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40)
- 2023(13197)
- 2022(10548)
- 2021(9527)
- 2020(8195)
- 2019(18164)
- 2018(18264)
- 2017(35518)
- 2016(18837)
- 2015(21026)
- 2014(21019)
- 2013(20803)
- 2012(18817)
- 2011(16670)
- 2010(17084)
- 2009(16330)
- 2008(16462)
- 2007(15280)
- 2006(13917)
- 2005(12756)
- 学科
- 业(90330)
- 济(85120)
- 经济(85008)
- 企(73000)
- 企业(73000)
- 管理(64726)
- 农(46536)
- 业经(32888)
- 农业(31044)
- 方法(30567)
- 财(25239)
- 中国(23243)
- 数学(21860)
- 数学方法(21685)
- 制(20328)
- 技术(18994)
- 务(18062)
- 财务(18026)
- 财务管理(18009)
- 企业财务(17018)
- 体(16977)
- 策(16754)
- 地方(16676)
- 理论(15636)
- 和(14487)
- 划(14334)
- 产业(13972)
- 贸(13594)
- 贸易(13584)
- 银(13307)
- 机构
- 学院(276385)
- 大学(266853)
- 济(120890)
- 经济(118708)
- 管理(111969)
- 理学(95576)
- 理学院(94778)
- 管理学(93465)
- 管理学院(92981)
- 研究(89690)
- 中国(72947)
- 农(60006)
- 京(56132)
- 财(54843)
- 科学(51641)
- 农业(45739)
- 江(45316)
- 所(44906)
- 业大(43965)
- 财经(42682)
- 中心(41926)
- 研究所(40153)
- 经(38483)
- 经济学(35374)
- 州(35078)
- 北京(34690)
- 经济管理(32615)
- 范(32362)
- 师范(32020)
- 经济学院(31924)
- 基金
- 项目(176681)
- 科学(141148)
- 研究(134705)
- 基金(128084)
- 家(109705)
- 国家(108577)
- 科学基金(94973)
- 社会(88397)
- 社会科(83495)
- 社会科学(83476)
- 省(72352)
- 基金项目(67676)
- 教育(58844)
- 自然(58051)
- 划(57152)
- 自然科(56752)
- 自然科学(56739)
- 编号(56112)
- 自然科学基金(55791)
- 资助(50272)
- 成果(44417)
- 发(40701)
- 业(40356)
- 创(39920)
- 部(38658)
- 重点(38623)
- 课题(37445)
- 国家社会(36620)
- 创新(36385)
- 制(35530)
- 期刊
- 济(148873)
- 经济(148873)
- 研究(81186)
- 农(62826)
- 中国(59204)
- 管理(45223)
- 财(44887)
- 农业(41888)
- 学报(39032)
- 科学(38962)
- 业经(32167)
- 大学(31373)
- 学学(29885)
- 融(29465)
- 金融(29465)
- 技术(26256)
- 教育(25219)
- 业(22105)
- 经济研究(21805)
- 财经(21590)
- 问题(20316)
- 经(18847)
- 技术经济(16453)
- 世界(15559)
- 农村(15373)
- 村(15373)
- 农业经济(14679)
- 商业(14574)
- 版(14406)
- 现代(14265)
共检索到4295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侯向阳 张燕卿
农户主体经营是农业产业一体化经营中不容忽视的基本要素之一,它与龙头企业、主导产业以及商品生产基地共同构成农业产业一体化经营的推拉互动的动力体系。正确认识农户主体经营的动力作用并予以合理引导,是推动农业产业一体化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农户主体经营,推力作用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牛若峰
农业产业一体化经营的理论框架牛若峰一、何为农业产业一体化?农业产业一体化是“农工商、产供销一体化经营”的简称。国际上把这一进程叫做“农业一体化”,它的微观载体西方多为“农工综合企业”,俄罗斯叫做“农工综合体”。社会上流行的通俗叫法“农业产业化”似显简...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牛若峰
再论农业产业一体化经营牛若峰近两年多来我受托研究农业产业一体化,发表过一些文字,故此篇叫做“再论”,试图对若干问题作进一步的说明。一、农业产业一体化的缘起我国正处在传统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和粗放增长向集约增长转型同时并进时期,必须找到分...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寿山
本文采用特尔菲法 ,对农业产业一体化利益分配中的分配方式重要程度以及不同利益分配机制中的分配比例问题进行了量化研究 ,并得出农业产业一体化经营的发展程度不同 ,分配方式重要程度也不同 ;在农业产业一体化发展的成熟期 ,资产联结型将成为其重要的利益分配机制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璠
农业产业一体化与农村金融张[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以及今年初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再一次强调要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并把“坚决贯彻优先发展农业的方针,真正把农业放在首位”作为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目标需着重解决的重大问题。今后,我国农业朝什么方向发展,如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夏英 牛若峰
