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54)
2023(13071)
2022(10489)
2021(9567)
2020(7956)
2019(17414)
2018(17409)
2017(34093)
2016(18062)
2015(20127)
2014(19683)
2013(19584)
2012(17579)
2011(15637)
2010(16084)
2009(15325)
2008(15519)
2007(14559)
2006(13120)
2005(12018)
作者
(49956)
(42212)
(41817)
(39312)
(26601)
(19815)
(18802)
(16245)
(15952)
(15062)
(14159)
(13999)
(13459)
(13240)
(12830)
(12675)
(12348)
(12106)
(11987)
(11931)
(10386)
(10275)
(10170)
(9785)
(9551)
(9425)
(9367)
(9345)
(8403)
(8308)
学科
(91553)
(84683)
经济(84577)
(74451)
企业(74451)
管理(65513)
(46154)
业经(33080)
方法(31718)
农业(30620)
(23758)
中国(23012)
数学(22946)
数学方法(22851)
技术(21606)
(18151)
(17671)
财务(17655)
财务管理(17641)
企业财务(16687)
地方(16584)
(16127)
理论(14737)
(14608)
产业(14405)
(14404)
(14025)
贸易(14009)
(13800)
技术管理(13721)
机构
学院(265469)
大学(255350)
(121489)
经济(119542)
管理(112433)
理学(96231)
理学院(95479)
管理学(94489)
管理学院(94003)
研究(82458)
中国(69079)
(53702)
(53298)
(52184)
科学(44847)
(42556)
财经(42228)
农业(40267)
(39881)
业大(39568)
中心(39136)
(38172)
经济学(35940)
研究所(35235)
(33031)
经济管理(32919)
经济学院(32427)
北京(32251)
商学(31393)
商学院(31115)
基金
项目(168300)
科学(136712)
研究(129825)
基金(123826)
(104578)
国家(103507)
科学基金(92423)
社会(87579)
社会科(82921)
社会科学(82903)
(69167)
基金项目(66328)
教育(56292)
自然(56117)
自然科(54909)
自然科学(54899)
自然科学基金(54039)
(54034)
编号(52926)
资助(47457)
(41841)
成果(40488)
(39802)
(39165)
创新(38079)
(37295)
重点(36433)
国家社会(36302)
(35210)
课题(34942)
期刊
(148288)
经济(148288)
研究(78242)
(56811)
中国(56147)
管理(47294)
(43574)
农业(38044)
科学(35121)
业经(31937)
学报(31859)
(30727)
金融(30727)
大学(26536)
学学(25462)
技术(25240)
财经(21772)
经济研究(21499)
教育(21116)
(20683)
问题(20047)
(19017)
技术经济(17237)
世界(15300)
商业(15065)
农村(14862)
(14862)
农业经济(14431)
现代(14424)
科技(13902)
共检索到4101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汤可可  穆宝成  
中国农业逐步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过程中,迫切需要克服“组织缺陷”这一深层次矛盾,推动农业经济向规模化、集约化、市场化的方向发展。现有“合作组织+农户”、“协会+农户”、“公司+农户”等方式,组织程度不高,利益摩擦较多,对农户生产经营的带动能力不强,亟待形成更有效的市场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超大集团的“公司+基地+农户”和朝阳集团“基地(农户)+物流中心(批发市场)+连锁超市”的独特组织结构,是江苏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营较为成功的实践模式。加快市场组织创新,协调各市场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才能有效解决农民扩大经营规模、参与市场竞争、提高经济效益等问题。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潘伟光  柴彭颐  罗庆成  
一、引言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当代促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的有效形式,也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农业最有生命力、可持续发展的又一个最佳选择。产业化离不开组织,合理、高效又能代表农民利益的组织是农业产业化经营成功的基础和保障。因此,选择一种有利于农业产业...
[期刊] 改革  [作者] 姜长云  
深化农业产业化组织创新的逻辑包括深化农业产业化组织创新的过程,实际上是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网络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的过程,也是在推进纵向一体化过程中实现产业链、价值链升级的过程。在深化农业产业化组织创新的过程中,核心企业或核心组织的作用至关重要。企业家是农业产业化组织创新的中坚力量。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着力营造有利于企业家成长发育的机制和环境,从根本上实现农业产业化组织创新。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衡代清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叶正根  
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创新可以大大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是解决农业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矛盾的有效途径。目前,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在发展中存在许多问题。本文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和博弈论,通过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创新的分析,说明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途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周镕基  白广效  皮修平  
农业产业价值被低估和农业市场化组织效益低下是制约我国农业发展和"三农"矛盾不断被激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我国农业产业化实现问题、农业产业价值实现问题、市场主体积极性问题是实现我国农业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核心。如何在农业产业化框架内解决农业产业价值的实现问题和农业市场主体的积极性问题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而多层次的要素整合机制和组织创新与分工是该框架内研究的核心内容。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郭红东  和丕禅  
“农户+农户合作中介组织+市场”在我国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组织创新郭红东和丕禅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农产品生产商品化、专业化、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以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为特征的农业产业化经营蓬勃兴起,涌现出了多种多样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许治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靳相木  
试论农业产业组织创新——着重于农业产业化实践的理论解释及比较分析靳相木(山东农业大学经贸学院271018)一、引言目前,我国农村特别是发达地区农业产业化的兴起,有力地推动了农业现代化进程。这一现象绝非偶然。自19世纪中期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结构...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靳相木  
本文将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的观点和方法引入我国农业产业组织分析,揭示了我国农业产业组织的不适应性,在此基础上阐明了农业产业组织创新的制度涵义、目标、起点及核心内容等问题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弓志刚  原梅生  
休闲农业已成为国内外农业发展的一个新趋势。我国体闲农业正在加速发展,并将为我国新农村建设提供重要的产业支撑。文章从休闲农业的产业特性分析入手,指出产业化是发展休闲农业的有效模式,并在进一步剖析传统农业产业化的组织形式存在弊端的基础上,提出了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组织创新的方向和内容。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孙晓霞  衣保中  
吉林省是较早实施农业产业化的地区之一,目前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总体上看,现有的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还不能完全适应市场化和国际化的新形势。针对吉林省农业产业化发展及其组织模式存在的问题,吉林省应从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农户、龙头企业+银行+农户、龙头企业+科研院所+企业农户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和创新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龙方  彭希林  甘勇  
论述了技术创新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作用 ,详细介绍了农业产业化经营中技术创新体系的内容 ,对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如何促进技术创新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高继宏  朱金鹤  崔登峰  
一、国外农业产业化经营的 基本经验 (一)农业产业一体化经营应当把立足点放在农村 世界发达国家在产业一体化发展过程中,都尽可能把农业的产前、产后部门建立在农村,在乡村集镇建立一体化公司或合作社。在美国,分布在广大乡村地区的农场是农业的基本生产单位,其中90%左右又是家庭农场,其余是合作农场、公司农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美辰  
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生产力的提高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民经济的增长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但是在我国家庭土地均包制度下,小农经济因为规模小、耕地零碎、科技创新贡献率低、先进生产方式难以推广、农业生产抗风险弱等原因,造成农民收益低下,甚至有"种田一年不如打工一月"的说法。纵观发达国家历史,农业兼业化、老龄化、非农化是一个必然趋势。单靠传统增产增收的唯生产力思维,不足以推动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今天我国到了农业转向的关键时期,能否创新金融制度,不仅决定着我国能否彻底解决"三农问题"的潜在危机,更决定了我国能否一举实现向现代农业大国的转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