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31)
- 2023(16664)
- 2022(14396)
- 2021(13456)
- 2020(11251)
- 2019(25478)
- 2018(25289)
- 2017(47877)
- 2016(26321)
- 2015(29786)
- 2014(29560)
- 2013(28328)
- 2012(25593)
- 2011(22887)
- 2010(23178)
- 2009(21695)
- 2008(20456)
- 2007(18184)
- 2006(16020)
- 2005(14229)
- 学科
- 济(92507)
- 经济(92373)
- 管理(77860)
- 业(71794)
- 企(61100)
- 企业(61100)
- 方法(40093)
- 数学(34283)
- 数学方法(33812)
- 中国(32234)
- 财(28619)
- 融(28281)
- 金融(28277)
- 银(26987)
- 银行(26941)
- 农(26396)
- 行(25934)
- 制(24716)
- 业经(23108)
- 地方(20737)
- 学(19437)
- 理论(19431)
- 务(18839)
- 财务(18745)
- 财务管理(18706)
- 企业财务(17799)
- 农业(17644)
- 贸(16892)
- 贸易(16875)
- 技术(16642)
- 机构
- 大学(357095)
- 学院(355896)
- 管理(136892)
- 济(135450)
- 经济(132073)
- 理学(117712)
- 理学院(116425)
- 研究(116208)
- 管理学(114228)
- 管理学院(113598)
- 中国(91453)
- 京(75620)
- 科学(71185)
- 财(66766)
- 所(57287)
- 农(54564)
- 中心(54528)
- 江(53182)
- 财经(52477)
- 研究所(51840)
- 业大(51589)
- 范(48499)
- 师范(48067)
- 北京(47889)
- 经(47477)
- 州(43892)
- 院(42593)
- 农业(42292)
- 经济学(40688)
- 技术(39122)
- 基金
- 项目(240719)
- 科学(188313)
- 研究(181697)
- 基金(170764)
- 家(146908)
- 国家(145610)
- 科学基金(125457)
- 社会(111676)
- 社会科(105705)
- 社会科学(105677)
- 省(96542)
- 基金项目(90613)
- 教育(85395)
- 自然(80033)
- 划(79990)
- 自然科(78126)
- 自然科学(78110)
- 自然科学基金(76641)
- 编号(76352)
- 资助(69978)
- 成果(63497)
- 重点(53960)
- 课题(53513)
- 部(52400)
- 发(51194)
- 创(51169)
- 创新(47618)
- 项目编号(47607)
- 制(46717)
- 大学(46099)
共检索到5360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何海燕 单捷飞 李宏宽
分析新时代背景下军事科技创新对军事人才培养的新要求,论述高校加强新型军事科技人才培养、加快落实军民融合战略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剖析我国高校军事科技人才培养的现状与挑战,探讨新型军事科技人才培养机制,构建高校新型军事科技人才培养体系,从外部机制、内部机制和动力机制3个维度进行具体分析,最后提出高校新型军事科技人才培养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何海燕 王馨格 李宏宽
本文立足于中国军民深度融合发展背景,根据新一轮科技产业革命与新军事变革的战略要求,对高校国防科技人才培养的现状、军民深度融合下所需的国防科技人才类型等进行了特征分析,并基于双层嵌入理论和需求拉动理论构建RPPSCD分析模型,对依托高校国民教育资源进行国防科技人才培养的影响因素及其关联性进行深入研究,同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研究发现,高校国防科技特色教学和科研实力、高校军产学研协同创新研究平台、国防科技人才培养的战略政策、高校国防科技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高校国防科技创新理念与军民融合文化软实力以及新军事变革的发展需求,六个不同维度的因素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于中国高校国防科技人才的培养。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雷路娟
在实现产教融合的过程中,现代学徒制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有利于强化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实践与理论的结合,促使人才培养更具实用性及针对性,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综合素养过硬的人才,为企业输送高素质人才,推动地区产业及经济升级、发展。而随着现代学徒制模式的推广应用及产业的转型升级,校企双方的合作遇到诸多问题。据此,探索产教融合背景下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分析实行此模式面临的困境,针对性地提出缓解现阶段困境的对策,有利于尽可能最大化发挥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价值,以期培养综合实力过硬的现代化人才。
关键词:
产教融合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芮绍炜 康琪 操友根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战略科技人才站在国际科技前沿、引领科技自主创新、承担国家战略科技任务,是支撑中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力量。本文从特征、载体、行为、功能等角度对战略科技人才的内涵进行科学界定,立足上海发展现状,认为战略科技人才还存在数量不足、在重大战略任务中培养机制不健全、“平时”状态下战略能力培育不足、基础保障制度有待优化等问题。充分学习借鉴国际国内战略机构平台育才、重大攻关任务炼才、国际大科学计划塑才、“平时”能力建设铸才等经验模式,以“使命导向、战略牵引、能力培养、制度保障”为总体思路,从建立完善战略科技人才的体系化培养制度、加强战略能力储备、优化保障战略科技人才的基础性制度等方面提出加强战略科技人才培养与梯队建设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朱炳祺 程东庆 叶小青
产教融合是新时代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对教育改革的客观要求,产教融合背景下应用型高校专业人才培养也应进一步的突破创新。文章着重从突破路径和协同路径两大维度入手进行研究,其中应用型高校专业人才培养的突破路径包括把握内涵,明确人才培养需求定位;激活动力,营造高效优质教学条件;促进转化,助推人才培养成果落地。而协同路径则包括政策协同,打通纵横双向政策体系;队伍协同,切实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协同,打造科学化的评价体系。
关键词:
产教融合 应用型高校 人才培养 社会场景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苏梁波
