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23)
- 2023(12472)
- 2022(10184)
- 2021(9415)
- 2020(7975)
- 2019(17923)
- 2018(17645)
- 2017(33765)
- 2016(18166)
- 2015(20191)
- 2014(19775)
- 2013(20169)
- 2012(18817)
- 2011(17072)
- 2010(17190)
- 2009(16371)
- 2008(16389)
- 2007(14768)
- 2006(13364)
- 2005(12316)
- 学科
- 济(86692)
- 经济(86586)
- 业(86177)
- 企(68494)
- 企业(68494)
- 管理(61445)
- 农(46749)
- 方法(36075)
- 农业(30754)
- 业经(29612)
- 数学(28374)
- 数学方法(28193)
- 财(26120)
- 中国(24218)
- 制(19173)
- 务(18294)
- 财务(18288)
- 财务管理(18261)
- 企业财务(17296)
- 贸(17250)
- 贸易(17239)
- 易(16885)
- 技术(16676)
- 策(16302)
- 体(15356)
- 划(14314)
- 和(13991)
- 地方(13893)
- 学(13595)
- 银(12171)
- 机构
- 学院(272427)
- 大学(266682)
- 济(127718)
- 经济(125847)
- 管理(107634)
- 研究(96502)
- 理学(92655)
- 理学院(91762)
- 管理学(90666)
- 管理学院(90175)
- 中国(78612)
- 农(63672)
- 京(56469)
- 科学(56253)
- 财(55107)
- 所(49468)
- 农业(49234)
- 业大(44855)
- 研究所(44758)
- 财经(43769)
- 中心(43061)
- 江(42063)
- 经(39984)
- 经济学(39394)
- 经济学院(35583)
- 北京(35304)
- 院(33770)
- 经济管理(32370)
- 财经大学(31933)
- 州(31802)
- 基金
- 项目(177756)
- 科学(142234)
- 基金(133091)
- 研究(129487)
- 家(116958)
- 国家(115854)
- 科学基金(99597)
- 社会(87378)
- 社会科(82649)
- 社会科学(82627)
- 基金项目(69954)
- 省(68490)
- 自然(62908)
- 自然科(61502)
- 自然科学(61480)
- 自然科学基金(60501)
- 划(56560)
- 教育(56015)
- 资助(53985)
- 编号(50171)
- 业(41430)
- 部(41067)
- 发(39997)
- 重点(39964)
- 创(39635)
- 成果(39039)
- 国家社会(37492)
- 创新(36419)
- 农(34968)
- 教育部(34812)
- 期刊
- 济(149854)
- 经济(149854)
- 研究(81318)
- 农(65590)
- 中国(55221)
- 农业(44795)
- 财(43646)
- 学报(42649)
- 科学(42496)
- 管理(42295)
- 大学(33390)
- 学学(32244)
- 业经(29779)
- 融(28391)
- 金融(28391)
- 业(24048)
- 经济研究(23378)
- 技术(23086)
- 财经(22591)
- 问题(20384)
- 经(19721)
- 世界(18149)
- 教育(17631)
- 技术经济(16422)
- 贸(15798)
- 农村(14767)
- 村(14767)
- 农业经济(14403)
- 版(14072)
- 国际(13866)
共检索到4181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刘振邦
传统农业追求自给自足,形成了粮食、经济作物的二元产业结构和单纯的粮食观;现代农业追求效益,以饲料作物为主,形成了三元结构和整体食物观。农作物中,人工牧草效益最高,号称绿色黄金。大家饲养的动物中,奶牛经济效益最高。国民经济中,食品工业效益最高,成为发达国家的主导产业,体现了农业的基础作用。我们应当建立从植物到动物再到加工业的转化机制和市场体系,进入市场经济之后,我国的食物肯定自给有余。
[期刊] 改革
[作者]
杨照 栾义君
随着我国人口增长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城乡居民膳食结构升级,农产品消费"粮经饲"三元结构阶段性特征明显,现阶段呈现"3∶4∶3"消费结构,并向"2∶4∶4"消费结构转型并趋于稳定。受资源和环境约束,预计到2020年,我国口粮能够基本自给、经济作物略有盈余、饲料粮缺口较大。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应重点稳定口粮生产规模和生产能力,推动经济作物发展高附加值产品,着力拓宽饲料作物供应渠道。
关键词:
国家粮食安全 农产品消费 “三农”问题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杨明智 裴源生 李旭东
由于统计口径与计算方法的不同,粮食自给率的计算结果往往差异较大,得出的中国粮食安全的结论也大相径庭,从而引起国内各界的广泛争议。为了准确分析当前中国的粮食安全情势,避免误判对相关决策造成误导,有必要对粮食的统计口径和自给率计算方法进行分析研究。本文选用三种粮食自给率计算方法—定额统计法、流向统计法和消费统计法,测算中国2000-2016年的粮食、谷物和口粮自给率,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1)定额统计法计算结果容易造成失真,流向统计法与消费统计法计算结果较为准确;(2)谷物和口粮自给率更能反映中国实际的粮食供需情况;(3)中国谷物自给率在98%以上,口粮自给率高于100%。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发展对土地的需求越来越大,这会造成耕地被侵占、粮食需求激增等严重问题,口粮生产仍然不能放松,建议未来调整农业结构,稳定小麦、稻米生产。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丁声俊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郑文兵 陈艳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周海春
在世界贸易组织确定的贸易原则下,中国粮食要坚持95%自给必须借助关税来隔开中国粮食供求与世界粮食市场的联系。所需关税税率将逐年增长,由现阶段不需要关税保护逐步增长到2030年前后的130%。在这一关税政策保护下,中国粮食贸易量到2030年均可维持在3...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熊启泉
