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98)
2023(14172)
2022(11447)
2021(10343)
2020(8841)
2019(19329)
2018(19534)
2017(38044)
2016(20643)
2015(23303)
2014(23557)
2013(23270)
2012(21276)
2011(18956)
2010(19468)
2009(18697)
2008(19020)
2007(17788)
2006(16175)
2005(14948)
作者
(59172)
(49789)
(49511)
(46976)
(31593)
(23745)
(22430)
(19246)
(18763)
(17986)
(17072)
(16612)
(16083)
(15845)
(15567)
(15024)
(14684)
(14506)
(14384)
(14177)
(12557)
(12324)
(12159)
(11451)
(11398)
(11226)
(11163)
(11120)
(10067)
(9832)
学科
(96181)
(92675)
经济(92526)
(78617)
企业(78617)
管理(75454)
(47212)
业经(34140)
方法(33687)
农业(31372)
(31346)
中国(24740)
数学(24494)
数学方法(24250)
(24139)
(21166)
财务(21126)
财务管理(21092)
企业财务(19976)
技术(19936)
(18523)
地方(17583)
(17320)
(16056)
理论(15977)
(15617)
(15555)
贸易(15544)
(15094)
(14733)
机构
学院(306828)
大学(298614)
(134498)
经济(131972)
管理(121755)
理学(103613)
理学院(102687)
管理学(101299)
管理学院(100756)
研究(100097)
中国(81096)
(64027)
(62679)
(61664)
科学(56596)
(50226)
(49984)
财经(49212)
中心(46976)
农业(46958)
业大(46407)
研究所(44373)
(44322)
经济学(39830)
北京(39022)
(38597)
(35895)
经济学院(35862)
师范(35576)
财经大学(35503)
基金
项目(191770)
科学(153186)
研究(145896)
基金(139762)
(119000)
国家(117793)
科学基金(103145)
社会(96220)
社会科(90939)
社会科学(90920)
(77324)
基金项目(74014)
教育(64544)
自然(63235)
自然科(61770)
自然科学(61757)
(61648)
自然科学基金(60727)
编号(60001)
资助(55399)
成果(48456)
(43094)
(42838)
(42748)
(42254)
重点(42192)
(41679)
课题(40501)
国家社会(39738)
创新(39238)
期刊
(166922)
经济(166922)
研究(92268)
中国(66461)
(64652)
(53313)
管理(50226)
农业(43329)
科学(42190)
学报(42149)
大学(34291)
(33475)
金融(33475)
业经(33034)
学学(32720)
技术(28263)
教育(27813)
财经(25340)
经济研究(24233)
(22825)
问题(22429)
(22013)
技术经济(17822)
世界(17303)
现代(15812)
(15810)
农村(15712)
(15712)
(15645)
商业(15296)
共检索到4813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邓宏图  李康  柳昕  
不同农业契约的生产效率值得考察,而其利润分配同样要引起关注。本文借助纳什讨价还价博弈模型,分析了农业产业化中"龙头企业+农户"模式经营主体间的内部风险偏好和外部市场机会,发现两者的不同会对双方的议价能力产生重要影响,而具体的风险分布、信息分布和市场结构等要素诱发了"位势租"的形成,造成了龙头企业和农户在利润分割上的失衡。同时,农业产业化模式形成的历史诱因、农业市场化的发展趋势和居民消费结构的转型升级,三相交汇,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分散小农生产模式越来越不适应现实发展需要。通过资本下乡满足现代农业发展对农业技术研发和农业品牌建设的要求,在未来一段时期内是必然趋势,要使农业生产利润在不同经营主体间公平分配就需要加强农业组织化模式创新。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杨先芬  胡继连  蒋庆功  史建民  刘玉斌  刘成旭  
农业产业化的经营思路最早是由山东提出的。1987年,诸城市首先提出了商品经济大合唱、贸工农一体化。随后,在寿光市出现了以市场带农户为特色的产加销一体化发展路子。1993年初,潍坊市提出“确立主导产业、实行区域布局、依靠龙头带动、发展规模经营”的农业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樊晓云  
我国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环节就是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就是要有合理有效的利益分配机制,其将直接关系到农民是否能够得到实惠,也关系到我国农业产业化是否能够成功实现。因此,本文将围绕我国农业产业化利益分配机制问题展开进一步的讨论,主要是分析了利益分配机制的理论基础和模式选择,并结合目前利益分配机制的现状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以期能够让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各个主体之间利益分配机制更为科学、合理和可行,这也将为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向纵深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龙方  任木荣  
