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983)
2023(17028)
2022(13972)
2021(12714)
2020(10765)
2019(24480)
2018(24108)
2017(46031)
2016(25383)
2015(28713)
2014(28805)
2013(28406)
2012(26216)
2011(23437)
2010(23809)
2009(22141)
2008(22329)
2007(20640)
2006(18260)
2005(16543)
作者
(74523)
(62438)
(62102)
(59360)
(39560)
(30086)
(28284)
(24453)
(23603)
(22519)
(21182)
(20961)
(20026)
(19854)
(19324)
(19224)
(19137)
(18398)
(18293)
(18036)
(15723)
(15532)
(15212)
(14404)
(14200)
(14039)
(13978)
(13941)
(12648)
(12641)
学科
(108064)
经济(107938)
(96016)
管理(78540)
(77309)
企业(77309)
(49436)
方法(44583)
数学(35418)
数学方法(35115)
业经(34002)
农业(32797)
(31555)
中国(28530)
地方(24305)
(22292)
(21660)
财务(21626)
财务管理(21582)
企业财务(20309)
(19994)
技术(19887)
(19335)
贸易(19325)
理论(19283)
(18688)
(18597)
(17090)
(16709)
(16546)
机构
学院(369959)
大学(360339)
(149718)
经济(146429)
管理(140385)
研究(120124)
理学(119944)
理学院(118559)
管理学(116644)
管理学院(115942)
中国(94263)
(76297)
(76112)
科学(75381)
(69303)
(61753)
(60594)
农业(58764)
业大(58677)
中心(57286)
研究所(55560)
财经(54609)
(49296)
(48226)
师范(47782)
(47724)
北京(47052)
经济学(44921)
(42786)
(41952)
基金
项目(240738)
科学(189018)
研究(177859)
基金(171951)
(149203)
国家(147777)
科学基金(127368)
社会(112450)
社会科(106180)
社会科学(106151)
(99241)
基金项目(92674)
自然(81619)
教育(80847)
(80083)
自然科(79649)
自然科学(79628)
自然科学基金(78214)
编号(74146)
资助(68022)
成果(58533)
重点(53894)
(53585)
(52000)
(51974)
课题(50952)
创新(48000)
(47452)
国家社会(45984)
科研(45733)
期刊
(177910)
经济(177910)
研究(105704)
(75409)
中国(75217)
学报(57731)
(57244)
科学(53820)
管理(51421)
农业(50515)
大学(43936)
学学(41566)
教育(38235)
(35696)
金融(35696)
业经(35304)
技术(34588)
(27728)
财经(26911)
经济研究(25634)
问题(24847)
(23259)
技术经济(19990)
(19694)
资源(17968)
现代(17784)
商业(17644)
世界(17593)
(16977)
科技(16843)
共检索到5583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储霞玲  黄修杰  姚飞  马力  洪建军  
[目的]利用种植业产量数据,在县域层面上分析1997—2016年广东省农业专业化的时空演化规律及空间集聚效应。[方法]在通过区位熵模型计算农业专业化指数的基础上,引入重心模型和GIS空间可视化技术分析广东省农业专业化程度的时空分异特征,最后利用空间自相关探究广东省农业专业化的时空集聚效应。[结果](1)1997—2016年广东省农业专业化程度逐渐提升,尤以2007—2016年提升速度最快,这种变化趋势得益于广东省专业镇相关政策实施效果的显现。(2)粮食生产专业化程度相对较高,目前已在粤北(河源市和梅州市西部)、粤西(阳江市)和珠三角(江门市)形成专业化生产区域。蔬菜专业化集聚优势区基本未发生变化,主要分布在广州市和东莞市等城市化水平较高区域。瓜果专业化程度相对较低,空间集聚效应不明显,种植区域分散和相对集中并存,专业化集聚优势区从粤北地区转移到珠三角及偏北区域(肇封开县、德庆县、郁南县)。桑茶专业化区域重心从广东省东北部转移到西南部,目前在粤北的云浮、粤西的茂名形成了明显的专业化分工区域,但规模较小。(3)广东省已初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农业专业化格局。粮食专业化产区的空间布局主要受经济因素影响,劳动力成本和运输成本决定了蔬菜专业化产区的分布呈现杜能模型的圈层结构,瓜果和桑茶专业化产区主要受自然因素影响,其空间布局具有一定的继承性。[结论]应从优化调整农业专业化空间布局、突破和推广现代农业技术、完善政策保障机制等方面着手,进一步提高广东省农业的专业化和规模化效益。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二玲  朱纪广  李小建  
