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44)
- 2023(6007)
- 2022(5236)
- 2021(5012)
- 2020(4071)
- 2019(9657)
- 2018(9327)
- 2017(15351)
- 2016(9285)
- 2015(10996)
- 2014(10997)
- 2013(10379)
- 2012(9975)
- 2011(9370)
- 2010(9359)
- 2009(8595)
- 2008(8258)
- 2007(7200)
- 2006(6374)
- 2005(5913)
- 学科
- 济(28448)
- 经济(28405)
- 管理(19682)
- 业(16148)
- 学(12955)
- 企(12640)
- 企业(12640)
- 中国(11011)
- 方法(10174)
- 农(8647)
- 数学(8533)
- 数学方法(8366)
- 理论(8288)
- 制(7880)
- 财(7609)
- 教育(6984)
- 体(6796)
- 教学(6289)
- 地方(6096)
- 融(6045)
- 金融(6038)
- 银(5843)
- 银行(5783)
- 业经(5640)
- 行(5637)
- 农业(5373)
- 贸(5021)
- 贸易(5019)
- 和(4943)
- 易(4850)
- 机构
- 大学(127468)
- 学院(126423)
- 研究(57927)
- 济(41963)
- 中国(41764)
- 科学(40958)
- 经济(40759)
- 管理(36214)
- 农(36100)
- 所(33121)
- 研究所(30588)
- 京(30369)
- 理学(29999)
- 理学院(29374)
- 农业(29178)
- 管理学(28387)
- 管理学院(28186)
- 业大(25726)
- 中心(24974)
- 院(21612)
- 江(21566)
- 技术(20107)
- 财(20099)
- 省(20070)
- 室(19536)
- 北京(19407)
- 范(18775)
- 师范(18322)
- 农业大学(17986)
- 部(17822)
- 基金
- 项目(87501)
- 科学(64869)
- 基金(59282)
- 研究(57503)
- 家(56880)
- 国家(56413)
- 科学基金(44107)
- 省(35769)
- 划(32131)
- 自然(31954)
- 自然科(31147)
- 自然科学(31126)
- 社会(30811)
- 自然科学基金(30546)
- 基金项目(30459)
- 社会科(28770)
- 社会科学(28762)
- 教育(28340)
- 资助(25312)
- 编号(23269)
- 重点(22050)
- 计划(20529)
- 成果(20071)
- 科技(19224)
- 发(19169)
- 课题(19144)
- 部(18238)
- 创(17871)
- 科研(17585)
- 创新(16886)
共检索到2119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瑞旋 王江勇 徐力文 杨鸿志 冯娟
采用总活异养菌2216E平板计数法和弧菌TCBS平板计数法对广东深圳大鹏养殖军曹鱼(Rachycentron canadum Linnaeus)养殖水体及鱼肠道细菌进行了周年监测。结果显示,育苗初期养殖水体异养菌和弧菌密度分别为0.63×104~6.2×104CFU/mL和0.30×102~1.03×104CFU/mL,鱼肠道异养菌和弧菌密度分别为0.80×106~7.5×107CFU/g和0~1.30×107CFU/g;网箱养殖监测期间,养殖水体异养菌和弧菌密度分别为4.20×103~5.40×105CFU/mL和0.70×102~1.14×105CFU/mL,鱼肠道异养菌和弧菌密度分别为1...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金敏 吴志新 曾令兵 王树云 毕鹏 陈孝煊
对黄颡鱼肠道及所处水体菌群的数量和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黄颡鱼各肠段中好氧和兼性厌氧菌数量的对数值分别为5.27±0.74、6.26±0.36、7.56±0.61。厌氧菌数量远大于好氧和兼性厌氧菌,相差约2~3个数量级,双歧杆菌为厌氧菌的优势菌。养殖水体中细菌数量的对数值为4.80±0.73,表明水体中营养盐浓度不高。黄颡鱼肠道与养殖水体中的优势菌基本相同,均为气单胞菌属、肠杆菌科和不动杆菌属。此外,对患细菌性出血病的黄颡鱼肠道菌群的研究结果显示,患病鱼肠道细菌数量显著增加,气单胞菌相比健康黄颡鱼增加18.3%~33.6%,细菌种类明显减少。表明气单胞菌等重要条件致病菌需要在一定条件下、达...
