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311)
2023(3226)
2022(2858)
2021(2654)
2020(2116)
2019(5265)
2018(5195)
2017(10052)
2016(4918)
2015(5669)
2014(5683)
2013(5566)
2012(5327)
2011(4837)
2010(4775)
2009(4471)
2008(4437)
2007(3706)
2006(3296)
2005(3024)
作者
(12851)
(10925)
(10815)
(10337)
(6950)
(5263)
(5009)
(4242)
(4070)
(3751)
(3634)
(3589)
(3517)
(3411)
(3327)
(3326)
(3314)
(3265)
(3229)
(3072)
(2739)
(2577)
(2494)
(2479)
(2431)
(2405)
(2401)
(2232)
(2128)
(2107)
学科
(25344)
经济(25334)
(24668)
贸易(24658)
(24160)
管理(14605)
方法(14478)
(12785)
(11138)
(10915)
企业(10915)
数学(10907)
数学方法(10874)
(10097)
出口(10090)
出口贸易(10090)
业经(6208)
(5912)
关系(5799)
理论(5537)
(5013)
中国(4834)
产品(4462)
国际(4457)
(4193)
概况(4166)
(4164)
进出(4161)
进出口(4161)
进出口贸易(4161)
机构
学院(72715)
大学(72284)
(38843)
经济(38375)
管理(26148)
研究(22531)
理学(22495)
理学院(22345)
管理学(22128)
管理学院(22030)
中国(19278)
(17278)
财经(14135)
(13529)
经济学(13334)
(12893)
经济学院(12381)
(12293)
(10699)
财经大学(10445)
(10205)
科学(10175)
中心(10162)
研究所(9188)
商学(9099)
商学院(9000)
国际(8655)
(8505)
北京(8423)
(8161)
基金
项目(45237)
科学(35138)
研究(34086)
基金(34085)
(28557)
国家(28378)
科学基金(24276)
社会(23476)
社会科(22376)
社会科学(22375)
基金项目(17316)
(15886)
资助(15288)
教育(14983)
自然(14430)
自然科(14125)
自然科学(14124)
自然科学基金(13912)
编号(13114)
(13106)
(11074)
国家社会(10050)
教育部(10036)
人文(9967)
成果(9947)
社科(9797)
重点(9687)
中国(9678)
大学(9305)
(9218)
期刊
(39375)
经济(39375)
研究(24239)
(14669)
国际(12887)
(12698)
中国(10952)
(10564)
金融(10564)
管理(10028)
经济研究(9149)
学报(8652)
业经(7484)
(7424)
贸易(7424)
大学(7238)
财经(7192)
科学(7077)
问题(7027)
学学(6949)
(6674)
国际贸易(6399)
商业(6203)
(6160)
世界(5718)
经贸(5547)
技术(4966)
农业(4714)
外经(3998)
对外(3998)
共检索到1144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韦坚  
国际反冒牌货贸易的立法趋势必将对注册商标权利人的保护更充分 ,立法更完善。本文通过对反冒牌货贸易的有关国际公约及国内法的研究 ,阐述了冒牌货进口商对注册商标权利人应承担的侵权责任 ,出口商对无过错的进口商应承担的违约责任 ,并提出我国商标法的缺陷及立法建议。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朋  何正启  
国际反“冒牌货”贸易立法及其借鉴王朋何正启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和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冒牌货”贸易已成为一些不法商人追逐高额利润的重要手段。据资料统计,全球每年“冒牌货”贸易金额竟高达700亿美元,已构成了对正常国际贸易活动的严重障碍。有鉴于此,对“冒...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郭艳  
近年来,在国际贸易中,通过商业的伪造,非法销售标有商标的产品有所泛滥,已达到相当流行的程度。冒牌货欺骗消费者使他们相信自己是购买合法注册商标的产品。因此商业上的伪造不仅涉及对注册商标的侵权,而且还可能涉及专利和版权侵权等其他知识产权的假冒。因此,国际冒牌货贸易问题,将成为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今后在知识产权领域中矛盾和冲突的焦点之一。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张莉  
