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00)
- 2023(14664)
- 2022(12636)
- 2021(11887)
- 2020(9905)
- 2019(22573)
- 2018(22712)
- 2017(42695)
- 2016(23531)
- 2015(26403)
- 2014(26675)
- 2013(25846)
- 2012(24050)
- 2011(21483)
- 2010(21547)
- 2009(19769)
- 2008(19285)
- 2007(17168)
- 2006(15129)
- 2005(13139)
- 学科
- 济(89614)
- 经济(89502)
- 管理(71510)
- 业(68352)
- 企(56864)
- 企业(56864)
- 方法(39023)
- 数学(32885)
- 数学方法(32443)
- 中国(27039)
- 农(26139)
- 技术(22840)
- 学(21975)
- 财(21467)
- 业经(20587)
- 地方(19469)
- 理论(17783)
- 农业(17622)
- 制(17566)
- 和(14662)
- 贸(14644)
- 贸易(14633)
- 易(14155)
- 环境(14107)
- 技术管理(14052)
- 银(13947)
- 教育(13908)
- 银行(13893)
- 体(13684)
- 划(13342)
- 机构
- 大学(331533)
- 学院(330056)
- 管理(130680)
- 济(123727)
- 经济(120591)
- 理学(112793)
- 理学院(111460)
- 研究(111216)
- 管理学(109431)
- 管理学院(108830)
- 中国(81224)
- 京(72197)
- 科学(72111)
- 农(56416)
- 所(56171)
- 财(55735)
- 业大(51965)
- 研究所(51320)
- 中心(50499)
- 江(49627)
- 范(45515)
- 北京(45395)
- 师范(45011)
- 财经(44429)
- 农业(44142)
- 院(40929)
- 经(40357)
- 州(40255)
- 技术(38788)
- 师范大学(36185)
- 基金
- 项目(228460)
- 科学(179118)
- 研究(166846)
- 基金(163436)
- 家(143281)
- 国家(142055)
- 科学基金(121736)
- 社会(102982)
- 社会科(97312)
- 社会科学(97286)
- 省(90965)
- 基金项目(87406)
- 自然(79915)
- 自然科(78085)
- 自然科学(78065)
- 教育(76807)
- 自然科学基金(76657)
- 划(76403)
- 编号(68399)
- 资助(65876)
- 成果(55776)
- 重点(50908)
- 创(50751)
- 部(49051)
- 发(48529)
- 课题(47979)
- 创新(46708)
- 科研(43005)
- 大学(42149)
- 项目编号(41937)
- 期刊
- 济(138271)
- 经济(138271)
- 研究(96385)
- 中国(68869)
- 学报(55772)
- 农(51668)
- 科学(50887)
- 管理(49314)
- 教育(44246)
- 大学(41778)
- 财(41738)
- 学学(39079)
- 农业(35797)
- 技术(32010)
- 融(25207)
- 金融(25207)
- 业经(23135)
- 财经(21078)
- 经济研究(20670)
- 科技(19416)
- 图书(19342)
- 问题(19029)
- 业(18430)
- 经(18012)
- 技术经济(17187)
- 版(16288)
- 理论(15725)
- 现代(15033)
- 业大(14743)
- 坛(14717)
共检索到4875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霜 楚士晋 武振业
军转民的发展离不开技术创新 ,也离不开所处的区域和城市。军转民技术是城市技术创新体系中的重要技术源头 ,军转民技术产业化是城市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先导 ,军转民对国民经济和城市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带动和推动作用。为使军工和地方政府达到双赢的目的 ,地方政府和国防科技工业管理方面都要尽力扫除国防科技管理体制和政府管理体制的障碍。
关键词:
军转民 城市 技术创新体系 功能定位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胡凯 尹继东
从我国企业创新活动的现状出发,收集大量的数据对企业在我国技术创新体系中的地位进行分析,进一步确定企业在我国技术创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除了继续加大对研发的投入之外,更重要的是提高企业从事创新活动的效率,同时还要营造良好的保护企业知识产权的环境。
关键词:
企业 创新 主体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郎诵真 陈翔宇 冯根耀
根据军转民与地区经济间的关系,兼顾理论性与可操作性,设计出军转民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层次指标体系,并对各指标含义、计算方法及综合评价方法给予详细说明。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朱雪祎 方存好 孟硕
本文从研究区域技术创新各个环节中的"市场失灵"出发,致力于政府相关区域技术创新政策选择的研究。本文首先基于市场和政府在区域技术创新体系中的不同作用机制,提出了一个基于政府和市场双重作用的区域技术创新理论模型。在这一模型框架下,进一步以新古典经济学派关于"市场失灵"的假定为基本的分析依据,并参照新熊彼特学派的技术创新理论,以技术创新中的各个创新过程为分析对象,对各个技术创新环节中的"市场失灵"进行判断和分析,由此导出政府相应的政策工具选择。以此为依据,分析得出一个政府应对技术创新过程中"市场失灵"的政策框架。最后,本文结合深圳、无锡、宁波、东莞这四个"国家火炬创新试验城市"现有的技术创新政策工具,对本文分析得出的政策框架进行了实证分析和验证。
