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783)
2023(17977)
2022(14967)
2021(13699)
2020(11703)
2019(26341)
2018(26386)
2017(51299)
2016(27964)
2015(31454)
2014(31537)
2013(31406)
2012(28403)
2011(25450)
2010(25681)
2009(24168)
2008(24045)
2007(21803)
2006(19633)
2005(17704)
作者
(80348)
(67062)
(66612)
(63448)
(42649)
(32032)
(30184)
(26255)
(25417)
(24073)
(22753)
(22638)
(21356)
(21328)
(20805)
(20287)
(19900)
(19713)
(19210)
(19190)
(16740)
(16629)
(16229)
(15441)
(15133)
(14985)
(14978)
(14967)
(13531)
(13194)
学科
(118146)
经济(117969)
(108282)
管理(93705)
(89703)
企业(89703)
(49414)
方法(49262)
数学(39042)
数学方法(38673)
业经(37306)
(37018)
农业(32919)
中国(30896)
(27312)
(24842)
财务(24766)
财务管理(24727)
企业财务(23475)
地方(22999)
技术(22370)
(21053)
理论(20647)
(20369)
(20216)
(19615)
贸易(19604)
(19031)
(19026)
(18990)
机构
学院(405807)
大学(401562)
(168082)
管理(164834)
经济(164607)
理学(141701)
理学院(140303)
管理学(138277)
管理学院(137544)
研究(131412)
中国(101837)
(85453)
(79145)
科学(78462)
(74908)
(65319)
(62352)
财经(62194)
业大(62013)
中心(60291)
研究所(58602)
农业(57349)
(56349)
北京(53550)
(50190)
师范(49780)
经济学(49534)
(49426)
(46976)
财经大学(45571)
基金
项目(267915)
科学(212281)
研究(200826)
基金(194844)
(167534)
国家(166010)
科学基金(144313)
社会(128601)
社会科(121693)
社会科学(121663)
(105811)
基金项目(103651)
自然(91564)
教育(90089)
自然科(89387)
自然科学(89368)
自然科学基金(87794)
(86712)
编号(83067)
资助(78665)
成果(67004)
(59305)
重点(58770)
(57976)
(57417)
课题(55977)
(53259)
创新(53042)
国家社会(52720)
教育部(51091)
期刊
(197160)
经济(197160)
研究(120750)
中国(79946)
(74283)
管理(63518)
(63388)
学报(59497)
科学(56964)
农业(50118)
大学(46715)
学学(44260)
教育(40312)
(38797)
金融(38797)
业经(37141)
技术(36062)
财经(30951)
经济研究(28880)
问题(26511)
(26500)
(26172)
技术经济(21772)
现代(19949)
(19818)
科技(19294)
理论(19088)
商业(18858)
世界(18712)
经济问题(17686)
共检索到6083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杨先芬  胡继连  蒋庆功  史建民  刘玉斌  刘成旭  
农业产业化的经营思路最早是由山东提出的。1987年,诸城市首先提出了商品经济大合唱、贸工农一体化。随后,在寿光市出现了以市场带农户为特色的产加销一体化发展路子。1993年初,潍坊市提出“确立主导产业、实行区域布局、依靠龙头带动、发展规模经营”的农业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樊晓云  
我国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环节就是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就是要有合理有效的利益分配机制,其将直接关系到农民是否能够得到实惠,也关系到我国农业产业化是否能够成功实现。因此,本文将围绕我国农业产业化利益分配机制问题展开进一步的讨论,主要是分析了利益分配机制的理论基础和模式选择,并结合目前利益分配机制的现状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以期能够让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各个主体之间利益分配机制更为科学、合理和可行,这也将为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向纵深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曾艳  
利益分配机制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和核心。文章立足于广东省农业产业化利益分配机制状况调查,从农业比较利益、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地位和权责利关系等方面研究了我国农业产业化利益分配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文章认为,完善农业产业化利益分配机制应理顺农业与非农业关系、壮大龙头企业、强化契约管理、培育发展中介组织及建立风险机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姜雅莉  同海梅  常国庆  
随着农产品市场的“卖难”与“买难”问题的突出 ,农业产业化的思路应运而生 ,农业产业化的组织模式有 4种 ,即龙头带动型、中介组织带动型、科技带动型、其他类型 ,同时形成了与之相应的利益分配机制。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尹成杰  
