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082)
- 2023(3169)
- 2022(2725)
- 2021(2563)
- 2020(2154)
- 2019(5004)
- 2018(4798)
- 2017(8890)
- 2016(4771)
- 2015(5226)
- 2014(5108)
- 2013(4952)
- 2012(4727)
- 2011(3969)
- 2010(4128)
- 2009(3634)
- 2008(3786)
- 2007(3290)
- 2006(2905)
- 2005(2744)
- 学科
- 济(18940)
- 经济(18920)
- 管理(15703)
- 业(13982)
- 企(12459)
- 企业(12459)
- 贸(10987)
- 贸易(10982)
- 出(10958)
- 易(10839)
- 财(10280)
- 方法(8044)
- 口(7646)
- 出口(7645)
- 出口贸易(7645)
- 数学(7192)
- 数学方法(7128)
- 务(5875)
- 财务(5870)
- 财务管理(5854)
- 企业财务(5515)
- 中国(5174)
- 农(4370)
- 财政(4192)
- 制(4123)
- 政(3920)
- 业经(3785)
- 银(3400)
- 银行(3399)
- 学(3369)
- 机构
- 大学(63625)
- 学院(61991)
- 济(28889)
- 经济(28362)
- 管理(22763)
- 研究(21194)
- 理学(19356)
- 理学院(19152)
- 管理学(18895)
- 管理学院(18783)
- 中国(17499)
- 财(15479)
- 京(13613)
- 财经(11784)
- 科学(11060)
- 经(10875)
- 中心(10223)
- 所(10167)
- 经济学(10034)
- 江(9438)
- 经济学院(9195)
- 研究所(8927)
- 财经大学(8918)
- 北京(8547)
- 农(8532)
- 业大(7933)
- 院(7747)
- 州(7360)
- 范(7269)
- 师范(7170)
- 基金
- 项目(41151)
- 科学(32794)
- 基金(31463)
- 研究(30374)
- 家(27242)
- 国家(27040)
- 科学基金(23421)
- 社会(20533)
- 社会科(19530)
- 社会科学(19527)
- 基金项目(16118)
- 省(14788)
- 自然(14728)
- 自然科(14440)
- 自然科学(14438)
- 自然科学基金(14182)
- 教育(13863)
- 资助(13322)
- 划(12438)
- 编号(11469)
- 部(9942)
- 成果(9556)
- 重点(9261)
- 国家社会(9126)
- 教育部(8866)
- 制(8445)
- 创(8431)
- 人文(8421)
- 大学(8420)
- 发(8130)
共检索到1004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施海松
目前 ,全国再贴现业务已经连续三年成倍萎缩 ,再贴现在央行宏观调控中已退居辅助地位 ,未来再贴现业务何去何从 ?本文提出了再贴现政策的选择应充分结合经济金融形势的主要矛盾、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梗阻问题、货币政策工具体系的完善程度等实际情况 ,阐明了现今再贴现尚不能退出历史舞台的六个理由 ,并建议未来再贴现职能定位作三方面的调整 ,以期促进货币政策工具体系的协调发展 ,进一步提高货币政策的执行效应
关键词:
货币政策工具 再贴现 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付敏杰
保持宏观经济稳定被认为是财政政策的重要功能,但是在20世纪70年代到21世纪初金融危机以前的30年中,美国和欧洲等发达经济体宏观调控政策中却基本看不到财政政策的身影。在回顾了财政政策从凯恩斯主义到反凯恩斯主义,再到非凯恩斯主义的转变后,本文概括了目前解释财政政策变化的主要观点:财政政策空间有限、财政支出重点转向结构性支出、宏观环境的好转、货币政策作为替代政策所取得的巨大进步、财政政策效果识别困难、财政政策时滞、财政政策的政治约束等,提出了理性预期框架下财政政策和财政制度对于信息公开的不同要求,认为是战争时
关键词:
财政政策 财政制度 信息 理性预期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徐海波 华晔迪
经适房在诞生之时,国家就对它的适用对象做出严格的要求,只有符合要求的普通工薪阶层才有权购买,而且面向全社会公开。但是,在近期曝光的几个地方,经适房俨然被公权力霸占瓜分,成为少数人的"唐僧肉",老百姓连看一看的权力都没有,其作为"保障房"的公平性值得追问。这比个别人骗取经适房的行为更为恶劣。当然,公务员中也并不都是"高富帅",许多基层公务员也为房子而伤透了心;他们只要符合规定和条件,当然同样可申请经济适用房,只是这一切都要摆在台面上,公平评选,公平竞争。其实,在所有保障房中,经适房问题最多: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乌家培
中国宏观调控的历史与现实乌家培一、改革开放前的宏观调控调控是管理的一个要素或环节。在经济发展中,有宏观管理就有宏观调控。1979年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向有计划商品经济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宏观调控显得越来越重要。当然,这不等于说,改革开放前,...
