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508)
2023(17401)
2022(14437)
2021(13220)
2020(10985)
2019(24630)
2018(24096)
2017(46350)
2016(24762)
2015(27661)
2014(27577)
2013(27495)
2012(25570)
2011(23023)
2010(23673)
2009(22696)
2008(21997)
2007(20094)
2006(18411)
2005(16990)
作者
(70723)
(59296)
(58797)
(55640)
(37561)
(28384)
(26661)
(22771)
(22635)
(21209)
(20235)
(19992)
(19043)
(19001)
(18358)
(17985)
(17252)
(17249)
(17113)
(17066)
(14903)
(14633)
(14402)
(13727)
(13350)
(13294)
(13254)
(13223)
(11864)
(11693)
学科
(112266)
经济(112113)
(99920)
管理(81458)
(80541)
企业(80541)
(49955)
方法(38574)
业经(36988)
中国(35477)
农业(33773)
(33047)
地方(31052)
(28642)
数学(28535)
数学方法(28287)
(28262)
金融(28258)
(27096)
银行(27080)
(26273)
(22341)
财务(22302)
财务管理(22271)
技术(21417)
企业财务(21106)
(20347)
理论(19466)
(18623)
贸易(18601)
机构
学院(358479)
大学(348491)
(153356)
经济(150118)
管理(139881)
研究(120755)
理学(118244)
理学院(117002)
管理学(115475)
管理学院(114788)
中国(99996)
(74072)
(73939)
科学(69207)
(67761)
(60049)
(59074)
中心(57418)
财经(56610)
研究所(53200)
业大(52111)
农业(51394)
(50962)
(46799)
北京(46479)
(46334)
师范(45945)
经济学(45450)
(43236)
(41336)
基金
项目(226882)
科学(180450)
研究(173296)
基金(163072)
(139059)
国家(137665)
科学基金(120039)
社会(112854)
社会科(106791)
社会科学(106765)
(93824)
基金项目(87179)
教育(76835)
(74511)
自然(73532)
自然科(71715)
自然科学(71698)
编号(71381)
自然科学基金(70437)
资助(64847)
成果(56664)
(54749)
重点(50435)
(50074)
课题(49696)
(49561)
(47690)
国家社会(46315)
创新(46103)
(45273)
期刊
(190884)
经济(190884)
研究(109435)
中国(81562)
(68662)
(59435)
管理(55531)
科学(48657)
(48385)
金融(48385)
学报(47201)
农业(45961)
大学(37812)
业经(36787)
学学(35890)
教育(35460)
技术(33118)
财经(28083)
经济研究(26985)
问题(25412)
(24434)
(24295)
技术经济(19477)
世界(18200)
现代(17975)
商业(17350)
(17319)
(17029)
经济问题(17025)
农村(16907)
共检索到5727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周蕾  段龙龙  王冲  
目前关于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研究多从融合基础、路径、模式等定性研究为主,鲜有对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状况以及协调程度进行系统的定量研究。因此,本文通过分析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耦合机制,构建了二者融合发展的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和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四川省为例,从时间序列的角度动态地分析2004-2014年四川省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耦合协调状况,并提出二者进一步融合发展的措施和建议,以期为促进四川省农业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优化升级、提质增效提供参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邹芸  
文化产业与农业旅游产业的耦合度极高,两者之间的融合发展可实现地方文化旅游产业优化升级,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从文化产业以及农业旅游产业的功能与内涵出发,分析了两者之间的融合机理,详细阐述了四川省文化产业以及农业旅游产业现状与融合发展的基础,并进一步探讨了两个产业间的融合现状与存在的发展瓶颈,最后探讨了四川省文化产业与农业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策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彬  
在我国,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在推动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中有必要促使农业和旅游产业充分融合,实现耦合发展。本文基于生态经济视角,针对农业与旅游产业耦合现状展开研究,总结与分析相关的问题,并提出进一步促使农业与旅游产业充分融合的有效策略,从而促使农村经济得到更好的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惠玲  江雨  
