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98)
- 2023(15358)
- 2022(12695)
- 2021(11722)
- 2020(9752)
- 2019(22095)
- 2018(21878)
- 2017(42093)
- 2016(22432)
- 2015(24863)
- 2014(24369)
- 2013(23554)
- 2012(21192)
- 2011(19103)
- 2010(19146)
- 2009(18010)
- 2008(17678)
- 2007(15640)
- 2006(13761)
- 2005(12136)
- 学科
- 济(85642)
- 经济(85524)
- 管理(78050)
- 业(71523)
- 企(61578)
- 企业(61578)
- 方法(39278)
- 数学(34079)
- 数学方法(33481)
- 财(26404)
- 农(23677)
- 中国(23195)
- 业经(21020)
- 制(20902)
- 技术(19300)
- 环境(18408)
- 学(17425)
- 务(17099)
- 财务(17045)
- 财务管理(17014)
- 企业财务(16232)
- 农业(15730)
- 贸(15725)
- 贸易(15715)
- 划(15636)
- 易(15339)
- 理论(15111)
- 银(14976)
- 银行(14937)
- 地方(14801)
- 机构
- 学院(318011)
- 大学(316647)
- 济(128128)
- 管理(126394)
- 经济(125515)
- 理学(110183)
- 理学院(109089)
- 管理学(107088)
- 管理学院(106527)
- 研究(101482)
- 中国(77266)
- 京(65091)
- 科学(63204)
- 财(61123)
- 农(52880)
- 所(50141)
- 业大(48778)
- 财经(48707)
- 中心(47204)
- 江(47041)
- 研究所(45708)
- 经(44274)
- 农业(41597)
- 北京(40182)
- 经济学(39211)
- 范(38478)
- 师范(37974)
- 州(37372)
- 院(36964)
- 财经大学(36362)
- 基金
- 项目(221128)
- 科学(175379)
- 基金(161812)
- 研究(157767)
- 家(142625)
- 国家(141466)
- 科学基金(122419)
- 社会(102751)
- 社会科(97626)
- 社会科学(97602)
- 省(87775)
- 基金项目(85657)
- 自然(80294)
- 自然科(78435)
- 自然科学(78413)
- 自然科学基金(77033)
- 划(73350)
- 教育(72715)
- 资助(65308)
- 编号(61782)
- 创(50888)
- 重点(49910)
- 成果(48877)
- 部(48372)
- 创新(46857)
- 发(46580)
- 制(44092)
- 国家社会(43160)
- 课题(42761)
- 科研(42302)
- 期刊
- 济(136638)
- 经济(136638)
- 研究(86709)
- 中国(63535)
- 学报(52072)
- 财(48508)
- 管理(48397)
- 科学(47634)
- 农(47141)
- 大学(39448)
- 学学(37414)
- 教育(32033)
- 农业(31548)
- 技术(27332)
- 融(27040)
- 金融(27040)
- 财经(23923)
- 业经(23330)
- 经济研究(22235)
- 经(20552)
- 问题(17696)
- 业(17454)
- 科技(16991)
- 技术经济(15826)
- 版(15573)
- 策(15073)
- 统计(14917)
- 资源(14476)
- 商业(14386)
- 现代(13631)
共检索到4581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曹翠珍 冯娇龙
冗余资源为企业绿色创新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会产生消极作用,但鲜有研究同时聚焦于二者。本文分析了不同类型的冗余资源对绿色创新模式选择的双重影响机制,并从命令控制型和市场激励型规制两个层次,进一步论证了环境规制对于冗余资源和绿色创新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来自中国制造企业调查数据的实证检验发现:(1)已吸收冗余资源对于两种绿色创新都具有消极影响,而未吸收冗余资源对于企业绿色协同式创新具有积极作用,但对于绿色平衡式创新具有消极作用。(2)过于严苛的命令型环境规制会强化冗余资源与绿色创新的负相关关系;相反,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会逆转未吸收冗余资源对于绿色平衡式创新的负向影响。(3)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也会明显弱化已吸收冗余资源对于绿色协同式创新的负向影响,在高市场激励型规制下,虽然正向效应不明显,但是已经大大削弱了消极负面的影响。(4)两类环境规制在未吸收冗余资源和绿色协同式创新之间的正向关系中都具有强化的调节效应。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于飞 刘明霞 王凌峰 李雷
