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77)
2023(12073)
2022(9932)
2021(8977)
2020(7499)
2019(16629)
2018(15999)
2017(30039)
2016(16292)
2015(17756)
2014(17456)
2013(16962)
2012(15368)
2011(13869)
2010(14196)
2009(13233)
2008(12095)
2007(10727)
2006(9538)
2005(8407)
作者
(50202)
(41467)
(41359)
(39089)
(25971)
(20037)
(18765)
(16191)
(15952)
(14594)
(14174)
(13978)
(13286)
(13212)
(13147)
(12730)
(12555)
(12225)
(12024)
(11788)
(10360)
(10289)
(10187)
(9510)
(9404)
(9163)
(9109)
(9073)
(8529)
(8339)
学科
(61045)
经济(60982)
管理(46289)
(43751)
(35484)
企业(35484)
(26118)
金融(26111)
方法(25513)
(23903)
银行(23838)
中国(23398)
(23086)
数学(22712)
数学方法(22478)
(18576)
(17883)
(17552)
地方(15203)
业经(14816)
(14605)
(12722)
农业(12413)
(12248)
财务(12208)
财务管理(12190)
(11902)
贸易(11893)
企业财务(11728)
(11603)
机构
学院(226880)
大学(225539)
(90902)
经济(88965)
管理(82715)
研究(80453)
理学(71719)
理学院(70886)
管理学(69452)
管理学院(69068)
中国(65995)
科学(52807)
(49539)
(47605)
(42302)
(41886)
业大(40004)
农业(39458)
研究所(39176)
中心(38266)
(33969)
财经(33648)
(30660)
北京(29316)
(29131)
经济学(28531)
(28092)
师范(27575)
(27525)
经济学院(26055)
基金
项目(161017)
科学(124887)
基金(116094)
研究(110411)
(105445)
国家(104568)
科学基金(87644)
社会(70620)
社会科(67182)
社会科学(67161)
(64971)
基金项目(61693)
自然(58124)
自然科(56713)
自然科学(56688)
自然科学基金(55699)
(54439)
教育(50089)
资助(46925)
编号(42862)
重点(37282)
(35469)
(34154)
(34133)
成果(33537)
计划(32177)
创新(32090)
科研(31435)
课题(30482)
国家社会(30091)
期刊
(93827)
经济(93827)
研究(61407)
中国(47199)
学报(47085)
(43839)
科学(38821)
(33720)
金融(33720)
大学(33719)
学学(32267)
(31793)
管理(28950)
农业(28645)
教育(21118)
技术(17424)
财经(16682)
经济研究(16154)
业经(16153)
(15206)
(14378)
业大(12809)
问题(12471)
(12272)
科技(11449)
资源(11274)
农业大学(10831)
商业(10262)
统计(10088)
技术经济(10006)
共检索到3360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董昌其   刘纪达   米加宁  
军民资源深度融合是从供给侧角度提升军民融合程度、实现军民需求与供给动态平衡的内在要求。通过对当前我国军民资源共享内容进行编码提取,提炼出由要素实体性、联结性、渗透性和准备性构成的通则框架体系,进一步基于要素交互链接特征、资源共享敛散程度、多元主体复杂程度等归纳出3种异质主体协作结构,分析不同结构的影响因素并梳理影响军民资源深度融合的主要因素,进而使用决策实验室分析法剖析各因素属性及相互作用,依属性组合分为关键-驱动、支持-驱动、支持-导向、关键-导向四类,并提出各类因素在主体协作结构调整中的应对策略。最后,分别从军民公共服务平台运营、各地军民资源共享模式和政策供给体系3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双海军  谭建伟  刘乔乔  
军民融合技术协同创新是军民两用技术发展的新阶段。文章分析了军民融合技术协同创新的主体构成要素及其发挥的作用。同时,还从配套机制、资金筹措、文化背景、关注重点等方面着重分析了影响各主体协同创新的因素并提出军方和政府搞好顶层设计、科学选择适合产业、搭建创新平台和强化激励机制等解决对策。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保宇  
产教融合是推动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五螺旋"创新组织结构是我国地方高校深化产教融合的最佳选择,政府、行业、高校、企业、中介是深化产教融合的五大协同主体。影响产教融合深化的关键因素有人才、技术、观念、制度、项目、资金、愿景、机构、平台和信息。产教融合不但是各个主体之间的融合,更是各个关键因素之间的融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宝明  
我国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制度体系中产教融合文化制度、产教资源统筹发展制度、产教供需双向对接制度、产教融合中企业主体制度和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制度五个次制度体系的功能定位,既勾勒出我国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制度体系的框架,同时还凸显了产教融合制度体系的逻辑结构。建立健全伦理道德建设、强化制度创新的实效性、增强制度体系的可操作性以及提升利益相关方的治理水平,是新时代优化我国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制度体系建设的路径。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白礼彪  白思俊  杜强  马飞  
军民融合协同创新是一个涉及多主体、多目标和多要素的系统工程,各主体、目标和要素间的协同关系对军民融合战略目标实现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文章基于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主体构成、角色和功能的分析,构建了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体系"五主体动态模型",通过描述各创新主体间的协同创新过程,阐释了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五主体动态模型"的运行机制,提出了破除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区域行政性体制障碍,推进跨区域军民融合一体化实施;构建军民融合"产—学—研"产业集群;打造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综合平台;建立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中介社会服务机构网络,构建市场导向型中介服务体系;打通军民融合创新人才流动渠道,健全专业人才培养机制等促进军民融合创新主体间协同创新的建议措施,为我国推进军民融合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徐浪  
