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18)
- 2023(14049)
- 2022(12172)
- 2021(11387)
- 2020(9891)
- 2019(22792)
- 2018(22650)
- 2017(44154)
- 2016(23299)
- 2015(26280)
- 2014(25723)
- 2013(25304)
- 2012(23287)
- 2011(20970)
- 2010(20770)
- 2009(19212)
- 2008(19009)
- 2007(17266)
- 2006(14518)
- 2005(12545)
- 学科
- 济(101113)
- 经济(100928)
- 业(71951)
- 管理(71883)
- 企(61709)
- 企业(61709)
- 方法(51037)
- 数学(44262)
- 数学方法(43769)
- 财(26461)
- 农(25764)
- 中国(25479)
- 业经(22082)
- 技术(21527)
- 地方(18518)
- 制(18506)
- 学(18143)
- 贸(17944)
- 贸易(17935)
- 易(17377)
- 务(17290)
- 财务(17232)
- 财务管理(17190)
- 农业(16973)
- 理论(16864)
- 企业财务(16392)
- 和(15916)
- 银(14672)
- 银行(14640)
- 融(14403)
- 机构
- 大学(330522)
- 学院(329505)
- 济(138505)
- 经济(135835)
- 管理(135128)
- 理学(117848)
- 理学院(116684)
- 管理学(114782)
- 管理学院(114164)
- 研究(103127)
- 中国(77538)
- 京(67069)
- 财(62693)
- 科学(61605)
- 财经(50911)
- 农(49841)
- 中心(49694)
- 所(49535)
- 江(48595)
- 业大(46995)
- 经(46319)
- 研究所(44995)
- 经济学(42771)
- 北京(41411)
- 范(41338)
- 师范(40919)
- 农业(38842)
- 经济学院(38795)
- 州(38301)
- 财经大学(38035)
- 基金
- 项目(225369)
- 科学(180676)
- 基金(166280)
- 研究(165197)
- 家(143255)
- 国家(142102)
- 科学基金(124805)
- 社会(108125)
- 社会科(101903)
- 社会科学(101874)
- 省(89093)
- 基金项目(88403)
- 自然(80629)
- 自然科(78927)
- 自然科学(78905)
- 教育(77601)
- 自然科学基金(77582)
- 划(74168)
- 资助(67619)
- 编号(66219)
- 成果(52926)
- 创(51606)
- 部(50812)
- 重点(50251)
- 创新(47552)
- 发(47542)
- 课题(45004)
- 国家社会(44689)
- 教育部(44479)
- 科研(43554)
- 期刊
- 济(143542)
- 经济(143542)
- 研究(90422)
- 中国(62226)
- 财(50024)
- 管理(49601)
- 学报(47391)
- 科学(45593)
- 农(43590)
- 大学(36965)
- 学学(34716)
- 教育(34643)
- 技术(31127)
- 农业(29271)
- 融(28211)
- 金融(28211)
- 财经(25558)
- 业经(23837)
- 经济研究(23447)
- 经(21891)
- 问题(18941)
- 技术经济(18023)
- 科技(17843)
- 统计(17348)
- 策(17054)
- 业(16074)
- 图书(15984)
- 商业(15592)
- 理论(15526)
- 版(15057)
共检索到4713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冰 张纪海
推进军民科技协同创新是攻克制约我国国防与经济发展科技难题的重要举措。为探索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发展路径,采用北京市装备制造业2000-2019年军队单位、军工单位与民口单位联合专利申请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和ArcGIS空间分析法,对北京市装备制造业军民科技创新合作网络结构和演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北京市装备制造业军民科技创新合作网络经历军民分离阶段、军民融合初步发展阶段,现正处于军民融合深度发展阶段初期。从结构特性看,创新合作网络规模不断扩大、密度逐步降低,网络结构呈现"多核心"特征、网络具有无标度特性;从空间分布看,北京与华东、中南地区合作频繁,逐渐形成以北京—陕西、北京—江苏、北京—河南为主的多条军民科技协同创新连接渠道;从核心节点看,军工高校与军队院校仍是军民科技研究主力,对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发展起重要带动和引领作用。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许敏 王慧敏
基于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开的2012—2016年长三角地带的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共71所高校与企业合作申请的发明专利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析专利合作网络空间分布特点与网络结构特征。研究发现,四省之间专利合作关系的合作程度存在着较大差异,表现出空间分布不均衡的特点:江苏省在校企专利合作总数、进入社会网络的高校数量以及高校与企业的合作频次方面都居于首位,上海市次之,浙江省位居第三,安徽省最低。并且"985/211"类型的高校比普通高校的校企合作数量多,理工科/综合类高校比师范院校、财经院校的校企合作数量多。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琳琳 王光辉 陈刚