关键词:
黄颡鱼 肠道 水体 菌群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陈营 王福强 邵占涛 王斌
在牙鲆稚鱼中投喂添加由单一鼠李糖乳杆菌P15制备的微生态制剂和黄霉素,在60d的投喂期内,采用平板计数法检测好氧性异养菌的总数、总弧菌数和乳酸菌的数量。结果表明,在投喂菌液和冻干菌粉后,养殖水体和牙鲆肠道的乳酸菌数均呈上升趋势,在30d后乳酸菌数量达到稳定并在肠道内定植。同时,由于乳酸菌的抑制作用,弧菌的数量下降,以肠道中的弧菌最明显。乳酸菌对养殖水体和牙鲆肠道的好氧性异养菌没任何影响。乳酸菌对养殖水体和肠道菌群的影响与抗生素具有相近的效果,表明乳酸菌作为饲料添加剂可以取代抗生素应用在牙鲆的养殖中。
关键词:
乳酸菌 牙鲆 定植 肠道菌群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冯雪 吴志新 祝东梅 王艳 庞素风 于艳梅 梅小华 陈孝煊
检测了分别从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和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肠道中分离的180株细菌的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的产酶能力。结果显示,两种鱼肠道内可分泌胞外消化酶的细菌包括Aero-monas(气单胞菌属,Aer.)、Vibrio(弧菌属,Vib.)、Bacillus(芽孢杆菌属,Bac.)、Pseudomonas(假单胞菌属,Pse.)四个种属的细菌,Aer.在其中占主要优势,45.71%的Aer.可分泌胞外消化酶。草鱼可分泌上述四种胞外消化酶的菌株共有33株,占肠道菌总数的36.67%;银鲫43株,占47.78%。产...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黄垚 秦真东 陈嘉俊 杨敏璇 徐子正 杨友成 黎烽 詹凡玢 李亚男 李清清 林蠡 施斐
为探究抗菌素对草鱼免疫和肠道菌群的影响,本实验以草鱼为研究对象,设置基础饲料(对照组)、基础饲料添加恩诺沙星或氟苯尼考3组饲料,投喂草鱼2周后,通过肠道酶活检测、qRT-PCR和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饲料中添加抗菌素对草鱼肠道免疫及肠道菌群多样性影响。分析结果显示,(1)饲料中添加恩诺沙星和氟苯尼考降低了草鱼肠道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提高丙二醛(MDA)的含量,导致草鱼肠道氧化应激。(2)氟苯尼考组中的TNF-α、IL-1β、IL-12、NF-κB-P65、MHC Ⅱ、sIgM等免疫因子和ZO-1、ZO-2、occludin、CLDN-1、JAM3等黏膜相关蛋白的mRNA表达量显著下降,恩诺沙星组的免疫因子TNF-α、IL-1β、IL-12、TLR4、MHC Ⅱ和黏膜相关基因ZO-2、occludin、CLDN-1、JAM3的mRNA表达量显著下降。(3)通过16S rRNA高通量测序来揭示拌食投喂抗菌素对草鱼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恩诺沙星或氟苯尼考对草鱼肠道α多样性无显著差异,但对β多样性出现显著变化(P < 0.05),表明2种抗菌素对肠道菌群丰富度没有显著影响,但会改变群落多样性。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揭示饲料中添加恩诺沙星和氟苯尼考会导致草鱼肠道氧化应激、调控黏膜免疫应答,并影响肠道菌群的结构与多样性。本研究为草鱼病害防控相关研究及草鱼的绿色健康养殖提供了参考。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苏建明 雷红宇 黄平 肖调义
将新鲜草鱼肠道组织经超声破碎、乙酸浸提后,再经Sephadex G50和Sephadex G25凝胶柱过滤层析,收集各组分,采用药敏纸片法检测各组分的抗菌活性.收集具有抗菌活性的组分,经Tricine SDS-PAGE,考马斯亮蓝染色后分析获得1条较明显的蛋白带,相对分子质量约为6 200.该抗菌肽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嗜水气单胞菌均表现出较强的抗菌活性,说明抗菌肽对维持鱼类肠道微生物区系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草鱼 肠道 抗菌肽 抑菌活性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多年来,课题组一直从事益生菌资源保护及在食品和人体肠道中的作用机理研究,经过课题组所有成员多年来的共同努力和工作,取得的创新成果为:(1)利用传统纯培养结合宏基因组学、宏转录组学、宏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等技术方法,从辽宁、吉林、黑龙江和内蒙古等省区103个不同地区,采集的563份自然发酵的酸菜、豆酱、辣白菜、锦州小菜、玉米发酵面团、酸马奶、酱腌菜中,分离、鉴定并保藏了1128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关键词:
