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47)
2023(9571)
2022(7634)
2021(7032)
2020(5576)
2019(12417)
2018(11902)
2017(21522)
2016(11065)
2015(11975)
2014(11911)
2013(11259)
2012(10084)
2011(9064)
2010(9393)
2009(9026)
2008(7790)
2007(7196)
2006(6309)
2005(5634)
作者
(30783)
(25404)
(24967)
(23833)
(15746)
(11904)
(11332)
(9727)
(9577)
(8891)
(8569)
(8506)
(8114)
(8007)
(7915)
(7836)
(7422)
(7409)
(7088)
(7034)
(6386)
(6098)
(6004)
(5861)
(5843)
(5619)
(5554)
(5483)
(5281)
(5111)
学科
(37744)
管理(37480)
(37346)
经济(37305)
(33824)
企业(33824)
(25203)
金融(25196)
(22664)
银行(22649)
(22054)
中国(20140)
技术(15410)
(13441)
(12817)
方法(12303)
业经(11859)
技术管理(11643)
(11218)
地方(11117)
中国金融(11015)
数学(9946)
(9876)
数学方法(9807)
理论(9603)
(8616)
财务(8581)
财务管理(8570)
企业财务(8256)
农业(7937)
机构
学院(148090)
大学(145238)
(58760)
经济(57314)
管理(56476)
研究(48931)
理学(48028)
理学院(47555)
管理学(46767)
管理学院(46480)
中国(44256)
(29871)
(29553)
科学(28296)
中心(25172)
(23481)
(23221)
(23041)
财经(22733)
研究所(20991)
(20597)
业大(20064)
(19283)
(18632)
北京(18618)
(18369)
师范(18366)
经济学(18015)
技术(17958)
农业(17795)
基金
项目(100613)
科学(80236)
研究(77626)
基金(71187)
(61691)
国家(61087)
科学基金(53163)
社会(49556)
社会科(47052)
社会科学(47045)
(42590)
基金项目(37138)
教育(35750)
(34602)
自然(31988)
自然科(31336)
自然科学(31328)
编号(31229)
自然科学基金(30803)
(28049)
资助(26903)
成果(25818)
创新(25116)
课题(23277)
重点(23126)
(22838)
(20998)
国家社会(20755)
(20288)
项目编号(19967)
期刊
(65544)
经济(65544)
研究(45929)
中国(37066)
(29719)
金融(29719)
管理(24198)
(23340)
教育(22154)
(21639)
学报(21453)
科学(20148)
大学(16951)
学学(15964)
技术(15070)
农业(13738)
业经(11342)
财经(11254)
经济研究(10560)
科技(9992)
(9742)
(7743)
论坛(7743)
职业(7703)
技术经济(7535)
问题(7523)
(7281)
(7133)
(6807)
理论(6752)
共检索到2354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尹西明  陈泰伦  陈劲  
军民融合是协同推进国防事业与经济建设的重要抓手,也是巩固提升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的核心议题。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加速演进,科技创新成为强化科技安全、保障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的关键纽带。针对我国军民融合协同创新面临的新挑战与新使命,基于使命驱动型创新和整合式创新理论,提出面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军民融合创新联合体。系统解析军民融合创新联合体概念内涵、理论基础和典型特征,构建军民融合创新联合体基本架构,探讨强化军民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体系化协同和整合式创新,积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攻关,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和场景化应用,以科技安全支撑经济、国防和新型国家安全的过程逻辑。提出以军民融合创新联合体为抓手,健全国家安全体系,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的路径与对策。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羽飞   孙祺   李桂荣   原长弘  
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联合体是中国产学研实践的最新模式,是中国式创新在产学研方面的深刻体现,但学术界对这一新现象关注不足,难以有效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情景下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联合体建设。鉴于此,以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联合体这一中国产学研新实践现象为切入点,按照“概念衍生—特征类型—推进路径”分析框架进行逐层解构。