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020)
2023(17037)
2022(13806)
2021(12619)
2020(10358)
2019(23047)
2018(22775)
2017(44017)
2016(23968)
2015(26811)
2014(26927)
2013(26649)
2012(24851)
2011(22320)
2010(23254)
2009(21854)
2008(21942)
2007(20360)
2006(18689)
2005(17239)
作者
(69586)
(58242)
(57915)
(54748)
(37019)
(27860)
(26194)
(22696)
(22243)
(21129)
(19895)
(19355)
(18781)
(18662)
(18308)
(17709)
(17238)
(16968)
(16821)
(16791)
(14702)
(14581)
(14240)
(13444)
(13307)
(13170)
(13111)
(12951)
(11874)
(11608)
学科
(110597)
经济(110457)
(97639)
(78765)
企业(78765)
管理(78626)
(49151)
方法(38266)
业经(35909)
中国(32948)
农业(32886)
(31207)
数学(28914)
数学方法(28495)
地方(27416)
(23409)
技术(21308)
(20659)
(20329)
财务(20270)
财务管理(20237)
(19546)
贸易(19529)
企业财务(19142)
(18919)
理论(18276)
(18061)
(17929)
银行(17908)
(17554)
机构
学院(352543)
大学(343312)
(152884)
经济(149753)
管理(137753)
研究(120212)
理学(116459)
理学院(115271)
管理学(113560)
管理学院(112906)
中国(96521)
(73150)
(71063)
科学(69678)
(68005)
(60845)
(58170)
中心(55849)
财经(54351)
研究所(54058)
业大(52040)
农业(51662)
(49020)
北京(46330)
(45640)
(45452)
师范(45056)
经济学(45026)
(42577)
经济学院(40383)
基金
项目(220178)
科学(175246)
研究(166870)
基金(158656)
(135864)
国家(134485)
科学基金(116878)
社会(108599)
社会科(102706)
社会科学(102680)
(89132)
基金项目(82811)
教育(74552)
自然(72102)
(72026)
自然科(70463)
自然科学(70449)
自然科学基金(69221)
编号(69116)
资助(64104)
成果(56032)
(53218)
重点(48682)
(48188)
(47939)
课题(47862)
国家社会(44419)
(44383)
创新(44045)
发展(44014)
期刊
(190465)
经济(190465)
研究(108519)
中国(78939)
(69334)
管理(56569)
(56399)
科学(48475)
学报(48319)
农业(46462)
(40970)
金融(40970)
大学(38634)
教育(38102)
学学(36589)
业经(36441)
技术(33815)
经济研究(27965)
财经(27441)
问题(25300)
(24800)
(23875)
技术经济(20404)
世界(18927)
(18670)
现代(17710)
商业(17497)
(17153)
经济问题(16756)
农村(16440)
共检索到5628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于海龙  胡凌啸  林晓莉  
本文在系统梳理中国农业产业化发展与产业组织模式演变的基础上,从产业链的视角分析了各产业主体间利益分配格局的形成原因、问题根源和可能的优化路径。研究发现,除个别产业或个别产品外,总体而言,产业链视角下各产业主体间的利益分配格局对生产环节的种养殖户特别是小农户不利。这主要是由于广大小农户对产后环节的价值增值参与不足;对出售的农产品几乎没有任何议价权;小农户拥有要素的数量有限、权属不完整;且未能掌握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核心要素;产业政策的干预进一步加剧了这种对广大小农户不利的利益分配格局。这些问题背后最深层的根源则在于中国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始终缺乏真正能够组织带动小农户且能切实维护广大小农户利益的农业产业组织,而探寻理想组织载体的过程也充满艰辛。从代表和维护广大小农户利益、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以及各地的实践经验出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潜在的较为理想的组织载体。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富燕妮,周晓梅  
近年来 ,我国东北地区的农业产业化发展很快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着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农户分散与复杂多变的市场对接能力差、项目建设带有一定的盲目性 ,以及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社会体系不健全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 ,应把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与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加以调整 ,不断探索农业经营组织的创新以及优化布局、发展特色经济 ,提高社会服务水平 ,发展外向型农业要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结合起来 ,从而切实推进东北地区农业产业化的进程。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惟洲  田维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肖淑英  赵敏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解决“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在当前新形势下,完成这一历史重任,必须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这是立足我国国情和农村实际做出的现实选择,是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秀娟  陆迁  
十几年来陕西农业产业化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但仍存在着许多主要问题 ,即农业产业化发展地区之间、产业之间发展不平衡 ;发展所需要的基础工作相对滞后 ;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够完善等。陕西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应集中力量发展龙头企业 ;开发建设农业商品生产基地 ;搞好信息、科技、社会化服务三大体系建设 ;建立健全约束机制和利益调节机制等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罗清和  温思美  
