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81)
2023(10489)
2022(8669)
2021(7934)
2020(6391)
2019(14536)
2018(13966)
2017(26455)
2016(13467)
2015(14457)
2014(14366)
2013(13897)
2012(12691)
2011(11577)
2010(11847)
2009(11422)
2008(10501)
2007(9402)
2006(8139)
2005(7558)
作者
(37003)
(30784)
(30214)
(29025)
(19532)
(14729)
(13778)
(11720)
(11675)
(11065)
(10444)
(10312)
(9843)
(9744)
(9598)
(9570)
(8979)
(8906)
(8725)
(8622)
(7654)
(7392)
(7245)
(7180)
(7069)
(6933)
(6773)
(6640)
(6223)
(6137)
学科
(53027)
经济(52972)
(47142)
管理(44741)
(42639)
企业(42639)
(26412)
金融(26412)
(23728)
银行(23719)
(23049)
中国(21719)
方法(21646)
数学(17523)
数学方法(17294)
(16563)
技术(16527)
业经(14418)
(14194)
地方(12963)
理论(12256)
(12168)
技术管理(12120)
(11766)
(11564)
财务(11534)
财务管理(11519)
中国金融(11222)
企业财务(11201)
(9214)
机构
大学(188833)
学院(187881)
(79489)
经济(77836)
管理(73694)
理学(63921)
理学院(63271)
管理学(62280)
管理学院(61916)
研究(60972)
中国(52981)
(39591)
(38280)
科学(35078)
财经(31582)
中心(29738)
(29079)
(28775)
(27623)
研究所(26309)
经济学(25792)
(25625)
北京(23989)
财经大学(23984)
业大(23918)
(23757)
师范(23514)
经济学院(23178)
(23047)
(22178)
基金
项目(126002)
科学(101564)
研究(93672)
基金(93010)
(80217)
国家(79516)
科学基金(69968)
社会(62315)
社会科(59294)
社会科学(59280)
(50313)
基金项目(48907)
自然(43806)
教育(43107)
自然科(42914)
自然科学(42904)
自然科学基金(42218)
(41629)
资助(36556)
编号(35937)
(32949)
创新(29752)
成果(29746)
重点(28562)
(27653)
(27401)
国家社会(26172)
课题(25703)
(25299)
(24584)
期刊
(84960)
经济(84960)
研究(58698)
中国(40483)
(32730)
金融(32730)
管理(30924)
(30777)
学报(26807)
科学(25808)
教育(23104)
(22959)
大学(21159)
学学(19902)
技术(16134)
财经(16078)
农业(14645)
经济研究(14171)
(13897)
业经(12584)
科技(10925)
问题(10101)
技术经济(9654)
理论(8635)
(8600)
现代(8450)
商业(8388)
(8198)
(8195)
(8165)
共检索到2866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钱敏  高璐  刘昌年  张同建  
由于不完全契约的存在,军民融合中存在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阻碍了军民融合协同创新效率的提高,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一直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在传统委托-代理框架下,通过植入互惠性偏好变量论证显示,互惠性偏好下的军民融合效率大于理性偏好下的军民融合效率,有效地克服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不仅可以提高军工企业和民用企业的收益,还可以提高军民融合总收益。研究表明,军民融合互惠性协同创新的推进,不仅需要军工企业和民用企业的主动实施,还需要政府机构的大力参与,为军工企业和民用企业创造有利的互惠性合作环境。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陈力  李文良  王欢  李贵根  
区域是承载国家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的基本单元。纵观我国军民融合改革30余年发展历程,在区域层面先后演化形成了两类颇具典型特征且较为成熟的军民融合协同创新模式:一类是以国防科研机构和军工企业为主导力量,"自下而上"自然自发的"演进型"模式;另一类是以区域政府为主导力量,"自上而下"设计推动的"建构型"模式,两种模式有其各自特点。随着军民融合实践深入推进,兼具"演进型"模式与"建构型"模式特征的"混合型"模式,将成为区域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的基本形态。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戚刚  曾立  易凡  
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平台是推进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的重要载体,对于贯彻落实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平台内涵和功能,梳理了平台组织架构及运行机制,探讨了构建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平台的政策保障体系,可为我国构建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平台提供参考。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田庆锋  张添  张硕  苗朵朵  
构建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是新时代实施军民融合战略的重要目标,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则是实现该目标的必然选择。基于扎根理论建立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影响因素体系,通过分析影响因素间的交互关系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根据模型对案例进行仿真分析,考察单因素作用、多因素协同作用、多因素非协同作用条件下协同创新水平变化情况。从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内涵、结构、功能实现3个层面揭示要素融合机制。据此,为国家军民深度融合提供相应政策建议。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张静晓  李慧  
军民融合协同创新是西安城市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本文分析了西安军转民和民进军协同创新过程存在的军工民品产业化能力不强、政府的支持力度不足、民品产业规模小和民进军行业准入制度问题。同时,从"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角度,分别对西安军转民和民进军协同创新,提出了对策建议,主要是成立专门的省市国防办,建立定期的军民联席会议制度,推行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专项优惠政策;组建西安军工系统民品产业集团,设立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基金;加大西安科技资源大市场的军民融合平台建设等。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杨晓昕  陈波  张涵  