[目的]通过对创意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模式类型、面临困境、融合路径的研究,探索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传统农业生产经营的新思路,从而为旅游服务业的创新性升级提供战略思想。[方法]文章采用文献分析法和调查分析法,从创意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概念、模式入手,以四川省省级示范农业主题公园为研究对象,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解决策略。[结果](1)从游客的年龄和性别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年轻游客占很大比例,29岁以下占68.2%,以大学生为主,且女性游客比男性游客的比重略大一些,可能是因为年轻人特别是大学生比老年人外出旅游几率大,精力充沛,且女性游客对于有机蔬菜、水果采摘以及农业观光旅游更感兴趣;(2)从游客的收入及从事的职业分析得出,游客的收入以及所从事的职业也会影响游客的出游偏好。[结论]常规的仅仅以景区欣赏为主流的形式和当代人们的需求脱节,在此形势下,强化旅游的形式多样性,趣味性尤其重要。只有从根本上形成创新意识,通过结合资源优势、技术优势、人才优势等,才能推动我国创意农业与旅游产业的有机融合与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惠玲  江雨  
[目的]通过对创意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模式类型、面临困境、融合路径的研究,探索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传统农业生产经营的新思路,从而为旅游服务业的创新性升级提供战略思想。[方法]文章采用文献分析法和调查分析法,从创意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概念、模式入手,以四川省省级示范农业主题公园为研究对象,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解决策略。[结果](1)从游客的年龄和性别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年轻游客占很大比例,29岁以下占68.2%,以大学生为主,且女性游客比男性游客的比重略大一些,可能是因为年轻人特别是大学生比老年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邹芸  
文章从产业融合的视角,以四川省成都市为例,结合旅游产业及文化创意产业互动发展现状,提出两大产业融合发展的三大基本模式,即产业渗透模式、产业重组模式和产业延伸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构建适合以多元融合路径、多样化融合模式为主的产业融合发展机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邹芸  
文章从产业融合的视角,以四川省成都市为例,结合旅游产业及文化创意产业互动发展现状,提出两大产业融合发展的三大基本模式,即产业渗透模式、产业重组模式和产业延伸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构建适合以多元融合路径、多样化融合模式为主的产业融合发展机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邹芸  
文章从产业融合的视角,以四川省成都市为例,结合旅游产业及文化创意产业互动发展现状,提出两大产业融合发展的三大基本模式,即产业渗透模式、产业重组模式和产业延伸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构建适合以多元融合路径、多样化融合模式为主的产业融合发展机制。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姜月   翟有龙   李谦  
【目的】研究四川省农业高质量发展与耕地利用效率时空耦合特征及影响机制,以期为促进两大系统协调发展和提升全省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四川省21个市(州)为研究对象,运用综合评价法、超效率DEA模型、核密度估计、耦合协调度模型、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对2011—2021年四川省农业高质量发展与耕地利用效率时空耦合特征及影响机制展开研究。【结果】①四川省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与耕地利用效率均有所提升,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空间上整体由单极向多极演变,形成“成都平原最优,外围分级镶嵌”的格局,耕地利用效率空间分布与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具有趋同性,形成“以成都、雅安、德阳、眉山为核心的高效率大面积隆起区,攀枝花为极核,外围分级塌陷”的格局。②四川省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与耕地利用效率耦合协调度由0.526增加至0.704,协调效应逐渐增强,整体经历了“勉强协调、初级协调、中级协调”3个层次变化,从时间变化来看,全省大致经历了“发展、滞后、提升”3个时期,从空间变化来看,成都率先步入优质协调阶段,其次为雅安和攀枝花,绵阳、德阳、眉山、乐山、内江步入良好协调阶段,而甘孜州、阿坝州、凉山州仍处于失调阶段。③农业规模化程度的驱动力逐年增强,成为影响作用最显著的驱动因子,资源消耗强度和农业经济协调指数的驱动力也有所提升,而城镇化水平、机械化水平的驱动力有所减弱。【结论】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降低资源消耗对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与耕地利用效率协调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此外,全省应该在稳定现有耕地规模,努力实现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的基础上合理推进城市化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曹兴华  
[目的]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农业生态旅游发展的基础和关键因素。文章分别构建能充分反映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农业生态旅游和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10个指标,来研究农业生态旅游与农业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关系。[方法]选取2008—2016年农业生态旅游和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10个指标数据,运用熵值法确定各指标权重。运用耦合模型,评价农业生态旅游和农业经济及其综合发展水平,最终探究农业生态旅游和农业经济之间的耦合协调发展关系。[结果]甘孜藏族自治州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水平2008—2016年基本呈上升趋势,但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综合发展水平呈现不同程度变化的态势。农业生态旅游和农业经济的耦合度从2008—2016年,经历了从严重失调到轻度失调再到濒临失调,耦合协调度经历了从低度协调到中度失调,协调作用由弱到强,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整体协调性较差。[结论]该地区在今后的发展中,要充分利用地区优势,积极打造当地农业生态旅游品牌,也要逐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注重优势资源的开发,改善经济发展水平,进而使甘孜藏族自治州的农业生态旅游和农业经济耦合协调度向更高的等级发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赵西君  吴殿廷  
