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18)
- 2023(16364)
- 2022(13909)
- 2021(12820)
- 2020(10714)
- 2019(24465)
- 2018(24269)
- 2017(46257)
- 2016(25004)
- 2015(27700)
- 2014(27132)
- 2013(26429)
- 2012(24625)
- 2011(22260)
- 2010(23035)
- 2009(21310)
- 2008(21221)
- 2007(19285)
- 2006(17177)
- 2005(15920)
- 学科
- 济(103248)
- 经济(103112)
- 管理(77624)
- 业(74407)
- 企(63014)
- 企业(63014)
- 方法(39737)
- 数学(33762)
- 数学方法(33104)
- 中国(31360)
- 农(27712)
- 财(26534)
- 业经(25198)
- 制(24688)
- 地方(24586)
- 技术(21835)
- 学(20306)
- 银(19745)
- 银行(19713)
- 行(19016)
- 融(18849)
- 金融(18847)
- 农业(18396)
- 理论(18172)
- 贸(17316)
- 贸易(17296)
- 易(16692)
- 体(16662)
- 务(15912)
- 财务(15846)
- 机构
- 学院(349565)
- 大学(348378)
- 济(142242)
- 经济(139131)
- 管理(133439)
- 研究(121599)
- 理学(113783)
- 理学院(112474)
- 管理学(110151)
- 管理学院(109499)
- 中国(93505)
- 京(74884)
- 科学(72946)
- 财(69835)
- 所(61723)
- 农(57867)
- 江(55700)
- 研究所(55286)
- 中心(55111)
- 财经(53414)
- 业大(50115)
- 经(48259)
- 北京(47708)
- 范(46425)
- 师范(45937)
- 农业(44695)
- 州(44595)
- 院(44160)
- 经济学(42839)
- 财经大学(39386)
- 基金
- 项目(228145)
- 科学(181507)
- 研究(167773)
- 基金(165049)
- 家(144165)
- 国家(142919)
- 科学基金(123376)
- 社会(107060)
- 社会科(101509)
- 社会科学(101487)
- 省(91446)
- 基金项目(86080)
- 自然(79362)
- 教育(78750)
- 自然科(77685)
- 自然科学(77666)
- 自然科学基金(76286)
- 划(76177)
- 资助(67678)
- 编号(67219)
- 成果(55615)
- 发(52343)
- 重点(52000)
- 创(51902)
- 部(49942)
- 课题(48659)
- 创新(47753)
- 制(45153)
- 国家社会(44182)
- 教育部(43177)
- 期刊
- 济(167060)
- 经济(167060)
- 研究(108736)
- 中国(83743)
- 管理(56069)
- 财(55233)
- 农(54372)
- 学报(53539)
- 科学(50902)
- 教育(46952)
- 大学(41759)
- 学学(38996)
- 融(37503)
- 金融(37503)
- 农业(36348)
- 技术(33344)
- 业经(28017)
- 财经(27046)
- 经济研究(26849)
- 经(23351)
- 问题(20781)
- 业(20304)
- 技术经济(18109)
- 科技(17973)
- 统计(16860)
- 策(16439)
- 版(16418)
- 贸(16243)
- 商业(15957)
- 图书(15738)
共检索到5506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周洁 张建卫 李海红 宣星宇 郭保民
员工生涯适应力的"双刃剑"效应给一般性组织带来了管理困境,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特殊组织尤其是军工单位是否也会产生类似问题,显然需要作进一步实证探索和验证。基于多维理论视角,构建了生涯适应力影响军工研发人员创新行为和离职意向过程模型。通过对6家军工企业和研究所的727名研发人员进行问卷调研,结果发现:①生涯适应力负向预测离职意向,且创新行为在二者间的部分中介效应显著;②主动性人格和利他行为分别在生涯适应力与创新行为间的正向调节效应显著;③利他行为完全中介了主动性人格对生涯适应力与创新行为的正向调节效应。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建卫 周洁 李海红 宣星宇
内部人是普遍存在于军工企业中的一种传统的非正式身份划分,这一特殊身份所蕴含的丰富资源对军工研发人员工作态度和行为具有重要影响。基于资源保存理论,考察内部人身份感知影响离职意向和创新行为的过程机理及多重交互效应。对712名研发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①内部人身份感知负向预测离职意向,正向预测创新行为,工作使命感在上述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②主动性人格正向调节工作使命感与离职意向的关系;③工作使命感与主动性人格、组织职业生涯管理对离职意向、创新行为的三维交互效应显著,即在高主动性人格、低组织职业生涯管理条件下,工作使命感对离职意向的负向预测作用更强,而在二者双低条件下,工作使命感对创新行为的正向作用更强。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云 李锡元 李太
