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18)
2023(12826)
2022(11155)
2021(10467)
2020(8585)
2019(19845)
2018(19831)
2017(37700)
2016(20646)
2015(23254)
2014(23392)
2013(23125)
2012(21524)
2011(19605)
2010(19684)
2009(17800)
2008(17215)
2007(15108)
2006(13420)
2005(11995)
作者
(61033)
(50317)
(50137)
(47575)
(32330)
(24218)
(22700)
(19931)
(19311)
(18054)
(17335)
(17082)
(16200)
(16130)
(15564)
(15524)
(14944)
(14901)
(14464)
(14402)
(12697)
(12619)
(12124)
(11595)
(11301)
(11301)
(11292)
(11211)
(10248)
(9960)
学科
(86955)
经济(86873)
管理(54989)
(53615)
(43089)
企业(43089)
方法(34210)
数学(28880)
数学方法(28566)
中国(25741)
地方(23631)
(23606)
(22025)
业经(20089)
(17773)
农业(16151)
(14711)
贸易(14697)
理论(14535)
(14215)
(14211)
(14148)
环境(14007)
技术(13876)
(13741)
银行(13685)
(13391)
金融(13390)
(13203)
教育(12934)
机构
大学(292763)
学院(291393)
管理(113990)
(112668)
经济(110059)
研究(103061)
理学(97811)
理学院(96658)
管理学(95029)
管理学院(94506)
中国(75499)
科学(65815)
(63948)
(52811)
(50277)
(49330)
研究所(48193)
中心(45696)
业大(44153)
(43683)
(41671)
师范(41228)
北京(41078)
财经(39898)
农业(38596)
(37651)
(36188)
(35981)
师范大学(33317)
经济学(32676)
基金
项目(198042)
科学(154167)
研究(146283)
基金(140400)
(122432)
国家(121324)
科学基金(103042)
社会(89307)
社会科(84400)
社会科学(84379)
(78723)
基金项目(74797)
自然(66907)
教育(66740)
(66353)
自然科(65284)
自然科学(65269)
自然科学基金(64063)
编号(60773)
资助(57845)
成果(50018)
(46405)
重点(44576)
(42795)
课题(42476)
(41010)
创新(38151)
科研(37615)
项目编号(37143)
发展(36784)
期刊
(130700)
经济(130700)
研究(88977)
中国(59316)
学报(47681)
(45070)
科学(43665)
管理(42611)
教育(38584)
(35805)
大学(35153)
学学(32695)
农业(31941)
技术(25737)
(25565)
金融(25565)
业经(22666)
经济研究(20170)
财经(18789)
图书(18275)
问题(16777)
(16141)
(15928)
科技(14894)
理论(14740)
技术经济(13908)
实践(13655)
(13655)
现代(13429)
商业(13044)
共检索到4386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苏友禄  冯娟  郭志勋  徐力文  王江勇  刘广锋  王瑞旋  