对农业产业化经营利益分配机制的思考尹成杰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村改革的产物,是农业经营制度的又一次创新。这种创新,是以利益主体获得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因此,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一种新的经营制度,其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是建立健全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使不同的利益主...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寿山  
本文采用特尔菲法 ,对农业产业一体化利益分配中的分配方式重要程度以及不同利益分配机制中的分配比例问题进行了量化研究 ,并得出农业产业一体化经营的发展程度不同 ,分配方式重要程度也不同 ;在农业产业一体化发展的成熟期 ,资产联结型将成为其重要的利益分配机制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赖涪林  
我国的农业产业化虽然得到了一定发展,但各种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发展模式重点放在降低经营管理成本、拉长产业链、增加科技含量、强化生产经营能力,并不一定能使外溢到加工、流通以及其他社会领域的农业效益回归农村、农业和农民。农业产业化的利益平衡机制包含两种方式,一是通过各种经营组织形式,直接或间接返还外溢到加工和流通等领域的农业效益;二是通过农业支持等国家干预的形式,直接或间接返还外溢到加工、流通以及社会其他领域的农业效益。我国的农业产业化发展应该把国家的财政支持作为平衡农业收益的主要手段,把契约关系的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作为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把农业合作社等组织形式作为主要发展方向。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丁力  
农业产业化的利益机制问题初探丁力一、研究农业产业化的利益机制问题的意义目前无论是在理论上研究农业产业化,还是在实践中发展农业产业化,其中农业产业化的利益机制问题始终处于核心位置。这是因为它直接影响我们对农业产业化的现象及其本质的把握,更影响我们发展农...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惟洲  田维东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夏春玉  薛建强  
本文构建和分析了不同交易主体间的利益分配模型,并以此探讨了不同交易模式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本文证明,与市场交易模式相比,实施农业产业化以后,龙头企业和农户获得了更高的联合利润总额;与"龙头企业+农户"模式相比,"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户"模式是一种更有效率的农业产业化模式,并使农民的讨价还价能力得以增强,从而提高了农民收入。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黄珺  
“公司+农户”是我国推进农业产业化的主要组织形式,但是在这种模式的实际运行中却普遍存在着合同履约率低的问题。究其本质,公司与农户能否保持稳定合作关系的关键还是在于其间的经济利益能否得到合理和有效的分配。通过博弈模型对公司与农户合作时彼此之间的收益分配进行分析,从理论上对影响公司与农户之间合约稳定性的因素进行探讨,为制定相关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导向。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崔彬  夏显力  张襄英  
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利益分配中 ,农户收益的偏低不仅不利于产业经营组织的稳定 ,而且严重挫伤农户投资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影响整个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的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中农户收益偏低的原因是由于政府的过逾行为、龙头企业区域“割据”和农户势单力薄 ,因此充分的市场竞争是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利益分配合理化的真正“推动力”,政府应恰当地引导、协调和干预 ,打破龙头企业的区域“割据”状态 ,发展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 ,壮大农户实力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周振  孔祥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周振  孔祥智  
利益分配机制是维系农业产业化组织稳定发展的关键制度安排,也是保障农民收入的重要内容。由于"核心成员控制"是当前中国农业产业化组织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大量研究均指出核心成员控制会导致普通成员利益被忽视。然而,现实情况却与理论分析不一致,存在着部分核心成员让利于普通成员的事例。为此,本文运用多案例比较分析方法,从资产专用性的角度对此现象进行了解释,分析结论表明:核心成员是否让利于普通成员取决于二者之间投入要素或产品的相对资产专用性程度;当一方投入要素或产品资产专用性越高时,对另一方的依赖性会增强,其谈判实力将减弱,因而在农业产业化组织分得的利益会越少。本文的研究为农业产业化组织分配制度的形成提供了一个"资产专用性—谈判实力—利益分配"分析框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