相反特征;(2)区域间差异是农业碳补偿率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其中粮食主产区和产销平衡区的区域间差异较小;(3)全国及三大区域农业碳补偿率均不存在σ收敛,但存在绝对和条件β收敛。全国和粮食主产区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产销平衡区与之相反,区域内虹吸效应和“核心一边缘”的格局显著。不同区域的农业技术进步、劳均机械动力、农业产业结构、农业发展水平对农业碳补偿率的影响也有显著异质性。研究建议,加快农业能源结构转型、提升土壤固碳能力、强化区域内部平衡性,以促进区域间农业减排增汇工作协调发展。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韩中
本文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方法 ,测算了1978~2008年间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时序演进和空间分布,并对其进行了收敛性检验。结果表明,1978~2008年,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以年均4.3%的速度增长,其中技术进步年均增长4.7%,而技术效率年均下降0.4%,可见农业技术进步和创新是促使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稳步增长的主要源泉动力。同时,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东部地区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和技术进步增长率明显地高于中、西部地区,在技术效率上,中、西部地区均有不同程度的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