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146)
2023(17129)
2022(14315)
2021(13163)
2020(11222)
2019(25083)
2018(25167)
2017(48950)
2016(26591)
2015(30051)
2014(30065)
2013(29816)
2012(27310)
2011(24321)
2010(24545)
2009(23017)
2008(23034)
2007(20942)
2006(18825)
2005(16789)
作者
(77422)
(64542)
(64065)
(60924)
(41106)
(30810)
(29071)
(25404)
(24486)
(23240)
(21886)
(21770)
(20624)
(20395)
(19875)
(19545)
(19169)
(19076)
(18501)
(18431)
(16066)
(16015)
(15801)
(14884)
(14600)
(14499)
(14365)
(14295)
(12973)
(12869)
学科
(114681)
经济(114535)
(104724)
管理(86468)
(86424)
企业(86424)
(48925)
方法(48861)
数学(38599)
数学方法(38166)
业经(36379)
农业(32604)
(31945)
中国(29544)
(22956)
(22849)
财务(22774)
财务管理(22743)
地方(22488)
技术(21961)
企业财务(21534)
(20987)
理论(20613)
(20286)
贸易(20275)
(19668)
(19657)
(18978)
(18046)
(17470)
机构
学院(387957)
大学(382910)
(159228)
管理(158145)
经济(155923)
理学(136162)
理学院(134818)
管理学(132688)
管理学院(132007)
研究(125083)
中国(97501)
(81772)
科学(76472)
(74400)
(71418)
(62699)
业大(60954)
(59296)
中心(57801)
农业(57094)
财经(56970)
研究所(56569)
(51615)
北京(51188)
(48571)
师范(48150)
(47477)
经济学(46257)
(44591)
经济管理(42948)
基金
项目(257027)
科学(203189)
研究(190954)
基金(186585)
(160877)
国家(159389)
科学基金(138503)
社会(121607)
社会科(114997)
社会科学(114965)
(102003)
基金项目(99411)
自然(88756)
自然科(86714)
自然科学(86694)
教育(85266)
自然科学基金(85171)
(83215)
编号(79233)
资助(75705)
成果(63103)
重点(56222)
(56199)
(55942)
(55013)
课题(52853)
创新(50724)
国家社会(49613)
(48959)
科研(48142)
期刊
(186522)
经济(186522)
研究(112783)
中国(74539)
(74017)
管理(60898)
学报(59129)
(56194)
科学(56111)
农业(50043)
大学(46053)
学学(43665)
教育(38540)
(36474)
金融(36474)
业经(36336)
技术(34801)
财经(28062)
经济研究(27186)
(25938)
问题(25114)
(24142)
技术经济(21346)
(19472)
现代(19142)
科技(18868)
商业(18534)
理论(18479)
图书(18059)
世界(17972)
共检索到5794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赵西亮  吴栋  左臣明  
通过对农产品市场波动性、农户特征和农产品商品契约履约率的决定等方面的分析,指出有关增加专用性投资、提高农户信誉、加强法律约束的建议都不能增加农业契约的履约率。在农业契约稳定中,关键是风险分担机制的设计。农户的联合和企业的保险作用应该是解决农业契约履约率过低的基本方向。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郑强国  李宁  
本文从资产专用性的角度对公司与农户之间信用关系进行了理论和案例分析,进而得出对于公司与农户之间的契约关系,应该根据不同的资产专用性选择不同的治理机制,以提高交易双方的信用水平。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明刚  
契约的稳定性对农业产业化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不同类型农业产业化契约的稳定性存在很大差异,在多种制约因素下,签订契约的主体对履约和违约的成本与收益不断进行比较,最终做出履约或违约的理性选择。因此,要增强契约的稳定性,关键是要选择合适的契约类型以及修正影响契约稳定的各种制约因素。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尹云松  高玉喜  糜仲春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周立群  曹利群  
本文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商品契约为例 ,说明商品契约完全有可能在长期内稳定 ,以至于足以保证龙头企业长期支配农户的土地和劳动力要素 ,从而达到与要素契约相同的效果。商品契约的稳定性主要是通过专用性投资和市场在确保履约方面的作用来实现的。这一结论在一定程度上证伪了科斯和张五常的一些看法。他们认为 ,企业和市场的区别就是要素契约和商品契约的区别。基于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特殊性 ,单纯的要素契约很难在现阶段的农业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 ,本文的结论不仅为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契约选择提供思路 ,也对中国农业发展的路径作了探讨。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周力  龙子妍  