组织内员工生涯适应力到底会强化还是降低其离职倾向?以生涯建构理论为基础,在中国特殊组织情境下,以科技研发人员为研究对象,实证探究了生涯适应力影响科技研发人员离职倾向的内在作用机理。研究发现:生涯适应力越强的科技研发人员往往表现出越低的离职倾向;职业成长机会在生涯适应力与离职倾向间起中介作用;更传统的科技研发人员在有良好职业成长机会时,会表现出更低的离职倾向;传统性对职业成长机会在生涯适应力与科技研发人员离职倾向间的中介机制起调节作用。职业成长机会和传统性不但一定程度上回答了生涯适应力强的科技研发人员为何离职率更低,而且也为企业管理者留住生涯适应力强的科技研发人员提供了理论启示。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辛璐 周文霞 冯晋 管延军
生涯适应力(career adaptability)是职业生涯建构理论提出的核心概念,是个体实现终身可就业性的保障,而职业成功观作为个体对职业成功的主观评价标准,反应着个体的职业发展目标和动机,本研究以北京市某高校学生(N=437)为样本,在相隔4周的两个时间点收集数据,通过建立多步多重中介模型来探究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职业成功观(内在满足维度)通过易变性职业生涯态度和职业探索两个中介变量多步影响生涯适应力,不仅支持了职业生涯建构理论和自我决定理论,也为实践中提高员工生涯适应力开拓了新视野。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辛璐 周文霞 冯晋 管延军
生涯适应力(career adaptability)是职业生涯建构理论提出的核心概念,是个体实现终身可就业性的保障,而职业成功观作为个体对职业成功的主观评价标准,反应着个体的职业发展目标和动机,本研究以北京市某高校学生(N=437)为样本,在相隔4周的两个时间点收集数据,通过建立多步多重中介模型来探究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职业成功观(内在满足维度)通过易变性职业生涯态度和职业探索两个中介变量多步影响生涯适应力,不仅支持了职业生涯建构理论和自我决定理论,也为实践中提高员工生涯适应力开拓了新视野。
[期刊] 预测
[作者]
张建卫 周洁 李正峰 李海红 任永灿
军工研发人员的创新行为作为促进军工行业持续发展的核心驱动因素,是当前军民融合组织行为学研究的热点主题。基于自我决定与特质激活理论整合视角,本文对6家军工企业和研究所共906名研发人员开展实证研究,构建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结果发现:组织职业生涯管理对创新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内部动机在二者关系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主动性人格分别正向调节组织职业生涯管理与内部动机、创新行为间的关系;主动性人格还正向调节内部动机在组织职业生涯管理与创新行为间的中介效应。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周愉凡 张建卫 张晨宇 李海红 滑卫军
基于特质激活理论和资源保存理论,构建研发人员主动性人格影响创新行为有中介的调节模型。对8家科研院所及企业651名研发人员开展问卷调研,结果发现:研发人员主动性人格对创新行为正向作用显著;组织职业生涯管理正向调节以上二者间关系;工作繁荣在主动性人格与创新行为关系间起中介作用;组织职业生涯管理对主动性人格与创新行为的正向调节效应通过工作繁荣的中介路径实现。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盛宇华 邓勇锋
本文以生涯建构理论为基础,以新生代员工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了生涯适应力影响员工创新行为的内在机制及其边界条件。结果表明:生涯适应力正向影响员工创新行为;目标接纳在生涯适应力与员工创新行为的关系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发展型职业生涯管理在目标接纳促进员工创新行为过程中发挥调节作用,即当员工处于高水平发展型职业生涯管理情境下,目标接纳对员工创新行为的正向影响更强;此外,发展型职业生涯管理对目标接纳的中介作用具有调节效应,即发展型职业生涯管理水平越高,该中介作用越强。研究结论为企业管理者激发新生代员工创新行为,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信勇 陈浩权
本文以广东省某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系统考察了主动性人格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主动性人格直接影响大学生创业意向,同时通过生涯关注、生涯好奇和生涯自信间接影响创业意向,生涯适应力在主动性人格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中起到中介作用。因此,高校应该在创业教育中强化主动性人格的培养,将生涯适应力培养纳入创业教育课程,营造良好创业氛围,鼓励开展创业实践,提高大学生创业信心,提升大学生的创业意向。
关键词:
大学生 主动性人格 生涯适应力 创业意向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金生 朱蔓菱