[期刊] 改革
[作者]
魏加宁 张承惠 张永生
自1993年年中以来,我国的宏观调控取得了明显成效,不仅使中国经济避免了1992年大起之后随即发生大落的危险,而且还有效地防止了一场金融危机的爆发。可以说这一次的宏观调控比以往的历次调整都要成功得多,成熟得多。但是,在政策实施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需要予以进一步完善。主要是:第一,宏观调控力度时紧时松。自去年年中加强宏观调控以来,虽然从总体上采取的是偏紧的货币政策,但总量政策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周长才
本文在其他学者研究隐性失业的基础上得出:总失业率(登记失业率与隐性失业率之和)与经济增长率存在着一个稳定的奥肯关系,即由于宏观调控以来一直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我国的总失业率实际上在以较高的速度下降。由于总失业率与经济增长率这种稳定的关系,因此总失业率可以做为一个内生变量进入笔者根据泰勒模型改造的宏观调控模型。本文暗示的政策建议是: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会使隐性失业率迅速下降到一个临界值,之后才会使登记失业率下降。
关键词:
宏现调控 总失业率 经济增长率 就业深化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张璐
我国从1994年开始税制改革以来,出口退税政策经历了从整体性到结构性的5次调整。每一次调整的背后都有深层次的原因,本文通过对其发展演变的分析,探究出口退税政策和宏观调控之间的内在联系。出口退税政策的不断调整表明我国的宏观调控政策逐渐由"一刀切"向"协调性、可持续性"方向发展。
关键词:
出口退税 宏观调控 关系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日新 臧跃茹
从当前经济的运行来看,我们不能只看到现金(人民币)是货币,实际上企业的存款和居民的储蓄存款经过一定手续可以成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也是一种货币。尽管经济学界对货币的定义一直争论不休,迄今尚无定论(外国也是一样),我们的现实经济生活迫切要求回答在宏观调控上究竟主要控制哪个层次的货币指标,才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避免前几年出现过的那种宏观严重失控现象。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杨斌 屠启宇
房地产市场从根本上讲,是一个不完全市场。如果没有适当的调控机制,而听任市场作用,就难以长期维持良性发展的势头。纵观各国各地区的房地产业的成长,都是循着“发展——调控、规范化——-再发展”的轨迹。我国台湾地区房地产业在发展初期由于缺乏配套的制度、法规,市场较混乱,问题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阎炎 陈川南
2003年,中国的人均GDP越过1000美元大关。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急速推动,各行各业的投资热潮使得固定资产投资居高不下。世纪末开始冒头的"大学城热"和新一波"开发区热"持续扰乱土地市场秩序。从1996年到2004年,全国耕地净减少1.14亿亩;仅2003年一年就减少了3806万亩。尽管有退耕还林这个"大头",但是对土地的乱占滥用依旧触目惊心。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谭学秋
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谭学秋十四大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后,一再有人告诫,切不可走向另一个极端,完全抛弃计划经济。甚至还有人认为,社会主义经济既是市场经济又是计划经济。其实这种担心完全是多余的,这种认识也是错误的。市场经济作为...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刘云龙
试论金融宏观调控问题刘云龙一、整顿金融秩序后的形势剖析由于金融已成为我国经济运行明显过热和社会投资失控的重要源头,因此,党中央和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整顿金融秩序的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其一,整顿金融秩序,有利于遏止通货膨胀。措施之一是管住了货币发行的...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罗元铮
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罗元铮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理论与实践都告诉我们:改革、发展、稳定都离不开宏观经济调控,而改革、发展、稳定又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三件法宝。1994年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晓晶
本文概括了宏观调控新常态的九大特征:(1)突出供给思维,应对潜在增速下滑;(2)明确"上限"、"下限"和"底线",完善区间调控;(3)理解经济异质性与增长非均衡,重视结构性调控;(4)"牵手"战略规划与财政货币政策,拓宽宏观调控视野;(5)确立调控新指挥棒,重启地方竞争;(6)考量利益博弈,把握宏观调控政治经济学;(7)关注大国溢出效应,践行负责任宏观政策;(8)尊重"市场决定论",宏观调控不能包打天下;(9)推进"机制化"建设,构筑宏观调控基本遵循。必须指出,宏观调控新常态不是被动适应经济新常态,而是引领新常态的重要抓手;要明确当前宏观调控中,有些是会随着迈向新常态而被修正或淘汰的,有些是与...
关键词:
理论危机 宏观调控 引领新常态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尹久
拉斯·特维德所著畅销书《逃不开的经济周期》云:经济波动无法消除,因为它如同心跳,是经济肌体的一部分。由此,宏观调控同样逃不开,因为心跳虽然决计不能消除,但防止出现心脏问题却是必需的。宏观调控争论至今,是否需要调控已鲜有争议,如何调控却莫衷一是。笔者倾向于货币视角,即金融宏观调控。曾任美国国民经济研究局所长的哈勃勒在其关于经济周期的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