运用组织学及组织化学的染色方法,对出膜后第1~44天(Days post-hatch,dph)的军曹鱼Rachycentron canadum头肾、脾脏和胸腺发育过程进行研究。首先观察到前肾管,3 d后,在肾管附近发现原始的造血干细胞,逐渐有红细胞和大淋巴细胞产生。之后,脾脏出现,其内毛细血管和红细胞丰富,还分布少量巨噬细胞。胸腺虽然是最后出现的淋巴器官,但是发育的非常快,内外分区明显。可以得出其淋巴器官出现顺序是头肾、脾脏和胸腺。在小淋巴细胞出现前,发现各淋巴器官内存在一些与非特异免疫机制相关的细胞,如巨噬细胞和网状细胞等。淋巴器官原基出现后开始淋巴化,其顺序是胸腺、头肾和脾脏。在采样的时间...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苏友禄  郭志勋  徐力文  孔小明  于博  王江勇  冯娟  
运用组织学及组织化学的染色方法,对出膜后第l~44天(days post-hatch,dph)的军曹鱼(Rachycentron canadum)黏膜免疫组织的发育过程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白细胞在黏膜免疫组织出现的时间顺序由早到晚依次为鳃、皮肤、胃、肠,同大量抗原接触鱼体组织时白细胞出现的时间顺序相符。军曹鱼胃固有层中丰富的白细胞说明胃可能在黏膜免疫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黏液细胞最早出现在胃;其后是皮肤和肠道;鳃最晚。在胃肠、皮肤内的黏液细胞几天后就可分泌中性至酸性黏液物质,且分泌量随鱼体分发育而增多,但在鳃组织内,黏液的分泌早于黏液细胞的出现。在采样的时间段里,黏膜免疫组织未发现浆细胞,可能是...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钟明超  黄浙  
鲇鱼淋巴样器官的发育ONTOGENYOFLYMPHOMYELOIDORGANSINCATFISH(SILURUSASOTUSL.)¥ZhongMingchao;HuangZhe(DepartmentofBiology,ZhongshanUnivers...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蓝军南  温久福  李俊伟  区又君  周慧  李加儿  李活  
采用石蜡组织连续切片和HE染色技术,对1~60 dph(Days post hatching)四指马鲅(Eleutheronema tetradactylum)的淋巴器官个体发育进行研究,描述了淋巴器官发育特点及组织学特征。结果显示,在盐度为9.0±0.5,水温为(28±2)℃条件下,3 dph胸腺原基出现,由4~6层未分化干细胞和淋巴母细胞样的细胞组成;胸腺发育迅速,主要由淋巴细胞填充;至25 dph皮质区和髓质区分明显,胸腺发育基本完成。3 dph头肾原基形成,由前肾管和少量造血干细胞组成;5 dph胸腺淋巴细胞向头肾迁移,头肾开始淋巴化;随着鱼体生长,造血干细胞分化成不同类型细胞;18 dph前肾管开始退化,至53 dph完全消失,头肾主要由网状内皮系统支持下的淋巴造血组织构成。7 dph脾脏原基形成,至16 dph开始淋巴化;脾脏内皮系统较头肾发达,但其发育速度较胸腺和头肾慢,淋巴细胞明显少于胸腺和头肾。研究表明,四指马鲅淋巴器官原基出现及淋巴化的顺序是胸腺、头肾、脾脏。免疫淋巴器官结构及功能尚未发育完善,可能是四指马鲅在变态期间幼体死亡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常藕琴  石存斌  马红  潘厚军  余德光  吴淑勤  
应用病理组织学和电镜方法,对患疑似淋巴囊肿病的军曹鱼(Rachycentron canadum)的各器官进行观察。结果表明,患病军曹鱼的皮肤囊肿组织由一些淋巴囊肿细胞集合体组成,这些囊肿细胞排列紧密,直径为10~150μm,细胞呈圆形、锥形不规则状;细胞外有一层厚的囊膜;细胞质内散布有大量的嗜碱性包涵体,且多数集中在细胞的边缘部分;电镜观察到囊肿细胞质中有大量二十面体的病毒粒子,病毒颗粒直径220 nm。据此确认该病为病毒性淋巴囊肿病。其他器官主要组织病理学变化有:在心脏、肝脏、脾脏和头肾中也存在囊肿细胞,心肌纤维水肿;肾间质淋巴细胞增生,巨噬中心出现,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和坏死;脾淋巴细胞增生...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马红  常藕琴  石存斌  潘厚军  吴淑勤  李湘林  