以"微度假"旅游与城乡融合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为立足点,探讨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构建了一个"微度假"旅游与城乡融合发展互动机理模型,并确立了"微度假"旅游与城乡融合发展产业和空间互动两种基本模式。结果表明,"微度假"旅游以自然文化资源嬗变、休闲度假价值创造、线上线下技术结合、组团社群结构演变、品牌管理制度变迁等五大功能联动机制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微度假"旅游与城乡融合发展存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发展的互动关系。为推进二者进一步互动发展,应进一步提高城乡要素市场化配置能力,营造低成本的制度环境,培育产业集群,建设高质量的"微度假"旅游目的地,全面促进"微度假"旅游和城乡融合互动。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古冰  卢钦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互动融合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本文研究了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互动融合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对四川省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四川省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由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梁陶  
[目的]积极发展乡村旅游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研究两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对促进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旅游的发展,实现农业产业转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在构建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的基础上,采用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模型,研究2010—2016年四川省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结果](1)2010—2016年,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发展评价值呈明显的上升趋势,新农村建设的评价值由0.169增加到0.751,增长了3.45倍,乡村旅游发展的评价值由0.033 7增加到1.0,增长了28.97倍,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2)2010—2016年,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由低度耦合(2010年)向中等耦合过渡(2012—2016年),两系统之间的关联度较高。(3)2010—2016年,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的耦合协调度逐年递增,耦合协调度由0.207提高到了0.650,由低度协调耦合逐步演变为高度协调耦合。[结论]四川省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的整体效应和协同效应保持平稳增长,但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如何实现两者之间的互动持续发展仍然是今后要重视的问题。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进军  
近年来,旅游产业呈井喷式发展表明,旅游已经成为人民美好生活的一部分,旅游产业的发展已经进入到全域旅游和全产业链发展的新阶段。旅游需求多样化和旅游要素多元化促使旅游产业供给侧改革加速,产业融合发展已经成为旅游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同时,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白酒消费已不仅是一种食品和饮品的消费,更是对某种文化内涵的体验和享受。旅游产业和白酒产业这两个看似不相关的产业正慢慢地融合在一起发展,并将带动两个产业边界的持续扩展和壮大。产业融合发展不仅促进了产业的发展,更满足了消费者需求。文章通过对产业融合方式的文献研究和价值链解构和重构的方法,对旅游、白酒产业进行界定,分析了四川旅游产业与白酒产业融合发展的可能和融合要素。研究表明,文化要素、区域要素、体验要素、历史传承要素都是旅游产业和白酒产业融合发展的核心要素。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谢莉娜  李进军  
产业融合发展是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文化产业、体育产业、农业都与旅游产业构建了良好的融合关系,协同演进发展。四川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业发展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之一。同时,四川白酒产业发达,白酒企业纷纷寻求多元发展的道路。四川旅游产业与白酒产业的融合发展被两个产业都认为是促进产业发展的新方式。因此,进行发展路径研究可以为两个产业的融合发展指明方向。通过文献研究和价值链分析的方法,可以为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研究提供理论和方法依据。研究表明,立足白酒产业,以旅游延伸白酒产业链;立足旅游产业,以白酒延伸旅游产业链;集群和新业态三种方式是酒旅融合发展的可行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