将进出口商的合约选择行为引入异质性企业贸易的理论框架,分析进出口商之间的合约选择行为如何影响贸易利益在进口商、进口国消费者及出口商之间的分配。双重边际效应使得匿名市场无法实现进出口双方之间的利润最大化,双边合约虽能克服双重边际效应,但仍存在进出口商之间因生意窃取而产生的外部性,而共同合约不仅能通过各方结盟以降低最终产品市场的竞争,还能通过垂直一体化等方式使各方通过内部化解决生意窃取问题,并使各方利润最大化,但进口国市场的销量会减少,价格会提高。贸易自由化带来的交易成本降低可提高出口商的讨价还价能力及获利能力,促使其倾向于选择共同合约。此时,各方会通过共同合约将更多贸易利益限定在合作框架之内,导致利润总额增加,同时进口商会大幅提高销售价格而使国内消费价格提高,交易数量和品种随之减少。以中韩自由贸易协定签署前后2012—2016年470种HS六位数编码商品的交易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的结果证实了以上结论,多角度的稳健性分析结果也支持了以上结论。为此,在关注贸易自由化带来整体利益的同时,政府应科学全面地评估其对国内各经济主体影响的差异性,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国内政策,同时还应重视制度质量在一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谭祖谊  
对中国在1992-2012年的进出口商品的海关统计数据从需求角度重新分类计算,发现出口商品中的投资品比例不断上升,进口商品中投资品的比例长期保持在90%以上。这种投资型进出口商品结构体现出贸易战略的产业发展目标,即通过对外贸易实现产业转换,最终建立完备的工业化体系。将进出口商品的结构特征参数纳入贸易条件模型,利用同时期中美价格指数和人民币兑美元的名义汇率,计算中美贸易条件的时间序列数据。计算结果显示,以产业全面发展为目标的贸易转换战略,付出了贸易条件长时期恶化的代价。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何正启  
假作真时真亦假——国际反“冒牌货”贸易立法及其借鉴何正启据资料统计,全球每年“冒牌货”贸易金额竟高达700亿美元,已构成了对正常国际贸易活动的严重障碍.鉴于此,对“冒牌货”贸易的法律管制,已日益为国际社会所关注.然而,我国不论从观念上还是从立法上均未...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赵强  杨丽华  陆士群  
随着技术创新在对外贸易领域的作用日渐突出,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对一国贸易比较优势的转变、对外贸易的转型及商品外部竞争力的提高越发重要。基于此,本文以商品显示技术附加值作为判别技术含量差异的方式,对进出口商品进行分类并测算其贸易条件指数,借助分位数回归模型分析不同因素对各分类商品贸易条件的影响效应,发现尽管我国当前的比较优势商品仍集中在资源型、中技术产品领域,但高技术产品的贸易条件改善力度最大。同时,经济水平、税收等因素对不同技术含量商品贸易条件的影响表现出较大的差异,且当贸易条件处于不同分位水平时同一影响因素的作用系数也表现出明显的差别。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魏浩  杨穗  
笔者利用1978年~2008年期间的数据,对我国对外贸易和进出口商品结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对外贸易是影响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对外贸易总额、进口和出口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都表现为"倒U型",符合"库兹涅兹假说"。目前,对外贸易总额、进口、出口与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都表现为正相关,处于拐点之前;综合考虑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出口商品结构优化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小于进口商品结构优化拉大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进出口商品结构优化的总效应表现为拉大城乡收入差距。因此,我国应该继续大力发展对外贸易,扩大进出口贸易规模,优化出口商品结构,以期实现对外贸易缩小城乡收入...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杨丽华  
本文认为,浙江省产业内贸易总指数相对较低,分类指数差异巨大;资源稀缺型行业产业内贸易指数较高,资源丰裕型行业指数较低;附加值较高行业产业内贸易指数较高,附加值较低行业指数较低;外资集中产业的产业内贸易指数较高,非外资集中产业的指数较低。文章提出,提升浙江省进出口商品结构,一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突破资源瓶颈,实现贸易结构的优化。二要加快加工贸易发展,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三要合理地利用外资,有效地引导外资,提高产业内贸易水平。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徐振增  
企业在进出口商品归类时面临申报不实的法律风险,该风险源于商品归类的技术性和制度性困难。申报不实作为行政违法行为,与归类差错的区别在于其构成要件应包含主观过错。企业可提出归类差错而非申报不实的抗辩,并利用预归类、商品归类行政复议及申报不实行政复议等防范和救济途径。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