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40)
2023(15101)
2022(13297)
2021(12585)
2020(10589)
2019(24320)
2018(24030)
2017(47245)
2016(25561)
2015(28639)
2014(28652)
2013(27811)
2012(25520)
2011(22703)
2010(22745)
2009(20763)
2008(19803)
2007(17078)
2006(14918)
2005(12761)
作者
(71171)
(59087)
(58612)
(56078)
(37867)
(28240)
(26798)
(23326)
(22509)
(21230)
(20134)
(19772)
(18726)
(18638)
(18394)
(18168)
(17707)
(17672)
(16983)
(16769)
(14529)
(14504)
(14333)
(13614)
(13203)
(13150)
(13036)
(13021)
(11870)
(11618)
学科
(98452)
经济(98343)
管理(75170)
(70783)
(59494)
企业(59494)
方法(49323)
数学(43414)
数学方法(42695)
(26707)
(26547)
中国(24858)
业经(21561)
(20249)
地方(19229)
(18275)
贸易(18266)
(17886)
(17743)
农业(17734)
理论(17422)
(17098)
财务(17018)
财务管理(16979)
企业财务(16073)
技术(15913)
(15652)
(15639)
银行(15613)
环境(15323)
机构
学院(352190)
大学(351168)
管理(143942)
(138600)
经济(135526)
理学(125693)
理学院(124366)
管理学(121870)
管理学院(121229)
研究(112232)
中国(84878)
(73349)
科学(69860)
(63951)
(55055)
(54732)
中心(52961)
业大(52772)
财经(51505)
(50814)
研究所(49987)
(46971)
(46337)
师范(45928)
北京(45776)
农业(42849)
(41409)
(41378)
经济学(40882)
财经大学(38458)
基金
项目(246981)
科学(194810)
研究(181049)
基金(179357)
(155363)
国家(154085)
科学基金(133722)
社会(112856)
社会科(106960)
社会科学(106932)
(96677)
基金项目(94861)
自然(88298)
自然科(86268)
自然科学(86247)
自然科学基金(84647)
教育(84426)
(81161)
资助(74874)
编号(74836)
成果(59799)
重点(54680)
(54492)
(51834)
(51339)
课题(50847)
创新(47765)
科研(47348)
教育部(46998)
大学(46482)
期刊
(144936)
经济(144936)
研究(100375)
中国(61805)
学报(53787)
管理(51884)
科学(49369)
(48982)
(48103)
大学(41538)
教育(39900)
学学(39150)
农业(34106)
技术(32525)
(31839)
金融(31839)
业经(24610)
财经(24087)
经济研究(23076)
(20430)
问题(18620)
图书(18202)
理论(17327)
技术经济(17160)
(17044)
科技(16976)
统计(16289)
实践(16068)
(16068)
(16007)
共检索到5019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刘闽浙  
冒用他人信用卡是信用卡诈骗的一种常见形式。近年来,我国冒用型信用卡诈骗案件频发,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财产安全与合法权益。冒用型信用卡诈骗犯罪具有获利性的特点,使得洗钱活动往往与之相伴而生。本文通过剖析一起冒用型信用卡诈骗洗钱典型案例,揭示了犯罪分子通过金融机构获取、转移、清洗受害人资金的操作手法,并指出金融机构在防范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殷学强  
<正>全国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频发已经威胁到我国金融管理秩序和经济发展安全。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就严厉打击全面治理电信网络诈骗作出了重要指示,推动了电信网络诈骗整治工作进一步向纵深发展,使得多发盛行态势得以有效控制。本文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为例,基于反洗钱视角就法人金融机构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张亚芬  
本文分析了信用证诈骗的种类和特征以及信用证诈骗易于得逞的原因,并提出了具体的预防措施。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孙满  
在国际结算诈骗中,跟单信用证诈骗是最主要和较隐蔽的类型。本文试对跟单信用证诈骗的常见方式略作分析的探讨。 一、跟单信用证诈骗的常见方式及其特征 (一)假冒或伪造印鉴(签字)诈骗 所谓“假冒或伪造印鉴(签字)诈骗”,是指诈骗分子在以打字机打出并将通过邮递方式寄出的信用证上假冒或伪造开证行有权签字人员的印鉴(签字),企图以假乱真,欺骗受益人(出口商)盲目发货,最终达到骗取出口货物的目的。 这种诈骗一般有如下特征: 1.信用证不经通知行通知,而直达受益人手中,且信封无寄件人详细地址,邮戳模糊;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立志  
