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959)
2023(16744)
2022(13570)
2021(12404)
2020(10213)
2019(22972)
2018(22844)
2017(44371)
2016(24041)
2015(27032)
2014(27087)
2013(26783)
2012(24604)
2011(22144)
2010(22854)
2009(21461)
2008(21423)
2007(19646)
2006(17815)
2005(16521)
作者
(69579)
(58086)
(57817)
(54730)
(36959)
(27668)
(26157)
(22686)
(22187)
(20893)
(19727)
(19432)
(18787)
(18722)
(17982)
(17671)
(17236)
(16755)
(16742)
(16613)
(14677)
(14462)
(14287)
(13517)
(13116)
(13094)
(13037)
(12971)
(11804)
(11503)
学科
(114733)
经济(114596)
(98409)
(80081)
企业(80081)
管理(77761)
(48765)
方法(44134)
业经(36584)
数学(34521)
数学方法(33963)
农业(32718)
中国(32245)
(28728)
地方(26974)
(22372)
技术(21891)
(19916)
财务(19858)
财务管理(19832)
理论(19596)
(18993)
贸易(18973)
(18916)
企业财务(18736)
(18552)
(18359)
(18166)
(17458)
(17448)
机构
学院(353972)
大学(345413)
(152256)
经济(149341)
管理(141686)
理学(120915)
理学院(119741)
管理学(117801)
管理学院(117153)
研究(116734)
中国(93204)
(73276)
(68434)
科学(68244)
(67396)
(58544)
(56910)
中心(54267)
财经(53330)
业大(53070)
研究所(52351)
农业(51215)
(48125)
北京(46314)
经济学(45020)
(44929)
(44881)
师范(44493)
(41440)
经济学院(40504)
基金
项目(226136)
科学(180531)
研究(170167)
基金(163593)
(140396)
国家(139055)
科学基金(121425)
社会(110902)
社会科(104992)
社会科学(104965)
(91777)
基金项目(85711)
教育(76872)
自然(75622)
(74200)
自然科(73939)
自然科学(73927)
自然科学基金(72646)
编号(70212)
资助(66263)
成果(55940)
(54145)
重点(50286)
(49790)
(49546)
课题(48303)
创新(45773)
国家社会(45676)
(45439)
发展(44429)
期刊
(184545)
经济(184545)
研究(104974)
中国(76049)
(68386)
管理(57866)
(54004)
科学(49147)
学报(48212)
农业(45924)
大学(38648)
(37584)
金融(37584)
教育(37488)
学学(36607)
业经(36569)
技术(35122)
经济研究(27181)
财经(26465)
问题(24885)
(24726)
(22932)
技术经济(21065)
世界(18355)
商业(18123)
统计(17635)
现代(17572)
(17057)
(16924)
(16839)
共检索到5497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高圆圆  陈哲  
纵观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发展历程,其组织主体合作关系呈现从分散经营走向合作,再从多样衍生型合作走向多主体间联合的轨迹。多主体联动型组织模式在经济效益、土地效益和精神效益方面较龙头企业引领型、中介组织推动型模式更具优势。但我国不适宜一刀切地发展统一类型的组织模式,未来应保留当地发展较成熟的组织模式,利用当地行政资源、党组织力量等优势不断创新和协调现有组织模式的结构和关系,注重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整合,积极融合市场化和福利化渠道,探索合理的农业产业经营模式以发挥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的最大效益。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赵慧峰  李彤  
本文对各国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类型进行对比分析 ,把国外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分为四种类型 :合同制、农业合作社、农工商综合体和联营体。对该四种类型的概念、特点及其适应条件进行了分析和论述。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长云  刘畅  赵淑华  
在分析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根据各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历程,分别从资源投入的机制、产业链的连接机制分析其特点,找出各种组织模式的适应条件,对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的选择提供借鉴。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邹坦永  
农业产业化的关键之一就是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的选择及其效率的改进。河南省已经摸索出了各种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但现有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并不完善,在实际运作中表现出诸多问题,运作效率不高。为克服现有模式运行中的问题,本文提出了适合河南省实际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的优化设计方案。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雪梅  
本文从农业产业化组织产权制度及利益分配制度入手,剖析、比较目前两种主要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的运行机制,探讨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的合理选择。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涂俊  魏守华  吴贵生  
以交易成本理论为基础,笔者对农业产业及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作了"技术-市场"两维度划分,并对比分析了山东省莱州、寿光两市的成功农业发展案例。结果显示,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的选择与当地农业产业的结构特征密切相关;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与产业特征相匹配能提高产业发展效率。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莉  周静  刘长远  