目前对农业地理集聚和专业化发展的研究较少。本文通过计算和比较中国2008年种植业不同分类层次中类、小类和细类的平均基尼系数、平均Moran’s I指数和各层次农作物的专业化指数发现,在中国省域层次上(不包括港、澳、台地区),种植业具有一定的地理集聚态势,且种植业划分越细,空间集聚和专业化生产趋势越明显。从大类看,种植业生产分布相对分散,各省在大类上"大而全"的生产,但从较小类上更加集聚和专业化。中国种植业区域专业化生产格局已逐步出现。大宗农产品的区域专业化程度较低,而经济作物区域专业化程度很高。虽然具体的空间集聚格局是由各地的自然条件和各种农作物生产条件的匹配程度来决定的,但政府决策、制度变革等社会因素在区域专业化生产上起着重要作用,是对自然集聚格局的优化调节。定量测度种植业地理集聚与专业化发展的空间格局,找出进行农业区域化、规模化和专业化生产具有潜力的具体区位,可以加大政府对种植业空间布局调控优化的作用,对各地区制定具体的农业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龙花楼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生态、文化、人才、组织振兴,以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目标。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对乡村振兴起着基础性、根本性、关键性作用。当前,乡村产业薄弱、经济发展水平低是其人口流失的主要原因,如何吸引乡村精英回流创新创业,促进农民增收和居业协同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中之重。在众多乡村产业兴旺发展的对策措施中,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被公认为是乡村振兴最为有效的路径之一,而农业专业村则作为乡村特色产业规模化发展的重要模式之一被给予高度重视。
关键词: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贺亚亚  李谷成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快,农业生产活动的空间集聚效应对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作用更加凸显,因此,了解中国农业地理集聚状况及其演变规律尤为重要。本文利用克鲁格曼指数和区位熵指数考察了1978-2012年间中国29个省(市、区)20种农作物的区域分工、专业化水平及演变规律,并结合全局和局部Moran’s I指数分析了中国省域农作物的空间关联性。研究结果表明:从专业分工角度来看,中国农业种植结构差异性逐渐增强,各地区农作物的专业化水平随时间不断变化,同时各作物种植优势地区存在不同程度地转移;从集聚分布情况来看,中国绝大多数农作物都存在显著的空间关联性,在时空与地理两种不同的关联路径下,农作物空间关联性存...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邓宗兵  封永刚  张俊亮  王炬  田维波  
【目的】认识中国种植业地理集聚的时空特征、演进趋势和集聚效应。【方法】综合利用区位基尼系数、产业集中率、地区平均集聚率、空间相关系数等指标测算中国种植业地理集聚水平,并用引入地理集聚度的C-D生产函数模型分析中国种植业产业的集聚效应。【结果】种植业总体上具有显著的地理集聚特征,但不同行业的地理集聚存在显著差异;中国种植业地理集聚呈现不断增强趋势,并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种植业呈现出专业化、连片化的地理集聚特征;种植业产业地理集聚对产业成长具有显著的正效应。【结论】着力提高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搞好区域性的管理和服务,为产业集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根据比较优势推进具有地区特色的专业化产业区。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赵娜  尤飞  林宪生  
