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24)
- 2023(13143)
- 2022(10385)
- 2021(9173)
- 2020(7794)
- 2019(16831)
- 2018(16920)
- 2017(33316)
- 2016(17791)
- 2015(19853)
- 2014(20035)
- 2013(19849)
- 2012(17925)
- 2011(15934)
- 2010(16152)
- 2009(15375)
- 2008(15631)
- 2007(14361)
- 2006(13037)
- 2005(11988)
- 学科
- 业(88780)
- 济(87776)
- 经济(87677)
- 企(71595)
- 企业(71595)
- 管理(63791)
- 农(46122)
- 业经(32771)
- 方法(32099)
- 农业(30933)
- 财(24860)
- 数学(23518)
- 数学方法(23367)
- 中国(21744)
- 地方(21389)
- 技术(19044)
- 务(18586)
- 财务(18561)
- 财务管理(18546)
- 企业财务(17587)
- 制(16820)
- 策(15280)
- 和(15041)
- 理论(14333)
- 产业(14309)
- 划(14214)
- 体(13956)
- 贸(13619)
- 贸易(13613)
- 发(13284)
- 机构
- 学院(266813)
- 大学(257506)
- 济(118186)
- 经济(116195)
- 管理(111624)
- 理学(95857)
- 理学院(95018)
- 管理学(93942)
- 管理学院(93452)
- 研究(83560)
- 中国(67571)
- 农(54335)
- 京(52837)
- 财(51421)
- 科学(48210)
- 江(42340)
- 农业(41191)
- 所(41103)
- 财经(40946)
- 业大(40707)
- 中心(39892)
- 经(36886)
- 研究所(36830)
- 经济学(34886)
- 州(33398)
- 经济管理(32525)
- 北京(32286)
- 范(31732)
- 经济学院(31704)
- 师范(31479)
- 基金
- 项目(174612)
- 科学(141070)
- 研究(133734)
- 基金(127767)
- 家(108647)
- 国家(107555)
- 科学基金(95256)
- 社会(89572)
- 社会科(84752)
- 社会科学(84737)
- 省(71402)
- 基金项目(68308)
- 自然(57800)
- 教育(57242)
- 自然科(56501)
- 自然科学(56491)
- 划(56451)
- 编号(56008)
- 自然科学基金(55543)
- 资助(49279)
- 成果(43682)
- 发(41289)
- 创(39667)
- 业(38996)
- 重点(38229)
- 部(38135)
- 国家社会(37315)
- 创新(36266)
- 课题(36058)
- 制(35273)
- 期刊
- 济(141862)
- 经济(141862)
- 研究(73839)
- 农(57391)
- 中国(51491)
- 管理(42437)
- 财(41204)
- 农业(38803)
- 科学(35271)
- 学报(34299)
- 业经(30982)
- 大学(27140)
- 融(26192)
- 金融(26192)
- 学学(25875)
- 技术(24463)
- 业(20320)
- 经济研究(20283)
- 财经(20033)
- 问题(19777)
- 教育(19522)
- 经(17423)
- 技术经济(16189)
- 世界(14779)
- 农村(14487)
- 村(14487)
- 农业经济(14462)
- 商业(14248)
- 现代(13753)
- 经济问题(13589)
共检索到4015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松 张大红
文章基于容量耦合系统模型,研究了我国农业产业化与信息化的协调发展程度及趋势,并划分四大区域进行比较。研究发现,我国农业产业化与信息化的协调性虽然有不断加强趋势,而且东部地区农业产业化与信息化的协调发展步伐相对较快,目前已达到磨合阶段,明显优于中部、东北和西部三大区域。但是,总体上我国及各区域农业产业化与信息化的协调发展仍不是非常理想,未来仍需通过一系列路径措施不断强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崔岩 郑少锋
进入 2 1世纪 ,人类正在步入一个以信息资源的占有、配置、生产、重组、消费为主的信息经济时代。为适应农业所面临的变革和竞争 ,必须积极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和技术创新 ,加快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 ,大力发展农业产业规模化经营 ,以农业信息化推动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化的过程本身就是农业科技创新的过程 ,而农业信息化则是一场带有深刻意义的农业科技创新 ,其实质都是将农业科研与生产和市场紧密结合 ,实现农业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 ,依靠科技进步极大地提高生产力 ,促进生产力产生新的飞跃 ,提高农业整体效益。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明泉
近年来,随着国家不断深化农村改革进程的力度加强,农业产业化模式已日渐明显。在经济全球化以及网络化的现在,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便成为农村发展的新的关键所在。如今,各行各业都在力图运用信息化的优势来推进自身的发展,而如何以信息化服务体系的构建加快农业产业化的实现也成为讨论热点。本文试图以此为视角剖析信息化与农业产业化间的互动支撑作用,从而寻求以信息化推进农业产业化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
信息化 农业产业化 推进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马晓阳
大力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对于改善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农村现代化建设步伐、加速农村小康社会建设进程意义重大。地处西南边远地区的四川攀枝花市必须紧随时代潮流,攻破难关,树立新的农业信息观,从战略高度认识农业信息化建设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业信息化体系,抓好信息培训和信息人才的培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郭庆然