文章以禽业为例,将"龙头企业+农户"模式下的契约内容区分为显性契约和隐性契约,探索市场风险冲击下的契约稳定问题。"显性契约"指的是契约中明确订立的具有法律强制力的内容,若企业违反"显性契约"内容,则视为企业"显性违约"。"隐性契约"指的是合同中未列明的条款,外部机构难以通过条款内容判定违约责任;企业"隐性违约"指的是企业通过变更与农户间"心照不宣"的内容,却因条款不清晰不需要承担违约责任的行为。研究结果显示:隐性契约的稳定性会受到市场价格风险和农户对合同的受限程度的影响。市场价格风险越高,企业越倾向于隐性违约,同时,合同受限程度越高的农户,越易遭到龙头企业的隐性违约;这种隐性违约会降低农户福利。文章认为,站在龙头企业的角度,隐性违约的存在是有利的,在较大的市场风险冲击下,企业既避免了承担全部的风险,又不用公然违背显性契约而造成违约赔偿,维护了与农户之间的书面合作关系。但对农户来说,隐性契约的不稳定使利润空间下降,收益风险上升。因此,重点关注市场风险冲击下的"隐性契约"的稳定性对切实保障农户的福利尤为重要。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黄珺  
“公司+农户”是我国推进农业产业化的主要组织形式,但是在这种模式的实际运行中却普遍存在着合同履约率低的问题。究其本质,公司与农户能否保持稳定合作关系的关键还是在于其间的经济利益能否得到合理和有效的分配。通过博弈模型对公司与农户合作时彼此之间的收益分配进行分析,从理论上对影响公司与农户之间合约稳定性的因素进行探讨,为制定相关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导向。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贾晋  蒲明  
为解释农业产业化经营中龙头企业的契约选择行为,本文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契约类型—契约风险—契约选择"分析框架,并在此框架下建立了契约选择模型。研究表明农产品价格波动、企业规模和食品安全与龙头企业的契约强度选择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通过模型的扩展解释,本文的另一个结论是:基于农地使用权流转所形成的新型组织形态将成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创新的重要方向。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吴德胜  
本文采用关系型契约理论分析了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农产品交易,解释了农产品契约不稳定的原因以及农产品契约的演进。在特定的情况下,企业内部的关系型契约优于企业之间的关系型契约是因为一体化降低了交易方违约的诱惑。本文认为,可以将分包制这种农产品交易中最常见的一种契约形式看成企业之间的关系型契约,反租倒包这种一体化程度较高的契约则可以看成企业内部的关系型契约。反租倒包之所以取代分包制是因为其降低了农户的违约动机。最后通过两个案例来说明农业产业化中契约的演进。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寇光涛  卢凤君  
基于适度规模、合理契约的相关理论与实践总结,以图示模型为依据,系统论述了适度规模、合理契约与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目标协同的逻辑关系,构建了实现目标协同的价值增值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和目标调优机制。以东北某稻米龙头企业为例,分析了不同合作关系下经营主体的规模、契约及目标协同增值的表现形式。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汪沙  刘乔  
本文以小规模专业化农户为分析对象,探讨了其特有的资产专用性结构可能引发的缔约后机会主义行为,着重分析了在松散型、半紧密型、紧密型三种类型的"公司+农户"契约规制下小规模专业化农户参与商品契约的稳定性,认为针对不同的资产专用性结构匹配不同的契约规制结构可以有效降低契约的违约风险,然而低水平的商品契约仍然不利于"公司+农户"产业化形式的长期发展,并提出了未来这一契约形式的改进方向。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刚  
关键词: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聂辉华  
本文在一个统一的关系契约分析框架下,比较了单期和多期条件下"农户+市场"、"龙头企业+农户"和"龙头企业+农场"三种主要的农业产业化模式及其衍生模式的生产效率,并分析了产权、声誉、抵押和风险态度对最优农业契约的影响。我们的分析表明,在单期条件下,由于契约不完全和敲竹杠效应,所有模式都无法实现最优效率;在多期条件下,如果贴现率足够低,"龙头企业+农户"和"龙头企业+农场"这两种模式都可以实现最优效率;如果市场价格波动比较大,则"龙头企业+农场"模式优于"龙头企业+农户"模式。我们还分析了农户的转售成本对契约效率的影响,并提供了支持本文结论的典型案例。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姚文  祁春节  
订单农业是促进产业融合、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的重要方式,但订单农业的效果却参差不齐。同时,违约率高、稳定性差是中国订单农业实践中的客观现实。利用西南地区茶叶主产县茶叶种植户调查数据,基于心理契约理论,分析订单农业模式的有效性、稳定性,探讨订单农业稳定性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尽管订单农业参与率低,只有33.79%茶农参加了订单农业,但无论是农民增收还是技术及服务普及方面,订单农业模式都有效,不过就其效果而言,生产合同模式效果优于销售合同模式。农户对高的相对收益、技术及服务可得性、交易公平合理性、满意度、风险共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姚文  祁春节  
订单农业是促进产业融合、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的重要方式,但订单农业的效果却参差不齐。同时,违约率高、稳定性差是中国订单农业实践中的客观现实。利用西南地区茶叶主产县茶叶种植户调查数据,基于心理契约理论,分析订单农业模式的有效性、稳定性,探讨订单农业稳定性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尽管订单农业参与率低,只有33.79%茶农参加了订单农业,但无论是农民增收还是技术及服务普及方面,订单农业模式都有效,不过就其效果而言,生产合同模式效果优于销售合同模式。农户对高的相对收益、技术及服务可得性、交易公平合理性、满意度、风险共担关系的感知越强烈,越把交易伙伴视为朋友,农户履行协议可能性越高。在是否履约方面,农户是理性的。只有在不损害自己经济利益时,交易伙伴对农户的人情投资才对农户履行协议起促进作用。因此,应鼓励茶叶加工企业通过生产合同模式与农户展开互利合作;茶叶加工企业应通过推广普及现代茶叶生产技术及服务来提高茶业整体经济效益,并与农户分享,还应加强与农户的沟通、交流,争取得到农户的理解,让农户感受到交易的公平性,提高对交易的满意度,把茶叶加工企业当作帮助自己发家致富的朋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