该文基于2001~2011年江苏省77个县市种植业总种植面积及6类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数据,运用产业集聚方法中的重心移动法、区位基尼系数法和莫兰指数法,对江苏种植业整体地理集聚格局演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江苏省种植业重心快速向西北方向移动,集聚程度逐年增大,苏北、苏中、苏南种植业集聚具有明显的地域梯度特征。运用上述方法分析6类主要农作物(小麦、稻谷、玉米、棉花、油料、蔬菜)2001~2011年的重心演变轨迹、集聚程度和高值集聚区作具体分布,结果显示:除了棉花,其他农作物重心都快速向北移动;6类农作物基尼系数都大于0,说明都存在集聚现象;高值集聚区在苏北都有分布;6类农作物在2008年地理集聚显著...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石志恒  慕宏杰  晋荣荣  
[目的]农业专业化的发展已逐渐成为我国农业生产发展的趋势,而微观农户专业化作为农业专业化发展的首要任务,系统构建其指标体系、量化其发展水平尤为重要。[方法]文章以农业发展较为发达的甘肃省张掖市为研究区域,在获得大量问卷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基于组织内部分工、横向分工以及纵向分工视角,从农户家庭内部分工专业化、农产品专业化和生产经营环节专业化3方面构建了现阶段种植业农户专业化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SEM-TOPSIS模型对样本区种植业农户专业化水平进行测度分类。[结果]虽然样本区农户专业化分工水平是低下的,但受农业产业领域分工的影响,绝大多数样本区种植业农户在不同程度存在明显的分工专业化。[结论]当前阶段下,样本区种植业农户专业化发展呈现出农户家庭多种分工形式并存、农产品多样化种植普遍存在以及生产经营社会化服务需求巨大的特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肖卫东  
基于1980—2012年中国29个省区的农作物总播种面积数据,运用空间统计方法考察和分析了中国省域种植业的空间依赖性和空间异质性,进一步探索了种植业的地理集聚特征和变化趋势。研究发现,中国种植业在整体和局部区域上都表现出了显著的正向空间自相关性,其空间分布呈现非随机的地理集聚格局,种植业的省际空间关联性和异质性非常明显,具有强烈的省际空间溢出效应;种植业呈现明显的"中心—外围"空间分布模式,并且其高—高集聚核心区域明显扩大。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席利卿  王厚俊  彭可茂  
本文以广东省34地区稻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农户污染防控支付行为,运用Tobit模型建立了水稻种植户的防控支付行为分析模型,进而在排除0值抗议支付值以后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表明,广东省稻农对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控支付水平普遍较低,平均最高支付金额为6.17元/(季·亩)。最后从水稻生产、稻农个人与家庭、稻农环境认知、稻农心理态度及社会环境等方面给出了提升稻农支付行为的政策建议。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李文寒   柳飞扬   张梦   顾蕾   周国模  
【目的】探讨浙江省种植业碳排放时空演变规律及影响因素,以期制定种植业固碳减排方案,促进浙江省种植业低碳绿色转型。【方法】基于浙江省种植业的能源投入数据,使用碳排放系数法评估2006—2021年浙江省种植业碳排放的时空演变规律,结合对数平均权重迪氏指数模型(LMDI)对种植业碳排放变化进行驱动因素分析,并采用灰色预测模型预测2022—2040年的种植业碳排放量。【结果】(1)2006—2021年,浙江省种植业碳排放量总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年际变化率为-1.80%,累计碳排放总量为1.29亿t;2006—2012年,碳排放量缓慢上升,2012年达到峰值后急剧下降,平均每年下降2.94%。(2)浙江省种植业的碳排放量呈现中部高南北两侧低的分布格局,中部地区的杭州、金华与台州是浙江省的主要碳排放地区,碳排放量占全省的39.86%。(3)种植业生产效率提高与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对碳减排起到促进作用;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人口数量增加及农业生产结构上升是引起碳排放量增加的驱动因素,其中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碳排放量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引起的碳排放变化量占比为41.58%。(4)灰色预测模型预测结果表明:2022—2040年浙江省种植业碳排放量呈持续下降趋势,2040年的碳排放量下降至2021年的37.20%,其中杭州、嘉兴、绍兴及金华下降幅度最大。【结论】浙江省种植业已实现碳达峰。为保证未来碳排放持续下降,应重点关注农业生产技术的优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种植过程中合理施用化肥,提高种植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加快推进农业绿色化现代化,加速实现碳中和目标。图4表2参37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甄伟  秦全德  匡耀求  黄宁生  