发酵食品 益生菌 人体肠道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郭明元 刘广锋 冯娟
从养殖的患病军曹鱼身上分离出1株病原菌JT2,革兰氏阴性,短杆状,有极生鞭毛,能运动,菌落半透明。经回归感染实验,证明该菌为军曹鱼病原菌。进行了常规生理生化实验,并用API-ID32E系统鉴定该菌。再经Biolog-GN细菌鉴定系统鉴定,结果JT2与鲨鱼弧菌(Vibrio carchariae)相似度最高。为了进一步确定该菌的分类学地位,测定了其16SrDNA序列,分析了相关细菌的同源性,构建其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该菌株与V.carchariae的亲缘关系最近。综合上述几种方法的鉴定结果,最后鉴定该株菌为鲨鱼弧菌V.carchariae。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夏青 王宝杰 刘梅 蒋克勇 王雷
为研究凡纳滨对虾在不同浓度哈维氏弧菌的浸浴攻毒作用下肠道损伤的动态发展过程及肠道免疫基因表达水平,采用组织切片探究对虾肠道组织形态,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抗脂多糖因子基因(ALF)、对虾素基因(Pen-4c)和Crustin基因(Cru)以及溶菌酶基因(LZM)、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Fabp)的表达水平变化,并对肠道及水体中的弧菌数目进行监测。结果表明,哈维氏弧菌侵染后,在低浓度组侵染32 h、中浓度组侵染16 h及高浓度组侵染8 h后出现轻度感染,在低、中浓度组侵染40 h后及高浓度组侵染16 h后发生重度感染。Cru在低、中浓度组侵染24 h和高浓度组侵染16~24 h出现显著表达;A...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梦瑶 张明珠 汪颖 孙庆业
【目的】水体污染不仅会影响水质,且会对水体中人体肠道病原微生物的种类组成和数量造成影响。【方法】以安徽阜阳迪沟采煤沉陷区为对象,以合肥市饮用水源地董铺水库为参照系。基于qPCR(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技术,探究上覆水和沉积物中5种人体肠道病原菌致病基因(0157:H7型大肠杆菌的eae基因、肠炎沙门氏菌的ttr基因、志贺氏菌的ipaH基因、粪肠球菌的divIVA基因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ail基因)相对丰度的差异,探讨迪沟采煤沉陷区水域作为饮用水源地的合适性。【结果】采煤沉陷区水体中5种致病基因的相对丰度具有显著的空间差异,且在上覆水和沉积物中的空间分布趋势不一致;上覆水中,3个研究区域受eae基因污染的程度依次是生活污水区>煤矸石污染区>养殖废水区,受ttr、ipaH、ail和divIVA基因污染的程度依次是养殖废水区>生活污水区>煤矸石污染区;沉积物中,3个研究区域受eae基因污染的程度依次生活污水区>养殖废水区>煤矸石污染区,受ipaH基因污染的程度依次是养殖废水区>生活污水区>煤矸石污染区,受ttr、divIVA和ail基因污染程度最大的均是养殖废水区,生活污水区和煤矸石污染区受到的影响较小,无明显差异;沉积物中5种人体肠道病原菌致病基因的相对丰度均比上覆水中高;水体中氮和磷的含量与5种致病基因的相对丰度呈正相关,Cu和Zn的含量与divIVA和ail基因的相对丰度呈正相关;与董铺水库相比,迪沟采煤沉陷区水域中致病基因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前者。【结论】基于研究区和对照区水体中致病基因相对丰度及理化性质的比较,从公共卫生安全的角度考虑,迪沟采煤沉陷区水域不适合作为饮用水源地。研究结果可为皖北缺水地区的水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胡方正 孙大川 郭衍硕 姚妙兰 刘文畅 谭洪新
为了解硝化型和光合自养型生物絮团对于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的养殖效果,设置清水组(CW组)、硝化组(BFT组)和光合自养组(ABFT组)生物絮团养殖泥鳅45 d,比较泥鳅的生长和消化酶活性、两类絮团的营养组成情况,以及养殖水体和泥鳅肠道微生物的群落结构。结果显示,BFT组和ABFT组的饲料转化率、特定生长率和末均重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CW组相比,两实验组的饲料转化率显著降低;BFT组的终末密度与CW组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CW组相比,BFT组和ABFT组生物絮团可以提供(36.69±1.17)%和(40.20±1.05)%的粗蛋白;与BFT组相比,ABFT组的生物絮团粗脂肪含量显著提高(P<0.05),并且促进脂肪酸由饱和向不饱和转化。