生态农业产业化是新时期农业发展的方向,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特别是在我国加入WTO后,要实施农业国际化战略,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产业化经营主体结构和产业组织结构,从而增强我国农业应对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 一、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的基本内涵 生态农业产业化是目前发达国家农业发展的普遍模式,在国外已取得成功的经验,它是把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资源培育和高效利用融为一体的一种新型综合农业体系,是一种较高层次的农业生产方式。所谓生态农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慧娥  李鑫  
农业产业化的核心是促进农民增收 ;保障农民增收的关键是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建立合理的利益机制 ;而农民合作经营组织就成为保障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 ;建立农民合作经营组织 ,对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经济与社会意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司睿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了小农家庭生产经营形式,但小农家庭经营分散且不成规模,生产效益低。工业化、城市化对农业生产经营的挑战显而易见。梳理历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关于发展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的政策逻辑,政府从扩大生产规模和培育经营组织着手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典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的发展逻辑是生产组织化、规模化和生产服务社会化的多元发展路径;农业生产经营一体化组织是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组织形式变革的方向。不断创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效衔接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逐渐转变为现代农业生产经营形式。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崔彬  夏显力  张襄英  
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利益分配中 ,农户收益的偏低不仅不利于产业经营组织的稳定 ,而且严重挫伤农户投资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影响整个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的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中农户收益偏低的原因是由于政府的过逾行为、龙头企业区域“割据”和农户势单力薄 ,因此充分的市场竞争是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利益分配合理化的真正“推动力”,政府应恰当地引导、协调和干预 ,打破龙头企业的区域“割据”状态 ,发展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 ,壮大农户实力
[期刊] 改革  [作者] 姜长云  
深化农业产业化组织创新的逻辑包括深化农业产业化组织创新的过程,实际上是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网络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的过程,也是在推进纵向一体化过程中实现产业链、价值链升级的过程。在深化农业产业化组织创新的过程中,核心企业或核心组织的作用至关重要。企业家是农业产业化组织创新的中坚力量。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着力营造有利于企业家成长发育的机制和环境,从根本上实现农业产业化组织创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剑  
解决"三农"问题最为核心的依然是依靠农业产业化的推进,带动农民致富。农业产业化也是国际上推动农业发展、农民致富共同的路径。本文试结合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模式及路径的选择,通过扩大农产品生产的外延,延长农业产业链,实行一体化经营;扩大生产、加工、销售的批量规模,减少中间环节,降低交易成本;产生新的经济增量,提高农户经营的附加值;通过产业化服务组织系统,引导和帮助农户走上专业化、社会化、一体化、商品化、集约化之路,形成较大的区域规模和产业规模,产生聚合规模效应。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党耀国  刘思峰  王建平  
对河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现状进行分析 ,认为河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起步于 80年代中期 ,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 ,并对河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及农业产业化的六种形式进行分析 ,在此基础上提出河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措施与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宛烝  
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水平,是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的重要路径。从实践来看,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水平,着力点在于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壮大农业龙头企业、构建金融服务平台和培养农业科技人才。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赖景生  王京安  
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探讨赖景生王京安在经历了80年代初农村改革带来的高速发展之后,到80年代中后期,我国农业中隐含的深层次矛盾日益凸现,严重制约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集中表现为:农业生产后劲严重不足,农业利益流失,比较利益下降,农民收入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