运用连续石蜡切片技术和组织学观察方法,对常规孵化出膜后1~33日龄鳜(Siniperca chuatsi)淋巴器官个体发育过程的组织学特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水温23~25℃时,出膜后第4天,部分仔鱼开始摄食并逐渐转入外源性营养阶段。同样水温条件下,出膜后第3天,出现胸腺原基,然后胸腺迅速淋巴化,能明显分为外区、中区和内区。鳜在出膜时已存在原肾管,原肾管前部分发育为头肾原基,由一些造血干细胞和肾小管组成;后部分发育为中肾和后肾,主要由肾小管组成。随着个体发育,头肾的淋巴细胞数量增多,肾小管数量减少,头肾逐渐由排泄器官转化为淋巴器官。出膜后第5天,观察到脾脏原基,脾脏主要由造血细胞和淋巴细胞组成...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阳  温海深  黄杰斯  李吉方  张美昭  齐鑫  李昀  
为阐明花鲈鳃与鳔器官的发生机制,实验采用连续组织切片技术接合形态学观察对出膜后1~45 d花鲈胚后发育的鳃与鳔器官的发生、发育过程进行了系统的观察与研究。结果显示,花鲈仔稚鱼鳃的胚后发育分为4个阶段,鳃原基出现期(0~3 d)、鳃丝分化期(4~14 d)、鳃小片分化期(15~25 d)与鳃器官完善期(26~45 d)。在水温15~18°C条件下,花鲈孵化后的第1天,鳃原基出现;孵化后的第15天,仔鱼假鳃上分化出鳃小片结构;孵化后的第25天,仔鱼各鳃弓上均分化出鳃小片结构;孵化后的第45天,稚鱼鳃结构发育完全,与成鱼相同。组织学观察结果显示,花鲈鳔器官的发育时期分为形成、扩张、充气和退化4个阶段。花鲈初孵仔鱼未出现鳔原基,在孵化1 d后,仔鱼出现鳔原基,5 d后仔鱼鳔开始扩张,11 d后仔鱼鳔充气完成,13 d后仔鱼鳔开始退化。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门强  雷霁霖  
取0~63日龄的大菱鲆(ScophthalmusmaximusL.)进行固定并显微组织切片观察。根据观察结果将大菱鲆鳔器官发育周期分为形成、充气、退化和消失4个阶段。在水温15~16℃下,初孵仔鱼的鳔原基未出现;孵化后第2天,鳔原基形成;孵化后第5天,气腺形成并首次充气;孵化后第8天,鳔腔中充满气体。到第19天大部分仔鱼的鳔腔中充满气体,气腺最发达。仔鱼的变态发育和鳔器官的退化几乎同步进行。孵化后第25天,鳔前端的气腺上皮首先退化,只余腹部的气腺上皮;至第31天,整个气腺完全退化,开始变态为幼鱼;至第63天鳔完全消失。过度膨胀的鳔器官内腔被来自内壁增生和肥大的上皮细胞占据。未充气的鳔器官较小,...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鞠晨曦  李云  刘红  蔡生力  
在实验室水温26±1℃、盐度28±1的条件下,对眼斑双锯鱼(Amphiprion ocellaris)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形态学变化和时间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眼斑双锯鱼受精卵属一端带有附着丝的沉性卵,呈长椭圆形,长径2.0±0.1 mm,短径0.95±0.1 mm;其卵裂方式为端黄卵盘状卵裂;胚胎发育可分为10个主要阶段:卵裂前期、卵裂期、囊胚期、原肠期、神经胚期、体节期、翻转期、血管形成期、器官形成期和孵化期。发育过程中胚胎的颜色逐渐加深,呈现由橙黄色到棕黄色的变化;在26℃水温条件下,整个胚胎发育过程需200 h左右。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徐永福  王金龙  伍远安  李传武  何志刚  王卫民  
本研究在已成功利用鳙(Aristichthys nobilis)(♀)×兴国红鲤(cyprinus cArpio VAr.Xingguo)(♂)远缘杂交诱导鳙异源雌核发育的基础上,测定了鳙异源雌核发育子代及其母本鳙和父本兴国红鲤3组实验鱼的7项可量性状,计算其框架系数,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判别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三组鱼框架系数的差异和距离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3组鱼多项框架系数间均具显著差异,雌核发育子代较母本表现为体型更高,头更长。判别分析能将3组鱼明显判别分为3个区域,其中雌核发育子代和兴国红鲤的判别准确率均为100%,母本鳙群体判别准确率为94.4%,总判别准确率为97.9%。主...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许乐仁  杨筱珍  高登慧  