从军校研究生身份上的特殊性、学习上的独立性、科研上的实践性、管理上的自主性出发,分析了应用型军事人才培养背景下的军校研究生教育管理特点,提出应辩证处理好学术科研与从严治军、分散教学与统一管理、"纸上论兵"与军事实践、管理育人与环境育人的关系,在强化军人意识、探索教育管理的科学模式、构建应用型人才成长的实践平台、营造和谐育人环境上下工夫,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军事人才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关键词:
军校研究生 教育管理 应用型军事人才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孙耀华
以新一代通讯技术、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技术变革助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并产生传统商业的数字化转型和商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等议题。本文在总结数字经济特征的基础上对新商科的内涵及新商科人才应具备的特质进行阐述,最后结合具体实践案例提出高职新商科人才培养产教融合模式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新商科 人才培养 产教融合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王利芳
伴随"中国制造2025"和工业4.0战略实施,我国物流产业向智慧物流转型升级,高职教育物流人才需求逐渐转变为高素质技术技能型智慧物流专业人才。如何进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才能在"智能+"大潮下适应企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和持续健康发展,是我国当前物流人才培养面临的重要课题。基于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分析,在智慧物流人才培养模式构想的基础上,提出了校企双方深度合作的高职智慧物流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措施。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黄盈盈 熊智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的有效途径,对实践要求较高的会计专业尤其重要。如何让校企合作做到真正的"无缝对接",已经成为当前高职会计专业改革与发展的核心问题。文章以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E通电商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为例,分析如何在校企深度融合的背景下,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校企共同打造具有"三师素质"的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优化课程考核方法,培养应用型会计人才。
关键词:
校企合作 会计人才 培养模式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璐
高素质影视人才不仅是繁荣文化市场、建设精神文明、传承传统文化的中流砥柱,也是新时期"中国故事"的重要讲述人和传播人。立足"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技术促进了多种媒体(内容)向一种媒介(载体)集中的现象,这种"媒介融合"现象必然造成信息质量参差不齐,致使主流文化价值观被边缘化。因此,高校影视人才培养需跳出传统广播电视学科理论及实践窠臼,一方面顺应变化,重构媒介融合背景下的高校影视人才教育生态体系,另一方面探寻规律,掌握媒介融合背景下高校影视人才教育话语范式,这样才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储德平 杨曌 李泓坛
新型职业农民是加快推进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微观主体和关键力量。本文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生态文明、全面推进"双创"战略、全面补齐现代农业发展短板四个方面分析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时代语境,并从文化、技术、经营、政策、生态等角度分析新型职业农民的新内涵,从共享(Sharing)、匹配(Matching)、认同(identity)、学习(Learning)与评估(evaLuating)等五个环节构建新型职业农民的SMiLe培养机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纯青 罗譞 易桂秀
新工业革命的发展和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实施促使全国各大院校重新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立足我国应用型高校风景园林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紧扣课程学习、实习实践、学位论文三个主要教学环节,构建"多元师资、双平台、3S联动"产教融合教学模式,解决了应用型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部分导师责任意识淡薄、学生职业认知缺乏、实践教学体系落实不到位三个突出问题,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升级提供解决方案。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吕剑红 黄文勇
分析农业加快转型升级对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的新需求,针对农业科技人才队伍现状与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的现实问题,从政府、农业院校、涉农企业和农业科技人才自身多角度思考,探讨建立完善政府主导,涉农院校、企业和农户等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各方协调、功能完善、综合配套的多元化、多层次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服务新体系。
关键词:
农业转型升级 人才培养 机制创新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黎修良 沈言锦 张坤
复合型、创新型及具有环保意识、国际意识的技能型人才是服务"中国制造2025"技能型人才的基本特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适合现代制造业需要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但必须要对传统的订单模式加以提升、优化,拓宽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内涵与外延。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颜青
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改革,需要产业企业深度参与,基于产教融合下的人才培养机制建设,是职业教育现代化改革的趋势和长期任务。文章从产教融合与人才培养两方面,分析现状与提出建议,为产教融合下的人才培养机制建设建言献策。
关键词:
产教融合 人才培养机制 职业教育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