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72)
- 2023(16667)
- 2022(13601)
- 2021(12258)
- 2020(10493)
- 2019(23436)
- 2018(23222)
- 2017(45033)
- 2016(24795)
- 2015(27613)
- 2014(27576)
- 2013(27542)
- 2012(25282)
- 2011(22693)
- 2010(22923)
- 2009(21713)
- 2008(21886)
- 2007(20241)
- 2006(18013)
- 2005(16130)
- 学科
- 济(109786)
- 经济(109659)
- 业(99102)
- 企(80857)
- 企业(80857)
- 管理(78686)
- 农(48424)
- 方法(46809)
- 数学(37465)
- 数学方法(37197)
- 业经(35258)
- 农业(31960)
- 财(31365)
- 中国(27636)
- 务(21911)
- 财务(21883)
- 制(21871)
- 财务管理(21848)
- 地方(21302)
- 技术(20953)
- 企业财务(20698)
- 贸(20425)
- 贸易(20418)
- 易(19859)
- 学(19363)
- 和(17812)
- 策(17652)
- 理论(17220)
- 划(16674)
- 体(16476)
- 机构
- 学院(368943)
- 大学(361578)
- 济(155615)
- 经济(152750)
- 管理(143233)
- 理学(123735)
- 理学院(122461)
- 研究(121867)
- 管理学(120590)
- 管理学院(119935)
- 中国(93935)
- 农(82570)
- 科学(76570)
- 京(75069)
- 财(69299)
- 农业(64418)
- 所(63543)
- 业大(62655)
- 研究所(57742)
- 江(57570)
- 中心(56660)
- 财经(55479)
- 经(50260)
- 经济学(47136)
- 北京(46200)
- 州(44994)
- 范(44203)
- 师范(43649)
- 经济学院(42948)
- 院(42337)
- 基金
- 项目(244108)
- 科学(191787)
- 基金(176845)
- 研究(174494)
- 家(155608)
- 国家(154143)
- 科学基金(131657)
- 社会(113055)
- 社会科(107020)
- 社会科学(106985)
- 省(98702)
- 基金项目(94535)
- 自然(85250)
- 自然科(83298)
- 自然科学(83270)
- 自然科学基金(81851)
- 划(81222)
- 教育(78046)
- 资助(70409)
- 编号(70000)
- 成果(55077)
- 重点(54912)
- 发(54814)
- 创(53435)
- 部(53263)
- 业(51349)
- 创新(49310)
- 课题(47630)
- 国家社会(46722)
- 科研(46676)
- 期刊
- 济(178566)
- 经济(178566)
- 研究(100817)
- 农(81804)
- 中国(69217)
- 学报(62872)
- 科学(57417)
- 财(55788)
- 农业(54855)
- 管理(53291)
- 大学(47087)
- 学学(45292)
- 业经(35735)
- 融(34972)
- 金融(34972)
- 技术(31201)
- 业(29571)
- 教育(29482)
- 财经(27834)
- 经济研究(26992)
- 问题(24910)
- 经(24101)
- 技术经济(20705)
- 版(20193)
- 商业(18601)
- 世界(18471)
- 科技(17757)
- 贸(17583)
- 现代(17314)
- 业大(16700)
共检索到5425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霍红梅 戴蓬军
农民的道德选择是其个人利益最大化权衡的结果,本文对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影响农民道德选择的社会道德资源的存量、农民综合素质、农产品价格的波动幅度等诸多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应该通过采取完善法律法规、提高科技支农力度等的有效措施,营造一个道德成本较低而败德成本高昂的经济社会环境,从而引导农民正确地进行道德选择,促进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 道德选择 影响因素 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霍红梅 戴蓬军
农业产业化给农民带来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农业产业化是农业、农村与农民社会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由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转变的过程,是一个包括着结构、机制、利益和观念等的转换、调整和嬗变的过程。它不仅引起了农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深刻变化,而且引起了农民的思维方式、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的深刻变革。农民既要置身于改革开放的社会背景与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之中、遵守社会伦理要求,又要承担一定的职业责任,因而经常会面对困难的道德选择情境。理解农民如何发挥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闫磊 刘震 朱文
本文利用2003年~2012年31个省市地区农业产业化相关数据(不包含港澳台及西藏地区),通过构建农业产业化评价指标体系,使用主成分分析法测定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同时估计各省市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对农民增收的实际影响。研究发现:不同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农业产业化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边际作用存在先递增后递减趋势。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周兆生
当前各地政府推行农业产业化的积极性很高,在降低农户生产经营行为的不确定性方面采取了很多促进合作的措施,但投资问题一直是困扰农业产业化的问题之一。这个问题的实质是工商业资本为什么要与农户相结合。本文结合一些案例,就对影响投资的因素进行分析,并作出经济学...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伟艳 方天堃
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业走向市场化进程中为克服新的矛盾和问题,由广大农民和农村基层干部在实践中总结探索出来的新型农业经营组织形式。它以市场为导向,以土地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依靠各类龙头企业和组织的带动,将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各个环节有机结合起来。它综合地发挥了生产专业化、布局区域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社会化、管理企业化等诸多优越性,为有效解决农户小规模经营与社会化大市场的矛盾,改变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科技含量低的现状,促进专业化分工、转移剩余劳动力,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市场竞争力,破解农民增收难等深层次矛盾,提供了符合我国国情的现实途径。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业经营体制的创新,也是促进农民增收...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颜廷武 李凌超 王瑞雪