通过组织化学与形态学研究首次在草鱼的胸腺和头肾等淋巴器官中证实了肥大细胞的存在。草鱼肥大细胞的染色性质在某些方面似乎类似于哺乳动物的粘膜肥大细胞。Carnoy氏液及阿尔新蓝分别是优良的固定剂及染料,而中性缓冲甲醛却完全阻断草鱼肥大细胞的着染。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曾被用于鉴定硬骨鱼肥大细胞(或嗜酸性颗粒细胞)的组织化学技术在本研究中未能检出草鱼肥大细胞。电镜下证实,草鱼肥大细胞中含有大量特征性的胞浆颗粒,其中充满无定形颗粒状基质,基质电子密度有的较高,有的较低,但未见特殊的亚微结构。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郭明元  刘广锋  冯娟  
从养殖的患病军曹鱼身上分离出1株病原菌JT2,革兰氏阴性,短杆状,有极生鞭毛,能运动,菌落半透明。经回归感染实验,证明该菌为军曹鱼病原菌。进行了常规生理生化实验,并用API-ID32E系统鉴定该菌。再经Biolog-GN细菌鉴定系统鉴定,结果JT2与鲨鱼弧菌(Vibrio carchariae)相似度最高。为了进一步确定该菌的分类学地位,测定了其16SrDNA序列,分析了相关细菌的同源性,构建其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该菌株与V.carchariae的亲缘关系最近。综合上述几种方法的鉴定结果,最后鉴定该株菌为鲨鱼弧菌V.carchariae。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军萍  
采用解剖、石蜡切片和电镜制片方法,对中华鳖淋巴心的解剖部位、大小、显微结构和内容物的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中华鳖有3对淋巴心,位于肺部两侧的体腔外,通过结缔组织与背甲相连。测量和统计检验结果显示,其长径和短径均与背甲长呈直线正相关,性别间无显著差异。淋巴心呈椭球形,中央有1个腔,由淋巴心壁向内突出数条环形嵴状瓣膜。淋巴心壁的组织结构可分为4层,由内向外依次为立方上皮层、致密结缔组织层、横纹肌层和结缔组织外膜。腔内除液体基质外,还可见细胞及许多裸核(不见细胞膜和细胞质)等。电镜下裸核有明显核仁,核周围有溶酶体等散落的细胞器。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宋炜  宋佳坤  
应用形态学和组织学研究技术对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i)仔稚鱼发育进行了较详细的观察,通过外部形态变化和内部器官发育情况,对西伯利亚鲟仔稚鱼发育各阶段进行区分。在水温(18.0±1.0)℃,pH 7.0~7.5的条件下,初孵仔鱼平均全长(9.05±0.14)mm,出膜后7日内为早期仔鱼阶段,仔鱼以卵黄囊作为营养来源,视觉是主要的感觉功能;8日龄至22日龄为晚期仔鱼阶段,最显著的特点是卵黄囊已消失,仔鱼转为底栖生活,开始主动摄食,各鳍条及其支鳍软骨逐渐发育完善,视网膜、味蕾、嗅囊和壶腹等器官的分化基本完成;23日龄至57日龄为稚鱼期,主要从骨板开始生长到骨板形成,各器官发育完善...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郝延刚  徐福南  
对人工感染兔出血症病毒的淋巴-网状器官进行组织病理学、超微结构及免疫组织化学的动态研究。结果表明;(1)各淋巴-网状器官出现网状细胞、巨噬细胞及浆细胞反应性增生的免疫应答反应及淋巴细胞损伤性变化,主要表现为淋巴滤泡萎缩、出血及局灶性淋巴细胞或网状细胞的坏死。(2)各淋巴-网状细胞出现程度不同的细胞病理效应(CPE),尤以胸腺和圆小囊较明显,初期表现为线粒体肿胀和内质网空泡化,进入濒死期时,表现为淋巴-网状细胞的坏死。(3)该病毒对淋巴-网状细胞有亲嗜性,证明病毒可直接侵害淋巴-网状器官,引起免疫缺陷,从而促使本病的发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