首先,梳理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联合体政策演进和研究脉络,廓清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联合体概念内涵与外延;其次,归纳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联合体特征,并基于主导组织视角总结出4类典型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联合体;再次,立足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要求,为推进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新型创新联合体建设提出相关对策建议;最后,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联合体整合框架,并提出未来研究方向。研究结论有助于拓展产学研深度融合与创新联合体研究,并为中国政产学研各方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联合体建设提供实践启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菡  
市域产教联合体是推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新模式、新路径、新探索。以市域产教联合体赋能产教融合,需要明确其运行逻辑,以政府为主导、以产业园区为载体、以多元主体参与为重点、以实体化运行为动力。但通过剖析发现,市域产教联合体赋能产教融合存在多元参与主体的权责划分不科学、实体化运行中产权界定不清晰、组织内部信任关系未建立、现代化治理结构架设不完善等现实难点。因此,市域产教联合体赋能产教融合应加快完善制度设计,明晰主体权责关系;加强产权界定和保护,明确利益分配;构建新型组织关系,实现信任合作;强化协同共治,构建现代化治理新结构;创新发展生态,促进联合体可持续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汤正仁  
马克思设想了"自由人联合体"的基本架构。由于各国通向"自由人联合体"的历史背景不同、国情不同、道路不同、起点不同,决定了"自由人联合体"不具有统一模式,而像其他社会有机体一样,具有历史性、成长性和阶段性特征。中国历经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道路,形成"自由人联合体"的雏形,随着她的成长、壮大、成熟,正在向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人联合体"迈进。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曹靖   尚嘉珉  
基于制度逻辑与多中心性理论融合的视角,理清市域产教联合体的组织结构和运作逻辑,呈现市域产教联合体组织合法性的内在规定与外在表达。市域产教联合体因政府行为的“边界不清”,制度供给的“差强人意”存在规制合法性困境;因组织行径的“离经叛道”,中间组织的“作用缺失”存在规范合法性困境;因“新生者劣势”存在文化—认知合法性困境。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在多重制度逻辑交互的穹顶规则下获取组织合法性,受多元制度要素作用的制度压力而显现组织合法性。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梦浛  方卫华  
军民融合创新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军民深度融合发展存在宏观环境约束、社会资本缺失、技术创新滞后等问题和困境,现有研究主要从政府主导作用和融合治理结构等视角提出突破军民深度融合创新发展瓶颈的路径机制,对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动力机制和作用机制研究较少。中国历史上通过劳武结合的军事制度实现军事需求和经济需求的协调对于我国现阶段实施军民深度融合具有重要启示作用,这种深度融合方式主要通过主导机制、规范机制、协调机制、互惠机制、保障机制等发挥作用。如何实现军民一体化,发挥各军民融合参与主体的能动性是实现我国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莫晓瑾  李强  束海星  
产教融合型企业的生成,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因素导向以及技能型人才短缺的因应之策。建成产教融合型企业,其逻辑价值在于彰显企业发挥育人主体的作用,促进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融合,形成现代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体系。产教融合型企业生成与职业院校的内在关联是培养目标一致、政策导向一致、利益追求一致。因此,建成产教融合型企业需营造企业竞相参与的良好氛围、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推动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操友根  任声策  杜梅  
以上海市2015—2019年科学技术进步奖项目为研究样本,总体研判企业牵头创新联合体的发展趋势,从创新主体规模、牵头企业性质和技术领域分布3个维度刻画企业牵头创新联合体的基本特征,并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剖析企业牵头创新联合体区域合作网络与机构合作网络的时空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上海企业牵头创新联合体数量呈稳步增长趋势,合作网络向复杂化、综合性方向演化;合作网络发育程度存在行业异质性;创新主体之间合作呈现不均衡性,企业与高校占据核心层主要地位,科研院所作用逐渐弱化;国有企业牵头合作创新占据大多数,民营企业占比处于较低水平。研究建议提出应从主体构成及区域分布、协同水平、产业布局、牵头企业性质方面持续巩固与加强,以发挥企业牵头创新联合体在市场需求、集成创新和组织平台方面的优势。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董云昭   张红兵  