分别利用能量分析法、LMDI分解方法分析1993—2013年广东省种植业能源消费温室气体排放的变化特征、结构特征和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993—2013年广东省种植业能源消费温室气体排放具有较为明显的增长;化肥的使用是广东省种植业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源,农业经济水平和能源强度分别是主要的增排因素和减排因素;能源强度对广东省种植业能源消费温室气体排放的减排作用不稳定,且具有较大提升空间。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郭树华  李石松  
近年来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世界经济进入了滞涨阶段,虽然说近年来云南政府加大了对农业产业的投入,促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发展,并大力发展农业科学技术,但是云南省的农业产业仍然整体表现出产业专业化程度与集聚程度的下降态势。因此认为,要提升云南省农业产业的专业化程度与空间集聚程度,促进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改善农业发展基础是关键,同时要进一步大力发展云南省的农业科技、促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产业专业化提升,并加大对农业发展的政策支持。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赵向豪  陈彤  姚娟  
基于1989—201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4个地州种植业及8类作物的产量数据,运用重心移动模型、区位基尼系数、产业集中率,对新疆种植业地理集聚的时空特征进行分析。整体而言,新疆种植业具有显著的地理集聚特征,呈现出不断增强的趋势,具有明显的拐点和阶段性特征,种植业整体重心呈现出向北偏东的移动趋势,不同作物地理集聚具有显著差异。一些农作物的生产高度集聚在少数地州,地区垄断性不断增强。影响新疆种植业地理集聚的因素日趋多元化和复杂化,主要包括资源禀赋、技术环境、产业环境和制度环境等因素。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胥亚男  李二玲  葛世帅  高更和  
以河南省巩义市为例,选取区位商、专业化指数和结构变化指数分析其主要农产品的专业化程度与结构变化,发现工业发达山区县:1在农业总体萎缩的过程中,农业转型发展明显,并且农业种植结构沿着更合理的方向调整。2农作物种植结构总体变化较小,各乡镇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较大,乡镇层面的研究对土地生产率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结构变化指数地域分异明显,总体呈现南大北小的态势。3农作物种植专业化程度提高,尤其是农作物播种面积相对较小的乡镇专业化指数较高。大宗农产品的专业化程度较低,经济作物专业化程度较高,部分农作物更专业化于一个乡镇。4地势较为平坦的浅山丘陵地区主要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表现为以优势农作物种植的下降、其他农作物种植的上升为主;地势较高的山区丘陵区则表现为优势农作物发生更替,导致较大结构变化,但对专业化程度影响不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邵燕斐  徐顽强  童国华  
推进省域城镇化发展需要厘清动力因素及其影响特性。文章通过构建更加完善的内源动力、外向动力、市场动力、政府动力的四大动力因子评价体系,选取广东省21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运用空间计量方法,研究省域城镇化进程中的动力因素与空间集聚模式。研究发现:广东省城镇化水平在样本期内具有显著的空间依赖性,其Moran指数呈现递增态势;城镇化发展动力因素具有多样性,因素互构性增强;在各因素中,产业结构的回归系数最大,人力资本次之,经济发展水平、旅游发展水平、地方财政支出、批发和零售业等因素对城镇化进程也有显著促进作用。在未来城镇化建设中,应重视区域间的空间溢出与互动影响,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区域间城镇化协调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