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000)
2023(19868)
2022(16476)
2021(15264)
2020(12785)
2019(29385)
2018(28940)
2017(55579)
2016(29666)
2015(33407)
2014(33260)
2013(33224)
2012(30926)
2011(27842)
2010(28354)
2009(26432)
2008(26478)
2007(23981)
2006(21289)
2005(19283)
作者
(85836)
(72122)
(71588)
(68010)
(45743)
(34628)
(32677)
(28090)
(27320)
(25987)
(24385)
(24105)
(22872)
(22730)
(22258)
(22132)
(21507)
(21140)
(20812)
(20665)
(17833)
(17805)
(17685)
(16633)
(16225)
(16144)
(16058)
(16013)
(14639)
(14377)
学科
(138174)
经济(138032)
(107545)
管理(92117)
(87848)
企业(87848)
方法(58320)
(52737)
数学(48227)
数学方法(47679)
业经(38651)
(36765)
中国(36362)
农业(35026)
地方(30948)
(26006)
(24795)
财务(24736)
财务管理(24687)
(24030)
贸易(24010)
企业财务(23427)
技术(23298)
(23256)
(22529)
理论(22257)
(21547)
(20131)
银行(20094)
(20070)
机构
学院(432482)
大学(425987)
(183792)
经济(180113)
管理(170746)
理学(146050)
理学院(144558)
研究(142293)
管理学(142279)
管理学院(141476)
中国(111948)
(89525)
(84677)
科学(83721)
(79294)
(71105)
(68227)
中心(67514)
财经(66449)
业大(63800)
研究所(63595)
农业(60832)
(60159)
北京(56347)
经济学(55390)
(55187)
师范(54653)
(54126)
(50774)
经济学院(50058)
基金
项目(280241)
科学(222311)
研究(208539)
基金(202979)
(174719)
国家(173109)
科学基金(150572)
社会(134125)
社会科(127046)
社会科学(127012)
(112214)
基金项目(107084)
教育(95721)
自然(95311)
自然科(93149)
自然科学(93123)
(92061)
自然科学基金(91504)
编号(85565)
资助(82469)
成果(68549)
(64192)
重点(62618)
(62072)
(60319)
课题(58860)
创新(55771)
国家社会(55314)
教育部(53572)
科研(52961)
期刊
(213027)
经济(213027)
研究(126439)
中国(90344)
(78263)
(68343)
管理(66356)
学报(61766)
科学(60232)
农业(52877)
大学(48672)
教育(45995)
学学(45887)
(44199)
金融(44199)
技术(42214)
业经(39892)
财经(33243)
经济研究(32061)
(28707)
(28550)
问题(28544)
技术经济(23958)
统计(21582)
(21277)
(21223)
世界(21150)
商业(20749)
(20177)
现代(19981)
共检索到6620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冯逃  李冬梅  高蜀晋  
本文基于退耕还林和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一个村庄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实践,提出了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理论机制,并进一步分析了影响农业产业形成与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分析表明,农业产业的形成不仅受资源禀赋、市场条件的影响,而且受政府发展战略的影响;其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主要决定于地方政府发展战略导致的产业所需要的资源禀赋、市场条件与本区域资源禀赋、市场条件是否相符,如果两者相符则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两者不相符则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且两者的矛盾具体表现在区域基础设施、市场条件、农户态度、自然环境和政府作为方面。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坤  朱俊峰  
村庄经营是针对日本村庄青壮劳动力急剧减少、农地撂荒现象严重、农户兼业化盛行以及农村"过疏化"现象日益凸显等现象而发展起来的,以村庄为单位,就农业生产过程的某个或全部环节开展共同服务、统一作业的农业经营组织,是日本重要的农业生产组织形态。本文介绍了村庄经营在日本的兴起、发展历程及具体内涵,并以中国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某村为例,探讨了在中国农村开展村庄经营的可能性和现实性。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坤  朱俊峰  
村庄经营是针对日本村庄青壮劳动力急剧减少、农地撂荒现象严重、农户兼业化盛行以及农村"过疏化"现象日益凸显等现象而发展起来的,以村庄为单位,就农业生产过程的某个或全部环节开展共同服务、统一作业的农业经营组织,是日本重要的农业生产组织形态。本文介绍了村庄经营在日本的兴起、发展历程及具体内涵,并以中国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某村为例,探讨了在中国农村开展村庄经营的可能性和现实性。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倪建伟  