运用资源依赖理论,构建研发人员跨界行为、知识重构影响企业探索式创新的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运用259份有效问卷通过层次回归、bootstrap等数据分析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研发人员跨界行为对探索式创新的影响机制并进一步证明环境动荡性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研发人员跨界行为能够显著提高高新技术企业探索式创新;研发人员跨界行为对探索式创新的影响主要通过知识重构介导;环境动荡性增强了研发人员跨界行为对探索式创新的影响。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周洁 张建卫 宣星宇
本文基于工作需求—资源模型和压力认知评价理论,对404名国防科技研发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职业使命感与情绪耗竭存在显著的U形关系,情绪耗竭对创新行为的负向预测作用显著,情绪耗竭在职业使命感与创新行为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此外,时间压力分别与挑战性评价和威胁性评价联合调节职业使命感与情绪耗竭关系间的曲线关系以及情绪耗竭的中介效应,即在高时间压力、低挑战性评价和高时间压力、低威胁性评价条件下,职业使命感与情绪耗竭的曲线关系以及情绪耗竭的中介效应更强。最后,讨论了本研究的理论贡献与实践价值。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兰玉娟 陈志霞
生涯适应力是员工应对多样化工作环境所需的一种心理资源。如何通过管理手段提升科技型员工生涯适应力仍有待研究。基于生涯建构理论,通过构建跨层次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检验科技型员工生涯适应力的促进机制和边界条件。来自78个科技型企业团队、274名领导成员的两阶段配对数据显示:工作多样性正向促进科技型员工生涯适应力,而员工主动行为在二者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并且变革型领导调节该中介作用。在高变革型领导下,工作多样性通过科技型员工主动行为显著影响生涯适应力的中介效应,而在低变革型领导下,该中介效应不显著。研究启示科技型组织可以通过调整变革型领导管理方式和设计多样性工作等举措提升科技型员工生涯适应力。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顾远东 周文莉 彭纪生
研发人员的创造力是企业技术进步的重要源泉。基于组织支持感理论,从认知和情绪视角,将创造力效能感和积极情绪引入到组织支持感与研发人员创新行为的关系分析框架中,构建组织支持感→创造力效能感/积极情绪→研发人员创新行为理论模型,采用自填问卷法调查248名研发人员,在检验同源方差和问卷信效度的基础上,通过结构方程建模方法检验理论模型及相应的研究假设。研究结果表明,①在中国情境下,组织支持感对研发人员创新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组织支持感及其各维度对研发人员创新行为有预测力,其中主管支持的预测力最强;②创造力效能感对研发人员创新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并在组织支持感与研发人员创新行为间起部分中介作用;③积极情绪...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于海波 侯悦 何雪梅
基于生涯建构理论,以企业员工为研究对象,构建主动性人格影响职业成功的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探讨生涯适应力在二者关系中的中介作用以及领导—成员交换关系在其中的调节作用,明晰个人特质影响职业成功的内在机制。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杨幽红 宋明顺
考察全面质量管理起源与发展、创新的概念与分类,回顾全面质量管理对创新的影响,分析全面质量管理与创新辩证关系,提出一个整合性概念框架,全面创新质量管理概念、特点和三个重要推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双元领导如何影响员工职业生涯成功?——一个被调节的中介作用模型
同事离职对留任员工离职意图的影响机制研究——一个被中介的调节作用模型
家庭支持型主管行为对员工创新行为的跨层影响——一个被调节的中介作用模型
剥削型领导对研发人员创新行为的“双刃”效应:一项经验取样的日志研究
不同激励偏好下创新奖励对研发人员创新行为的影响——自我决定与特质激活理论整合视角
上级信任感知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一个双重链式中介效应模型
职业压力对特殊教育教师离职意向的影响: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变革型领导与创新行为:一个被调节的中介作用模型
中庸价值取向与员工创新行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职场友谊对研发团队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一个带中介的调节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