采用中国省域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变量,基于地理邻接和要素流动两种权重矩阵,实证分析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对国防创新绩效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国防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在空间分布上呈显著集聚特征;在地理邻接权重和研发资本流动权重下国防创新绩效存在显著空间溢出效应;从对本地区的影响看,产-研和产-学两类互补型协同对国防创新绩效有显著促进作用,研-研和研-学两类替代型协同则不利于国防创新,区域创新水平和对外开放均对国防创新有益;从对周边地区的影响看,研-研协同显著提升周边地区的国防创新绩效,产-研协同则对研发资本流动关联紧密地区的创新绩效有积极作用。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丽娜  张勇  
如何进行协同创新已成为成德绵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成德绵地区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现状及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综合服务等不同环节的资源禀赋,根据城市群协同创新相关理论,构建了一个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理论模型,并说明了模型的动力因素,据此提出相关配套政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丽娜  张勇  
如何进行协同创新已成为成德绵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成德绵地区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现状及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综合服务等不同环节的资源禀赋,根据城市群协同创新相关理论,构建了一个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理论模型,并说明了模型的动力因素,据此提出相关配套政策。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方炜  校利敏  
[目的/意义]揭示民参军知识转移过程的科学内涵,为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过程]结合Multi-Agent建模和CAS理论,依据知识势差网络联结原则和保密资质级别匹配原则,建立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网络民参军知识转移过程模型,定量模拟微观主体的合作伙伴选择策略、"断键重连"规则和学习吸收机制等。运用Matlab仿真探究其知识转移过程的内在机理,刻画了网络合作规模、主体融合开放度对知识水平的动态影响,揭示创新网络基本拓扑结构及其动态演化规律。[结果/结论]网络合作规模、主体融合开放度与知识转移绩效有正相关关系;知识转移会推动协同创新网络的动态演化,且网络演化过程中出现显著的小世界性;网络知识水平和拓扑结构存在协同演化现象。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双海军  谭建伟  刘乔乔  
军民融合技术协同创新是军民两用技术发展的新阶段。文章分析了军民融合技术协同创新的主体构成要素及其发挥的作用。同时,还从配套机制、资金筹措、文化背景、关注重点等方面着重分析了影响各主体协同创新的因素并提出军方和政府搞好顶层设计、科学选择适合产业、搭建创新平台和强化激励机制等解决对策。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赵黎明  刘嘉玥  陈喆芝  
应用演化博弈理论,从动态角度对有限理性的政府、军工企业和民营企业间的博弈行为进行分析,探讨政府主导下军民合作创新系统中双方成员的演化稳定策略,提出促进军工领域多主体最优合作的对策和建议。结果表明,协同创新系统的超额收益、研发总成本以及背叛收益等因素对双方的策略选择具有直接的影响。政府通过建立完善的激励、监督和惩罚机制,打造良好的军民融合式发展环境,发挥宏观调控作用,能够促进创新体系向帕累托最优的方向演化。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嵇留洋  刘良灿  张渊  张同建  
产学研协同创新是国家创新战略的核心内容之一,但是,我国目前产学研协同创新遇到了困境,未能顺利推进。许多参与主体缺乏对"协同"的深刻认识,在实施上手足无措。互惠性偏好理论的发展为产学研协同创新在"协同"上的突破指明了方向。演化博弈分析表明,在适当的市场条件下,互惠性偏好及演化可以实现产学研互惠性合作,实现对传统合作模式的超越,进而克服"协同"瓶颈,完成真正的"协同",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迈上新的高度。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乔玉婷  鲍庆龙  曾立  阚文刚  
军民融合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对于推进军民深度融合、在全国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具有重要意义。军民融合协同创新通过促进新知识涌现、推进新产业集聚发展,最终汇聚经济发展新动能,驱动园区高质量发展。在提出军民融合协同创新驱动园区高质量发展的机理与组织框架基础上,将发展模式归纳为以分享经济为背景的资源共享模式、以新型研发机构为核心的第三方模式、以产业联盟为核心的产业链拓展模式和以交易平台为核心的"PPP"模式,最后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郭洪飞  史进程  庄淑铧  邓长兴  何智慧  
为系统分析国际军事强国的军民融合发展模式和国内部分地区特色军民融合实践做法,进一步探索广东省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模式,以广东省现阶段军民融合发展基础为出发点,通过结合粤港澳大湾区、广东省内创新产业发展突出优势以及聚集了大量高新技术和人才资源等特点,构建一种基于产学研一体化的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发展模式;从发展创新体系、发展突破点、发展新模式和发展新路径等方面,揭示广东省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努力方向,明确搭建创新服务平台、共享研发平台、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运营交易平台等具体做法,为进一步提高广东省优势资源与军民融合高度融合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彭中文  刘韬  张双杰  
军民融合型科技工业协同创新体系是国防科技工业和国家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基础与内在动力。基于国际比较视角,从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及法律政策保障等方面比较美日德等发达国军民融合型协同创新体系发展情况,构建我国军民融合型科技工业协同创新体系,探讨"国防需求拉动"、"民用需求拉动"和"科学研究推动"3种动力机制下军民融合型科技工业协同创新体系运行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