为丰富对城市间产学研合作网络的定量研究,更加精准识别大学、科研机构、企业三大创新主体的有效合作特征,以中国296个地级市2011—2020年联合申请专利、产学研合作申请专利数量为样本,基于三螺旋理论,将产学研专利合作归纳为“产-研”“学-研”“产-学”“产-学-研”等4种类型,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产学研创新合作网络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发现:近10年城市联合申请专利数量增长5倍多,且呈逐年上升趋势,但产学研合作申请专利较少、占比较低,且增速缓慢;企业在产学研合作中居于主导地位;产学研创新合作网络密度低、连通度不高,大多数节点间合作强度较低,节点间联系呈“东密西稀、东强西弱”的空间分布格局;网络层次清晰,“核心-边缘”结构明显,以北京为核心的放射状空间结构显著,北京、上海、武汉、南京、西安5个城市处于中心地位,对资源的控制能力及自主能力较强。由此提出要发挥北京等核心节点城市对周边城市的引领带动作用,同时着力培育成都等西部创新中心城市,增加西部边缘城市对外创新合作的机会。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吴翌琳 吴洁琼
本文利用网络爬虫技术对万方知识平台的科技论文大数据进行抓取,基于社会网络方法构建了作者合作网络、科研机构合作网络和地区合作网络,对网络的基本属性、关键节点进行了个性化分析。研究发现:中国科技创新论文稳步上升并呈现空间集聚性,"农业"、"大学生"等关键词成为研究热点,产学研合作不断加深,但从区域看,由东向西区域协同创新能力逐渐减弱,核心作者间的信息分享与协同创新较少,处于同一地区、具有相同经营范围或研究方向的机构单位之间更容易展开合作。
关键词:
科技创新 网络爬虫 文本挖掘 合作网络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吴翌琳 吴洁琼
本文利用网络爬虫技术对万方知识平台的科技论文大数据进行抓取,基于社会网络方法构建了作者合作网络、科研机构合作网络和地区合作网络,对网络的基本属性、关键节点进行了个性化分析。研究发现:中国科技创新论文稳步上升并呈现空间集聚性,"农业"、"大学生"等关键词成为研究热点,产学研合作不断加深,但从区域看,由东向西区域协同创新能力逐渐减弱,核心作者间的信息分享与协同创新较少,处于同一地区、具有相同经营范围或研究方向的机构单位之间更容易展开合作。
关键词:
科技创新 网络爬虫 文本挖掘 合作网络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晓月 雷楠楠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选取我国上市医药制造企业专利合作数据,利用专利共同申请人构建企业专利合作网络,采用负二项回归模型探讨专利自我中心合作网络的特征指标对企业不连续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自我中心网络规模、关系频率、结构洞均对企业不连续创新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而自我中心网络密度对企业不连续创新绩效有负向影响。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鹏 张淑贤
本文采用2006—2014年广东省产学研合作专利申请数据,结合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构建产学研创新合作网络模型,并通过分析网络整体以及单个结点的网络位置等结构指标,考察产学研创新合作网络的社会资本结构维度。研究结果表明:产学研创新合作网络规模不断扩大,外源结点的数量逐渐增多,而网络密度则不断降低,网络关系逐渐走向稀疏。网络的凝聚性和中心化程度并不明显,但在逐渐提高,网络的中心与周边不清晰。网络主体所拥有的社会资本并不均衡,处于网络中心位置和拥有结构洞优势的结点多数是高等院校,企业之间为争夺创新资源存在激烈竞争。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郑栋 朱春奎 陈玉龙
以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40个主要国家2011—2015年的专利国际合作数据为分析对象,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析中国在国际创新合作网络中的地位和角色。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在国际创新合作网络中的地位稳步提升并已居于网络的结构洞与核心位置,但在信息资源的获取和创新合作的开展方面仍然会受到来自美国、德国等国家的限制;在全球范围内,中国与欧美日创新合作的联系程度要明显高于其他国家或地区,说明"欧美日"三角框架已成为中国全球创新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
创新合作网络 专利合作 国际 角色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汪志兵 韩文民 孙竹梅 潘雪莲
[目的/意义]网络链路的可预测性问题是复杂网络的研究前沿。文章对技术创新合作网络链路的可预测性进行探究,为技术创新合作对象的预测和推荐提供支撑。[方法/过程]构建基于专利的海洋工程装备技术创新合作网络,采用复杂网络方法对比研究技术创新合作网络与经典复杂网络的结构特征,探究网络链路的可预测性,并在此基础上对网络结构特征与网络链路的可预测性间的关系进行挖掘。[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基于专利的海洋工程装备产业技术创新网络的链路是可预测的,网络的结构特征与链路预测的实际效果之间存在可量化关联性。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吕爽 孙铁山 张洪鸣
