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785)
2023(14901)
2022(12075)
2021(10988)
2020(9441)
2019(21056)
2018(21331)
2017(41889)
2016(22699)
2015(25697)
2014(25784)
2013(25391)
2012(22727)
2011(20275)
2010(20881)
2009(19922)
2008(19901)
2007(18319)
2006(16446)
2005(15182)
作者
(63714)
(53480)
(53117)
(50627)
(33891)
(25388)
(24132)
(20772)
(20156)
(19215)
(18243)
(17873)
(17150)
(17072)
(16609)
(16185)
(15876)
(15468)
(15461)
(15186)
(13413)
(13171)
(13098)
(12386)
(12132)
(12090)
(11953)
(11929)
(10787)
(10423)
学科
(101685)
经济(101522)
(100411)
(82892)
企业(82892)
管理(81477)
(47643)
方法(42432)
业经(35065)
数学(33354)
数学方法(32811)
(32406)
农业(31702)
中国(25579)
(24530)
(21969)
财务(21912)
财务管理(21878)
技术(20775)
企业财务(20721)
(18786)
地方(18080)
(18077)
理论(17984)
(17095)
(16208)
(16129)
贸易(16116)
(15651)
(15157)
机构
学院(332518)
大学(323722)
(143512)
经济(140803)
管理(135893)
理学(116726)
理学院(115737)
管理学(113858)
管理学院(113281)
研究(102569)
中国(83284)
(67887)
(67042)
(62791)
科学(58708)
(52826)
财经(52778)
(50457)
业大(49758)
中心(48418)
(47683)
农业(47675)
研究所(44740)
经济学(42754)
北京(41606)
(40852)
经济学院(38547)
财经大学(38422)
经济管理(38098)
(38073)
基金
项目(213170)
科学(170810)
研究(160546)
基金(156122)
(132954)
国家(131721)
科学基金(116196)
社会(105470)
社会科(99890)
社会科学(99866)
(86132)
基金项目(82305)
自然(72859)
教育(72672)
自然科(71233)
自然科学(71219)
自然科学基金(69992)
(69076)
编号(66070)
资助(63289)
成果(52329)
(47448)
(47181)
(46831)
重点(46809)
(45369)
课题(44689)
(43695)
国家社会(43453)
创新(43367)
期刊
(171558)
经济(171558)
研究(96175)
中国(68351)
(64577)
(55916)
管理(55281)
科学(44650)
学报(43514)
农业(43346)
大学(35710)
业经(34439)
学学(34156)
(33928)
金融(33928)
技术(32322)
教育(29859)
财经(26660)
经济研究(25192)
问题(23125)
(23123)
(22995)
技术经济(19619)
世界(16938)
现代(16757)
商业(16740)
统计(16252)
(16244)
(15716)
农村(15699)
共检索到5043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姜雅莉  同海梅  常国庆  
随着农产品市场的“卖难”与“买难”问题的突出 ,农业产业化的思路应运而生 ,农业产业化的组织模式有 4种 ,即龙头带动型、中介组织带动型、科技带动型、其他类型 ,同时形成了与之相应的利益分配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杨先芬  胡继连  蒋庆功  史建民  刘玉斌  刘成旭  
农业产业化的经营思路最早是由山东提出的。1987年,诸城市首先提出了商品经济大合唱、贸工农一体化。随后,在寿光市出现了以市场带农户为特色的产加销一体化发展路子。1993年初,潍坊市提出“确立主导产业、实行区域布局、依靠龙头带动、发展规模经营”的农业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樊晓云  
我国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环节就是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就是要有合理有效的利益分配机制,其将直接关系到农民是否能够得到实惠,也关系到我国农业产业化是否能够成功实现。因此,本文将围绕我国农业产业化利益分配机制问题展开进一步的讨论,主要是分析了利益分配机制的理论基础和模式选择,并结合目前利益分配机制的现状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以期能够让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各个主体之间利益分配机制更为科学、合理和可行,这也将为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向纵深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尹成杰  
对农业产业化经营利益分配机制的思考尹成杰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村改革的产物,是农业经营制度的又一次创新。这种创新,是以利益主体获得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因此,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一种新的经营制度,其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是建立健全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使不同的利益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曾艳  