大学内部治理制度包括规制性要素、规范性要素、文化认知性要素。由于历史和逻辑的必然,以及大学的主动选择,强制规范性制度占据主导,文化认知性制度处于弱势。当前的大学制度建设要走出对立论的惯性思维,促进不同制度要素有机融合,弱化外在强制规范,引导内在自觉认同。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萍萍  陈波  
军民融合企业作为军民融合战略实施的关键主体,对其技术效率及影响因素的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古典经济学理论切入,分析了军民融合企业的本质、特征,提出了影响军民融合企业技术效率的因素,构建了包含技术无效率项的随机前沿模型。以66家军民融合企业2008-2016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的分析结果表明,高管团队异质性和股权集中度对军民融合企业技术效率影响均表现为倒U型;创新投入对企业技术效率的提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国有股占比对军民融合企业的影响不显著。从技术效率测算结果来看,样本期内军民融合企业的技术效率普遍偏低,但是随着时间推移有所提升;不同企业在技术效率水平和技术效率变动两个维度的表现差异显著,且大多数企业同时面临技术效率水平低下和技术效率增长缓慢的双重挑战。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陈海艳  王开勇  高波  
分析了我国物流标准体系构建历程及特点,以及制订军事物流军民融合标准体系的依据和原则,构建军事物流军民融合标准体系基本架构,提出了军事物流军民融合标准重点建设方向,为军事物流军民融合体系建设工作提供参考。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古贞  谭清美  
基于军民融合与物流相关理论,界定军民融合物流体系的概念,分析军民融合物流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研究军民融合物流体系的组成,包含军民融合物流法律法规体系、运行机制体系、信息共享体系、物流标准体系、组织管理体系、物资储备体系、物资运输体系、协同创新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并对这9个子体系进行详细分析,最后探讨建设军民融合物流体系的核心、基础和重点,为建设军民融合物流体系提供相应的实践指导。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张姣芳  陈晓和  
建设军民融合应急物流保障体系,既是国家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等突发性事件的重要保证,也是适应未来后勤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应急物流建设应借鉴美军的成功经验,创新军民融合应急物流实践模式(如统一规划、合作开发、人才培养一体化),加强信息资源平台建设、标准体系建设、法规体系建设和物资储备体系建设。
[期刊]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Documents Publishing House)  [作者] 丁锋  魏兰  
笔者参加了"军民融合"创新体系课题的研究,对有关战略性的重大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思考,提出以下几方面的论点:一是"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是我国新时期举国的战略方针;二是"军民分离"的体制机制是制约军民融合的主要障碍;三是正确选择发展模式是促进军民融合的关键;四是"引民入军"是推进军民融合的重大举措;五是大力发展军民两用技术,是推动军民融合的切入点;六是"国家主导,改革推动"是促进军民融合的战略指导思想。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赵云  周源  陈璐怡  
通过梳理创新体系理论中不同理论的差异与我国军民融合科技创新的主要问题,选择创新价值链理论解析我国军民融合科技创新体系的主要构成,结合现有体系中创新主体在知识创新链上的比较优势,阐述军民融合科技创新体系的目标。研究发现:我国科技创新体系要实现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应根据不同目标的实现需求,从知识产生、知识转化、知识传播3个方面实现融合。并研究提出军民融合科技创新体系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意见建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马喜芳  郭世贞  张天辉  
军民融合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推进军民融合区域层面评估是关系军民融合能否实现的重大问题,也是军地协调发展亟待解决的难题。在国内外尚未有成熟的、可借鉴的军民融合评估模型的情况下,基于BSC等西方绩效评估先进理论,构建一个区域层面的军民融合绩效评估体系,包括三级指标库及BSC战略地图。将军民融合区域战略目标分解为4个维度,即4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和62个三级指标,每个维度之间存在层层递进的内部因果逻辑关系,以期为我国军民融合评估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政策支持。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王凤忠  宋大东  赵锐  
立足国家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分析了军民一体军事物流标准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论述了国家和军队物流标准体系内在联系,分析了当前军事物流标准体系地问题和瓶颈,从五个方面阐述了军民物流标准体系融合的基本内容,并提出了军民标准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伟海  罗敏  
建立军民融合创新体系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要通过强化顶层统筹、创新体制机制、搭建创新平台载体、探索创新模式、推动军民双向转化、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强化创新政策激励,打破国防科技和民用科技自成体系、自我封闭的发展格局,着力建设各类军民创新主体协同互动、军民创新要素顺畅流动、高效配置的生态系统,形成军民协同创新的实践载体、制度安排和环境保障,使国防科技创新根植于国家科技创新的深厚土壤,同时,以军事需求和国防科技创新带动国家整体科技创新水平跃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