村域工业可持续发展问题,是全球资源紧缺与环境问题凸显的国际背景以及中国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现实要求下,正在也必将继续面临的重要发展问题。本文在分析村域工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础上,以浙江省横蓬村为例,研究了村域工业发展历程与现状,对其1980~2005年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评估与分析,并提出了继续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对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付梅  
农业的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在我国,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因而人口、资源、经济、社会等问题,集中体现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方面,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葆  金官兵  李广存  
农业产业化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刘葆金官兵李广存农业产业化是农户与工、商企业等相关经济组织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受经济利益驱动,为了优化资源配置、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及经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而作出的在农村经济组织和农业经营方式上的创新与选择。而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雯雯  杨楠  
基于SPACE矩阵对我国18家上市林业企业进行研究,分析我国林业企业的战略转型定位选择。通过采用德尔菲法收集数据,根据SPACE模型对我国林业企业2008年与2012年相关指标进行评分,结果表明我国林业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变化日益明显,林业产业的产业优势不断增强,我国林业企业在财务优势、竞争优势呈上升趋势,我国林业企业由保守、防御战略向竞争型战略定位转变,即保守—竞争型与防御—竞争型的战略转型路径。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广存  
本文在分析农业产业化及其主体的目标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目标之间矛盾性的基础上,探讨了农业产业化主体——农户和工、商企业等相关经济组织的不同经济行为及其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作者认为农业产业化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但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结果具有或然性,其并不必然会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亦不能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所有目标(尤其是生态持续性目标)的实现。农业产业化依其主体经济行为的不同而对农业可持续发展产生着积极影响与不利影响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欧阳涛  肖海燕  袁辉斌  
该文根据实证分析找出当前湖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进程中的限制因素及薄弱环节,提出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对农业可持续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可以为政府部门在制定和调整农业可持续发展目标方向及相关措施上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丽  刘越  
本文构建了评价河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状况的指标体系,包括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四个子系统。运用主成分分析等综合评价方法评价了河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状况及四个子系统协调度的发展趋势,并做出研究结论与启示。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熊春文  柯雪龙  
在华北平原的一个村庄,尽管有国家、市场、资本等力量的介入和影响,具备规模化农业生产条件的村庄并未发生大规模的土地流转,仍然维持着以小农农业为主的农业格局。研究发现,虽然国家、市场、资本等力量的介入极大地改变了村庄农业生产经营条件,使其有利于经营规模农业,小农农业却在乡土社会的基础上找到了克服小生产局限的经营之道,实现了规模效益与家庭经营优势的结合。本文认为,应当重视乡土社会观念及其规则的重要作用,因为正是乡土社会与诸多外来力量的互动赋予了小农农业存续的空间。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熊春文  柯雪龙  
在华北平原的一个村庄,尽管有国家、市场、资本等力量的介入和影响,具备规模化农业生产条件的村庄并未发生大规模的土地流转,仍然维持着以小农农业为主的农业格局。研究发现,虽然国家、市场、资本等力量的介入极大地改变了村庄农业生产经营条件,使其有利于经营规模农业,小农农业却在乡土社会的基础上找到了克服小生产局限的经营之道,实现了规模效益与家庭经营优势的结合。本文认为,应当重视乡土社会观念及其规则的重要作用,因为正是乡土社会与诸多外来力量的互动赋予了小农农业存续的空间。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茹蕾  姜晔  陈瑞剑  
"一带一路"倡议自提出以来,已从合作共识向落地实施纵深发展,其中园区建设作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成功经验,也是"一带一路"经济贸易合作的重要方式。特别是在推动"一带一路"农业合作方面,境外农业园区成为破解农业"走出去"瓶颈的新路径,通过资本、产业和企业集聚,搭建境外农业投资合作平台。目前境外农业园区建设已有积极探索,但仍处于初级阶段,投资规模不大、主导产业不明、抱团不紧、投资风险显现等问题突出,其核心原因是相关主体对园区建设认识不统一,需要通过理念宣传、机制政策、监督管理等加强引导,推动园区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