利益分配机制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和核心。文章立足于广东省农业产业化利益分配机制状况调查,从农业比较利益、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地位和权责利关系等方面研究了我国农业产业化利益分配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文章认为,完善农业产业化利益分配机制应理顺农业与非农业关系、壮大龙头企业、强化契约管理、培育发展中介组织及建立风险机制。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夏春玉  薛建强  
本文构建和分析了不同交易主体间的利益分配模型,并以此探讨了不同交易模式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本文证明,与市场交易模式相比,实施农业产业化以后,龙头企业和农户获得了更高的联合利润总额;与"龙头企业+农户"模式相比,"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户"模式是一种更有效率的农业产业化模式,并使农民的讨价还价能力得以增强,从而提高了农民收入。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寿山  
本文采用特尔菲法 ,对农业产业一体化利益分配中的分配方式重要程度以及不同利益分配机制中的分配比例问题进行了量化研究 ,并得出农业产业一体化经营的发展程度不同 ,分配方式重要程度也不同 ;在农业产业一体化发展的成熟期 ,资产联结型将成为其重要的利益分配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龙方  任木荣  
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形成了纵向兼并和横向一体化两种产业组织模式,这两种模式形成的动力机制各不相同。纵向兼并型产业组织模式得以形成的动力在于消除由于买卖双方对初级农产品质量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降低交易成本。从龙头企业横向一体化来看,其形成动力在于优化产业组织结构和扩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规模并提升竞争力;从农户横向一体化而言,其形成动力在于提升卖方谈判地位,消除买方垄断,以及减少不确定性,降低市场风险。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江洪  贾宪威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在一定利益驱动基础上形成的多元主体参与的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经济利益共同体,利益分配的合理化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系统健康运行的基础。因此,研究利益关系,解决好利益分配问题就成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系统的核心问题。本文将就农业产业化中“公司+农户”和“专合组织+农户”两种经营模式下的利益关系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赖涪林  
我国的农业产业化虽然得到了一定发展,但各种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发展模式重点放在降低经营管理成本、拉长产业链、增加科技含量、强化生产经营能力,并不一定能使外溢到加工、流通以及其他社会领域的农业效益回归农村、农业和农民。农业产业化的利益平衡机制包含两种方式,一是通过各种经营组织形式,直接或间接返还外溢到加工和流通等领域的农业效益;二是通过农业支持等国家干预的形式,直接或间接返还外溢到加工、流通以及社会其他领域的农业效益。我国的农业产业化发展应该把国家的财政支持作为平衡农业收益的主要手段,把契约关系的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作为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把农业合作社等组织形式作为主要发展方向。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丁力  
农业产业化的利益机制问题初探丁力一、研究农业产业化的利益机制问题的意义目前无论是在理论上研究农业产业化,还是在实践中发展农业产业化,其中农业产业化的利益机制问题始终处于核心位置。这是因为它直接影响我们对农业产业化的现象及其本质的把握,更影响我们发展农...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崔彬  夏显力  张襄英  
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利益分配中 ,农户收益的偏低不仅不利于产业经营组织的稳定 ,而且严重挫伤农户投资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影响整个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的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中农户收益偏低的原因是由于政府的过逾行为、龙头企业区域“割据”和农户势单力薄 ,因此充分的市场竞争是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利益分配合理化的真正“推动力”,政府应恰当地引导、协调和干预 ,打破龙头企业的区域“割据”状态 ,发展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 ,壮大农户实力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范龙昌  范永忠  
文章指出,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由于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地位不对等,往往造成农户利益的损失。为了保障农户利益,就必须建立相应的利益保障机制,逐步完善合同农业的相关制度,推动利益主体之间的长期合作、提供强有力的外部支持,才能使农户的利益得以保障。文章试图分析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交易行为,指出了交易过程中农户利益受侵害的原因,并提出了规范相关合同、加强信用建设、发展农业期货期权业务、增加农业专项投资,建立风险基金和发挥农业中介组织的作用等保障农户利益的相应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惟洲  田维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