ABFT的泥鳅胰蛋白酶和脂肪酶的活性显著高于另外两组(P<0.05)。微生物群落分析表明,添加藻类对成熟生物絮团Alpha多样性指数、群落门水平和属水平没有显著影响。泥鳅摄食生物絮团会导致肠道菌群sobs指数显著降低。BFT组肠道的优势菌群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和绿弯菌门(Chloroflexi);ABFT组为变形菌门和蓝藻门(Cyanobacteria)。属水平上,ABFT组检测到高水平的气单胞菌属(Aeromonas)。本研究表明,硝化型和光合自养型生物絮团养殖均适合作为泥鳅绿色健康养殖的新模式。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谭春桃 李欢 曲家鹏
肠道微生物在宿主的生理活动、免疫调节以及健康方面均有重要的作用。尽管已有报道表明高原鼠兔肠道菌群和食物、环境有关,但对于野生和室内饲养条件下,取食不同食物的高原鼠兔肠道菌群是否存在差异尚不清楚。本研究利用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技术比较夏季野生和室内饲养高原鼠兔的肠道菌群发现,与野生鼠兔相比,室内鼠兔有更高丰度的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螺旋体门(Spirochetes),更低丰度的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野生和室内饲养的鼠兔肠道共有的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OTUs)有50.1%是重叠的,而49.9%的OTUs是各自特有的。野生和室内饲养肠道菌群的组成和群落结构(β多样性)有显著性差异。因此,室内饲养鼠兔不能有效反映野生状态下高原鼠兔肠道菌群的情况。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夏耘 余德光 谢骏 王广军 郁二蒙
从鳜(Siniperca chuatSi)出膜仔鱼阶段开始向养殖水体添加5×10~7cFu/L的嗜酸小球菌(pediococcuS acidiLactici),利用pcr-dGGe技术对鳜受精卵、出膜仔鱼、仔稚鱼和其开口饵料白鲢仔稚鱼的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和多样性进行了分析。dGGe图谱的条带克隆测序结果显示,组成鳜鱼苗各阶段的细菌主要隶属于α-变形菌纲(aLphaproteobacteria)、β-变形菌纲(betaproteobacteria)、γ-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异常球菌纲(deinococci)、黄杆菌纲(FLavobacteria)。其中黄杆菌属...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覃映雪 王晓林 鄢庆枇 王赟 叶冬凤
以中国沿海重要经济鱼类青石斑为研究对象,分别以营养琼脂和脑心浸液琼脂培养基检测其肠道中总的好气和兼性厌氧菌及专性厌氧菌的数量,以TCBS(Thiosulfate Citrate Bile Salts Su-crose)、麦康凯、NAC(Nalidixic acid-cetri mide)、锰营养盐、TPY(Tryptone-phytone-yeast extract)和SL(Rogosa SL.)琼脂等6种选择性培养基对青石斑肠道菌群进行计数和选择性分离,并对分离的优势菌株进行16S rRNA基因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青石斑鱼肠道内好气及兼性厌氧菌的总量可达5.3×105CFU/g。在6种选择...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孟小亮 陈昌福 高宇 贺中华 田甜 刘振兴
从正常养殖的黄颡鱼肠道中分离得到218株细菌,通过产酶能力测试,对常见病原菌体外拮抗作用以及对抗生素敏感性试验筛选出1株益生菌HS140菌株。通过测定HS140菌株对黄颡鱼的致病性,并结合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和16SrRNA部分序列分析,对HS140菌株进行了分类鉴定。结果显示:HS140菌株具有很强的分泌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的能力,能够抑制温和气单胞菌、迟缓爱德华菌和鳗弧菌的生长。HS140菌株对氨苄青霉素、磺胺异恶唑、先锋霉素VI等3种抗生素产生耐药性,对另外13种抗生素均敏感或中度敏感。急性毒性试验表明,浓度为1.0×108cfu/mL的HS140菌悬液对黄颡鱼没有致病性。HS140...
关键词:
黄颡鱼 地衣芽孢杆菌 筛选 鉴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