本文在从政策法律、经济技术和社会自然层面扼要分析我国现代农业装备水平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省际面板数据对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实证计量检验。结果表明,农民人均纯收入是影响现代农业装备水平的决定性因素,农户土地经营规模和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水平对现代农业装备水平具有积极的显著影响。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朱湖根 万伦来 金炎
本文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为研究对象,计量分析中国财政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财政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对农民收入增长影响显著;财政资金投入对农民人均收入具有单向的因果关系,前者对后者的变化影响力最强,但其影响具有滞后性。因此,中国政府应加大财政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力度,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
关键词:
财政支持 农业产业化 农民收入 协整分析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朱湖根
本文基于我国1988—2004年有关农业经济的经验数据,计量分析了我国财政支持农业产业化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财政投资农业产业化对农民收入增长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农民人均收入、农业资本投入、农业从业人数和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财政资金投入这几个变量之间只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1993年前后农业投资和农业劳动投入对农民收入的弹性系数均较小,而农业产业化投资在此年前后发生了非常显著的变化,从0.1314增加到0.4491。这表明我国应进一步加强财政对农业产业化的支持力度,调整支农资金支出区域结构,促使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向更高层次迈进。
关键词:
财政支持 农业产业化 农民收入增长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杨明洪 孙继琼
本文以各省第一产业的从业人口数为权数,利用三批初次进入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数,定量分析了中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农业产业化表现出较大空间分布性,地带内部差异构成了总体差异的主要部分。中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空间分布基本不受全球化程度的影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各地区农、林、牧、渔业基本建设投资、公路营业里程与农业产业化的空间分布存在微弱的倒U型关系;第一产业产值、第一产业从业人口数、铁路营业里程、各地区财政支农情况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差异呈现单调递增趋势。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 龙头企业 空间分布 影响因素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黄华继
农业产业化是社会经济发展和农业规模经营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固然存在着诸多的条件和要求,其中发展资金问题是重中之重,它是整个产业化进程中最核心的问题,也是制约产业化发展的关键之所在。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严火其 曹宝明
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中诞生出来的一种新的经营方式,但是目前在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政府推动过度或推动不足的问题。为此必须在正确定位政府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应当扮演的角色的同时进一步规范政府的行为。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 现状 问题 政府行为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宋燕平 滕瀚
在计划行为理论和信念-价值-规范的理论基础上,采用对安徽省加入农民合作组织和农业企业生产基地农民的调查问卷,分析了农业组织中农民的环境认知、环境态度、环境能力、环境支持与其亲环境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农民的环境态度和环境能力与农民的亲环境行为直接相关,而农民的环境认知和农业组织对农民的环境支持与农民的环境态度和环境能力显著相关,间接地作用于农民的亲环境行为。组织对农民的环境支持是农民合作组织与农业企业中农民环境行为差异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农业组织 农民 亲环境行为 作用路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冯丹萌 兰凯伦
伴随农村经济的商品化发展,农业产业化发展格局成为趋势,在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的持续推动下,城乡间的社会联系与经济合作增多,以此为基础的农村人际交往模式与社会结构也发生巨大变迁。传统的熟人社会圈子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产业性质与乡俗性质共存的新型乡村社会关系。本文主要对身处其中的农民合作行为进行经济与社会双重视角的解构。研究发现:农民在农业产业链下的合作选择是综合性的,既有经济因素驱动下的主动行为(如契约和逐利),也有在传统社会要素潜移默化下的牵引与延续(如道德与面子)。通过对农民现实行为的学理剖析,从而积极探索现阶段农民合作行为的政策调适,在新型乡村社会关系这一新的历史场景中,剖析理解农民产业参与的内在机理和外部压力,进而优化农业产业链的平衡生态结构。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 农民合作 社会结构 乡俗社会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咸春龙
以家庭承包制为内容的双层经营制 ,极大地解放了我国农村生产力 ,但却面临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 ,为此 ,90年代初开始 ,在全国掀起了一股农业产业化热潮 ,“公司 +农户”模式成功地缓解了这一矛盾 ,但近年来小农户与大公司的矛盾凸现 ,多数农户与龙头企业之间的主体地位仍不对称 ,农民处于无组织状态 ,在市场交易中处于被动不利地位 ,无法分享加工增值和销售利润。笔者认为 ,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农民组织化严重滞后的问题亟待解决 ,发展合作社等中介组织是推进农业产业化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