关键词:
区域创新 技术创新 市场失灵 政策工具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操龙灿 杨善林
本文围绕建立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体系促进产业共性技术供给的思路,在分析产业共性技术涵义的基础上,提出了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体系的概念,分析了我国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现状,指出了我国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体系的运作模式是建立政府主导的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体系,同时,提出了政府主导的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体系的组织形式和主要政策措施。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高宏伟
对地理临近与知识溢出效应、区域创新系统以及嵌入性理论3个层面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归纳总结,证明了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本地化的存在,并给出了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本地化的基本内涵和特征表现。从技术体制的相关研究中提炼影响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本地化的关键因素,结合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本地化的基本内涵,在技术体制分析中增加本地创新环境这一分析维度。最后,结合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本地化的基本内涵、关键因素以及特征表现,依据创新系统方法,提出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分析框架。
关键词:
产业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体系 本地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许皓 谢阳群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孔凡萍 贾永飞
本文从区域产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内涵入手,从实现创新转型的重大战略、产业转型升级两方面分析了山东省区域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战略需求,研究了区域产业技术创新的自主创新、引进创新及消化吸收再创新、集成创新、协同创新等四种创新模式,从核心主体、支撑体系、关键保障体系、配套服务体系等四个层面构建支撑全产业链的山东省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并提出了关于加快区域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
产业技术创新 创新模式 体系构建 对策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军生
技术创新是循环经济成功实施的保障和手段。循环经济技术创新除了具备一般技术创新的特征外,还与一般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不同。技术创新体系包括了技术创新主体、客体、技术创新实施的各种组织和制度安排。循环经济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必须充分考虑循环经济框架下技术创新的特征,通过政府和市场的共同作用形成循环经济技术创新的动力和体系。
关键词:
循环经济 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体系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侯汉坡 殷晓倩 刘春成
本文从构建持续技术创新体系角度出发,研究企业如何运用技术并购的手段以提高持续技术创新能力,首次建立基于技术并购的企业持续技术创新体系概念模型,总结出了进入新领域型、技术完善型和技术互补型的三种技术并购实施形式,并对每种形式的并购整合方式进行总结,最后针对此类并购的特殊要求,给出整合过程中的相关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米建华
文章首先对创业投资与技术创新关系进行了研究,认为创业投资促进技术创新的原因在于创业投资具有创新发现功能、创新加速功能、创新产业化促进功能以及创新风险分散功能。同时,文章还对长三角地区创业投资与技术创新发展现状进行了研究。基于此,文章提出建立以上海为中心的创业投资合作体系、以上海、杭州和南京三个城市为创新研发中心的创新智力支撑体系、以上海、江苏和浙江为创新产业化承接基地,并且创业投资、技术创新和创新产业化进行合理分工与协作,从而在长三角区域内形成以创业投资为推动力、以技术创新和产业化为最终目标的区域协作与分
关键词:
创业投资 技术创新 长三角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恒
技术中介服务机构是指创新体系中除企业、政府、科研院所及高校之外的部分,按照市场经济的长远发展目标要求,应重点开发其中介功能。当前,技术中介机构的发展存在从业人员业务素质低、经济效益低下、监管力度不够等问题,对此应确定以市场调节为主,政府推动为辅的发展战略,引导中介机构恰当定位,加强政府立法和执法监督,促进技术中介机构良性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