中国现行粮食进口量的统计是不完整的。文章区分了粮食显性贸易和粮食隐性贸易,进而构造了粮食真实进口量的测算方法,并基于对粮食隐性进口量的估计,构建了中国粮食贸易平衡表,获得了中国粮食真实进口量及进口结构数据。研究发现:2000—2020年间,中国粮食真实进口规模为153412万吨,其中,粮食显性净进口126463万吨,占82.43%,粮食隐性净进口26949万吨,占17.57%。近年来,中国粮食真实进口规模不断扩大,并呈明显的隐性化趋势。中国粮食进口隐性化,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国内粮食自给率下降和确保粮食安全之间的矛盾。从口粮看,当前中国人的饭碗仍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但我国国内粮食市场紧平衡的压力越来越大,亟需切实可行之措施,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实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郭燕枝 郭静利 王秀东
国际经验中的粮食自给率参考值是按谷物类粮食确定的,不含油用大豆和薯类作物。我国的粮食概念包括谷物,薯类和豆类,目前因大豆的巨量进口扭曲了粮食安全水平的正确判断。本文比较了我国粮食自给率和谷物自给率现状后,得出,按照国际通用标准,我国的谷物自给率已经处于足够高的粮食安全水平。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粮食 谷物 自给率 大豆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杨崑 李光泗 祁华清
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是农业强国的基础和首要任务,当前摆在农业强国建设面前最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饲用粮食供给问题。对全球农业要素禀赋、产出和贸易结构、国家生产能力、作物生产比较优势、国民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等多维数据的分析表明,受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刚性约束和粮食生产、贸易的技术性软约束,我国饲用粮食安全问题既是粮食贸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问题,也是饲用粮食供给与食物需求结构不匹配问题,利用国际市场和外部农业资源来保障国内饲用粮食供给势在必行。未来,我国饲用粮食国际供应链要面对贸易渠道多元化难度大、现有渠道的不确定性难以回避、域内周边国家农业资源利用门槛高、粮食贸易容易沦为他国外交政策工具等四大困境。彻底解决饲用粮食安全问题需要稳固现有贸易渠道、调整农产品进口结构、优化国内膳食营养结构、管控饲用粮食需求、提高饲用粮种植比较优势、开拓域内国家农业资源、加强农业国际合作等一揽子政策组合。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吉元 胡必亮
一世纪 本世纪50年代初期,阿瑟·刘易斯首先系统地建立起了用于分析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问题的理论模型——二元经济模型,对创立发展经济学和制定发展中国家的有关经济政策产生过重要影响。但是正如费景汉、拉尼斯、托达罗等经济学家指出的那样,这一理论模型又有很大局限性。刘易斯将发展中国家农村劳动力从农业部门的转出及城市现代工业部门对这部分劳动力的吸收,看成是一种毫无障碍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与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现实经济生活相去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为帮助政策制定者及其他发展行动方加快履行消除贫困和饥饿这一全球承诺的步伐,2018年6月7日,粮农组织发布改革粮食和农业的20项行动指南,以展示可持续农业能够对各方应对全球最严峻挑战所产生的影响。行动指南为各国提供了一系列实用指导,包括如何加强粮食安全、创造体面就业、刺激农村发展和经济增长、保护自然资源和应对气候变化,所有这些事项都是《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林刚
1 中国近代以来的状况不完全符合刘易斯“二元经济论”的前提和条件。 2 长江三角洲现代化过程中呈现的不是传统与现代部门截然对立的二元现象 ,而是在传统部门中分化出与现代经济密切相关的新型成分 ,呈现出“三元结构”。 3 “三元结构论”讨论的是现代部门无法吸收庞大的传统部门劳动力前提下的经济发展问题 ,认为在中国现代化过程中传统部门和现代部门可以在一定条件下互补互动。通过三元结构 ,中国经济现代化途径不是单向的现代部门取代传统部门 ,而是多方向的、特别是通过传统部门自身的现代化来消化劳动力 ,通过传统部门和现代部门的协调发展提高全社会的现代化水平。
关键词:
二元结构 三元结构 传统与现代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黄佩民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1996年10月7~9日,农业部在京召开了“中国粮食及农业:前景与政策”国际研讨会。参加会议的代表120多人,多为国内外研究中国粮食及农业问题的知名专家、学者。其中,国外代表近40人,分别来自国际农经学会、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银行、经合组织、福特基金会及美国、日本、德国、澳大利亚、台湾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研讨会上,代表们围绕会议主题进行了广泛交流和深入探讨,对今后中国粮食及农业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很有参考价值的观点和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普蓂喆 周琳 钟钰 陈萌山
中央对粮食产销平衡区和主销区的要求是明确的、一贯的,但近年来不少省份粮食产销缺口在增加。遵循中央“共同承担起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责任”要求,在产销平衡区和主销区设定自给底线十分必要。底线设定要把握粮食兼具一般商品和准公共物品属性的特征,权衡安全性和经济性,分品种、分用途、分区域、分城乡精细设计,确保守住区域粮食安全,兼顾腾出市场机制运行空间。测算发现,若平衡区以常住人口的稻麦口粮用途消费自给为底线,主销区以农村常住人口的稻麦口粮用途消费自给为底线,其实现自给完全有基础、有途径。一方面,要正确看待两区确保一定自给能力的含义,激发产销平衡区和主销区遏止非粮化的内生动力;另一方面,将粮食自给纳入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考核范畴,支持产销平衡区和主销区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发挥自给底线对粮食生产流通能力建设的中长期指导作用。
关键词:
粮食安全 产销平衡区 主销区 自给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