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63)
- 2023(11853)
- 2022(9390)
- 2021(8482)
- 2020(7210)
- 2019(15652)
- 2018(15752)
- 2017(30644)
- 2016(16552)
- 2015(18668)
- 2014(18768)
- 2013(18584)
- 2012(17047)
- 2011(14992)
- 2010(15557)
- 2009(14902)
- 2008(15155)
- 2007(14186)
- 2006(12831)
- 2005(11804)
- 学科
- 业(87151)
- 济(78359)
- 经济(78244)
- 企(70469)
- 企业(70469)
- 管理(60319)
- 农(45843)
- 业经(31962)
- 农业(30586)
- 方法(29307)
- 财(22728)
- 数学(20478)
- 数学方法(20287)
- 中国(20041)
- 技术(18698)
- 务(17097)
- 财务(17074)
- 财务管理(17055)
- 制(16574)
- 企业财务(16100)
- 策(15761)
- 地方(15388)
- 理论(13996)
- 体(13931)
- 划(13764)
- 和(13647)
- 产业(13434)
- 贸(12692)
- 贸易(12680)
- 易(12291)
- 机构
- 学院(251114)
- 大学(241312)
- 济(109536)
- 经济(107620)
- 管理(102618)
- 理学(88076)
- 理学院(87308)
- 管理学(86128)
- 管理学院(85700)
- 研究(78490)
- 中国(64103)
- 农(55427)
- 京(50190)
- 财(47934)
- 科学(46027)
- 农业(42160)
- 江(40718)
- 业大(40269)
- 所(39289)
- 财经(37795)
- 中心(37204)
- 研究所(35075)
- 经(34073)
- 经济学(31813)
- 州(31574)
- 北京(30740)
- 经济管理(30327)
- 范(29537)
- 师范(29254)
- 经济学院(28794)
- 基金
- 项目(159417)
- 科学(128161)
- 研究(120555)
- 基金(116435)
- 家(99168)
- 国家(98109)
- 科学基金(86667)
- 社会(80123)
- 社会科(75685)
- 社会科学(75669)
- 省(65590)
- 基金项目(62279)
- 自然(53619)
- 自然科(52440)
- 自然科学(52430)
- 教育(52405)
- 自然科学基金(51557)
- 划(51404)
- 编号(49839)
- 资助(45280)
- 成果(38650)
- 业(38198)
- 发(36896)
- 创(36537)
- 部(34852)
- 重点(34613)
- 创新(33209)
- 国家社会(32951)
- 课题(32772)
- 制(32092)
- 期刊
- 济(136822)
- 经济(136822)
- 研究(70613)
- 农(59348)
- 中国(51492)
- 管理(41760)
- 农业(40006)
- 财(39204)
- 科学(35634)
- 学报(34723)
- 业经(30212)
- 大学(28116)
- 学学(26990)
- 融(24858)
- 金融(24858)
- 技术(23752)
- 业(20845)
- 教育(20378)
- 财经(19081)
- 经济研究(19003)
- 问题(18857)
- 经(16743)
- 技术经济(15745)
- 世界(14540)
- 农村(14526)
- 村(14526)
- 农业经济(14340)
- 现代(13495)
- 商业(13449)
- 版(13356)
共检索到3832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赵树丛 顾江
农业产业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现代发达国家已形成符合本国国情、行之有效的农业产业化的产业组织形式,我国虽然理论和实践上都进行了一定的探讨和摸索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也存在许多误区。本文从国际上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出发,结合我国的实践,考察产业化过程中组织形态的演变,试图营造出一个符合当今转轨经济和开放经济环境下的有效的组织形式,希望能以组织保障的方式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 利润分配机制 社区股份合作制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苏莉莉 夏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需要,广大农民群众在实践中又创造出了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各种不同的具体组织形式,从而把小生产与大市场紧密地连在一起,这是中国农民在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中的又一伟大创举。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赖景生 王京安
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探讨赖景生王京安在经历了80年代初农村改革带来的高速发展之后,到80年代中后期,我国农业中隐含的深层次矛盾日益凸现,严重制约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集中表现为:农业生产后劲严重不足,农业利益流失,比较利益下降,农民收入增长...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侯军岐
农业产业化是农业专业化分工深化的必然产物 ,实质是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产业的过程 ,也是农民增收的一条重要途径。目前 ,在我国农业产业化过程中 ,有三种比较重要的组织形式 ,即合同组织形式、合作社组织形式和企业组织形式。这三种组织形式适应不同的情况和不同的发展阶段 ,各有优势和不足。目前在我国应推动合同组织形式。处理好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关系和保护农民的利益不受侵害是我国农业产业化持续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 组织形式 农民利益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卢文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蔡海龙
本文将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的演变过程分解为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并利用交易费用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分析了其创新路径。本文认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的纵向创新是通过完善和优化纵向产业链,从而泽低各经营主体之间的交易费用并提高整个产业链的资源配置效率;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的横向创新是通过合理的方式适度扩大经营规模,发挥要素规模优势,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规模收益。当前,中国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的创新更加注重各经营主体之间要素的融合。安徽等地探索建立的现代农业产业联合体是建立在专业化分工基础上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它既注重交易费用的降低,更注重生产要素的融...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建武
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生产者、经营者在市场经济中追求利润的必然结果。通过农业产业化来加速农业的发展,需要有政府的支持,也就必然需要有效的政府行为,因而需要建立一套有效的与以往计划经济时期不同的农业管理体制来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提供服务。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政府行为,管理体制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方卫
生产者之间广泛与有效的合作是农业产业化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农民与产业化组织建立产权联系 ,在产权联系下实行产业链全程一体化合作 ,是农业产业化健康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行政部门应为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合作经济组织的形成和发展创造良好与宽松的经济环境和政策环境 ,制定有效的孵化政策和激励措施 ,提供正确的导向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 合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孟晓刚 胡晓旗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指以市场为导向,以家庭承包为基础,依靠各类"龙头企业"和组织带动,将生产、加工、销售紧密结合起来,实行一体化经营。这种经营方式改变了只从事原料生产的传统农业,提高了农业的整体效益,增强了农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同时,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途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培丽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蔡荣 祁春节
交易费用经济学认为,组织的存在是为了节省交易费用。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的变迁正是为了缓和农产品流通中“小农户、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更好地协调和联接农业生产、加工及销售各环节,以节省交易费用。本文从交易费用与契约选择的角度,首先分析改革以来我国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的三种主要组织形式,得出“公司+合作社+农户”和“专业合作社”两种契约关系较“公司+农户”要稳定,利于节省交易费用;然后进一步探讨“公司+合作社+农户”和“专业合作社”两种组织形式在不同行业中共存以及引起市场份额差异的根本原因,即资产专用程度的差异;最后归纳得出结论。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组织 契约 交易费用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杨明洪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罗丹 陈洁
农业产业化是农户专业化分工深化的必然的产物 ,实质是传统农业变为现代产业的过程。深化农户的专业化分工是我国农业产业化过程中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加入 WTO后 ,我国如何立足于国际市场深化农户的专业化分工 ,如何建立和完善促进农户专业化分工的支持系统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 农户 专业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吴晨
文章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农业产业化历史进程、主要组织模式及其演变逻辑,阐述了产业化深化过程中不同行为主体之间利益冲突及其根源。在此基础上,尝试构建农户、龙头企业、政府和农业合作组织"四体联运"的理论框架模型,确保协调机制有效运行,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