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9)
2023(1393)
2022(861)
2021(928)
2020(772)
2019(1640)
2018(1620)
2017(2436)
2016(1741)
2015(2199)
2014(2258)
2013(1958)
2012(1794)
2011(1708)
2010(1868)
2009(1561)
2008(1702)
2007(1556)
2006(1490)
2005(1444)
作者
(4467)
(3654)
(3627)
(3505)
(2486)
(1744)
(1699)
(1571)
(1414)
(1379)
(1292)
(1279)
(1212)
(1177)
(1164)
(1160)
(1079)
(1078)
(1056)
(1043)
(1026)
(965)
(875)
(874)
(852)
(829)
(829)
(829)
(793)
(785)
学科
中国(5161)
(4591)
经济(4580)
教育(3964)
管理(3952)
(3239)
理论(2960)
(2684)
(2102)
企业(2102)
农业(2022)
高等(1916)
业经(1812)
学校(1772)
教学(1670)
(1629)
(1499)
(1435)
(1422)
地方(1399)
发展(1333)
(1330)
(1203)
高等教育(1124)
(1116)
(1086)
农业经济(1059)
工作(1042)
学法(1010)
教学法(1010)
机构
大学(24505)
学院(22163)
研究(10378)
教育(9136)
(6627)
师范(6604)
(6560)
(6275)
经济(6273)
管理(5713)
中国(5568)
科学(5568)
师范大学(5538)
(5192)
(4647)
研究所(4556)
北京(4479)
理学(4458)
理学院(4325)
管理学(4254)
(4193)
管理学院(4168)
职业(3911)
中心(3850)
(3727)
技术(3587)
(3352)
(3347)
教育学(3279)
(2948)
基金
项目(11754)
研究(11609)
科学(9788)
教育(7606)
基金(7097)
社会(6647)
社会科(6192)
社会科学(6190)
(5720)
成果(5666)
国家(5614)
编号(5279)
课题(5246)
(5040)
(4893)
科学基金(4523)
(4316)
规划(3743)
(3316)
(3213)
重点(3208)
基金项目(3146)
(3049)
(3045)
项目编号(3036)
研究成果(2999)
教育部(2970)
(2822)
(2803)
(2786)
期刊
教育(14768)
研究(13597)
(10283)
经济(10283)
中国(9885)
技术(3744)
(3572)
职业(3459)
(3391)
大学(3089)
学报(3033)
科学(2842)
高等(2811)
农业(2640)
技术教育(2616)
职业技术(2616)
职业技术教育(2616)
高等教育(2524)
管理(2502)
学学(2010)
图书(1895)
(1769)
业经(1691)
教研(1651)
高教(1651)
(1644)
论坛(1644)
财经(1586)
书馆(1584)
图书馆(1584)
共检索到445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徐辉  
再谈现代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答邓耀彩同志徐辉1993年10月,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举行的中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二届学术研讨会上,我曾就现代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问题作了一个发言。发言后以《试析现代高等学校的六项基本职能》为题,发表在《高等教育研...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罗永忠  
读了徐辉同志的《试析现代高等学校的六大基本职能》(载《高等教育研究》1993年第4期,以下简称徐文(一))、《再谈现代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答邓耀彩同志》(载《高等教育研究》1995年第1期,以下简称徐文(二))以及邓耀彩同志的《个人与文化:高校社会职能的两个出发点——兼与徐辉同志商榷》(载《高等教育研究》1995年第1期,以下简称邓文)之后,很受启发。我认为,徐文(一)(二)从"职能"的概念入手否定了目前仍流行于我国高校的"三职能"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邬大光  赵婷婷  
也谈高等教育的功能和高等学校的职能─—兼与徐辉、邓耀彩商榷邬大光,赵婷婷高等教育的功能和高等学校的职能问题既是高等教育的基本理论问题,也是高等教育实践中的现实问题。这一伴随着高等教育理论和实践发展的永恒主题,在社会变革和高等教育发展的转折时刻,总是被...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徐辉  
现代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是高等教育学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拟就这一问题,提出一种新的看法,以期抛砖引玉。在目前高教理论界,一种国内外较为流行的看法认为,高等学校的职能就是“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我认为,尽管这种表述具有简洁明了的特点,但它不够科学和全面,至少存在以下三点不足之处:第一,这种观点混淆了“活动”与“职能”之间的界限。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是现代高等学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朱国仁  