本文使用2008—2019年中国28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所组成的城市对的面板数据,分别构建铁路出行时间数据集以及城市间合作专利数据集,基于空间相互作用理论讨论高铁网络通达性的提升如何促进城市间的合作创新。研究发现,高铁网络通达性提高了城市间的合作创新产出;在城市关联视角下,高铁网络通达性通过促进城市间技术关联和市场关联程度的提升,作用于城市间合作创新产出;但高铁带来的网络通达性的提升对城市间合作创新的促进作用存在差异,城市间的地理距离以及城市是否直接接入高铁网络均会对此产生影响。本文的研究发现为完善区域创新格局、优化高铁沿线城市分工提供了一定的政策启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晓黎 覃正
构建了88家通信及技术设备制造类企业的知识网络和合作关系网络,测度了知识网络的知识结构洞和技术结构差异度,合作关系网络的关系结构洞和竞争行动方式的差异度。基于负二项回归模型的实证表明知识结构洞对技术创新绩效具有正向作用;合作关系结构洞对两者之间的关系具有促进作用。只有知识结构洞处于高水平时,合作关系结构洞才会正向影响技术创新绩效。技术结构差异度和行动方式差异度对技术创新绩效也具有显著提升作用。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李健 余悦
本文基于结构洞理论和知识基础观,利用我国汽车产业366家企业在2002-2010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企业外部合作研发网络结构洞与内部知识网络凝聚性对企业探索式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占据组织间合作研发网络中的结构洞有利于企业开展探索式创新活动;组织内部知识网络全局凝聚性将阻碍企业探索式创新,但结构洞对探索式创新绩效的积极作用会随着知识网络全局凝聚性的提高而增强;与全局凝聚性不同,知识网络局部凝聚性有助于企业探索式创新,但局部凝聚性的提升会削弱结构洞对探索式创新绩效的积极作用。本研究不仅为解决结构洞与企业创新之间关系的争论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和实证依据,同时有助于管理者理解组织知识基础结构性特征在企业创新活动中所发挥的复杂作用。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胡卫军 喻珊 李明星 胡成
为探究设计领域的知识合作现状与发展趋势,以《装饰》期刊为研究对象,以其2008年至2016年的合著作品为研究样本,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其知识合作网络的结构演化特征与网络成员演化特征进行深度剖析。结果发现,传统的封闭式的知识创作形式正在逐步被淘汰,新型的开放式的知识合作形式正在兴起。跨区域合作与合作成果多元化已经成为我国设计领域知识合作的新常态,而我国设计领域在国际化合作方面也已经取得了重大突破。
关键词:
设计领域 知识合作 社会网络分析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游达明 刘诗
基于中国专利数据库中深圳2007—2021年联合申请专利数据构建深圳产学研专利合作网络,运用Gephi和ArcGIS等分析工具及社交网络分析方法,探究深圳产学研专利合作网络的演化特征。结果表明:(1)产学研合作率处于较低水平,合作网络密度不断下降、平均路径长度大,产学研合作主体之间联系不够紧密;(2)合作网络具有明显的进化特征,高校占据历年合作网络的核心位置,企业的创新主体性没有发挥;(3)产学研合作的空间联系以北京、江浙沪和深圳为中心向周围地域辐射,已基本覆盖全国大多数区域。据此提出提高产学研合作水平的3条政策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杨武 胡倩
基于2001—2020年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合作专利数据,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构建专利合作网络,分析揭示网络主体及其空间演化规律。结果显示:(1)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专利合作网络规模逐渐壮大,网络具有较强的知识交换和信息传输能力但是传递效率较低;部分创新主体之间已经建立起稳固的合作关系,网络向复杂化和社区化发展。(2)在不同产业生命周期,网络主体演化存在着较大差异并呈现出多元化合作发展趋势;现阶段,国家电网公司等电力企业和研究机构成为推动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的核心。(3)区域内部专利合作比例整体上不断提升,其中广东和上海的区域内部专利合作比例较高,区域边界对其专利合作的影响逐渐增强。(4)在跨区域专利合作网络中,北京处于核心位置且地位不断巩固;北京、江苏、广东扮演"高重要性-高协调性"的角色,不仅是信息交流的中心,也是其他区域之间的桥梁。研究启示为:应合理配置科技创新资源,保障各区域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合作创新均衡发展,形成国内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合理的空间布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基于专利的高新技术企业集群创新网络结构分析方法及实证
供应链网络结构的创新效应及机制分析:理论与实证
金砖国家在国际创新合作网络中的地位和角色研究——基于2011—2015年国际合作专利和论文数据的实证研究
研发者专利合作网络中结构洞变化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
股权网络结构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基于知识溢出效应的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
专利合作网络结构特征对企业探索式创新的影响——以航空装备制造企业为例
基于科学计量的创新研究群体合作网络构型可视化分析
长江中游城市群知识创新合作网络研究——高水平科研合著论文实证分析
全球贸易协定网络与国际创新合作网络的共同演化——基于跨网络效应的比较分析
合作网络结构洞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以我国集成电路产业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