信息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凸显,为农业产业化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带来了更大的挑战。为确保农业产业化经营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充分发挥信息化手段的作用,把信息化作为一个全新的生产力要素,融入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全过程之中,从而跨越工业化的历史阶段,以信息化带动农业产业化,实现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本文从战略高度分析了信息化在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揭示了目前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以信息化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
农业 农村 农业信息化 农业产业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国杰 王立飞
近年来,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在农业生产经营领域的应用不断扩大,农业信息化正在从科技应用、市场导向、结构调整、降低成本、提高农民素质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实现农业产业信息化十分必要。一、信息化在推动农业产业发展中的作用信息化极大地改变了传统产业的生产和销售模式,为传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文强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建华 张岳恒
各地如何按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 ,根据自身条件 ,因地制宜地选择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 ,以推动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这是农业产业化推进过程中必须认真解决和处理好的重大课题。文章从分析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的内涵和表现形式入手 ,对广东分区域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进行探讨 ,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 经营模式 区域 广东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孙新章 成升魁
农业产业化是近年来我国农业与农村发展中的热点问题,但对于区域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量化方法,学术界至今没有提出一套得到公认的指标体系。本文以已有的几套指标体系为基础,遵循有用性、可操作性、独立性、可比性和开放性的原则,制定了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从广度(包括参与产业化经营农户数占总农户比例、龙头组织带动的农业生产量占当地总生产量的比例、生产的专业化系数)和深度(包括增长特性指标、产业化主体间的利益关系紧密度、产品进入市场时的加工深度)两个方面来对农业产业化进行评价,并将区域农业产业化进程划分为5个阶段。应用该指标体系,根据在山东省龙口市、寿光市和河北省磁县、张北县的农户调查资料,对其农业产业...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 评价指标体系 农户调查资料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志勇
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龙头企业制度已推行数年,下一步发展应该是构建突出区情、适应于循环经济要求的区域循环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文章从构建区域循环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必然性着手,分析了循环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实现途径,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娄锋
文章以云南为例,构建特色农业产业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改进的面板数据因子分析TOPSIS综合评价法测度云南各地州(市)2008—2016年特色农业产业化水平,引入空间自相关分析各地州(市)特色农业产业化水平的空间集聚演化格局特征。结果表明:各地州(市)产业化水平全局空间自相关均为正,且随时间推移相关性趋强;特色农业产业化水平表现出显著的空间集聚现象,并呈"中心—外围"分布特征;产业化带动作用表现为以昆明为中心向四周辐射,但辐射带动作用弱,9年间仅有普洱、西双版纳进入产业化H-H集聚区,因而需要加大以昆明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同时鼓励发达地区的龙头企业跨行业、跨区域的联合与合作。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翠花
地处胶东半岛的烟台市,地理特点属半干旱的丘岭山区,土质条件比较差。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成本比较高,在传统农产品的生产上,无法与内地竞争。1993年以来,在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过程中,根据本地有山有海有田、乡镇企业发展基础较好的优势,重视发展多...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郑志安 傅泽田 林启瑞
基于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认识并考虑资料的来源和量化的可行性,建立了农业产业化评估指标体系,提出了农业产业化评估方法,以白银市为例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初步结论。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 评估指标 评估方法 应用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姜励卿
加入WTO后,如何解决浙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实现浙江农业的跨越式发展,是浙江农业在新世纪面临的重大问题。发展跨区域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充分发挥浙江农业资源的比较优势,实现地区间农业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促进浙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在阐述浙江发展跨区域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意义的基础上,对浙江农业企业实现跨区域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 跨区域合作 浙江农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