本文整合知识基础观和资源基础观理论,利用中国128家A股上市的制造业企业2010-2015年的面板数据,探讨企业知识耦合对绿色创新的作用机理及冗余资源对知识耦合与绿色创新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原有技术领域间的知识耦合与企业绿色创新呈U型关系,且存在"门槛效应";新技术领域与原有技术领域之间的知识耦合正向影响企业的绿色创新;冗余资源强化了原有技术领域间的知识耦合与企业绿色创新的U型关系,从而负向调节新旧技术领域间的知识耦合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通过构建知识耦合视角下知识基础动态变化对绿色创新影响的理论框架,本文推动了知识基础观和资源基础观理论从一般创新向绿色创新研究领域的繁衍,丰富了绿色创新领域的研究成果,为企业选择合适的知识耦合方式展开绿色创新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知识耦合 冗余资源 知识基础 绿色创新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胥朝阳 陈施璇
本文以2012—2021年沪深A股重污染行业公司为样本,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来探讨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绿色创新的影响机理及行业研究边界。研究表明: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提高重污染企业绿色创新能力;数字化转型能促进沉淀性冗余资源的转化以及非沉淀性冗余资源的积累,重塑冗余资源价值,进而驱动重污染企业的绿色创新;非国有重污染企业、高市场化区域重污染企业和技术密集型重污染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对绿色创新能力的提升作用更显著。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程广斌 王朝阳
绿色福利的核心要义是促进资源节约和提升人类福利。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存在两大事实:技术进步已经成为经济发展新动力;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往往面临严重环境问题。本文基于三种空间权重,运用空间杜宾模型考察了2005—2020年中国30个省(区、市,除西藏和港、澳、台地区)自然资源禀赋、技术创新与绿色福利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技术创新与绿色福利具有显著的空间相关性,自主创新有利于绿色福利提升,技术引进则不利于绿色福利提升;自然资源禀赋对绿色福利的影响呈现倒“U”型,即存在“资源福音”到“资源诅咒”的转变;自主创新与自然资源禀赋的交叉项对绿色福利具有负向作用;技术引进与自然资源禀赋的交叉项对绿色福利具有正向作用。因此,本文提出下列对策建议:一是坚持绿色创新发展,共享绿色福利;二是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避免陷入“资源诅咒”陷阱;三是依据自然资源差异,不断调整创新模式。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付龑钰
高管认知是企业价值活动、企业战略部署、企业团队行动背后所隐含的驱动因素,同时也是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驱动因素之一。然而高管认知如何影响商业模式创新的机制仍不清晰。本文以366家企业数据为样本,基于高阶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对高管认知影响商业模式创新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探讨了冗余资源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高管认知的三个维度可以直接影响不同类型的商业模式创新。基于此,建议企业要做好高管战略共识培养工作,重视高管的交互记忆实践,并协助高管建构与时俱进的反思调节认知能力。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徐建中 贯君 朱晓亚
为获取竞争优势,企业会根据政府环境规制对绿色创新模式做出合理选择。以企业产品具有可替代性、不同绿色创新模式资本投入具有差异性为前提,构建了政府绿色创新投入补贴与征收碳税对制造企业绿色创新模式选择影响的演化博弈模型,并对演化路径、稳定均衡策略及影响机理进行理论与数值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政府行为下的企业通过突破式绿色创新获得的最低额外净收益为正值时,企业群体才会向全部选择突破式绿色创新模式的"理想状态"演化;绿色创新投入补贴与征收碳税均能提升企业开展突破式绿色创新活动的可能性,并能诱导企业加速向突破式绿色创新演化;征收碳税的激励作用较为显著,应将其控制在一定范围使其发挥最大促进作用。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徐建中 贯君 朱晓亚
为获取竞争优势,企业会根据政府环境规制对绿色创新模式做出合理选择。以企业产品具有可替代性、不同绿色创新模式资本投入具有差异性为前提,构建了政府绿色创新投入补贴与征收碳税对制造企业绿色创新模式选择影响的演化博弈模型,并对演化路径、稳定均衡策略及影响机理进行理论与数值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政府行为下的企业通过突破式绿色创新获得的最低额外净收益为正值时,企业群体才会向全部选择突破式绿色创新模式的"理想状态"演化;绿色创新投入补贴与征收碳税均能提升企业开展突破式绿色创新活动的可能性,并能诱导企业加速向突破式绿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文卿 董景荣 张海涛 罗佳惠