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形成了纵向兼并和横向一体化两种产业组织模式,这两种模式形成的动力机制各不相同。纵向兼并型产业组织模式得以形成的动力在于消除由于买卖双方对初级农产品质量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降低交易成本。从龙头企业横向一体化来看,其形成动力在于优化产业组织结构和扩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规模并提升竞争力;从农户横向一体化而言,其形成动力在于提升卖方谈判地位,消除买方垄断,以及减少不确定性,降低市场风险。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吴德胜  
本文采用关系型契约理论分析了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农产品交易,解释了农产品契约不稳定的原因以及农产品契约的演进。在特定的情况下,企业内部的关系型契约优于企业之间的关系型契约是因为一体化降低了交易方违约的诱惑。本文认为,可以将分包制这种农产品交易中最常见的一种契约形式看成企业之间的关系型契约,反租倒包这种一体化程度较高的契约则可以看成企业内部的关系型契约。反租倒包之所以取代分包制是因为其降低了农户的违约动机。最后通过两个案例来说明农业产业化中契约的演进。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姜雅莉  同海梅  常国庆  
随着农产品市场的“卖难”与“买难”问题的突出 ,农业产业化的思路应运而生 ,农业产业化的组织模式有 4种 ,即龙头带动型、中介组织带动型、科技带动型、其他类型 ,同时形成了与之相应的利益分配机制。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尹成杰  
对农业产业化经营利益分配机制的思考尹成杰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村改革的产物,是农业经营制度的又一次创新。这种创新,是以利益主体获得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因此,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一种新的经营制度,其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是建立健全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使不同的利益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曾艳  
利益分配机制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和核心。文章立足于广东省农业产业化利益分配机制状况调查,从农业比较利益、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地位和权责利关系等方面研究了我国农业产业化利益分配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文章认为,完善农业产业化利益分配机制应理顺农业与非农业关系、壮大龙头企业、强化契约管理、培育发展中介组织及建立风险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惟洲  田维东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毋庆刚  王伟华  
农业产业化激励机制主要以物质激励、利益刺激等方式,调动农业产业化主体———农户与农业中介组织参与农业产业化活动的积极性,从而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它是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动力之源。文章认为,农业产业化活动激励机制是一种制度创新,它主要包括农业土地制度的创新,农业经济组织的创新,农业技术、信息、资本支持体系的创新及农业产业化政府支持体系的创新等四个方面。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徐勇  
我国农业产业化的构建与运行机制徐勇(中央党校经济系北京100094)农业产业化,是指通过建立完整的农业产业体系来实现农业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方式和过程。它客观上要求把农业升格为一个包括生产、加工、流通等多环节的产业系列,在市场经济中,平等地参与社会平...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高继宏  朱金鹤  崔登峰  
一、国外农业产业化经营的 基本经验 (一)农业产业一体化经营应当把立足点放在农村 世界发达国家在产业一体化发展过程中,都尽可能把农业的产前、产后部门建立在农村,在乡村集镇建立一体化公司或合作社。在美国,分布在广大乡村地区的农场是农业的基本生产单位,其中90%左右又是家庭农场,其余是合作农场、公司农场。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小健  
农业产业化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新的农村经济运行机制和管理体系。在综合农业产业化不同观点的基础上 ,分析了现有研究对农业产业化界定方面的异同 ,给出了农业产业化的定义 ,指出了其内涵、本质和表现形式。重点阐述了农业产业化合理的利益机制和高效能的运行机制 ,为农业产业化的健康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兴邦  黄怡  
一、对当前农业产业化现状的基本认识 所谓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指以市场为导向,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依靠龙头企业或各种中介组织的带动与连接,将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连接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实行多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