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64)
- 2023(14566)
- 2022(11853)
- 2021(10873)
- 2020(8830)
- 2019(19947)
- 2018(19444)
- 2017(37411)
- 2016(19791)
- 2015(22260)
- 2014(21996)
- 2013(22228)
- 2012(20902)
- 2011(19104)
- 2010(19318)
- 2009(18063)
- 2008(18196)
- 2007(16520)
- 2006(14891)
- 2005(13891)
- 学科
- 济(100089)
- 经济(99978)
- 业(87923)
- 企(69571)
- 企业(69571)
- 管理(65084)
- 农(47540)
- 方法(36838)
- 业经(32201)
- 农业(31779)
- 中国(31180)
- 数学(28509)
- 数学方法(28382)
- 财(26652)
- 地方(22965)
- 制(20223)
- 贸(19494)
- 贸易(19476)
- 易(18964)
- 技术(18732)
- 务(18009)
- 财务(17994)
- 财务管理(17974)
- 策(17055)
- 企业财务(17015)
- 和(16115)
- 发(15764)
- 体(15580)
- 银(15315)
- 银行(15305)
- 机构
- 学院(296898)
- 大学(289217)
- 济(139310)
- 经济(137074)
- 管理(117323)
- 研究(102944)
- 理学(100186)
- 理学院(99173)
- 管理学(98182)
- 管理学院(97601)
- 中国(83437)
- 财(61532)
- 京(60855)
- 农(58192)
- 科学(56548)
- 所(51038)
- 财经(48498)
- 中心(46646)
- 江(45988)
- 研究所(45606)
- 经(44164)
- 农业(44077)
- 经济学(42975)
- 业大(42451)
- 经济学院(38883)
- 北京(38747)
- 范(37292)
- 师范(37027)
- 州(35971)
- 院(35878)
- 基金
- 项目(188471)
- 科学(152090)
- 研究(144478)
- 基金(139339)
- 家(119188)
- 国家(117969)
- 科学基金(102959)
- 社会(98411)
- 社会科(93186)
- 社会科学(93166)
- 省(73456)
- 基金项目(73271)
- 教育(63211)
- 自然(61301)
- 自然科(59941)
- 自然科学(59928)
- 划(59769)
- 自然科学基金(58943)
- 编号(58142)
- 资助(55269)
- 发(46738)
- 成果(46084)
- 部(43401)
- 创(42065)
- 国家社会(41777)
- 重点(41586)
- 业(40648)
- 发展(39265)
- 课题(39264)
- 展(38643)
- 期刊
- 济(167943)
- 经济(167943)
- 研究(93507)
- 中国(63780)
- 农(61143)
- 财(47691)
- 管理(46466)
- 农业(41444)
- 科学(41257)
- 学报(38786)
- 融(33733)
- 金融(33733)
- 业经(32926)
- 大学(31559)
- 学学(30020)
- 教育(27598)
- 技术(26213)
- 经济研究(25885)
- 财经(24894)
- 问题(22723)
- 业(22023)
- 经(21712)
- 世界(18685)
- 贸(17828)
- 技术经济(17618)
- 国际(15558)
- 经济问题(15261)
- 农村(15180)
- 村(15180)
- 农业经济(14876)
共检索到4665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顾焕章
农业在文化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目前,中国已经具备了加速发展现代农业的条件,为提高我国综合实力,加快新农村建设,必须要十分重视文化建设,符合文化发展的方向。在文化建设中,要充分认识到它的困难性和长期性,惟有此,我国的传统农业才能真正实现向现代农业的转型,新文化体系才能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该文从农业的视角对农业与文化起源、农业与传统文化以及现代农业与当代文化展开研究,以期从更深层次揭示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关键词:
农业 文化起源 传统文化 当代文化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丽影 张明 路剑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资源丰富,但是农业科技含量不高,创新力不足,粗放式的传统农业仍处于主导地位。文化创意产业是新兴产业,运用创意的思维模式对农业加以改造,有利于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加快中国城市化进程。通过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描述,引出文化创意农业的概念,在描述国外创意农业主要发展模式基础上,分析中国文化创意农业发展现状,提出促进农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思路,以期对构建绿色生态、规模集约、低碳高效、科技创新的现代农业体系提供借鉴。
关键词:
创意农业模式 文化创意农业 产业融合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流柳
说认识社会总是认识一定时空的具体社会,统计是从量的方面来完成这一飞跃的手段。1、统计——信息决策科学的整个系列,都反映其各自时代的当时发展水平。具体来说,因为统计的发展决定于生产、交换、分配的方式和水平、社会政治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和水平以及人们观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谢灼华
今天,无论人们对文化给出了多少定义,划定了什么样的内容和范围,但对它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特有地位和作用却是异口同声地肯定的。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的图书馆。它在社会生活中的积极作用,对文化发展的明显影响,人们都有了清醒的认识。综观中国的图书馆历史发展,可以得出这样的共识:中国文化发展孕育了图书馆,图书馆发展推动了中国文化的进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翠蓉 张广海
为揭示我国文化产业与旅游业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作用机制,文章运用2004—2015年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统计数据,建立文化产业与旅游业发展之间的向量自回归模型,运用单位根检验和协整分析、脉冲响应函数和预测方差分解法,以不同视角对二者的交互动态作用关系进行分析和预测。结果表明:文化产业与旅游业发展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两组变量的脉冲响应均为正,说明两者存在正向交互作用。从方差分解结果来看,旅游业对文化产业变化的贡献率短期较高,之后逐步递减;在旅游业波动中,文化产业的方差贡献率较大,并随时间推移呈现不断上升趋势。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韩东林 吴瑞 夏传伟