本文从环境政策的创新模式选择效应视角剖析了我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增速放缓现象的成因及对策。考虑投资型规制、费用型规制、研发补助三类环境政策和外源型、内源型两种创新模式,本文理论阐释并实证检验了“环境政策工具-创新模式选择-GTFP”因果传导关系,发现不同环境政策工具以创新模式选择为中介对GTFP施加动态异质性影响;环境政策工具的内源创新激励效应越强,其对GTFP的短期促进作用越弱、长期促进作用越强。进而考察我国环境政策历史沿革,发现费用型规制强度持续、快速提高所引发的创新模式过度内源化是导致我国GTFP增速放缓的重要原因。上述结果揭示,发展单一的内源型创新模式难以实现GTFP平稳增长,即激进的创新驱动无法满足绿色发展的战略诉求。政策启示是设计环境政策空间布局,引导不同地区落实差异化环境政策方案,从而实现创新驱动与绿色发展的战略统筹,使GTFP回归平稳增长轨道。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朱福林 黄艳
通过社会网络带来资源冗余进而对创新选择产生影响,这一机制已成为当今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运用200份企业样本调研数据,对网络强度、不同类型组织冗余及两种创新模式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网络强度显著正向直接影响利用式创新和探索式创新;网络强度还通过正向影响未吸收冗余对两种创新产生正向间接影响作用;未吸收冗余与创新模式间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关系,而吸收冗余在三者影响路径关系中检验结果不显著,可能是受企业自身因素或条件影响所致。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3点重要管理启示。
关键词:
网络强度 组织冗余 创新模式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姜太平
企业绿色制度创新模式有三种类型,即生产模式创新、新产品开发模式创新和消费模式创新。本文根据绿色制度创新的概念对上述三种模式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强调指出模式创新必须要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以 张浩 杨夏妮
论文以2012—2017年共1 298家制造业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在冗余资源的调节作用下,省域绿色创新环境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在机理分析和研究假设的基础上,建立实证模型并运用系统GMM方法检验了省域绿色创新环境对企业绩效有显著的滞后促进作用,进一步考察了3类组织冗余对绿色创新环境与企业绩效关系的负向调节效应。研究明确了冗余资源的调节作用,为企业应对省域绿色创新环境的变化、提高企业绩效、实现"外部—内部"的联动传导效应提供了实现路径。
关键词:
省域绿色创新 组织冗余 企业绩效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玉利 田新 王晓文
独特的商业模式有助于形成企业竞争优势。面对非理性和不确定的商业环境,是否存在一种更低成本、更低风险的商业模式创新途径?本文以麦当劳最近开展的麦乐送集中式送餐服务为研究案例,发现针对冗余资源进行创造性利用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朝均 呼若青 杨红娟
文章利用2005—2014年30个省份的工业面板数据,从技术、市场和环境管制三方面研究了清洁生产技术创新和末端治理技术创新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内生性研发、技术引进及消化吸收、国内市场需求、排污收费制度对清洁生产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积极影响,而国内技术购买、技术改造、对外直接投资、市场制度和企业规模对清洁生产技术创新具有抑制作用;内生性研发、外商直接投资、国内市场需求、"三同时"制度、污染治理成本对末端治理技术创新具有积极影响,而技术改造、对外直接投资、市场制度对末端治理技术创新具有消极影响。
关键词:
绿色工艺创新 创新模式 影响因素 工业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锋正 姜涛
环境规制能否促进绿色技术创新有待理论与经验的一致性检验。本文围绕产品和工艺创新,选用我国资源型产业2003—2011年面板数据,经验分析了环境规制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显示,环境规制对绿色产品创新影响不显著,对绿色工艺创新呈显著正向影响;基于行业异质性,环境规制对开采洗选业绿色产品和工艺创新都具有抑制作用,但对初级加工业绿色产品和工艺创新都呈显著正向影响。基于此,本文提出政府应在行业分类的基础上,有选择地投放环境规制政策等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