一、农业产业一体化的提出和作用我国农业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正经历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和变革过程。追溯其历史渊源,早在70年代末,我国一些工商企业曾学习南斯拉夫农工综合体做法,开始向农业的产前和产后延伸,探索发展农工商一体化的经济实体,但并未在全...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袁秀华
日本农业是典型的超小型农业结构,户均耕地面积仅1hm2,农业经营以分散、细小的农户为单位。但是看似分散的日本小农经营,却成功地实现了现代化,从整个流通过程看实现了社会化大生产。其成功的根本奥秘在于日本通过别具特色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农协的运作,使...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韩万满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韦曙林
为了把我国农业规模经营的内部经济与外部经济有机结合起来,联结成为有机的统一整体,提高农业的市场集中度,使其在市场竞争中发展成为自强自立的产业,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转变,客观上要求农业经营组织形式必须有新的突破,这就是实现农业产业化。我国家庭承包制作为一项制度创新,主要是解决农业生产体制问题,它并没有(也不可能)解决农业生产与市场的衔接问题。而在家庭承包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农业产业化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有助于提高农业的市场集中度,增强农业市场竞争力与经济实力,把传统农业改造成为现代农业,以及促进城乡二元结构向城多一体化转变。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冯雷 张吉清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芳 冯开文
本文应用内蒙古自治区与河北省部分旗县农业一体化发展的实地调查数据,分析了目前北方地区农业一体化发展模式,并应用计量经济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不同农业一体化模式对农户增收的影响作用。结论为:以合作社为纽带、多组织参与的农业产业一体化模式对农户增收的影响作用较大。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康松 康涛
订单农业在推进农业产销一体化经营进程中,在稳定农产品产销关系、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我国订单农业发展迅速,表现在品种数量在增加、交易范围在扩展、生产规模在扩大,但在发展中还存在着订单合同履约率不高,发展环境不够完善等问题。为加快订单农业发展,提出了如下措施:充分发挥政府在订单农业发展中的调控作用,加强规范、引导、服务和监督工作;大力壮大和培育中介组织和经纪人队伍,为订单农业发展搞好服务;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增强发展订单农业的拉动力。
关键词:
订单农业 农户 农产品 农业 产销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万俊毅
受农产品特性和交易复杂性的约束,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公司+农户"组织方式在破解分散经营的小农户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冲突难题时,面临订单履约率不高的窘境。订单履约率在不同的"公司+农户"模式中表现有所差异。本文的案例研究显示,温氏与农户形成的是紧密型的准纵向一体化的关系,呈现出对农户生产实行准车间化管理、畜禽产权归公司所有、双方对半分享合作剩余和交易以流程价格结算等特征。温氏借助信任、互惠、灵活性、声誉机制和有效沟通等关系治理机制,不仅降低与农户的交易成本,而且促进双方合作互动,保证交易顺利进行,提高合约履行绩效,实现公司与农户双赢发展的目标。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冀纯堂
一、农业产业一体化是世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共同趋势农业产业一体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和一般途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英国、法国、瑞典等发达市场经济国家都把农业产业一体化作为改革农业的主要方向,农工商联合体和合作社成为比较普遍的组织形式。特别是近...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崔照忠 刘仁忠
农业产业化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有效手段,农业产业化模式的优化选择是实现农业经营方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从企业和农户间利益联结紧密程度看,中国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依次出现了"龙头企业+农户"、"龙头企业+农户合作社+农户"、"企业+股份合作社+农户"三类主要模式。本文以图示模型为工具,将三类模式进行了分类归纳描述,并论述了"农户合作社"和"股份合作社"的区别与联系。基于农业规模经营的视角,通过对三类农业产业化模式经营主体间在交易环节和加工环节进行博弈分析,最终得出农户通过股份合作经营可以获得农产品经营的规模效益,实现交易和加工的剩余价值最大化。剩余规模越大,合作主体间的利益越大,双方的合作也越稳定...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 合作社 博弈 最优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