依托数字技术进行创作、生产、传播和服务的数字文化产业已然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数字技术与文化产业有效融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依据中国2007—2016年相关统计数据,建立VAR模型,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等工具,对数字技术应用与文化产业二者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数字技术应用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效果不明显,数字技术应用在文化产业中的应用尚有较大发展空间;数字技术应用在短期和长期都能对文化产业发展造成有效影响,且移动端规模的发展对其影响程度更大。
关键词:
数字技术应用 文化产业 VAR模型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皞
本文以国际文化贸易的发展环境和规律的识别为基础,从政治、经济、社会及技术角度分析中国文化贸易所面临的优劣势、机遇及挑战。借鉴各国文化产业和贸易发展的经验,提出政府支持、人才培养和中介组织或公共服务平台的建立是现阶段中国文化服务贸易发展的现实选择途径。
关键词:
PEST分析 文化贸易 中国文化贸易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丁仕潮
文章以中国31个省份作为空间样本,从供需协同视角构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31个省份2013—2019年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并采取DP矩阵和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其时空演化特征。研究发现:中国31个省份文化产业供给侧、需求侧及高质量发展指数均存在时空差异,且呈现由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递减的分布格局。东部沿海地区遥遥领先,上海最高,浙江、北京、天津、广东等次之,长江中游的安徽、湖南等发展潜力巨大;考察期内文化产业发展质量类型可分为均衡领先型、市场带动型及基础培育型三种,并呈现"基础培育型—市场带动型—均衡领先型"的演化路径。
关键词:
文化产业 高质量发展 时空演化 DP矩阵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孟书魁 雷原
文章基于1998—2017年的省际面板数据,从市场需求和供给能力两个方面出发,分别建立实证模型,对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显示:文化产业市场需求方面,居民受教育水平、城镇化水平具有积极影响,且不存在省际间差异;居民人均收入具有积极影响,且呈现明显的三阶段特征;适龄消费人口的影响在发达省份明显,在欠发达省份不明显。文化产业供给能力方面,人力资源存在积极影响,且不存在省际间差异;资本投入的影响在中等发达省份明显,但在欠发达省份和发达省份均不明显;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和科技化水平的影响只是在少数经济较发达的省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
关键词:
文化产业 影响因素 供求模型 面板数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袁江
我国文化产业在经历了前期孕育、初步发展时期之后,近几年正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然而,由于产业发展中的金融排斥问题广泛存在,我国文化产业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困难重重。要获得突破性发展,亟需解决产业投融资瓶颈的制约,实现产业发展与金融支持的良性互动,而构建完善的金融支持文化产业的政策体系是文化产业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韩学周 马萱
文化产业在中国逐渐上升到了战略的高度,但存在整体实力偏弱、集约化程度不高和国际竞争力不强的问题,尤其在产业运营效率上无法与发达国家相比。通过利用文化产业统计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从技术效率和纯技术效率的角度出发,研究中国2000~2009年10年间,表演团体、画廊画店、剧场影剧院、文化经营机构、娱乐业等文化产业分类行业的发展效率,研究结果对于中国进一步发展文化产业、提升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数据包络分析法 文化产业 效率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成军 潘燕 刘芳
美国文化产业总产值占其GDP的25%左右,而中国目前仅为3%。美国电影衍生品的收入高达电影总收入的70%,远高于其电影票房,而在国内电影收入的90%-95%都来自票房和植入式广告,很多电影的衍生品收入竟然是零。面对如此巨大的数字鸿沟与实质差距,这里概述总结了美国电影产业的史事历程与成功经验,并结合中国该领域内当前实际状况给出了值得学习借鉴的一些具体举措和引领性作法,寄希望于以此推动中国文化产业的成长、发展并走向卓越。
关键词:
好莱坞奇迹 文化产业 爱迪生 文化强国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卫学莉 张帆
中国文化产业近年来发展迅猛。为推动经济增长转型,国家更是努力将其打造为支柱产业。人才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力量,创意人才、制作人才、营销人才、管理人才是文化产业的核心人才诉求。我国文化产业目前面临人才总量不足、结构失衡、管理不善等问题,必须创新文化管理体制机制,加大政府投入、转变投入方式,优化人才结构,强化产学研交流,从而推动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和高端转型。
关键词:
文化产业 人才需求 人才困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滕堂伟 翁玲玲 韦素琼
基于2000年、2009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截面数据,利用泰尔指数对区域文化产业发展差异进行了度量,并采用灰色关联法分析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中国区域文化产业差异显著,但呈收敛趋势,区间差异和华东文化区区内差异是造成区域文化产业差异性的主要原因;受政策导向、经济发展等影响,不同时期影响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导因素存在较大差异;区域文化特质差异,是造成文化产业发展差异的一大条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颜慧超 李喜英 林洪
近年来中国高度重视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发展,各地也参照中央的做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文化与科技有机融合。本文主要分析了党的十七大以来中国为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而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以及近年各地为推动文化科技融合发展而采取的行动方案,旨在为进一步推动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提出意见与建议。
关键词:
文化科技 融合发展 政策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