近年来,信用卡在中国已广泛使用,成为一种安全快捷方便的结算方式,但利用信用卡进行犯罪的现象也逐渐增多,如何对其实行有效的防范已成为急需研究的重大课题。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宏彦  竺彩华  
信用证诈骗对我国经济造成了严重的损失,为此,有必要了解这种诈骗行为的犯罪手段并严加防范。根据近年来所发生的信用证诈骗案例,分析其犯罪手法可能带来的恶果,就能够提出防范这一犯罪活动的相关对策。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林卫宁  林世平  
随着我国保险事业的发展 ,保险诈骗案件也呈上升趋势 ,主要特点是为诈骗保险金而有预谋的投保 ,虚列财产 ,扩大损失 ,也有投保后认为白交了保险费“吃亏”的思想 ,千方百计索赔保险金 ,这些现象 ,都影响了保险业的健康发展 ,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研究保险诈骗罪的特征 ,加大普法教育的力度 ,加强内控制度的建设 ,各部门齐抓共管 ,综合治理保险诈骗 ,是维护保险事业发展的正常秩序的重要保证。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陈汉  
金融诈骗是指行为人违反金融法律、法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假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侵犯他人财产所有权和破坏金融秩序的诈骗行为。我国金融诈骗大体始于80年代初期,由于金融诈骗的对象是经营货币业务的金融系统,所以其危害性特别大,1998年上半年,浙江省公安机...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闽浙  
近年来,电信诈骗案件频发,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财产安全与合法权益。金融机构是电信诈骗资金获取、转移、清洗的主要渠道,金融机构有效履职是防范治理电信诈骗的重要保障。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金融机构防范治理电信诈骗的现状,并从个人信息保护、落实账户实名制、第三方支付机构管理、反洗钱资金监测和配合调查取证五个方面,梳理金融机构防范治理电信诈骗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童文俊  
当前互联网金融发展态势迅猛,如何规范互联网金融发展,有效防范洗钱风险,已成为各国监管机构关注的焦点。本文从基础层次和延伸层次的角度研究了互联网金融面临的洗钱风险,剖析了互联网金融洗钱风险防范的国际经验,从强化互联网金融的管理,实行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以客户身份识别为互联网金融行业监管重点,建立以"合理怀疑"为基础的可疑交易报告制度等方面提出了有效防范互联网金融洗钱风险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近期,不断有作者、读者向《金融论坛》编辑部反映,有人盗用《金融论坛》名义,或冒充《金融论坛》工作人员,或谎称与《金融论坛》工作人员关系密切等,以不法谋利为目的,以许诺通过其本人可以在《金融论坛》发表文章为引诱手段,向一些作者或投稿人收取费用,从而实施诈骗。这种违法行为不仅严重损害了《金融论坛》的声誉与形象,更可能使广大作者或投稿人蒙受经济损失。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近期,不断有作者、读者向《金融论坛》编辑部反映,有人盗用《金融论坛》名义,或冒充《金融论坛》工作人员,或谎称与《金融论坛》工作人员关系密切等,以不法谋利为目的,以许诺通过其本人可以在《金融论坛》发表文章为引诱手段,向一些作者或投稿人收取费用,从而实施诈骗。这种违法行为不仅严重损害了《金融论坛》的声誉与形象,更可能使广大作者或投稿人蒙受经济损失。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近期,不断有作者、读者向《金融论坛》编辑部反映,有人盗用《金融论坛》名义,或冒充《金融论坛》工作人员,或谎称与《金融论坛》工作人员关系密切等,以不法谋利为目的,以许诺通过其本人可以在《金融论坛》发表文章为引诱手段,向一些作者或投稿人收取费用,从而实施诈骗。这种违法行为不仅严重损害了《金融论坛》的声誉与形象,更可能使广大作者或投稿人蒙受经济损失。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近期,不断有作者、读者向《金融论坛》编辑部反映,有人盗用《金融论坛》名义,或冒充《金融论坛》工作人员,或谎称与《金融论坛》工作人员关系密切等,以不法谋利为目的,以许诺通过其本人可以在《金融论坛》发表文章为引诱手段,向一些作者或投稿人收取费用,从而实施诈骗。这种违法行为不仅严重损害了《金融论坛》的声誉与形象,更可能使广大作者或投稿人蒙受经济损失。《金融论坛》已就这种违法行为向主办单位、主管单位以及公安机关等相关部门举报。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近期,不断有作者、读者向《金融论坛》编辑部反映,有人盗用《金融论坛》名义,或冒充《金融论坛》工作人员,或谎称与《金融论坛》工作人员关系密切等,以不法谋利为目的,以许诺通过其本人可以在《金融论坛》发表文章为引诱手段,向一些作者或投稿人收取费用,从而实施诈骗。这种违法行为不仅严重损害了《金融论坛》的声誉与形象,更可能使广大作者或投稿人蒙受经济损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