创新联合体是面向科技自立自强的新型创新组织形态,数字技术为其提供关键技术支撑。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分析创新联合体知识转移过程以及数字技术、创新联合体运行机制和融通创新文化等情境因素对知识转移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数字技术应用视角下创新联合体的知识转移能够实现转移主体的知识交流融通和知识量增加;创新联合体运行机制可通过增强知识转移意愿和完善转移渠道正向影响知识转移;融通创新文化可提升知识转移意愿进而促进知识转移;数字技术通过降低知识内隐性、提升知识数字化和优化转移渠道正向驱动知识转移,同时,通过增加知识复杂性阻碍知识转移,但总体表现为正向影响。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周岩  赵希男  冯超  
基于创新联合体结构特征,构建多寡头三阶段研发博弈模型分析纵向技术溢出无协同决策、横纵技术溢出无协同决策、横纵技术溢出有协同决策三种合作研发策略。结果表明,提高纵向技术溢出程度,是创新联合体改善中小企业研发绩效,以及领军企业均衡利润的基础手段。增加横纵双向技术溢出,能够进一步提高中小企业研发绩效和领军企业利润水平。对于需求价格弹性较大行业,横纵技术溢出有协同决策研发策略则可以提高创新联合体的整体利润。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海云   任聪敏  
基于产业园区建设市域产教联合体是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一体两翼的重要一翼,是深化产教融合基本战略的重要载体。从产业园区的发展形态来看,产业园区由经济区域向综合区域的转变,使得以产业园区为基础的市域产教联合体有了多元共生、产教融合发展的基础。依托产业园区,实现政校企地域空间、制度空间的深度融合,扎根地方经济、服务产业升级、构建融合模式是市域产教联合体的建设目标;扎根地方所需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水平、构建多元治理体制机制是市域产教联合体的实施路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旭辉  
市域产教联合体是以园区为载体、以市域为赛道、以省域为基座,通过实体化运行和合作性治理,推动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的创新制度安排。园区经济蕴含着深刻的发展逻辑,为构建市域产教联合体提供了重要机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体现的是一种链式思维,市域产教联合体探索的是一种集群性创新。推动市域产教联合体实体化运作,应更加注重模式性创新,而非简单的机构增生。建构市域产教联合体应坚持行动导向,处理好设计与实施的关系,增强各参与主体的内源性动力。在构建市域产教联合体的过程中,政府组织不是先知和预言家,更不能成为保姆和管家,其合适的角色定位不是划桨、包办,而是掌舵、主持人和召集者。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田瑾   赵晓慧  
产教联合体作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推进的新方向,是高职院校提升办学特色、办学质量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创新路径。但在实践中,产教联合体构建依然存在协同机制缺乏创新、无法精准匹配产业、模式缺乏示范带动、实践环境建设不足等现实困境。为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议坚持多元共治、系统推进、服务区域、统筹资源、创新实践、以评促建,通过打造共赢合作生态体系、完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提升产业链的适应能力、建立协同教学科研团队、构建产学研创一体化实践环境、建立健全动态监测评价机制等举措,稳步高效推进产教联合体构建。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瞿晓理  
市域产教联合体是我国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的重要抓手之一。“产业集群”的场域、主体、资源及价值等维度特征,正契合了市域产教联合体的建设要求,由此构成了产业集群视角下市域产教联合体的建设逻辑。立足教育部一省一策建设意见,分析江苏省的“省情”和“教情”,产业集群数量多、实力强、领域广,职业院校多层次、高发展、有经验,是江苏建设市域产教联合体的有利基础;江苏省内产业集群领军企业少、内部竞争大、建设同质化,职业院校吸引力弱、教学要素散、改革求稳妥等现象,是建设市域产教联合体的不利因素。对此,产业集群视域下,围绕场域布局、主体联结、资源融合以及机制设计等方面,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的应然路径是:从“有”到“优”布局场域,以“点”带“群”联合主体,由“散”及“整”整合资源,转“虚”为“实”设计机制。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尹西明  苏雅欣  陈劲  陈泰伦  
新发展阶段,科技创新要超越传统的技术驱动,把握场景驱动的新范式、新机遇,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和丰富应用场景的优势,实现从创新追赶到创新引领的跨越。结合数字经济时代世界科技强国建设理论与实践,在回顾现有创新范式的基础上,系统探讨场景驱动的创新的内涵特征、理论逻辑、实践进路与典型案例,并展望未来研究和实践前沿。场景驱动的创新既是将现有技术应用于特定场景,进而创造更大价值的过程,也是基于未来趋势与愿景需求,驱动战略、技术、组织、市场需求等创新要素及情境要素整合共融,突破现有技术瓶颈,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渠道、新商业模式,乃至开辟新市场和新领域的过程。研究成果可为数字经济时代坚持创新引领发展,加快推进技术、场景和商业模式融合创新,以场景驱动原始性创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重大技术应用提供重要理论和实践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