经济特区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试验场”,应当承担起探索农业产业化发展道路的历史重任。本文强调对特区农业地位应进行再认识,并在分析特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意义的基础上,提出了特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一般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杨先芬  胡继连  蒋庆功  史建民  刘玉斌  刘成旭  
农业产业化的经营思路最早是由山东提出的。1987年,诸城市首先提出了商品经济大合唱、贸工农一体化。随后,在寿光市出现了以市场带农户为特色的产加销一体化发展路子。1993年初,潍坊市提出“确立主导产业、实行区域布局、依靠龙头带动、发展规模经营”的农业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樊晓云  
我国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环节就是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就是要有合理有效的利益分配机制,其将直接关系到农民是否能够得到实惠,也关系到我国农业产业化是否能够成功实现。因此,本文将围绕我国农业产业化利益分配机制问题展开进一步的讨论,主要是分析了利益分配机制的理论基础和模式选择,并结合目前利益分配机制的现状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以期能够让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各个主体之间利益分配机制更为科学、合理和可行,这也将为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向纵深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方言  
近年来 ,地方政府通过政策推动、协调服务、资金、信贷和税收支持等方式 ,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但是 ,这种推动也存在“越位”、“错位”和“虚位”等问题。对此 ,本文认为地方政府在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职能定位 ,应该是突出政策、协调、调控、检查监督等服务职能 ,以及今后完善政府职能的主要方向。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方言  
近年来,地方政府通过政策推动、协调服务、资金、信贷和税收支持等方式,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但是,这种推动也存在“越位”、“错位”和“虚位”等问题。一、地方政府推进农业产业化的主要方式(一)政策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多数地方政府就是通过制定政策,营造出一个便于农户与市场连接的制度环境。河北省是较早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省份之一。1994年6月,省委、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的意见》,农业产业化经营开始起步。1997年-2000年,在认真总结群众经验的基础上,省委、省政府先后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姜霄  
我国一直是以农业为基础的国家,农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国家的存亡,自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我国的农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农业的发展受到传统农业发展模式的制约而使进一步发展困难重重,而农业产业化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但当前,我国的农业产业化面临推进困难的问题。如何破解农业产业化的途径困难问题,加快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就成为当前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而科技中介组织正是破解农业产业化推进困难的有效途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高云峰  
农业产业化是一种全新的生产经营形式 ,我国农业产业化正处于初级阶段。本文从金融深化理论和中国农业产业化的实践出发 ,阐述了金融支持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相互关系 ,指出金融支持是影响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因素 ;本文描述了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金融约束现象 ,分析了金融约束产生的基本原因 ,在此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解除金融约束、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金融对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海波  
电子商务应用可以推进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突破农业生产销售的时空限制,促进农业产业化科学发展,规避农产品价格波动风险。从目前来看,农业信息化建设水平不高,限制了电子商务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应用,其主要原因是相关部门农业信息化观念淡薄,农业产业化企业规模小、资金少,农民整体素质偏低、缺少人才支撑等。应该从提高农业电子商务知识普及度、加大力度扶持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业物流体系建设、抓好农业生产各个环节的标准化建设、做好农业电子商务的信息数据库建设等方面入手,加强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电子商务的应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马剑梅  肖长东  
农村城镇化建设不仅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市场空间、实现了农业产业的规模化,而且城镇化的聚集也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可以说农村城镇化是农业产业化的依托;农村产业化是促进城镇化发展的强心剂,优化农业产业化的工业布局有利于促进城镇化发展、农业产业规模化反作用于城镇化建设及其带来的外部效益有利于促进城镇化发展。因此,我国要加快建立农业产业化利益的分配制度、完善功能齐全的城镇体系、加强农村科普教育与就业培训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二者协调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