现代高等学校具有培养专业人才、发展知识和服务社会3种职能。本文进一步探讨了每一种职能的具体内涵和意义,涉及到高等学校的一系列深层次的和具体的问题。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邓福泉  
本文简要介绍了多卷书著录的几种方法,指出了《谈多卷书著录——与邓福泉同志商榷》一文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重点分析了“统一分卷分散著录”和“按ISBN号选择著录格式”的特点。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朱国仁  
高等学校职能的限度,即高等学校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其职能的范围和度,超过这个范围和度或达不到这个范围和度,也即超出或不能满足社会需求,都不利于社会的发展。由于高等学校职能的限度主要表现在高等学校系统与社会系统和在社会系统内高等学校系统与教育...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志孟  
(一) 余上同志在《技术经济》1987年第6期上撰文,对本人发表于该刊1986年第4期上题为:《技术经济学还应发展成为“经济的技术方案学”》一文提出质疑,读后颇受启发,但对其观点却不敢苟同。看来我们双方的分歧主要在于他不同意我的下述观点:即技术经济作为“技术的经济效果学”已不能满足实践需要了,还要进一步发展成为“经济的技术方案学”。他尤其不同意我把“发展”二字用于学科本身,他认为之所以出现“技术经济学目前即为技术的经济效果学”这样一种“错误印象”是由于存在客观原因(专业设计人员和技术经济工作者互不通对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朱国仁  
发展知识作为高等学校的职能是以19世纪初柏林大学的建立为标志的。这一职能的产生并非出于偶然,除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这一决定性因素外,高等学校自身的发展变化也是不可忽视的。此外,高等学校发展知识职能的产生与演变与知识自身历史发展进程有直接的联系,而且是密...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薛秀珍  
高校职能的每一次进展都带来了社会与高校自身的重大变革。作为高等教育原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第四职能的讨论是多年来我国学术界讨论一个热门话题。本文就我国学者提出的高校第四职能的四种观点进行了简要概括,在此基础上依据我们提出的三点标准进行了评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任伟  杨莉  李雨阳  
目前我国高校对教育成本的核算较为粗略,方法基本是采用统计方法,成本的可靠性较低。对高等学校教育成本核算的对象、范围、成本项目、核算方法及程序进行层层递进的分析,探讨专业、学院、学校三个层面的教育成本,并明确每个层面教育成本核算方法和教育成本理念,既能满足不同信息使用者对教育成本信息的需求,同时也能满足财政精细化、科学化的管理要求。此外,针对高等学校间接成本与学科培养相关的特点,在选取不同动因对间接成本进行分配时,引入教育部学科培养系数,可使间接成本的分配更加合理。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任伟  杨莉  李雨阳  
目前我国高校对教育成本的核算较为粗略,方法基本是采用统计方法,成本的可靠性较低。对高等学校教育成本核算的对象、范围、成本项目、核算方法及程序进行层层递进的分析,探讨专业、学院、学校三个层面的教育成本,并明确每个层面教育成本核算方法和教育成本理念,既能满足不同信息使用者对教育成本信息的需求,同时也能满足财政精细化、科学化的管理要求。此外,针对高等学校间接成本与学科培养相关的特点,在选取不同动因对间接成本进行分配时,引入教育部学科培养系数,可使间接成本的分配更加合理。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涂光华  
对由于原材料单耗降低所节约的原材料数量如何计算可增产量,在工业统计教材中,尚属有争议的问题.通过讨论,将其完善和充实起来,这对工业统计的理论或实践,都是不无意义的.现在我秉着与大家共同商讨的心情,愿借《财经理论与实践》一角,再次谈谈我的一些看法,并兼答于宝忠同志的指教意见. 关于探讨工业原材料单耗下降所节约的原材料数量计算可增产量的正确方法,我觉得先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张馨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邓小华  王晞  
现代产业学院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新载体和新模式,与传统产业学院不同之处在于其蕴含的“现代性”,包括组织的混合型、产业的前沿性和专业的交叉性。现代产业学院的现代性演化体现了其职能定位和制度化程度的变化,基于要素融合的共同育人、基于知识增值的联合创新和基于价值创造的利益共生构成了现代产业学院的三大基本职能。促进现代产业学院的高质量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有必要建立和完善包括发展动力机制、信息共享机制、合作信任机制与利益分配机制在内的运行机制,并促进它们之间有效联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